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山民出山记——山西省榆社县易地扶贫搬迁的实践与探索
榆社县,座落在巍巍太行的中段西麓,位于山西省晋中市东南部。这里三山环抱、地势封闭,曾是抗日战争的主战场、“出兵出粮出干部”的模范县,也因这样的环境,导致思想保守、发展缓慢,建档立卡初期贫困发生率高达42%,是晋中市贫困面最大、贫困程度最深的县。特别是“破小散远”村有一半以上,近万人生活在大山深处,收入低微、住房简陋、出行不便,就医上学条件十分落后,属于典型的“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三年攻坚,山乡巨变,曾经生活在穷乡僻壤的人们,搬出了想搬而搬不出的地方,过上了想过而过不上的生活,彻底告别了贫困落后,重燃了对美好生活的信心,挺起了奋斗的脊梁,以全新的姿态与全国人民共同奔向全面小康新时代。
好政策春风化雨,感党恩全面搬迁
“十三五”以来,榆社县坚持以统筹解决好“人钱地房树村稳”七个问题总要求为统领,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脱贫攻坚的头号工程。全县搬迁9614人,占到晋中搬迁人口的三分之一、榆社贫困人口的五分之一、农业人口的近十分之一,其中进城群众就有6735人,占到70%;尤其是整村搬迁村就有68个、搬迁群众6116人,占到63.6%,人口规模大、搬迁难度大、面临问题多是榆社易地扶贫搬迁的最初写照。
为攻克这一坚中之坚,榆社县采取“一次性规划布局、一次性开工建设”的办法,投资5.5亿余元建成了18.6万平方米的9个安置小区,其中县城3个、乡镇6个。惠民家园、文景园等一个个精品小区拔地而起,群众们看在眼里,喜上眉梢,“急”在心里,争先恐后主动搬迁,仅用半年时间就实现了全面入住,感党恩、跟党走的信心更加坚定,真正搬出了满意度、搬出了精气神、搬出了幸福感。兰峪乡后牛兰村整体搬迁后,搬迁群众为表达对党的好政策感恩之情和移旧住新的喜悦心情,举办了“根深故里留乡愁、易地搬迁展未来”为主题的庆祝活动。在活动中,群众通过祭拜先祖、歌唱表演、武术展示等形式,表达了对故土的深深眷恋。搬迁群众纷纷表示,俺们做梦也没想到这辈子能进城住上新楼房,非常期待搬迁后的新生活。高家庄村的搬迁群众冯捞江说“原来的村儿一出门就是沟和坡,一到黑夜就瘆人了。进了城,住的新楼房,交通方便来,看病也方便,就是村儿人打工也机会多了,还是共产党好。”
图为榆社县鑫悦小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充分开辟就业岗位,搬迁群众扎根新家园
榆社县全面开展搬迁群众技能培训,开发出“就地就近、居家灵活、劳务输出”三种就业方式,帮助搬迁群众实现了“就业无门”向“选择就业”的转变,2019年从事非农就业的农业人口增长117%,收入水平提高61%,工资性收入占到49.8%,搬迁群众拥有了更加稳定、更可持续的脱贫能力。坚持“边建安置小区、边建扶贫车间”“先挣钱、再花钱”,做到就业与入住同步。出资8000余万元盖起了3.5万平方米的标准厂房,引进8家企业,撬动了1600余万元的社会资本,为搬迁群众提供了2000余个就业岗位。搬迁群众纷纷踊跃报名、培训就业,有劳力的搬迁户全面实现就业,现有劳力已难以满足岗位需求,出现了“工位充足、人手不足”的局面。搬迁群众李艳霞高兴地说:“政府帮我们从山沟搬到了城里、住上了楼房,帮我安排工作,还帮我把地流转了,彻底帮我解决了后顾之忧。我相信,有了这么好的政策,我们的日子一定会越来越好。”
