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志鹏:肯说真话,敢说硬话

2020-06-21 16:20
广东

来源:《政协记忆:我与共和国同成长》一书

口述人:韩志鹏,《广东侨商报》原总编辑

文中图片均由韩志鹏先生提供。

敢言也是侠义

很多人,尤其是在媒体专访的时候,总是喜欢问我敢言敢为的性格,是否遗传自父母。其实,我的这个性格与其说是来自血统,不如说来自小说的熏陶。

没有什么书读的文革期间,我却看了很多武侠小说、公案小说、历史小说和社会小说。记得少年时,《三侠五义》看了两三次,看完《三侠五义》还追着看《七侠五义》。应该说,小说里的众侠客,曾经都是我的偶像,对我的性格有过影响,为我日后人生观的形成做了些潜移默化的铺垫。事实上,负剑走天涯的侠客,与现代社会公民不无相似。“剑气书香”这四个镶在镜框里的大字,是一位知名书法家给我写的,至今悬挂在我的工作室。20世纪70年代收藏的一把龙泉宝剑,一直伴随了我几十年。我以为,侠义是精神深处的体现,是一种骨髓里的东西。

1972年从华师附中高中毕业后(文革期间更名为广州市第六十一中学),我被分配到广州轮胎厂当了一名普通工人。业余时间,我开始读一些哲学社会科学方面的书,开始学会了思考。1982年,我考上了首届广东省电大汉语言文学系。1985年,电大还没毕业,就被借调到《广东侨报》工作。

1995年,我从《广东侨报》编辑部主任任上调到《广东侨商报》,当了19年的总编辑,一直到退休。这两家报社,也算是联系海外华侨华人的桥梁。因为长年与华侨华人打交道,我发现,对于爱国,侨胞们表达的方式通常是大声说出来,他们眼中容不得不良的社会现象。也许,我之所以敢言也是受到了他们的影响,新闻工作者尤其要仗义执言。

三年三提案促白云山禁车

2003年,我被推举为广州市政协委员,是从侨联这个界别产生的。头两年,很惭愧没进入委员的角色。那时候,参政议政的气氛,也不像现在这么活跃。不过,机会很快来了。

有一段时间,我经常爬白云山。无论是亲身经历,还是市民反映,都说山上车辆太多。要知道,白云山是我们广州的“市肺”,市民上山是为了吸氧,为了运动,为了休闲。机动车太多,吸的就是废气、是PM2.5,再者,山道上人车混杂,非常的不安全。尤其在一些弯道,可以说险象环生。于是我提交了有关白云山禁止社会车辆的提案,但白云山管理局的回复模棱两可。我不死心,第二年再提。这一次,改由白云山的上级广州市市政园林局答复。他们说,白云山限行的权限不在他们那里。

2008年2月19日,市政协全会第三天下午,我们第五组分组讨论期间,我向第五组全体委员通报了这个提案及其遭遇。我们组临时动议,决定由我出面,向大会秘书处申请紧急约见有关部门负责人。过去没有这样的先例!开始,大会秘书处不同意,建议我们会后再约,并且由组织上安排。后来,经过我们争取,也经过大会秘书处多方协调,终于在当晚深夜得到答复:第二天早上九点,市政园林局和白云山管理局的领导前来会议驻地,接受我们问政。

第二天的现场互动,委员们发言积极,政府有关部门回应负责,还有闻风而来的十几家主流媒体。应该说,我们这个临时动议,开广州参政议政的先河,广州政协的民主协商进程也应该记下这一笔。2015年,我被评为“中国十大地方决策新锐人物”,其中有一段入选评语是这样写的:

人大可以要求官员来接受质询,政协只是协商性质的,权力上远不及前者,但韩志鹏以政协委员的身份,竟然做到了人大代表都可能做不成的事情,堪称政协问政之先河。

经过面对面的交锋,我写出了第三份提案。我在提案中明确提出,请广州市政府办公厅处理答复。这一次,我成功了,我们成功了。两个月后,关于白云山限行社会车辆的广州市政府令张贴在白云山各大山门。

2014年9月,韩委员在白云山山顶广场接受冰桶挑战。

“板凳委员”也要发表意见

2011年7月中旬,广州市举行出租车调价听证会。尽管我通过两个渠道都报了名,但无论作为政协委员还是听证代表申请人,都没有接到开会的通知,连抽签产生的候补听证代表资格、到现场等待补缺的资格都没有拿到。怎么办?我这个人比较较真,于是自己带了张塑料小板凳直接去开会的宾馆等。

说起来这张板凳,还是政协组织我们委员参观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时候,发给委员在排队时歇息用的。

