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获诺贝尔文学奖的诗人、歌手兼画家

2020-07-21 16:41
北京

原创 土摩托 读库

按:7月25日,鲍勃·迪伦艺术大展将于北京今日美术馆展出。此次是迄今为止迪伦的视觉艺术创作在全球范围内最详尽、最具深度的展现,也是在北京的首次亮相。

鲍勃·迪伦的作品被无数人传唱,他的歌词成为美国语言体系的一部分,一线科学家甚至争相把他的歌词偷偷藏进顶级杂志的论文中。鲍勃·迪伦的歌词为什么会有如此魅力?

迪伦的歌词风格为何在短短五年内变了又变,他在这疯狂的五年创作中经历了什么?

1960年代饱受冷战与越战夹击的美国,卷入到令人眩晕的社会运动中,他与民歌作别,改变了摇滚乐的面貌,又在迎来嬉皮士热潮时用一首歌留下精准预言,急流勇退。究竟是时代改变了人,还是人改变了时代?

《来自民间的叛逆》作者袁越从上千首作品中挑选与迪伦人生节点紧紧相扣的九首,从全新角度阐述迪伦作品和它们创作背后的故事。本篇文章来自去年8月在郑州松社书店的活动实录整理。

袁越:既然来到河南郑州这么一个有文化底蕴的城市,我讲一个没有那么热闹但很重要的话题——“鲍勃·迪伦的歌词艺术”。

《来自民间的叛逆》出版第三版的契机就是鲍勃·迪伦拿诺贝尔奖——他是第一个拿诺贝尔文学奖的音乐人。鲍勃·迪伦到底厉害在哪儿?他的歌词为什么能拿诺贝尔奖这件事,值得我花一小时结合他的成长史给大家讲一讲。迪伦写过上千首歌,我分享其中的九首,结合歌词分析迪伦的厉害之处。

明尼苏达州历史学会提供的一张十几岁的鲍勃·迪伦(右)和他的朋友戴尔·波唐的照片。来源:twincities.com

这是1955年,迪伦年轻时的状态。他是在明尼苏达小镇上长大的犹太青年。小时候就开始骑摩托车,那时骑摩托车是叛逆青年的身份标志。迪伦在那个时候就玩过摇滚乐,很多人不知道他小时候唱过专为青少年服务的那种你侬我侬的摇滚乐。

美国最富传奇色彩的民歌手:伍迪·格思里。图片提供 | Getty Images

迪伦出生于1941年,19岁上大学一年级时,他突然对自己拥有的一切开始感到不满,于是一个人拿着一把吉他跑到纽约,去朝圣他的精神导师,美国民歌史上的传奇人物伍迪·格思里。伍迪·格思里是个有文化底蕴又非常接地气的农民歌手,歌词内容非常左派,迪伦被他作品中的叛逆迷住了。

1961年伍迪·格思里的“亨廷顿氏舞蹈病”逐步恶化,在纽约附近的医院里修养,迪伦跑去纽约探望自己的这位偶像。当时的纽约是音乐人们追逐名利的世界舞台,后面发生的事情就非常美国了。

初试啼声:“只写你亲眼见到的事”

《鲍勃·迪伦》是迪伦出的第一张同名专辑,出版于他到纽约之后的第二年。这张专辑只有两首是迪伦的原创,下面这首《讲讲纽约》是迪伦写的第一首歌,也是他在录音室录的第一首歌。

歌词就是白描:我怎么来的,怎么去到了这个俱乐部,怎么被人家赶出来,把这段经历老老实实写了一遍。

*后来《上帝保佑美国》被改为美国的民间国歌《这是你的土地》(This Land is Your Land)

“只写你亲眼见到的事”,这话不是迪伦说的,是他精神导师伍迪·格思里对创作的一句感悟。诗人或文学家,成长过程都很典型,第一步就是写自己亲眼见到的事,迪伦就是这样做的。

