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帮助孩子摆脱自残行为?

2020-06-18 14:21
陕西

原创 师建国 心声经典

“自残”行为的确有一定的心理困扰,还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必须积极面对与处理。当孩子明确表达自残念头或出现自残行为时,作为父母应该做到:

(1)用心观察多陪伴

当你发现孩子出现了自残倾向时候,不要急于打骂孩子。因为打骂对青春期的孩子来说,是很伤自尊心的。

希望在陪伴青春期孩子的过程中,父母要做一个有心人,留意孩子释放的寻求关注的信号(明确表达自杀念头;出现自残行为;每天长时间刷手机,睡眠时间严重不足;长期心理郁闷,对什么都不感兴趣;经常旷课,不交作业;情绪激动,与家长发生激烈争吵),要做一个有心的观察者,确保家庭设施安全;尽可能陪伴孩子;避免向孩子施压,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千方百计提供给孩子一个非常有力的支持和资源。很多心理问题是由现实问题引发的,解决了现实问题,心理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在孩子需要我们时,如果我们能“该出手时就出手”,对夯实孩子的安全感和自信心可能很重要。

(2)走进孩子的心灵

了解孩子的内心真实的想法。父母学会做一个倾听者,时不时地和孩子谈一谈心,了解他最近的状况。家长不要以为孩子只是说说,不会真的那么做;向孩子表达关心,询问他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念头;告知学校老师;当我们了解情况之后,就可以帮助孩子们进行辨识。辨识哪些行为是恰当的,哪些行为是不被接受的。带孩子去医院诊断并遵医嘱,来避免青少年可能用一些错误的行为伤害自己。同时也要和老师保持非常好的、恰当的沟通。教给孩子遇到问题时运用健康、成熟的应对方式。例如,学会与人沟通,把自己心中的困惑、不满及时表达、宣泄出来,而非通过病态的自我戕害,来转移“痛苦感受”。

不明原因的烧伤、割伤、疤痕或其他类似皮肤伤痕都有可能是自残行为迹象。在询问孩子的有关伤口的问题时,需使用非威胁和中性情感色彩方式。因为自残个体出现回避反应很常见。正确的询问方式才有可能诱导自残个体说出实情。坚持不懈,中立的以及真诚关心的询问方式可能会获得自残个体的诚实回答。

避免表现出震惊、指责、或表现出遗憾,从而造成自残个体的阻抗或回避(更不愿意倾诉和寻求帮助),如家长或老师质问孩子:“为什么要伤害自己?”“你怎么这样傻?”“你脑子进水了?”……。如果家人以震惊或惩罚的方式表达,可能会强化自残行为并导致自残者在今后拒绝寻求帮助和治疗。

(3)家长与老师及时沟通

家长和老师都要及时去关注孩子发出的这些警报。比如说孩子突然不太喜欢以前穿的那些短袖短裤,改穿长裤或长袖衬衫;或者是在胳膊上带了一个很长的一个首饰来遮盖伤口;或者是孩子最近的情绪,就是突然易怒,莫名其妙的哭泣;再者就是睡觉出现失眠等问题;当孩子出现异常行为;或者是当父母发现孩子有这样的自残行为的时候,请不要简单粗暴阻止孩子去做这样的自残的行为,堵住孩子这个唯一的宣泄口。

家长应该告知学校;有需要配合学校老师的家访和对孩子的心理辅导;深入了解孩子的需求和遇到的具体困难,给予孩子关心和帮助。很多时候,自残只是问题的症状而不是问题本身,真正的问题可能是社交挫败、自我认同问题、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性向认同压力,或者抑郁症、自闭症谱系障碍。

孩子是家长的,孩子出了任何问题最心疼的是家长。因此,家长们一定要在孩子心理特点和真实需求的基础上,认真对待他们所释放的求助信号,主动作为,守护孩子阳光成长。面对自残,家人和周围的亲人们应将眼光从不痛的伤口,转移到会痛的心,找机会倾听孩子们描述他们所面对的困境,他们对自己的看法,以及人际关系的困惑等,支持他/她的情感,理解他/她的观点,陪伴他们并教授用正向的方式解决问题,帮助他们健康的度过人生关键阶段。如果情况严重,请找专业的心理老师的帮助,必要时看精神科医师,帮助孩子们修正消极的认知,重拾自信,建立自己良好的社交能力。

(4)辩证行为疗法

辩证行为疗法(Dialectical Behavior Therapy,DBT)是由美国华盛顿大学的心理学家马莎·莱恩汉(Marsha Linehan)教授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一项心理治疗。它由传统的认知行为疗法发展而来,并结合了东方禅学的辩证思想,强调在“改变”和“接受”之间寻找平衡。

辩证行为疗法(Dialectical Behavior Therapy),简称DBT,最初由Martha Linchan发展起来,主要被人们用来治疗患有边缘型人格障碍(BPD)的来访者,其特点为来访者会表现出慢性自杀行为;其他的自我伤害行为,例如自残和鲁莽驾驶;情绪不受控制,包括冲动行为;较差的自我形象;以及不稳定的人际间关系。

Linehan(1993)提出DBT的核心策略应包括接纳与改变两大策略,治疗中要求在两者之间达到一种辩证的平衡。接纳类似于禅学中的“顺其自然”,指治疗师在情绪、认知和行为上对来访者的一种合理化认同,目的是使病患接纳自己与现实,进而产生自我效能感;同时运用行为分析和问题解决来改变病患不良的认知和行为反应。

自残行为有心理功能,所以要停下自残行为,首先要觉察难以忍受的痛苦情绪是在什么样的情境里发生的,看看有什么样的更少自我伤害的方式能帮助自己去降低情绪。比如,手握冰块,可能迅速地让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到躯体感觉而降低情绪水平;又比如,用弹手腕上带的橡皮筋的疼痛代替刀割;又比如撕碎一本书,踩破一堆气球。又比如,去洗一个热水澡,让自己放松下来,或者自残冲动出现的时候,又比如,孩子去倾诉,父母来聆听。因为,倾诉是一种解脱,倾听是一种帮助。去打球、跳绳、爬山、去户外运动、写日记、画画或者打沙包等等。

(5)营养与药物治疗

营养及药物治疗能够减轻患者的生理机能异常,从而减少自残行为。

例如:一些体内钙含量不足的孤独症孩子,他们原有的捅眼睛的行为,随着钙含量的增加而明显减少。同时,语言功能得到增强。

特定药物可以增加血清素或者降低多巴胺,有研究表明在服用了维生素B6,钙口服药剂之后,患者的自残行为明显减少,某些情况下还可能完全消失。报告还显示,如果对饮食进行控制,例如不进食谷胶类或含奶蛋白的食品,他们的严重行为问题很快减少,不再进食某些引起过敏的食品也能收到同样效果。

总之,每个孩子都很需要被欣赏,被看见,被理解。当孩子们在成长的过程里头,他们最需要的是看见自己的价值,他们需要知道他们是让大家喜欢的孩子,他们不是一文不值的小孩或是惹人厌的小孩。现在的孩子特别需要被接纳,特别需要被鼓励,特别需要被关怀,最大的力量来自自己。生气是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自残是用自已的手来伤害自己!自残虽然在肉体痛苦的同时也许会得到一丝丝心灵的解脱和慰藉,但终究难以摆脱那心中的阴影,也不可能医治心灵的创伤,更不能消除痛苦的记忆。原谅别人更要原谅自己,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就是要让自己有意义地生活在这个世界!

阅读原文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