26特色园区跟踪调研|湾区药港的第二条产业链

澎湃新闻与上海发展战略研究所联合课题组
2020-07-23 18:29
来源:澎湃新闻

【编者按】

2020年,上海集中推出26个面积在3至5平方公里的特色产业园区,定位“小而美”,瞄准科技前沿和产业高端,聚焦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航空航天、新材料、智能制造等六大关键领域核心环节,全力打造产业发展新高地。 上海作为中国重要的节点城市,是长三角地区的枢纽,同时还是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在当前复杂国际形势背景下,上海的制造业产业链梳理、再造和升级,非常关键。

澎湃新闻·智库报告推出“科技城”系列第一季,追踪调研上海26个特色园区,探寻上海产业创新升级的可能路径。

数据来源:上海市经信委(时间截至2020年3月,后续园区土地供需或有变化,特此说明。)

调研园区:湾区生物医药港

调研时间:2020年5月27日

近年来,上海市生物医药产业形成了以张江为中心的“一核多点”局面。与其他区不同的是,金山区早年集聚了多家生产型医药企业,产业配套齐全,尤其是早早建好一批标准厂房,为入驻企业提供便利。此外,金山区有上海市唯一的原料药生产基地,这也是金山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独特优势。

近日,澎湃新闻与上海发展战略研究所联合课题组走访了金山“上海湾区生物医药港”(下称“湾区药港”),重点调研了湾区药港的主片区——金山工业区张江生物医药园(下称“园区”)。

从地图上看,位于上海最南端的金山,依托杭州湾北岸,到杭州、苏州、宁波等长三角主要城市车程均在1小时左右。这是湾区药港承接上海及长三角地区生物医药企业产业化需求的地域优势。

“湾区药港”规划面积4.74平方公里,重点发展生物技术药物、制剂、现代中药、CAR-T免疫细胞治疗等领域,目前已引进相关领域企业48家。据课题组了解,园区计划将金山第二工业区(下称“二工区”)部分区块纳入湾区药港范围,面积为3平方公里,二工区目前已经汇聚10家生物医药企业。作为上海高端原料药制造基地,二工区将依托已有资源优势重点发展高端原料药和绿色生物医用材料。

根据上述规划,未来五年内园区可以推出3400亩可用土地,产业空间充足。

金山区高速公路配套图 园区供图

“研发在张江,制造在金山”如何做实?

经过十几年的积累,张江创新药研发成果到了集中爆发的阶段,但张江产业化空间有限。“一点多核”的产业格局下,作为“核”的徐汇、金山、奉贤等区产业空间充裕,承接张江的产业化需求是这些区的战略选择。

金山区与张江科技园的合作,不是停留在挂牌层面,而是由“名”转“实”,共同成立公司,让产业承接和产业发展有更可靠的机制保障。

“研发在张江,制造在金山”已成共识。2015年,金山工业区与上海张江生物医药基地开发有限公司共同出资1亿元,成立了上海张江高科技产业开发有限公司。该公司作为上海张江金山生物医药园区(下称“张江生物医药园”)开发运营主体,推动金山工业区和张江区域联动发展,目前已经引进了一批在张江研发成熟需要产业化落地的企业,如恒润达生、倍谙基等。“金山就像10年前的张江,来到金山,看到未来。” 上海金山工业区健康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经理孙梅云说。

园区深知这批需要产业化的生物医药企业的需求和痛点,双方合作的首要工作便是建设标准厂房。在金山工业区张江生物医药园的核心区域 405亩土地上,建设了“金创园”、“金准园”、“金工园”,这三类分别适应不同产业需求。金创园,以培育创新型小微生物制药企业为主;金准园,主攻精准医疗、CAR-T细胞产业;金工园,以药物制剂为主导产业。

标准厂房建设,让园区招商如虎添翼。2018年,上海恒润达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三项CAR-T临床批件获批,2019年,三个获批产品全部进入临床试验阶段。产业化需求迫切,在张江金山开发公司的引导下,恒瑞达生将生产基地放在金准园,共占用厂房11084平方米。

获得细胞治疗领域首个药品生产许可证的上海科济制药有限公司(下称“科济生物”)看中了金山的现成标准厂房,于2017年签约入驻金准园。该公司在园区内有8000平方米的CAR-T产品商业化生产基地。孙梅云将这家公司的顺利入驻归功于提前建设好的标准厂房。

科济生物目前已经拿到3个CAR-T 临床批件,所研发的细胞治疗技术在胰腺癌、肝癌、骨髓癌等方向上具有成果突破。2017年,随着临床试验完成,该公司开始考虑后期临床研究样品生产和商业化,在看完苏州、无锡等地之后,科济最终选择了金山。“金山已经建好了标准厂房,我们过来直接就可以用了。如果拿地重新建厂房,周期要四年,和我们的时间匹配度会差一点。”科济生物联合创始人兼首席运营官王华茂说。与其他企业多从国外引进CAR-T治疗技术不同,该公司立足国内自主研发,产品未来将面向全球销售,是细胞治疗领域的独角兽。

张江金山生物医药产业园开发图  园区供图

生产到研发如何转型?