这首歌的风格叫念白布鲁斯,有点像说唱,全靠词。旋律很弱,一段接一段,最后有一个好玩的结尾,每次结尾都重复一个元素,这首歌中重复的是迪伦的口琴。

这是迪伦起初作词的风格,很符合我们想像中的年轻人,不知道什么是艺术,不知道什么是文学,不知道怎么写歌,只能写自己经历的事。但迪伦的演唱很有特点,他的嗓音很显老,吉他口琴也很棒。迪伦在演出方面下了很多工夫。但文学修养和人生阅历都差了很多,毕竟那个时候他才20岁。

《讲讲纽约》是迪伦的第一首歌,也是这个文学巨匠成长之路上的第一块砖。

天才的诞生

这是我听鲍勃·迪伦的第一首歌。这首歌使他第一次被民歌小圈子之外的人知道,歌词写法从第一首完全的白描式变成了诗歌。

在我看来诗歌的语言经过加工,经过精心的提炼,充满着只能在想象中才有的意象。这首歌起迪伦的歌开始像诗歌了,这个短时间内的转变是怎么发生的?

有几个原因促成了天才的诞生。

《答案在风中飘》选自迪伦的第二张唱片,出版于1963年,当时他还不到22岁。封面上的姑娘是他当时的女朋友苏珊·罗托洛。苏珊是意大利移民,随父母来到纽约,她的父母都是知识分子中的左派。

她痴迷艺术,会画画,对欧洲的现代戏剧和现代派诗歌也非常喜爱,贝托尔特·布莱希特、迪伦·托马斯都是她钟爱的诗人。她对艺术和文学的喜爱对迪伦产生了很深的影响。当时纽约民歌圈的人用“一块海绵”形容迪伦,他不张扬,但始终在吸收别人的优点。别人说过的话、推荐的作品,迪伦都悉数记录,这两年他一直在吸收别人的东西。

还有纽约这座城市为迪伦提供的便利,纽约是唯一一个生活不需要车的美国城市,有大量的地下公共交通,人口密度极大,去咖啡馆、大学、商场或者电影院,都可以靠步行实现。迪伦在纽约能很方便地见到各式各样的怪人,吸收各种各样的知识。

我始终认为,创造力绝对不是凭空而来的,人类历史上的所有的创新都是吸收了别人智慧的成果。当时一个同时代歌手的回忆录提到,某首歌的某一个词是我哪天说的,某首歌里的某个意象是我跟迪伦提起过的——《答案在风中飘》其实是美国纽约民歌圈子的集体创作。它的旋律或者说和弦走向来自一首传统民歌,但迪伦做了较大改动,所以词曲的功劳就都归了他。

有志于创作的人,第一步就是吸收各种各样的东西。

敲开诺贝尔的门

《答案在风中飘》当然很有名,迪伦的第一桶金就是用这首歌赚来的,也有无数音乐人翻唱。但我个人看来这首歌绝不足以让他拿诺贝尔奖,拿诺奖需要更高级的东西。从一首歌开始,迪伦的一只脚迈入了诺贝尔文学奖的大门。

这首歌叫《暴雨将至》(A Hard Rain's A-Gonna Fall),跟《答案在风中飘》出自同一张专辑。但它比后者高了一个层次,《答案在风中飘》没给出答案,是虚晃一枪。迪伦找到了一个表达方式让听众觉得他似乎说了什么,实际上却什么都没说。《暴雨将至》就不一样了,这首歌的背景是1963年的古巴导弹危机。

古巴导弹危机。图片来源:smithsonianmag.com

古巴导弹危机对当时的美国人产生了巨大的心理阴影。苏联在古巴建了导弹基地,可以发射原子弹到美国本土,这让美国人感受到了真实的恐惧。事件爆发后肯尼迪派兵去攻打古巴,但并未成功,一时间美国国内全都在培训遭受核打击后该如何存活。

