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辈面前成哑巴,朋友面前成话痨 | 我到底是内向还是外向

2020-05-27 08:05
广东

原创 时差大叔 心理0时差

有读者在后台留言,问道:

“大叔,我觉得自己有个毛病,一碰到长辈就不会说话,最怕敬酒、拜年、说吉祥话…… 这些时候我就发怵。每次爸妈让我给爷爷打电话,我半天也憋不出话来。

因此,我从小就被骂嘴笨,爸妈和亲戚都说我内向、孤僻。

可是我在朋友中间还好啊,同龄人都觉得我也挺能聊的。我究竟是内向吗?”

读完这段话,大叔十分感慨,因为我自己也正是这样一个人,从小嘴巴不甜,常常被长辈说性格冷漠孤僻。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也认定自己是一个内向的人,并且常常为此烦恼,认为这是一个缺点,因为周围的人都这么认为。

直到长大后交了一些朋友,学了心理学,才发现我们对性格其实有误解。

本文,大叔就跟大家来谈谈两件事:

1.为什么有些人在长辈面前就成 “哑巴”?是因为内向吗?

2.一个人的性格可以既有内向、也有外向吗?

注:本文对 “人格” 与 “性格” 两个词汇不做区分,均用来指我们身上独特且稳定的特质,会影响日常的思维方式与行为表现。

01

长辈面前的两类孩子

每当逢年过节,我们可能会看到这两类孩子:

一类孩子在长辈面前非常吃得开:

他们总能被挑出来 “表演节目” ,不仅歌唱得好、吉祥话说得溜,还会主动给爷爷奶奶递水果、给客人分糖……

他们在马路上见到叔叔阿姨,隔得老远就会开始打招呼拜年,嘴巴特甜,人见人爱。

第二类孩子则完全相反:

他们一见到来客人就会躲在房间里,从来不愿当众人面表演节目,拜年的话教多少回也说不出口,长辈给好吃的就躲在角落里吃……

亲戚说 “这孩子真内向”,于是叫来活泼的孩子带着他们玩。

很显然,通常都是第一类孩子受欢迎,他们从小被投于很多肯定的目光,总能让家长感到很有面子。也因此,他们越来越自信和开朗,越来越懂得如何跟人打交道。

但是第二类孩子却常常被认为性格有缺陷,甚至被指责自私、孤僻、不合群。

家长们会想尽各种办法,想让第二类孩子向第一类孩子学习,试图教他们嘴巴甜一些、开朗一些、懂得分享一些…… 但好像就是行不通。

究竟为什么会这样呢?

心理学家发现,孩子在7岁之前就能习得一种 “讨好” 的沟通技能,例如会通过说甜甜的话来获得表扬、会卖萌来争取某件玩具…… 它们其实只是孩子满足自我需要的一种手段。[1]

(注:这里的 “讨好” 并不是贬义词,只是一种对行为的描述。)

但是,并不是每个孩子都会使用这些技巧,有一些孩子他们会用更直接的方式来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喜欢就说喜欢,不喜欢就不喜欢,不肯勉强自己。

这也就是第二类孩子的表现,对他们来说,吉祥话只是一种大人期待的表达,而不是他们内心所想的,因此不愿意说。

心理学家认为,第二类孩子不见得比第一类孩子自私,他们只是选了另一种方式来满足自己的需要;他们也并不是沟通障碍,只是不喜欢以某种形式表达。

很多家长担心:孩子从小不会说话,长大后会不会交不到朋友?

但实际上,我们常常看到一个有趣的现象:很多在长辈面前不愿开口的孩子,长大后却成了同龄人中的交际高手。

他们不仅朋友多,而且总能成为众人的倾诉对象、化身暖心小太阳。

他们在长辈面前说不出吉祥话,却能在朋友和爱人面前表达很丰富的情感,让人感动不已。

确实,研究发现第二类孩子往往更能敏感捕获别人的情绪和需要,更体贴人内心的感受,在人际交往中有自己独特的优势。

有一天,这个不愿意开口的孩子突然成了同龄人中的宠儿,家长们也就不必惊讶了。

02

“我真的是内向吗?”