图为榆社县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配套建设的东汇扶贫产业园扶贫车间顺利解决了一大部分搬迁户的就业生计问题,但还有这么一少部分人,他们或因病在家、或因照顾老人孩子无法外出务工。特别是榆社每25个人中就有1个是残疾人,每50人中就有1个是重度残疾人,这类群体都需要有人长期在家照料,牵扯了一大部分人力资源,无法外出就业,生计没有着落。针对这些特殊群体,榆社县创新开发出“居家灵活就业”方式,大力发展气球加工、纸箱沾合等简易型产业,鼓励残疾人、老年人、居家妇女等群体在家务工,释放了人力资源,实现了“足不出户就能把钱挣”。箕城镇杨家垴村的赵丽萍,先天小儿麻痹,一家四口仅靠丈夫收废品、种地维持生活,儿女都在上学,经济收入微薄。2019年搬迁到惠民家园后,经过介绍赵丽萍很快就参与到气球加工中来。她虽然身患残疾,加工气球比较慢,每周只能挣50—100元,但当她把人生第一笔双手挣到的200元工资递到自己母亲面前时,母女两人激动地抱在一起、热泪盈眶,辛苦了36年的赵丽萍重新燃起了对美好生活的希望和信心。
高质量配套服务,让搬迁群众过上了从未有过的生活
榆社县在安置点规划之初,就提出“不仅要让搬迁群众住上新房子,还要过上好日子”。坚持把搬迁小区作为一个“脱贫摘帽综合体”来对待,按照退出指标同等打造,配齐了乡村党建工作站、村级活动场所、文化室、卫生室、爱心超市等公共设施;专门成立了移民新区综合服务中心,配强了小区周边的购物、公交、金融、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切实让搬迁群众成为了城市的新居民”。为有效解决搬迁儿童的上学问题,专门投资7000余万元建成投用九年一贯制城北实验学校,投资2500余万元建成投用河峪中心校附属幼儿园、改扩建县直第二幼儿园,正在建设县直第三幼儿园,新增学位2880个;为有效解决搬迁群众的就医问题,投资2800余万元新建了中医院和妇幼院,让搬迁群众能够享受到更加便捷优质的健康服务。
岚峪乡后千家峪村62岁的郭拉弟,2018年离开了山庄窝铺,搬迁到了文景园,郭拉弟高兴地说:“过了大半辈子了,没想到还能从偏僻的小山沟搬到了城里,住上了楼房,公交站台就在门口,一出门就有医院、超市,必须感谢习近平总书记,让我们庄稼人走进了新时代,过上了做梦都想不到的好日子。”河峪乡南山村的年轻人苳浩,初中毕业后,小伙外出务工,认识一长治姑娘,由于村庄偏远、生产生活条件较差,四年来女方迟迟不愿意结婚。2018年搬迁入住河峪乡裕锦嘉苑后,苳浩有了一套65平米的两居室楼房,两个人马上就在新居举办了婚礼。这种搬迁前“娶不上媳妇”、搬迁后“娶媳妇”的事例不在少数,仅河峪乡搬迁小区一年里就有9对新人喜结连理。走出大山深处的贫困群众,越来越感受到了易地扶贫搬迁带来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先行先试敬老院医养结合,让特困群体共享搬迁红利
在系统推进的过程中,榆社县始终关注“搬迁特困群体”,在晋中市第一家实行敬老院“公建公营”医养结合,由县中医院统一管理运营,先行走出了康养医养相结合的坚实一步。两个敬老院分别新增床位219张、22张,采取特困供养金集中使用、财政兜底的方式运行。敬老院医养结合启动不到半年时间,就已接收供养人员102人,不仅为特困老人提供了“老有所养”的安居之所、实现了“保障基本”向“品质养老”的转变,而且以较低的行政成本彻底解决了该类群体的“两不愁三保障”问题。
图为榆社县志愿者为文峰敬老院的贫困搬迁户理发兰峪乡玉家沟村的王砚通,今年72岁,是易地搬迁五保户。搬迁前一个人生活,常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冬天舍不得烧煤,一年洗不上澡,衣服也不常洗,又患有脑梗和高血压,由于居住偏远一直没有看病就医。搬迁后就住进了文峰敬老院,护士每天给测血压,能按时吃上降压药,现在血压平稳了、头也不晕了,还做了体检,中医院大夫两次上门治疗,脑梗得到了控制。王砚通非常满意:“每天都有热水,还有人帮洗衣服洗澡,吃的也好,养老不愁,病了有人管,住在这儿心里很踏实,可比在自已家里强,有时高兴的能从睡梦里笑醒”。