迪伦当时觉得自己要死了,要把人生所有想说的话都写出来,像写遗言一样写这首歌。这首歌长达近七分钟,歌词带有大量意象的堆砌,这些意象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解释,是一种万用的表达。在我看来已经符合所谓的文学的高标准,文学不用太直白。歌中他经过十二座烟雨蒙蒙的山脚下,爬过六条高速公路,七片悲伤的森林,走出森林又遇到六个死亡之海。描述了一个人在走投无路时看到的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情景和状态。

没多久古巴危机解决了,美国警报解除,但和苏联的冷战还在继续。当时还有另一个巨大的阴影压在美国人的头上,就是越战,越战之外还有民权运动,反对种族歧视等等纽约是当时世界的中心,迪伦不可能逃过这么强烈的政治冲突,于是他的第三张专辑又回到讲述非常具体的事物,歌词的内容也非常精准。

叛逆青年的代言人

第三张专辑叫《时代变了》(The Time They Are A-Changin')。专辑的封面照是一个忧心忡忡的年轻人,这个状态很符合当时美国的状况,美国的年轻人比我们这代人早熟得多得多。他们经历过冷战,真切地体会过要面对死亡的那种状态。年轻人需要这样一个代言人——少年老成,眉头紧锁,唱着富有哲理的歌词,更重要的是他也是一个年轻人。

哥伦比亚唱片公司要给美国的年轻人推出新的偶像,这个人是青年一代的代言人,为这代人发声,鲍勃迪伦以这个人设开始出道。可以去《来自民间的叛逆》看看这首歌的歌词,也很直白。意思是你们老年人赶紧靠边站,这个时代是我们的。但仔细琢磨,这其实是一个普世价值,每个年代都这样。这是迪伦在这个风潮里高明的地方,他会写一些看似很造反很抗议的歌,实际上他的歌词非常普世。

《答案在风中飘》里他前面列了好多的问题,答案在哪儿?答案在风中飘,听起来很深奥,但实际上就是一句俏皮话。老年人思维太陈旧,轮到年轻人上台。这个话在任何年代都可以说,迪伦其实写了一首万年抗议歌,这是他最聪明的地方。

迪伦也写过另外一些主题非常具体的歌,比如说讽刺右派保守、抗议房屋紧张这些,但仔细观察他销量和评价最高的专辑不难发现,这些专辑如此受欢迎,收录的“普世歌”是最重要的原因。文学家或者是诗人,如果写的东西是普世的,就会有很强的生命力,这是迪伦的一个特点,在这首歌中做到了。

迪伦与贝兹

迪伦在第三张专辑代言人的阶段,跟上图中的女孩相恋了,他俩可以说是民歌圈的金童玉女,对方叫琼·贝兹(Joan Baez),是墨西哥裔美国人,她当时的名气比迪伦大很多。她欣赏迪伦的才华,一有机会就会捧他出场。迪伦成为青年代言人与这段恋情有很大关系。琼·贝兹是抗议歌手的代表人物,非常左派。迪伦在《答案在风中飘》时期就是受这位女朋友的影响,变成了一个左派抗议歌手。他们是相互成就和启发的关系。

叛逆的个性:不愿做时代的代言人

时间到了1964年,迪伦出版了名为《鲍勃·迪伦的另一面》(Another Side Of Bob Dylan)的专辑。整张专辑十一首歌,迪伦只用了一天时间,就在录音棚把整张专辑录下来了。《来自民间的叛逆》中用了一章专门写这张唱片的录制过程。

迪伦做了不到一年所谓的美国青年代言人之后就厌烦了,认为这不是自己要干的事情。于是写了一批这样的歌,表明我还有另一面,除了在你们的面前展示的那个抗议形象以外的另一面。

这是我个人非常喜欢的一首爱情歌曲。两个人腻在一起,爱得死去活来,要什么给什么,是主流作品崇尚的爱情。迪伦说这个绝对不是我想要的,这歌非常符合他的个性。罗大佑有一首歌叫《恋曲1980》,歌词是“爱情这东西我明白,但永远是什么”。我可以爱你,但是你要让我永远爱你我不敢保证,这是现实中的爱情。

