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闪婚再离异,48岁宁静谈22岁儿子:有些“火坑”必须他自己跳

2020-07-23 16:32
上海

《乘风破浪的姐姐》大火,“人形c位”宁静也凭借霸气耿直的性格,备受关注。

面对质疑,她直接回应“我一直就是一线”。

面对不擅长的跳舞,她练舞练到不吃饭,累到吃“速效救心丸”。

而面对同组的队员,她又变得十分柔软:“我跟她们一起走。”

很多人可能并不知道,宁静今年已经48岁,是一个22岁男孩的母亲。

1996年,宁静在拍摄《红河谷》时,和美国演员保罗克塞因戏生情闪婚,婚后育有一子雷纳。

后来两人因感情不合离婚,很长一段时间,宁静一边拍戏一边独自抚养儿子。

左:宁静和丈夫;右:宁静儿子

而在育儿这件事上,宁静也一样“”又酷又飒”——

宁静:有些坑,得让孩子自己跳

有一次,儿子问她,结婚什么感觉?

她一言不发,而是这么做:

在《金星秀》上,她谈起自己的育儿观念。

金星问:“儿子找的女朋友你不满意,怎么办?”

宁静回答

我满意有什么用?我不管,我不管。

金星又问:“你也不提醒一下?

宁静说:如果我真的看到,我认为不合适的,我可能会做一些提醒,但我认为不应该去直接制止他,因为孩子就是在跌跌撞撞中成长的。

之后,她详细解释了为什么不要“直接制止”

我认为,不应该去直接制止孩子做什么。

因为如果我制止他了,他没有尝试过,或者说他不够聪明,他非要尝试。那这个“火坑”是这么个事儿,你如果不让他跳,他下回还得跳。

有些孩子到30多岁,没跳过火坑也有的。

因为家长就是特别好,把他保护得很好。

可是三四十岁以后,跟家长反目的,还是大有人在。因为他没跳过那个火坑,他就一直责怪你。

这番看似“不负责任”的话,恰恰说出了一个很多父母难以接受的道理:

孩子的路只能他自己走,盲目插手反而破坏了孩子成长的主动性。

失去主动性的孩子,即使现在被父母监督着,表现优秀,在未来也可能爆发出更大的危机。

父母过度干预,是在折断孩子翅膀

最近有一本书引发朋友圈热议,名字叫《妈妈的悔过书》。

作者叫李柳南,是韩国首尔一所知名小学校长,她带的班级都能拿到年级第一,受到无数家长追捧。

她对班里的孩子负责,对自己的孩子更是一丝不苟。

担任校长期间,她坚持一定要五点多回到家里,监督和辅导孩子学习。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她不参加任何聚会和研习,将儿女的学习作为人生最大的事业。

如此的付出,也换来了让人欣慰的回报:

儿子在名校常年排名前三,高考模拟考中位列全国前一百名,担任学生会主席;女儿就读于知名女校,名列前茅。

李柳南和儿子女儿的合照

但突然有一天,她的儿子拒绝上学,患上了社交恐惧症;女儿情绪崩溃,剃光头发甚至尝试自杀,最终两个孩子都退了学......

李柳南在巨大的痛苦中终于醒悟:自己这么多年的“辛苦付出”,其实是一种过度干预,无形摧毁了孩子成长的主动性。

痛定思痛的她开始转换自己的教育方式,更多地给孩子自由,鼓励和支持他们的想法……最终,两个孩子选择了哲学和心理学深造,也逐渐修复了和他的关系。

李柳南是幸运的,她成功挽回了儿女的未来;但还有不少家长,抱着和她相似的观点:孩子小,不懂事,要逼着ta学习,逼着ta养成习惯,等ta长大了就好了。

事实果真如此吗?心理学家德西的“自我决定理论”也许可以告诉你答案。

德西等人提出,个体有一种天性──想相信他们是凭自己的意志力来活动的──是因为他们想做,而不是他们不得不做。

根据该理论,当一个人选择来采取某项活动,而不是完成某个外部目的时,同样的活动更可能被激发或更快乐。反之则会敷衍了事。

——简单来说,如果孩子一直被逼着做某些事,而不是主动想去做,ta迟早坚持不下去。

当他几岁时,你可以坐在桌前盯着ta学习和做事;等他十几二十岁了,对独立自主的渴望越来越强,你还能一直左右ta的人生么?

养成孩子主动性,关键是这3点

说到这里,家长也很矛盾和无奈:

知道过度干预不好,但不干预的话,孩子一点都不主动怎么办?

知道强迫教育不好,但错过习惯养成的黄金期,后悔莫及怎么办?

答案是:要培养主动性,当然应该把握孩子成长的黄金期,但不要“直接插手”,而是创造机会和情境让孩子自己去经历,在真实经历中成长。

要达到这个效果,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孩子对这种经历要感兴趣。养成主动性,也是一种学习。想想你逼着孩子学的课外班效果如何,就知道孩子自己喜欢有多重要了。

2.家长在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当孩子进步时,要及时肯定和赞扬;当孩子受挫时,要给予支持和鼓励,陪伴ta继续探索。

3.整个过程要有科学的设计。不同年龄段的孩子的认知与社会能力不同,要结合具体的情况,设计适合的挑战。

这几点都做到的话,孩子的主动性会像滚雪球一般,越来越强。

暑假到来,家长们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和兴趣,选择一些游戏、练习或者实践,陪伴ta一起达到某个目标(实践的种类和达成的目标,最好也让孩子一同参与)。在这个过程中,注意激发孩子的自主意识,而不要越俎代庖或者批评指责。

阅读原文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