随着科济生物、恒润达生、凯莱英生物等高端生物医药企业落户,园区逐渐在抗体药物、CAR-T免疫细胞治、制剂等细分领域形成产业生态。集群效应逐渐显现,也给老牌生产型企业带来产业发展新机会。

上海金城素智药业有限公司(简称“金城素智”)是一家落户金山多年的老药厂,现有两个车间,五条生产线,主要生产包括头孢在内的抗生素产品。在已有生产线基础上,顺应市场需要,该公司积极拓展研发方向转型。

作为一家老牌生产型企业,金城素智的质量系统、生产系统、厂房标准等都非常完备,利用这一优势,依托园区及张江药谷,金城素智药开始接受CMO(合同研发生产服务)业务,同时,借助具备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MAH)资格的有利条件,与国内一些CRO(医药研发合同外包服务机构)公司合作,深耕仿制药抗生素市场。

同样落户金山许多年的上海信谊金朱药业有限公司(下称“信谊金朱”)是一家老字号,属于上药集团。该公司在金山工业区内拿地32亩,建有5条生产流水线,主要生产包括注射滴眼液在内的液体制剂。

信谊金朱也不仅停留在液体制剂的生产上,而是寻找新的增长点。课题组了解到,公司利用自身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厂房优势与园区开展合作,为研发型企业提供中试基地。

龙头企业不仅推动园区内的老牌药厂获得新机,在产业带动力和行业辐射力方面也有显著效果。“产业需求是要成片的,要有集群效应,所以我们努力打通上下游,同时也在整个生态产业链上进行琢磨。为了整合资源,提高企业研发能力,打造产学研平台和产业功能平台也是金山区发展生物医药的关键。”孙梅云介绍。

搭建研发中心和服务中心,辐射整个上海甚至长三角生物医药产业,也是园区正在开拓的方向。据了解,金山工业区正在计划与上海市公共卫生中心合作,建设“公卫生物医药转化平台”。 该平台意在联合双方现有资源和技术优势,在创新生物医药、精准医学诊断、疫苗研发技术、制剂中试及模式动物等方面提供公共服务。

去年落户金山的凯莱英医药集团将会在园区建设大分子生物药研发中心及生产基地,将涉及包括抗体类药物、细胞免疫治疗、抗肿瘤疫苗等细分领域。

凯莱英金山生物技术研发中心已于2019年下半年启动。凯莱英与上海市公共卫生中心共同成立的血液检测平台已经正式运营,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的科技影响力在传染病领域位居全国前列,项目建成后将助推金山加快形成以新药研发、生产、外包服务为主的生物医药产业链。

除了引进行业领军企业,园区也逐步为这些企业提供更加完善的研发配套。2019年,园区引入专注于模式生物领域的企业——南模生物,该公司为实验室研发提供不同动物模型。这是继上海实验动物研究中心、上海西普尔-必凯实验动物有限公司后,园区培育的第三家动物实验平台。

园区扶持政策也向 “研发”倾斜。新药研发项目最高可享受1000万元的补贴,同时可以叠加市区两级的优惠政策。仿制药开发和医疗器械最高补贴分别为100万元和200万元。

表1 金山区关于促进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部分政策

数据来源:张江金山生物医药产业园

区内产业链如何打通?

精细化工是金山区产业的重要一笔,主要集中在金山第二工业区。这也为金山发展生物医药提供了独特优势。在上海新金山工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彭喜军看来,把金山区不同产业板块功能放大,形成金山生物医药的核心优势,至关重要。

湾区药港不仅要成为上海生物医药产业链的延伸,也要用好金山区内的产业基础,形成金山特色的生物医药产业优势。因此,如何把整个金山区的资源链接到湾区药港,在金山区内形成第二条生物医药产业链,是园区管理者反复思考的战略问题。

二工区有完善的化工产业基础,也是原料药生产地。原料药是药品产业链的上游,是保障药品供应的基础。因为涉及到化工,对环保安全有相当高的要求,原料药不是任意地方都可以做的,金山依靠化工产业基础,在湾区药港大战略规划下,使得金山工业区和二工区形成产业联动和延伸。

