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于西贡、抗美援朝显身手:版画家张嵩祖的峥嵘岁月

陈华龙
2020-07-10 14:41

今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将为参加抗美援朝出国作战的、健在的志愿军老战士老同志等颁发“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该文以沪上著名版画家张嵩祖先生为个案,还原了一名志愿军老战士参军、战场文艺表演、迎接战俘归来、复员等峥嵘岁月。该文原刊《上海滩》,2020年第5期,经作者授权,澎湃新闻转载。转载时,作者对原文稍做删改。

2018年11月23日至26日,沪上著名版画家、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张嵩祖重返阔别70多年的“第二故乡”——湄公河畔。作为越南最大的城市,“胡志明市”作为地名已使用多年。但对张嵩祖来说,“西贡”这个名字才能唤起最深处的历史记忆。在湄公河畔,他寻找到了当年求学的小学校址(现址胡志明市记功街73号)。虽然校舍已改作他用,但建筑上“École Yat-sen”(西贡逸仙学校)几个字在经历半个多世纪的风雨后却依稀可见。正是在这所华侨小学,张嵩祖度过了他的少年岁月。

西贡逸仙学校旧址

湄公河畔的小学岁月

1935年出生在中国广州的张嵩祖,为何会在越南西贡度过他的小学岁月?张嵩祖的父亲张作人是我国著名生物学家,早年毕业于国立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博物部,后留学比利时、法国,学成归国后在国立中山大学任教。原本一家人在广州幸福地生活着,然而在张嵩祖三岁那年,随着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广州随时有沦陷的可能。在此危急情形之下,年幼的张嵩祖被父母送到越南西贡的外婆家避难,在那里一呆就是八年。外婆一家住在湄公河畔,经营着一家木材厂。当地华人众多,其中以广东潮州、惠州人为主,都讲客家话,因此建有许多华侨学校。外婆家附近就有一所华侨小学——逸仙学校,因此张嵩祖虽身处国外,但所接受的小学教育却仍然完全是中式的。

去西贡的初衷是避开战乱,然而当时的西贡也并非世外桃源,因为不久日军开始入侵越南。上课时会被防空警报打断,老师保护着他们进防空洞,等警报解除了才能继续上课。因此,战争始终是张嵩祖挥之不去的童年记忆。多年以后,张嵩祖仍然记得,当时逸仙小学的课程主要有四门:国文、珠算、唱歌、手工。

在这四门课程,张嵩祖最喜欢的是国文和唱歌。国文课上老师给他们讲故事,然后领着大家一句句朗读课文,同时要求每天背一段。当然,谁要是背不出的话,就得站在孔子像下想办法背出来。在国文课上背唐诗《兵车行》的时候,张嵩祖头脑中闪现的便是打仗受难的画面。他觉得每一句诗都有一个画面,把画面连起来诗也就可以连起来了。在唱歌课上,老师给他们讲八百壮士英勇抗敌的故事,然后教大家唱《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等抗战歌曲。

因为姓张,有一次小伙伴把唱歌课上老师刚教的歌曲对他唱道:“张老三,我问你,你的家在哪里?”我的家乡在哪里?张嵩祖回家问外婆。外婆说,“你的家远啦!在唐山。”抗战胜利后,外婆说要送他回唐山,结果是回到了广州和父母团聚。原来外婆所讲的“唐山”是指“中国”,那是老一辈华侨们对中国的通称。

在《黄河大合唱》感召下参军

回到在广州后,张嵩祖进入国立中山大学附小就读,一年后的1947年考入省立广雅中学。1949年10月14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广州。11月13日,举行入城仪式,广州全城唱响了“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不久,解放军文工团和广东军政大学动员参军工作组来到广雅中学和师生进行联欢演出。冼星海作曲的《黄河大合唱》点燃了全校师生的激情,激昂的歌声以及船夫的舞蹈表演,是张嵩祖从未见过的。当大合唱进行到第五个乐章时,唱道:“张老三,我问你,你的家乡在哪里……”张嵩祖这才知道原来小学老师所教的歌曲出自《黄河大合唱》,这让他既惊喜又亲切。当“怒吼吧!黄河”的歌声结束,张嵩祖和一大帮同学涌向了军大招生处,一起排队报名参军。经过12月份的笔试、口试、公布录取名单等环节,张嵩祖被录取了。