说话回来,我只能到会议地点的休息大厅等候,和不被允许进入会场的媒体一起坐“冷板凳”。就是那天,媒体封了我一个外号——“板凳委员”。不过,我虽然被拒之门外,无法直接向大会陈述意见,但当天的《羊城晚报》却在第一版全文发表了我撰写的《关于重开出租车调价听证会的建议》,一字不改。几天后,广州市物价局局长主动约见我。一个官员,一个委员,面对面坦诚交换了意见。

其实,出租车价格不是不可以上调,物价调整在所难免。但是有关部门要依法行政,召开听证会要有合理的依据,尤其是听证的程序要公开、透明,还要接受政协委员的监督,不要把政协的职能不当回事。

这些年,广州的有关部门,多多少少都对广州市政协有了些敬畏之心,广州市政协的威望空前高涨。怎么来的?这是委员们通过行使“话语权”争取来的。

2011年7月,就出租车调价听证问题,韩委员与广州市物价局长罗家祥交换意见。

为同德围30万民众“请命”

同德围的问题是历史问题。作为广州拆迁户、困难户的安置区,20多年来,这里的人口从1万多暴涨到30万,全挤在3.5平方千米的城乡接合部。2013年前,同德围市政配套设施严重短缺,没有一间公共厕所,没有一所完全的公立医院、完全的公立中学……更麻烦的是,同德围进入中心城区只有一条双向四车道。同德围出行难、就医难、入学难及其所引发的社会矛盾,实际上是在拷问社会公平,拷问政府在改革、发展和稳定之间对广州进行总体平衡的能力,拷问市政府对这个城市片区的治理能力。

2012年两会,我把同德围问题写成了提案,并且在市领导和政协委员的界别座谈会上,当面提出意见和建议。值得庆幸的是,我的意见和建议马上引起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几天后,市领导约我到现场考察,决定对同德围进行综合整治。陈建华市长公开表态,这个是政府欠账,这笔账要还。几年后的现在,即根据2012年8月广州市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同德围地区综合整治工作方案》,南北高架桥、六十五中同德校区、市中医院同德分院、同德公园、北环涵洞、南德变电站,还有垃圾压缩站、公厕等9个项目已经完工,地铁八号线北延段也投入运营。

这当中有一件事必须有所交代:2012年4月,根据市政府倡议,同德围成立了广州第一个公众咨询监督委员会。作为当地居民和政协委员,我被推举为公咨委主任。同德围公咨委有37名委员,主要由当地居民组成。“征集意见、协调矛盾、过程监督、工作评价”,我们根据四项职能开展工作,引导居民参与公共事务,参与基层治理,参与民主协商,参与同德围综合整治。同德围公咨委这个案例,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好评,被称作“共建共治共享的先声,协同善治的典范”。当然,这更是广州市政府“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治于民、问效于民”以及城市治理创新的样板。以同德围公咨委为代表的广州公咨委制度,一经问世,就获得了“中国法治政府奖提名奖”。

2017年4月,韩委员陪同陈建华市长视察六十五中同德校区和田心村改造项目。

退休以后还是“韩委员”

从2003年到2017年,我一共当了三届政协委员。十几年的政协记忆,对于我来讲,还有很多很多履职的故事。孰是孰非,留给别人评说吧。

2015年,我到了法定的退休年龄,光荣退休了。不过现在,我还有近三十个社会职务,有时我比退休前还要忙。从应邀到国家行政学院给政府官员授课,到每隔三五天,去广东电视台当时事评论员。讲起来,给政协委员们开讲座最开心、也最放松。总之,退休以后有点累,但生活很充实,大家都还习惯称呼我为“韩委员”。

2017年3月,韩委员在国家行政学院授课期间,与第26期厅局级公务员进修班学员座谈。

2015年,韩委员出席一年一度的广州市“两会”。

2013年3月,韩委员夜访第十甫夜摊经济。

最后想说的是:政协,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历程。政协,改写了我的人生。

目标:在党的领导下建设现代化国际新型智库。

理论:新发展理念,即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定位:深入研究一带一路倡议下粤港澳大湾区战略发展与落地实践。

服务:以大数据为依托,深耕大湾区“9+2”城市和100多个市属区,为各级政府和企业决策、投资和招商引资提供咨询。

业务:主办或承接各级政府和企业各类粵港澳大湾区相关 课题研究与成果输出、高端论坛与专业沙龙,教育培训与校企合作 等活动业务。

商务合作请致电:13676264787 13318851730

觉得好看,请点这里↓↓↓

原标题:《韩志鹏:肯说真话,敢说硬话》

阅读原文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