2020年4月签约的上药金山绿色制药精品基地就位于二工区,计划建成高端原料药研发、生产基地,该基地将承接小分子创新药的原料药产业化。

彭喜军表示,“金山工业区已经在生物医药产业领域集聚了多家上下游企业,产业链逐渐完整。在湾区药港大规划战略下,二工区原料药基础也可以为下游制剂行业发展提供便利,上下游产业资源联动,药港将会更有竞争力。”

构筑区内上下游产业链,也是园区内企业的需求。据悉,科济生物即将登陆科创板,届时,资金问题将得到有效解决。但企业还需要更多产业链配套上的支持,“科济生物80%以上的物料都是进口的,主要来自美国和欧洲,仪器设备也来自欧洲,所以成本也很高。” 王华茂说。

“一头在外”让供应链变得脆弱,极易受到国外黑天鹅事件的影响。王华茂建议,虽然这些配套不一定完全在园区内,但最好能都在上海。目前,上海是细胞治疗技术的排头兵,未来需要园区乃至上海市级层面在产业上下游和产业配套方面下更多功夫。

未来如何提升?

目前,产业配套及产业链铸造都在湾区药港有序推进中。改善区内交通状况将成为园区规划下一步的重头戏。

园区通过实地踏勘、企业调研和问卷调查等方式全面了解区域公交出行需求,提出公共交通线网调整实施方案。

在完善工业区内部公交出行服务方面,重点改善主要居住片区(朱行、金水湖、职工公寓等)与各主要岗位片区之间的公交联系,服务区域内部通勤出行需求;在服务生活出行方面,以完善工业区内居住区与朱行镇区之间的联系为主。在完善至金山区内公交出行服务方面,重点加强滨海地区与工业区内主要岗位片区和生活片区之间的联系。在完善至市域范围公交出行服务方面,至金山区外出行所占比例相对较低,以优化与金山铁路之间的运营衔接和提升过境线路在工业区内的运营服务为主。

据了解,今年6月28日,园区正式运营金山工业区-张江路地铁站、金山工业区穿梭巴士环线2条共享班车线路。此外,园区还调整了原金山工业区-石化城区线路。

为了加强区内与外界公共交通的可达性和便利性,园区还将对区内与外界的公交路线进行优化。

园区考虑新辟一条金水湖至金山新城,以实现工业区与滨海地区北部的便捷联系,同时建议莲卫专线增加B线,调整部分班次在工业区内的线路走向,以优化金水湖区域对外服务。另外,考虑在夏宁路九工路交叉口东南侧空地增设金水湖首末站,主要用于金山工业区1路和工业区至滨海地区新辟线路配车到发和停靠。

金山区可谓举全区之力打造生物医药这条产业链。

2019年,金山区规模以上生物医药企业实现产值60.7亿元,同比增长21.9%,增幅领跑其他各行业;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增幅350.2%,企业平均利润率达16.1%。

根据金山区发布的《金山区关于促进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19-2021年)》。未来,要在金山工业区、金山二工区、湾区科创中心分别规划高端绿色生物制品基地、高端原料药制造基地、临床转化研发基地。到2021年,金山区生物医药制造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20亿元以上,实现3-5个创新药品或医疗器械产品产业化,培育2-3家产值超10亿的行业领军企业。

打造全国创新药品、医疗器械产业化高地,高附加值原料药、绿色生物医药材料生产承载地,CRO、CDMO、中试等生物医药生产性服务示范区,是金山区未来努力的方向,这也为湾区药港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政策基础和产业沃土。 

湾区生物医药港:

产业集群初步形成,交通配套亟需改善,未来需着力提升人才吸引力

一、园区特征

湾区药港位于金山工业区内,规划面积4.74平方公里。湾区药港目标是,充分发挥“制造强区”优势,力争成为面向全球的生命健康科技成果转化的重点承接地,打造上海重要的生命健康制造业基地。

截至2020年6月底,湾区药港已入驻58家生物医药企业,其中规上企业达32家,包括信谊、万仕诚、科济制药、恒润达生、珈凯生物、金诚等一批优秀的生物医药企业。2019年,湾区药港实现产值78亿元,占全区生物医药产值的70.9%;规上产值49亿元,占全区生物医药规上产值的60.2%。湾区药港有6个审批通过的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疗法(CAR-T)细胞项目,占全上海的60%;园区内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的科技研发影响力在传染病领域位居全国前列。