广东军政大学成立于1949年11月,当即开始面向初中毕业生招生,主要是为解放军培养年轻干部。正是在军大招军汇演中《黄河大合唱》的感召下,张嵩祖从广雅中学的中学生成了一名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1950年1月,广东军大举行开学典礼,地点在广州市郊沙河镇外旧燕塘军校。当时中共中央华南局第一书记、广东省长、广东省和广州市军管会主任叶剑英任广东军大校长兼政委。在广东军大的首次开学典礼上,叶剑英校长发表讲话,鼓励学生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奋斗终身。

开学以后,张嵩祖开始了以军号起床、列队操练、行军射击、政治学习、生活检讨等为主要内容的军校生活。当时广东军大学制半年,主要课程有《“军大”校史》《社会发展简史》《新民主主义革命史》以及军事课程等。在开课头两周,张嵩祖他们主要学习《“军大”校史》。在土地革命时期,中共就创办了“红军大学”。抗日战争时期,发展为“抗日军政大学”。到了解放战争,又发展为各大军区的“军政大学”。张嵩祖在广东军大学习《社会发展简史》时,学校曾组织全校学生参加诉苦大会和控诉大会,让苦难深重的同学就“三座大山”等现身说法。《新民主主义革命史》则由参加过一些历史事件和著名战役的老同志来讲。至于军事课程,则贯彻于他们学习的全过程之中,包括队列操练、内务条例、实弹射击等等。

在海南岛解放以前,国民党的飞机经常空袭广州城。飞机一来,军大的全体学生就得疏散。后来,由于空袭频繁,张嵩祖他们干脆每天清早上山,然后按照大队分散在各山头学习。1950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五兵团文工团来到广东军大,希望挑选八位身高一致的文艺骨干做舞蹈演员。张嵩祖被选中,因此提前从广东军大毕业,从此由军事训练学习转而投身到舞蹈训练之中。

广东军政大学学生组织游行

朝鲜战场的文艺兵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7月,张嵩祖所在的解放军十五兵团文工团改为十三兵团文工团,奉命从广东出发北上。文工团来到与朝鲜隔江相望的辽宁安东(今丹东)后,改名为东北边防军文工团。10月,东北边防军改为中国人民志愿军,解放军副总司令彭德怀任志愿军司令员兼政委,文工团随之改称中国人民志愿军政治部文工团。不久,这支由雪立任团长、牛存仁任政委的志愿军政治部文工团便渡过鸭绿江,奔赴朝鲜战场。当时文工团既要在地空同时作战、随时分散随时集中的情况下结合战况编排出有质量的剧目,又要负责友好邻邦外事活动中的大中型演出以及为不同语言与风俗的朝鲜群众演出。

张嵩祖与舞伴在朝鲜战场练习舞蹈

最初志愿军文工团有300多人,分为戏剧队、舞蹈队、乐队、舞美队、合唱队、杂技队等。作为文工团舞蹈队的一员,张嵩祖到达朝鲜战场后,开始紧张排练适合朝鲜、苏联及各加盟共和国等国际场合演出的节目。从1950年抵达朝鲜战场,到1955年复员回国的五年时间里,经过文工团专业艺术家的指导以及战火中文艺演出的实践,张嵩祖在舞蹈、演唱、手风琴演奏和编导等方面的表演技能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并因出色地完成深入连队开展文娱活动的任务,荣获中国人民志愿军三等功以及朝鲜政府颁发的军功奖章一枚。