作为第二类孩子,长大后我们在长辈面前往往还是很怯懦,说不出场面话来。

此时,很多人会问我:“我在亲戚面前很内向,可是在朋友面前很外向啊,这是怎么回事?”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得先来了解,什么是内向和外向?

心理学大师卡尔·荣格认为,内向与外向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 “充电方式” 不同。[5]

外向的人就像太阳能电板,需要室外的阳光来充电,所以他们会进行大量的社交、接触高强度刺激,唤醒身体的能量;

而内向的人就像热水壶,需要室内的电流来充电,所以他们获得能量的做法是在安静的环境里,好好休息一下。

实际上,这是因为他们的大脑皮层唤醒水平(cortical arousal level)不同。[3]

一般来说,外界的刺激越强烈,大脑皮层就会越活跃,唤醒水平就越高,比如 K 歌时的兴奋、路遇一只恶犬时的害怕,这种高度唤醒可能会让我们感到疲惫、压力;

而刺激越弱,则唤醒水平就越低,比如一个人无所事事,这种低度唤醒则可能会让我们感到无聊。

重要的是,内向的人对刺激比较敏感,唤醒程度一般较高,而外向的人对刺激比较 “迟钝”,唤醒程度则比较低。

因此,面对同样强度的刺激,内向的人和外向的人感受大不相同。

同样看了 3 个小时的《复联 4》,由于对刺激很敏感、唤醒程度高,内向的人可能看到一半时就已经身体透支了,他们现在只想回到家,躺在床上独自一个人静静,恢复刚刚失去的能量。

然而,3 个小时的《复联 4》或许根本不会让外向的人感觉疲惫,甚至是有些厌倦,他们还需要再去灯光超闪、声音超大的迪厅,蹦迪两个小时,才会感到精力充沛。

因此,一个不会说吉祥话的你,可能仅仅是在某些场合表现出了 “安静” 的一面,至于性格是外向还是内向,得看你一个人的时候是怎么充电的。

如果你离开了这些场合,也需要高刺激来让自己休息,那么你也可能是个外向的人。

03

性格可以是外向,也是内向的吗?

虽然心理学家荣格提出了内外向的划分,但他同时也主张:

没有人是完全的内向或完全的外向。

可能你在某些场合是腼腆的,但是在另外一些熟悉的场合,你也能凭实力嗨翻全场。

就像大叔我,虽然从小嘴巴不甜,在长辈面前很安静,但是一旦跟朋友聊起电影、书籍这类话题,就会变得异常能说,一度被认为是 “话痨”……

那如果内向与外向这两种性格,在我们身上的程度不相上下,没有主次之分,又会是怎样的状态呢?

这就是心理学家提出的中向性格(ambivert)。

根据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的心理学家 Adam Grant 估计,世界上大约有 1/2 - 2/3 的人都属于这种中向性格。但也有学者认为,这样的人大概有 38%。

因为抽样调查的方法不同,最后得出的比例也不同。但可以确定的是,“中向性格”在人群中,绝对不是少数 —— 也许你也是其中一员。

现任教于剑桥大学的著名人格心理学家 Rrian Little 认为:

中向性格的人既可以独自一人静下心来享受当下,又可以与朋友一起举杯狂欢。

他们有更大的自由,来切换自己的性格。这样的自由,给他们带来了很大优势。

通常我们都认为,外向的人善于交际,他们在销售方面的业绩肯定是最好的,但 Adam Grant 教授的这个研究或许更新了我们的认识:

他在一项针对销售员性格与业绩的调查中,发现:

相比于外向主导或内向主导的人,中向性格的人业绩最好。[4]

横坐标代表外向性,数字越大越外向;

纵坐标代表的是业绩(美元)

业绩最好的中向性格,人格测试得分在 3.75-5.5 之间

为什么会这样呢?