二、发展优势

一是与张江药谷的联动优势。早在2015年,金山工业区与张江集团子公司上海张江生物医药基地开发有限公司(张江药谷开发运营主体)共同出资1亿元,成立了上海张江高科技产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湾区药港核心区域405亩的开发、建设和运营,探索生物医药产业“研发在张江,制造在金山”的合作模式。该公司是张江集团唯一一家与外地园区合作、51%出资控股、专门针对生物医药产业转化的公司。在双方合作推动下,湾区药港内生物医药标准厂房面积达到15万平方米,引入了众多生物医药龙头企业,包括一批张江研发成果转化项目,空置率不足20%。

二是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的研发支撑。湾区药港周边的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是隶属于复旦大学的一家三甲医院,其科技影响力在传染病领域位居全国前列,为湾区药港内企业的药品研发和临床试验提供了机会,也为研发型企业在园区内进一步集聚形成一定支撑。

三是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初步形成。目前,湾区药港在药物制剂、生物制药、现代中药和医疗器械四个领域中,集聚了一批龙头企业,包括10家上市企业。如万仕诚已经拿到了当前全国23张临床批件中的9件,园区还有其他企业拿到了3张。尤其是近一两年,大量生物医药企业快速向园区集聚。2019年园区共引进生物医药企业34家,其中上市公司7家,包括信谊、中天等企业,规模以上企业10家。

四是充足的低成本产业空间。据介绍,园区土地使用大约为2500亩左右,还有3000多亩土地可用。园区开发了金创园、金准园和金工园为主体的产业发展空间,总面积超过17.6万平方米,形成专业对接小微生物制药企业、精准医疗和药物制剂的产业空间,有助于满足不同类型的生物医药企业的差异化需求,同时备有130余亩空地有待进一步开发。

三、存在问题

一是交通条件有待进一步改善。虽然有数条高速经过湾区药港周边区域,但园区对外公共交通与内部公共交通难以满足日常需求。在对外公共交通方面,园区距离金山铁路金山工业园区站尚有距离;园区与浦东、临港、宝山等地的大站公交也不是特别方便。在内部公共交通方面,园区到金山铁路园区站的接驳班车缺乏,内部公交线路较少,站点稀少。

二是园区高端人才相对缺乏。目前,园区以生产工人为主要劳动力队伍,研发类高端人才还相对缺乏。如园区内某大型生物医药企业介绍,在金山湾区的分公司里博士会少一点,硕士和本科人员可能多一点,本科以上占60%。目前企业最缺的是QC(检测工程师)、QA(质量保证工程师)等这些专业技术人才。

三是存量土地空间二次改造难度较大。整体来说,园区一些企业还是愿意配合政府或开发主体,进行土地再利用改造,但有一小部分企业配合度较低。如对于用电不多、没有污染的一些零散企业,除了抬高补偿金额之外,政府或园区主体也没有更好的办法,推动土地二次改造升级。

四、未来发展建议

为进一步推动湾区医药港发展,应充分发挥园区优势,结合存在问题,在交通、人才等方面推出针对性措施。

一是改善湾区药港的交通网络。可向区政府及市相关部门反映,缩短上海南站到园区站的时间、提高频次。在内部交通方面,结合智慧交通技术和大数据智慧交通理念,委托第三方管理运营,提升园区内部交通的精准度,充分满足园区员工到园区铁路站点的交通需求。

二是提升湾区药港的人才吸引力。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配套,提高高层次人才的居留比例,打造面向高层次人才的政策体系。同时加大研发型总部、500强药企的引进,以企业招商为契机吸引更多人才了解金山、定居金山。

三是打造差异化和特色化的生物医药产业扶持政策体系。根据湾区药港目前的发展优势和未来规划,针对不同类型和需求的企业进行调研,出台有针对性、差异化的产业扶持政策,探讨专项基金、一企一策等政策内容。

四是强化功能性组织的产业带动作用。可探索在湾区药港举办一些生物医药产业高峰论坛,提升园区影响力和知晓度。此外,可借助国家化学品安全中心检验检测等机构,汇集更多的生物医药企业。

[本文执笔人:王琳杰、戴跃华、张云伟,课题负责人:张俊、李显波,课题统筹协调:田春玲,课题组成员:张云伟、柴宗盛、王琳杰、姜乾之、崔园园、戴跃华、张靓。感谢上海市经信委、上海市开发区协会和礼森(中国)产业园区智库对本次调研的帮助]

海报设计:尹惠璇

 

    责任编辑:田春玲
    校对:刘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