迪伦当时也是这样的想法,非常直白地表达:我可以很喜欢你,可以很好地相处,但是你要让我做这个做那个,我做不到。这是迪伦写的爱情歌曲里我个人认为很极致的作品。前面提到迪伦被捧成美国叛逆青年的代表,迪伦说这不是我。这是一个很高明的做法,貌似在写爱情歌曲,但实际上通过这张专辑,这首歌告诉所有的那些把他视为偶像的粉丝们:我不是你们的偶像。

迪伦被视为民谣歌曲的代表人物也好,诺贝尔奖的获得者也好,他的确文采不错,对词很敏感,但除了技巧以外性格特别重要。迪伦的性格就是独立,不服从。这种独立的性格我非常欣赏,而且我也相信很多喜欢他的人欣赏的就是迪伦这种叛逆。

这本书我提笔前是没有书名的,越写越觉得“叛逆”是这本书的核心,写完后我决定就叫《来自民间的叛逆》。这几个字可以代表书中这段文化史的核心。来自民间的叛逆,迪伦是这方面的代表人物,《It Ain't Me Babe》这首歌是迪伦的代表作。

作者不能光靠所谓的文学才能,遣词造句的能力,如果个性平庸也不会成功,迪伦在这两方面都很成功。

“交友不慎”

图片来源:pinterest.co.uk

迪伦一直在纽约生活,他住的地方叫格林威治村。这里汇集了各种各样的民间叛逆者,其中就包括这张照片里的几个人,迪伦右边是艾伦·金斯堡(Allen Ginsberg),左边两位从左至右分别是曾与迪伦同台的加拿大摇滚音乐人罗比·罗伯森(Robbie Robertson)和垮掉派的另一位诗人迈克尔·麦克卢尔(Michael McClure)。

凯鲁亚克的《在路上》是“垮掉的一代”的文学代表。“垮掉的一代”特点是非左非右,历史上各种各样的流派争斗,要么左派要么右派,每一派都有固定的路线和方针。但垮掉派主张所有人都是自由的,这种自由非常宽泛,很难用几句话简单定义。比如辛勤劳动、对配偶忠诚、诚实、不偷盗等等,这些品质被普遍认同,问一个资本家或者问一个农民,他们都会认为劳动是重要的,但垮掉派认为不重要。可以偷,可以抢,不需要劳动光荣,只要自己觉得舒服就可以,这个观点太颠覆了。迪伦“交友不慎”跟这帮人混到了一起,这给他带来的最大改就是他的歌词从此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境界。

这首《自由的钟声》我认为是迪伦和垮掉派结合之后的最佳代表作,是迪伦版本的《在路上》。他找了一帮小哥们,开了一辆车在美国南部用几个礼拜兜了一圈,只为去看看这个世界是什么样的。仪表盘的控制板上放了一个玻璃罐,上面写着“大麻”,迪伦一路用便携式打字机记录沿途见闻,这个创作过程很像凯鲁亚克写《在路上》。迪伦一路写了不少歌,其中最好的就是《自由的钟声》。

上面是我的翻译,肯定不如原作好。可以看大概的意思,迪伦不再以黑人、妇女、受歧视的人、受迫害的人、左派或是农民这些标签标注他歌唱的对象,转变到唱给所有需要帮助的和遭受苦难的人。歌词也非常直白,小偷、妓女、滥交的人、吸毒的人,都写进去了,这首歌是唱给所有人的。

迪伦结识垮掉派之后意识到自己的世界观曾经多么狭隘,他的观念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他曾经为某一个派别或主义做代言人,深入了解后发现这一派也很糟糕,逐渐开始自我怀疑,直到遇到垮掉派才豁然开朗。金斯堡对他的影响最大,两个人关系非常好。

这首歌标志着迪伦正式成了一个无主义之人,他不希望任何主义限制他的想法,这首歌做到了。此歌写于1964年,他才23岁,这么年轻就有了这么复杂和深刻的想法,迪伦就厉害在这里。很多他在二十多岁产生的想法我到四十岁才慢慢明白,很了不起。