交易和流转并重,充分盘活旧村土地资源
榆社县通过“交易和流转”,既让复垦土地收获了“双份收益”,也让闲置资源变成了有效资产。“十三五”以来,榆社县将68个整村搬迁村可拆旧复垦的2000亩土地,通过土地增减挂钩结余指标交易,获得了3.6亿元的“第一份收益”;同时将复垦耕地与原有非承包耕地连片打包整合,按照整村流转每亩奖励300元、流转100亩以上每亩奖励200元的标准,引进商业资本,加快流转入市,收获了“又一份资金”,做到了旧村收益不减少、新村收入有增加。目前全县68个整村搬迁村搬迁户的旧房已全部拆除复垦,已完成整村流转11个村,达成流转意向30余个村,引进了山西医药集团、山西十四只绵羊种业公司等外来资本,以及天生农牧公司、五福小杂粮公司、农民合作经营组织等本地企业参与开发。榆社县把旧村的土地资源变成了新村的致富资本,一方面村集体经济破零比例由2017年的81.9%提高到2019年的100%,收入超过5万元的村就有165个,占到74.3%,并拉动农民人均收入由2016年的4693元增长到2019年的6999元,增幅达到49%,特别是2019年增幅达到“十三五”以来最高水平18.6%,位居山西省第一;另一方面加快了传统农业的转型升级,中药材产业园、“太行奶绵羊”产业园蓬勃发展,建成省级千亩谷子有机旱作农业示范片,亩均增产200斤以上,经济作物占比同比提高7.88个百分点,亩均收益平均增加117元,地理标志认证数量、功能农产品数量均位居晋中市第一,榆社农业正朝着高品质、现代化方向迈进,真正打开了乡村振兴的新局面。
云竹镇巴掌沟村,2019年拆旧复垦后,被毗邻的山西十四只绵羊种业公司抢占先机,是最先列入“太行奶绵羊”产业园种羊基地之一。村内原有耕地398亩、今年拆旧复垦36亩,共计434亩,每亩平均以650元的价格整村流转,仅此一项就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28万元以上,是去年的3倍之多。类似的流转入市改革也发生在箕城镇芦家庄、胡子沟和北枣林三个村,2018年拆旧复垦117亩,连同原有土地共计764亩整村流转给本地企业天生农牧公司发展中药材,流转价格每亩分别为400元、400元、473.3元,三个村可新增收入9.48万元、14.2万元、8万元,分别占当年村集体经济收入的73%、65%、57%。
一个个鲜活生动的事例证明:榆社县通过易地扶贫搬迁,让广大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精神面貌都实现了从“扶起来”到“站起来”、到“强起来”的时代转变。在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斗中,一批五保户、低保户、搬迁户也积极捐款献爱,乡村百姓捐款数额占到自发捐款的80%,广大贫困群众把党对自己的帮扶真情传递到全社会每个人,凝聚起了榆社上下“共建共享、圆梦小康”的强大精神动能。“时间属于奋进者,历史属于奋进者”。榆社县将继续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工作重要论述,进一步抢抓政策机遇,释放资源活力,奋力建成美丽幸福全面小康的新榆社!
原标题:《太行山民出山记——山西省榆社县易地扶贫搬迁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