1953年10月朝鲜授予张嵩祖的军功章与证书

在朝鲜战场的一系列活动中,1951年10月24日的志愿军出国一周年纪念会演出,是张嵩祖最难忘的一次大型演出。纪念演出地点位于中国人民志愿军总司令部的坑道里。当年演出的场景,张嵩祖至今记忆犹新,“我们走进司令部那长长的坑道,到了会场,地方不算小,能容三百多人。舞台装置很结实,虽然狭窄了些,但对舞蹈走动不妨碍。演出的一切准备好了,乐队也安静地坐在伴奏范围的长布圈内,紧贴圈外便是观众席了。此时掌声响起,彭总司令和朝鲜人民委员会金枓奉委员长步入会场。会议开始后,我看见了彭德怀总司令接受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授予一级国旗勋章,以及为其他战斗英雄授予勋章、奖章的庄严场面。授勋结束后,便是我和队友演出的第一个节目——花棍歌舞《唱英雄》,接着有反映部队的战士舞、相声、快板说唱等。特别是李家洁演唱的《王大妈要和平》,彭总听了很高兴,要求李家洁再来一个。望着总司令慈祥的神态,我心中十分崇敬,更为我们志愿军的功勋司令而骄傲。”

亲历紧张的战俘交换

当时朝鲜战场文工团的人员,不仅要担任各类文艺演出与宣传任务,还要参与战俘情况统计以及迎接战俘归来等工作。经过五次惨烈的战役以后,朝鲜战争停战谈判于1951年7月开始了。此后又经历1951年的夏秋攻势、1952年的上甘岭战役,美军终于再次提出恢复在板门店的停战谈判。

谈判的首要事件便是解决交换双方伤兵战俘问题。1951年11月到1952年11月的和平谈判期间,志愿军总政治部文工团人员常驻开城,为中方以及中立国和谈代表团等进行演出。同时志愿军文工团派出一个“战俘材料小组”负责战俘统计工作,而张嵩祖便是该小组的成员之一。当时张嵩祖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参与核查与抄写战俘材料。在核对战俘被俘时间和地点的工作中,张嵩祖看到了因夜战穿插过程中突发遭遇战掩护战友负伤被俘、弹尽粮绝的拼搏中被俘等众多情况。面对作战单位的具体报告,张嵩祖深切地感受到入朝参战以来的五次战役是何等的惨烈!

1953年4月,在回北京汇演《和平战士》歌剧完毕时,志愿军文工团奉命立即返回朝鲜开成,投入到迎接病伤战俘归来的工作中去。志愿军文工团在开城市郊的满月洞驻地安顿好后的第二天晚上便有演出任务,他们要给美军、英军等战俘表演文艺节目。张嵩祖记得,当时场下全是穿着深蓝色棉衣的战俘,他们都瞪着好奇的眼睛观看文工团给他们带来的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歌舞表演以及外国民歌演唱。张嵩祖所在的舞蹈队,为英美战俘表演的是战士舞。当时表演者个个精神十足,动作整齐划一,展现了志愿军们的豪气。整个晚会氛围比较轻松,不时响起掌声,甚至口哨声,一幅和平到来之际战俘们对未来充满乐观的场景。

张嵩祖(左二)在板门店我方病伤被俘人员接收区与战友合影

在给英美等国战俘举行送别晚会之后,中方与朝方文艺工作者开始一起迎接病伤战俘归来。在朝鲜板门店交换伤病战俘的我方接收区,立有一个高大的红色彩牌门,门上用朝中两国文字写着“祖国怀抱”,四面朝中两国国旗,迎风招展。当时和张嵩祖一组接待人民军被俘回归人员的,是曾在志愿军文工团教授朝鲜舞蹈的朝鲜人民军协奏团的朴老师。当时师生相见以及共同迎接伤病战俘归来的场景,令张嵩祖刻骨铭心。