Adam Grant 教授认为:中向性格的人很灵活:

在面对顾客时,一方面,他们可以做个内向的人,仔细倾听顾客的要求、兴趣,不容易过于激动;另一方面,他们可以做个外向的人,表现出足够的自信和热情,说服顾客购买商品。

就这样,两种性格来回切换、双管齐下,中向性格的人最后所取得的业绩最好。

刚刚还在为 “时而内向、时而外向” 犯愁的你,看到这里,是不是突然感觉人生瞬间明亮了呢?

不过,你可能也会有新的担忧:

“如果我过于内向或外向,又该如何改变?”

04

讨厌自己的性格,怎么办?

说到这,我们当中一些认定自己是内向或外向的人,可能因此讨厌自己的性格,想改变它。

此时大叔想提醒你:

虽然内向或外向的分类可以帮你认识自己,但它也在限制你。

一项研究发现:

一个人,如果给自己贴上内向的标签,那么 Ta 就会很难察觉或记得自己曾经做过的一些很外向的行为,进而会更加认同自己是个内向的人,会主动避免一些社交场合,或者认为自己根本无法做一些外向的人能做的事情。[2]

例如,从小被爸妈认定为内向的我们,会自然而然不敢在课堂上举手、不敢报名表演节目、不敢主动交朋友……

这种标签,往往掩盖了真实的自己,也容易让我们否定自己。

只有撕破这层标签,我们才可能发现,原来自己还有十分出色的另一面。

正如大叔在前文介绍的那样,我们的性格不是绝对的,即使很内向的人,也有外向的一面,只不过可能不是非常明显而已。

Rrian Little 教授认为:

我们都存在自由个性(free trait),即除了我们的固有性格,在面对一些特殊场景,我们可以突破限制,主动展现出其它潜在的性格。[6]

“自由个性” 不是自然而然出现的,而是常常和具体的目标挂钩。

当我们不喜欢自己的性格时,不需要千方百计地想着去改变它,而是可以试着接纳它,认识到性格并不绝对,自己也有潜在的另外一面。

然后,在面对一些具体的、特别有意义的目标时,例如就职演讲,便从固有的内向切换到外向,就可以了。

不过要切记,转换久了,身体也会感到疲劳。

例如,内向的人需要一些时间来 “充电”,恢复自己的精力,如果一直转换到外向的性格,那么便会出现 “内向者宿醉(Introvert Hangover)” 的状态。

简单来说,就是身体承受不了这样的高强度刺激,就像喝醉了一样,昏昏沉沉的,很难受。

因此,或许可以把这种转换的机会留给那些对自己来说特别有意义、特别重要的目标。

写在最后

我们的性格并不 “简单”,相反,它精彩纷呈。安静的你,也会有滔滔不绝的时候;嘴巴不甜的你,也会有甜言蜜语的一刻。

但最重要的是,不要被某一个标签束缚了你的自由。

接纳真实的自己

突破固有的性格

世界和我爱着你

- The End -

References / 大叔参考的文献资料:

[1] Bryan, J. H., & Sonnefeld, L. J. (1981). Children's social desirability ratings of ingratiation tactics. Learning Disability Quarterly, 4(3), 287-293.

[2] Atkins, P. W., & Styles, R. G. (2016). Measuring self and rules in what people say: exploring whether self-discrimination predicts long-term wellbeing. Journal of Contextual Behavioral Science, 5(2), 71-79.

[3] Eysenck, H. J. (1991). Dimensions of personality: The biosocial approach to personality.

[4] Grant, A. M. (2013). Rethinking the extraverted sales ideal: The ambivert advantage. Psychological Science, 24(6), 1024-1030.

[5] Jung, C. (2016). Psychological types. Routledge.

[6] Little, B. R. (1996). Free traits, personal projects and idio-tapes: Three tiers for personality psychology. Psychological Inquiry, 7(4), 340-344.

阅读原文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