要成为一个诺贝尔获得者不光要有文采,有性格,还需要宽广的世界观做支撑。

成为大众明星

这首歌叫《像一个滚石》。美国摇滚乐最有权威性的杂志就叫《滚石》,杂志评过二十世纪500首摇滚歌曲,包括披头士的《想象》(Imagine),排第一的就是这时候歌,也是我的手机铃声。这首歌有四段,每段前面的主歌全在呓语,没有任何意义。但每一段结尾的副歌是:

这是一种孤立无援无家可归的感觉,默默无闻,像路边一颗滚动的石子。这是诗歌的极致表现,真正诗歌就几句话,如海子的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诗歌就是用很简单的词汇表达深邃的内涵。

《像一颗滚石》是1965年的作品,讲述1965年年轻人的感觉:默默无闻,无人理睬,像路边滚动的石子。这首歌打动了无数人的心,很多人突然意识到唱的正是自己,而且歌的旋律也很好。

《滚石》杂志把它评为二十世纪摇滚乐第一名曲,根本原因在于副歌的歌词太有力量了。摇滚乐为什么会让很多人产生共鸣和力量?可以用这几句话来解答,因为摇滚乐让这些滚动的“石子”们团结起来了。诗歌的最高境界在这首歌中得到体现。

它跟前面的六首歌不一样,出现了电声乐器,电吉他、电贝司甚至电管风琴。迪伦开始进入摇滚乐这个范畴。以前迪伦都是一个人,一把吉他加上口琴——他其实一直不喜欢这个表现形式。前文提到迪伦小时候唱过摇滚,玩过电声乐器。电声乐器跟原声乐器的差别就是声响大。拿个吉他去卖唱,在大街上没人听得见,但带音响去立刻就有钱赚,影响更多人。

为什么摇滚乐能发展起来?因为出现了大功率的舞台音箱,几个音箱可以覆盖整个体育场。在这个时代谁控制“音量”谁就有了力量,电吉他比木吉他有力量。传达信息的力量离不开技术的变革。

音乐演出靠音量。迪伦做了几年民歌手之后很快意识到这一点,要展示力量全靠插电,乐器插电后音量扩大很多倍,就可以在体育场表演了。迪伦在1965年插上了电,其中并没有所谓的背叛,争的是音量,是影响力。

《像一颗滚石》是迪伦的第一首在排行榜上榜的歌曲,最好的成绩是第二名,迪伦直到2019年,没有一首歌进入过美国音乐排行榜第一。但《滚石》杂志最后选了这首歌作为二十世纪的第一名。迪伦仅仅凭借副歌和转向摇滚乐就做到了。

最后的疯狂

这首歌选自1966年的唱片《美女如云》(Blonde on Blonde),是摇滚乐历史上的第一张双唱片。所谓双唱片就是一张专辑里包括两张唱片。双面加起来有一个多小时,是很罕见的长度。当时迪伦已经用药用得非常厉害了,整天晕乎乎的,歌词是意识流式的各种呓语,没人知道他在说什么。

民谣歌手张玮玮有一次问我,你知道我最喜欢迪伦的歌是什么吗?我说是不是这首,他说你怎么知道的。原来我们两个人最喜欢的歌都是这首。

可能因为我俩都属于听很多歌的人,当你听了特别多有意义的歌之后,就想听点没意义但是好玩的歌。这首歌我一个字也写不出来,完全不知道迪伦在唱什么。但他音乐带来的感觉,唱歌的方式和描述的意境就特别符合人进入微醺状态之后的感觉,感觉这个世界是一个很可爱很滑稽,但是又很值得生活的那么一个美妙的地方。

迪伦在喝高的情况下用古怪的歌词给大家描述了一个稀奇古怪的场景,而且音乐非常跳跃,六分多钟,我特别喜欢听这首歌,喝大了的时候就听这首歌,全程面露微笑,太好玩了。迪伦到后来变成了一个特别可爱,特别滑稽的人,他在那个状态的时候太好了。