当天上午九点,敌方车队在载有宪兵和联络官的吉普车引导下开始向我方驶来,后面跟着三辆救护车,紧接着又是一辆吉普车和三辆救护车,最后面是一辆坐着联络副官和八名宪兵的中卡。当六辆救护车抵达并调转车头停下后,车内发出隐约的叫喊声。待车门完全打开后,“打倒美帝国主义”“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万岁”等阵阵口号传来。当张嵩祖所接待的车辆车门打开后,首先出来的是一位面黄肌瘦的朝鲜人民军被俘人员,他在痛骂声中将保留着的、霉烂的饭菜扔向了旁边头戴“MP”标志头盔的宪兵,而一旁的记者则用照相机记录下了宪兵们满身饭菜的狼狈表情。张嵩祖他们赶紧上前搀扶着那位激动的战士,将他先送到帐篷内,由护士消毒和检查身体。在帐篷内,这位朝鲜战士急忙摘下军帽,用力撕开帽沿的缝合线,抽出藏在里面的朝鲜国旗,高喊“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万岁!”“金将军万岁!”。当看到那位归来的战俘拿出那面小小的国旗,朝鲜人民军的朴老师紧紧地抱着那位战士痛哭。一旁的张嵩祖也深受感动,用朝鲜语对他说:“多木、多木(朝鲜语同志之意)”。这时,那位激动的战士才意识到张嵩祖是志愿军接待人员,于是连声地说“中国人民志愿军万岁!”。等护理手续结束后,张嵩祖他们搀扶着那位战士走出帐篷,将他送上朝鲜人民军的救护车,前往设在开城的临时医院接受疗养。

这一幕,正好被中国人民志愿军停战谈判代表团新闻处摄影组组长、新华社摄影记者钱嗣杰抓拍了下来,并刊登在1953年5月12日第4版的《人民日报》上。不久,张嵩祖意外地收到了一张寄赠的照片,正是他当时护送那位朝鲜伤病战俘的场景。这张照片成了张嵩祖最珍贵的纪念,一直珍藏至今。

张嵩祖(左一)护送朝鲜伤病战俘走向救护车

用版画铭刻峥嵘岁月

1955年3月,从朝鲜战场退役的张嵩祖在考虑未来的道路。当时志愿军文工团舞美队的战友裘堂入伍前已是中华全国木刻协会会员。他建议张嵩祖去学版画,用木刻刀去实现革命文艺理想。于是张嵩祖在复员后便决心到杭州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今中国美术学院)参加复员军人备考班学习,并报考了版画专业,最终成为版画系建系以后招收的第一届学生。

1960年毕业后,张嵩祖先后在山东艺术专科学校、上海毛巾二厂、上海工艺美术学校、华东师范大学等处任职。期间虽然辗转多地、工作繁杂,但张嵩祖始终牢记版画系创始人、首任系主任张漾兮先生“版画创作,贵在坚持”的嘱咐,长期致力于版画创作,并于1996年荣获中国版画最高奖——“鲁迅版画奖”。  

张嵩祖所经历的峥嵘岁月让他走上了学习版画的道路,同时也深刻地影响着他以后的版画创作。1962年,张嵩祖根据自己作为解放军战士的经历,创作了木版画《我是一个兵》。一首《黄河大合唱》贯穿张嵩祖在西贡的小学岁月,促使16岁的他走上军旅生涯,并成为朝鲜战场上他在大合唱中日夜排练的战斗性旋律。1978年,张嵩祖经过多年的反复,最终创作完成第一幅木刻人物肖像作品——《人民音乐家冼星海》。作为朝鲜战场上一名文艺兵,即使离开战场多年,张嵩祖心中永远怀着对彭德怀总司令的崇敬,并于1983年完成了木刻肖像画《彭德怀元帅》。1955年,张嵩祖在桧仓烈士陵园广场向长眠于此的志愿军烈士们告别。1992年,怀着对长眠于朝鲜战场烈士以及至今健在而垂垂老矣的战友的想念,张嵩祖刻绘了《悼念战友》……这一系列关于往昔峥嵘岁月的创作,可谓版画家张嵩祖对“艺术源于生活”的最好诠释!

木版画《我是一个兵》(1962年创作)

木版画《人民音乐家冼星海》(1978年创作)

木版画《彭德怀元帅》(1983年创作)

木版画《悼念战友》(1992年创作)

张嵩祖教授展示正在刻制中的版画(2020年1月2日)

    责任编辑:熊丰
    校对:施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