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Science共赏|纳米分辨的散射型近场光学显微技术最新研究进展与应用
[报告形式与时间安排]
主讲人: 李勇君 博士
时间:2020-6-17 14:00-15:00
备注:报告时间为40分钟,剩余时间用于答疑讨论
[报告概述]
近年来,纳米光学、二维材料、量子光学、极化激元、钙钛矿材料等已成为当前国际前沿研究领域,而纳米尺度下的各种新颖光学现象和特性的研究(包括光的传播、调制、转换、探测、局域光场的激发与传播、物质组分、电学等)也成为了众多交叉学科的研究重点。然而,光衍射效应将传统光学探测的最小空间尺度约束在亚微米量级,无法实现纳米尺度下光学结构的表征。因此,新发展起来的、纳米分辨的散射型近场光学显微技术,因突破衍射极限,将光学探测的空间分辨率拓展到了10 nm尺度而备受关注。
本报告将介绍10nm分辨的散射型近场光学显微镜(s-SNOM)的技术原理和技术发展,并结合数十篇发表在顶级期刊Nature、Science、Chemical Reviews、Advance Materials等上的最近科研成果,深入阐述这种技术在等离激元、二维材料、范德瓦尔斯材料、半导体等前沿研究领域的最近进展。
李勇君博士,QD中国资深应用科学家。主要从事基于原子力显微镜(AFM)的材料科学、薄膜材料纳米力学研究、药物与细胞相互作用、分子识别成像等研究,具有长达13年的AFM相关技术及应用经验。
[报名方法]
扫描二维码,按照提示注册报名
报名链接:[精选案例]
1. Nature:双层旋转的范德瓦尔斯材料中的拓扑极化激元和光学魔角

研究中作者采用散射型近场光学显微镜(s-SNOM)对双层α-MoO3旋转体系进行扫描测试。实验结果显示,在接近魔角时(如图所示),光学能带变平,声子极化激元沿直线无衍射传播。此外,通过测试不同转角的双层体系,作者成功观测到在不同频段大幅可调的低损耗拓扑转换和光学魔角。这一重要发现奠定了“转角光子学”的基础,为光学能带调制、纳米光精确操控和超低损耗量子光学开辟了新的途径,同时也衍生出“转角极化激元”这一重要分支研究方向,为进一步发展“转角声学”或“转角微波系统”提供了重要的线索和启发。
(引自:中国光学-公众号,2020年6月11日《Nature:光学魔角!二维材料转角遇见光》

G.W. Hu et al. Nature, 2020, 582, 209-213
2. Science:石墨烯莫尔(moiré)超晶格纳米光子晶体近场光学研究

光子晶体中介质折射率的周期性结构不仅能在光子色散能带中诱发形成完整的光子带隙,而且在特定条件下还可以产生一维手性边界态或具有Dirac(或Weyl)准粒子行为的奇异光子色散能带。原则上,光子晶体的概念也适用于控制“纳米光”的传播。该“纳米光”指的是限域在导电介质表面的光子和电子的一种耦合电磁振荡行为,即表面等离子体激元(SPPs)。该SPP的波长,λp,相比入射光λ0来说最多可减少三个数量级。如果要想构筑纳米光子晶体,需要在λp尺度上实现周期性介电结构,传统方法中采用top-down技术来构建纳米光子晶体,该方法在加工和制造方面具有较大的限制和挑战。
2018年12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D.N. Basov教授在Science上发表了题为Photonic crystals for nano-light in moiré graphene superlattices的全文文章。研究者利用存在于转角双层石墨烯结构(twisted bilayer grapheme, TBG)中的莫尔(moiré)超晶格结构,成功构筑了纳米光子晶体,并利用散射型近场光学显微镜s-SNOM研究了其近场光导和SPP特性,证明了其作为纳米光子晶体对SPP传播的调控。

S. S. Sunku et al. Science , 2018,362, 1153-1156
3. Science:范德瓦尔斯异质结构材料中极化激元的近场光学研究综述


参考文献:
Basov, D. N et. Al., Science, 2016, 354, aag1992
4.Advanced Materials:可调谐、低损耗一维InAs纳米线的表面等离激元研究

由中科院物理所和北京大学组成的研究团队报道了砷化铟(InAs)纳米线作为一种等离激元材料可同时满足以上三个要求。作者利用散射型近场光学显微镜s-SNOM,在纳米尺度对砷化铟纳米线表面等离激元进行近场成像并获得其色散关系。通过改变纳米线的直径以及周围介电环境,实现了对表面等离激元性质的调控,包括其波长、色散、局域因子以及传波损耗等。

参考文献:
Y.X.Zhou et al.,Adv. Mater.,2018, 30,1802551
Banner 区域
原标题:《Nature、Science共赏|纳米分辨的散射型近场光学显微技术最新研究进展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