迪伦在20岁到25岁这五年经历的人生相当于我们几辈子经历的事。人像蜡烛,蜡烛应该慢慢烧,结果有人拿一个喷枪在拼命地点迪伦,他很快就烧光了。迪伦在1966年出了这张专辑之后,因为摩托车车祸隐退到伍德斯托克,在美国乡下以养病为由闭门不出。

之所以说这个阶段是最后的疯狂,迪伦从不到20岁进入纽约到1966年25岁,五年里出了六张唱片,一张比一张好,一张比一张词多。作为一个正在创造的人,他被榨干了,这个世界上最累的工作是创造性工作。我很想试一试穿越到1961年变成迪伦,体会一下这五年他是怎么过的,简直太疯狂了。

迪伦最后疯狂了一把就躲到乡下去了,彻底隐退,与这个世界没有关系了,他不干了。

但1966年的美国发生了什么?越战到了高潮,民权运动到了高潮,嬉皮士运动到了高潮,马上要登月了。整个美国那几年的疯狂是前所未有的。如果把美国形容成一辆车,油门踩到底朝一个方向失控地冲过去,就是它当时的状态。迪伦为什么在这五年里有这样强烈的创作冲动和创作成果,与美国大环境也有关系。所以环境成就了人,人成就了环境,是互补的。

先知的重生

最后一首收录在迪伦1967年复出候出的一张专辑里。1967年整个美国嬉皮士文化正盛,追求大音量、迷幻药剂和迷幻音乐。迪伦提前预言了嬉皮士的疯狂,同时也预言这种疯狂会很快消解。

这张唱片叫做《约翰·韦斯利·哈丁》(John Wesley Harding),是我个人非常喜欢的一张唱片。整张唱片没有一首歌词有重复副歌,所有歌词一遍唱完,每首歌都很短。据后来的人回忆,那个阶段迪伦的桌上始终摊着一本厚厚的《圣经》,他每天都在读,歌里面的意象全部来自《圣经》。沿着瞭望塔王子在四处瞭望,远处两匹马骑来,这都是《圣经》里的故事,告诉大家灾难来了。

1967年初,美国的嬉皮士运动轰轰烈烈的时候,迪伦就告诉大家危险马上要来了。果然到了1969年嬉皮士运动急转直下,1969年的伍德斯托克音乐节也美国年轻人最后的疯狂,伍德斯托克之后,就是臭名昭著的阿尔塔蒙特音乐会。

迪伦后面又写了很多好歌。但是我个人觉得迪伦到《约翰·韦斯利·哈丁》为止,之前每张唱片都极其优秀,我只选了其中的九首而已,大家可以在《来自民间的叛逆》中看到关于这几张唱片的详细描述、分析以及背后的制作过程。

迪伦的六句名言

最后我想分享迪伦的六句名言。

迪伦很多歌词进入到美国语言体系的宝库里。去年一本科学杂志爆出一个新闻,一帮迪伦迷科学家——可以在顶级杂志上发论文的科学家——几年前偷偷打了一个赌,看谁能在自己的科学文章里放进最多迪伦的歌词。获胜的那个人放了特别多,他甚至在一篇关于白细胞表面受体与药物关系的文章里用了一句迪伦的歌词做标题。可见迪伦对英语世界文化的深刻影响,他如果不拿诺贝尔文学奖,没有任何一个音乐创作人敢拿。

最后推荐一下Netflix的一个片子《Rolling Thunder Revue》,这是迪伦在1975年一次疯狂的演出,有大量当时演出的视频,迪伦的状态奇好。

片中迪伦对着镜头说了一句话:Life isn’t about finding yourself,life is about creating yourself。生活本意不是说要找到自己,而是要创造一个自己。迪伦做到了,即使肉身死去,迪伦这个形象还活在世界上,他以这个方法获得了永生。这就是我认为迪伦所理解的生命的意义,谢谢大家。

本文作者:土摩托(袁越)

整理:司洋、薛佳佶

原标题:《这个获诺贝尔文学奖的诗人、歌手兼画家》

阅读原文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