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译著联合书单|伪装的艺术:回忆录小史

译著联合书单
2020-05-22 16:29
来源:译著联合书单

《透明与障碍:论让-雅克·卢梭》

[瑞士]让·斯塔罗宾斯基著,汪炜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六点分社

本书为日内瓦学派代表人物让·斯塔罗宾斯基的博士论文和成名作,1957年一经出版旋即成为卢梭研究、观念史研究、文艺批评和理论等领域的重要作品,深刻影响了包括德里达、福柯等人在内的众多杰出的卢梭读者。斯塔罗宾斯基细读卢梭,写下了关于他思想的一份全新诊断书:透明与障碍。他尝试把卢梭的个体精气与几个世纪的政治想象和对峙加以重塑,始终将卢梭的个人命运与其思想脉络紧扣在一起,将卢梭的哲思与疯狂、政治与想象统一,对卢梭进行创造性的解读和批评。

《西方通史:当前时代》

[德]海因里希·奥古斯特·温克勒著,吴宁译,索·恩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冷战结束以来,世界既没有变得更加简单明了,也没有变得更加和平。从高歌猛进到走向悲剧,从“反恐战争”到全球金融危机,再到一切安全的终结——在《西方通史》的最后一卷中,温克勒教授不仅引领读者走进我们当代的历史之中,而且告诉我们,什么是当前的危机所在。

本卷所述为1991年至2014年这将近四分之一个世纪的历史,亦即最新的可称为当代史的断代史。许多事态还在继续发展变化之中,其结局不可预见。就最新成为过去的历史而言,重要的资料来源还未对外开放,有关这个时代狭义上的史学论文数量少之又少。有鉴于此,与更为久远的历史阶段相比,关于当代史的所有结论都更多地带有暂时和主观的特点。尽管如此,对最新成为过去的历史避而不谈,不是摆脱这一困境令人信服的办法。正如在希特勒时代被迫流亡、1933年英年早逝的德国法学家赫曼·黑勒曾说过的一句话,“如果没有最终结合实际的研究决心,就不会有国家学方面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和实质性的答案。”

《消失的飞蛾:自然与喜悦》

[英]迈克尔·麦卡锡著,姚瑶译,方寸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英国著名自然文学作家麦卡锡用丰富的事实讲述了自然带给人类的喜悦和惊奇,也记录了触目惊心的破坏与消亡。21世纪,自然界的特征不再是美丽、丰饶、繁盛,而是失去了蓬勃的生命力,大自然变得无比脆弱,地球从未像现在这样需要更多的保护。人类会制造“第六次物种大灭绝”吗?麦卡锡认为,可持续发展论和生物经济价值论,在阻止人类破坏自然方面的作用都很有限,只有唤起人与自然最原始的联结,重拾对自然的爱与信仰,才可能真正挽救我们生活的星球。

《德勒兹论音乐、绘画和艺术》

[美]罗纳德·博格著,刘慧宁译,南京大学出版社·守望者

本书为美国知名德勒兹专家罗纳德·博格关于德勒兹的系列专著之一。全书分为音乐、绘画和艺术三部分。第一部分的三章先是概述德勒兹与瓜塔里有关宇宙音乐的论述;接着重点分析了法国音乐家梅西安等人的作品,以此阐释德勒兹有关解域叠歌的思想;最后从音乐动物行为学、生物学和生态学角度考察音乐和艺术的关系。第二部分转而探讨绘画艺术的问题和母题,指认德勒兹将绘画的问题建构为解域面孔-风景。作者重点阐释了面孔-风景这一概念,并以弗兰西斯·培根、塞尚、凡·高等著名画家的画作为例,指出画家的任务是打破面孔性的模式,脱离现行符号的控制,捕捉贯穿面孔、身体和风景的不可见的变形力量。第三部分即第七章对德勒兹《什么是哲学?》一书中的艰涩段落进行了推测性的解读。

《小津安二郎全日记》

[日]小津安二郎著,田中真澄编,周以量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小津安二郎全日记》是日本世界级电影大师小津安二郎现存个人日记的集大成之作,全书四十余万字,收集整理了小津导演多达32册、时间跨度从1933年至1963年接近完整的日记。从三十岁到六十岁生命的尽头,小津安二郎的日记记录了他生活与艺术的真实侧影,在大历史的变迁下,一位真挚而有个性的艺术家,如何在艺术之路上越走越深。除了日记正文外,书中还收入了校异、电影列表、相关人名等资料。

《大屠杀:一部新的历史》

[英国]劳伦斯·里斯著,朱任东译,译林出版社

劳伦斯·里斯在二十五年的时间里采访了纳粹德国和大屠杀的幸存者和作恶者,并将亲历者的证言与新近的学术研究成果有机地整合进这段影响广泛的历史之中,揭示了这一人类历史上恶名昭著的犯罪是如何进行的。里斯认为,对犹太人的仇恨无疑是纳粹思想的核心,但如果不把纳粹也计划屠杀数百万非犹太人考虑进去,我们就不能充分理解大屠杀的本质。里斯指出,其实并不存在一个大屠杀的总体蓝图,它是一系列恐怖犯罪的不断升级。毋庸置疑,希特勒要为所发生的一切承担主要的罪责,但里斯也提醒我们,罪孽带有普遍性,而其后果也具有持续性,这也是“令人不安和闪烁其词的核心问题”。

《风险社会学》

[德]尼克拉斯·卢曼著,孙一洲译,大雅|广西人民出版社

在工业化、城镇化和全球化高歌猛进的今天,在愈加频发的灾难、疾病以迅猛之势将“人类共同体”裹挟其中的当下,社会治理中的“风险”问题对人类社会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自1986年德国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在其著作《风险社会》中首次提出“风险社会”的概念以来,“风险”一词已成为理解现代社会的一个核心概念。德国社会学家尼克拉斯·卢曼以其社会系统理论的独特视角,铺陈出一条有别于贝克的研究路径,成为关于风险的社会理论研究中的重要一极。作为当代社会系统理论的创始人,卢曼试图建构出风险的一般理论,他从现代社会的结构和内在机制来阐释风险的来龙去脉,着重考察了“决定风险运行的结构性因素”。

《启蒙运动的纲领:〈百科全书〉序言》

[法]达朗贝尔著,徐前进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诞生于18世纪法国的《百科全书》是启蒙运动的纪念碑,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来临。撰写《百科全书》的启蒙哲人认为,人类的知识是一个互相联系、影响的总体,知识的扩充与深入,会带来社会进步。《百科全书》不只是哲学思想和各种理论的综合词典,还收集有人类发展过程中创造的各种科学成果、美术作品、工艺产品和制作方式等,兼具理论与实用。达朗贝尔受狄德罗之托撰写的《百科全书》序言集中反映了这样的思想理念,不仅展示了一副世界知识图景,更体现了一种重新绘制人类精神疆域的努力。

《要领:斯坦福校长领导十得》

[美]约翰·汉尼斯著,杨斌译,浙江教育出版社|湛庐文化

从斯坦福大学校长到谷歌母公司Alphabet董事会主席,从图灵奖得主到“硅谷教父”,约翰·汉尼斯将自己在人生竞技场中拼搏的习得,凝结成10条归真求是的“领导要义”,横跨科学研究、大学领导、公司管理的“务实经验”。

《人树》

[澳]帕特里克·怀特著,胡文仲、李尧译,浙江文艺出版社·KEY-可以文化

帕特里克·怀特是澳大利亚首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也是一位幽居避世的文坛怪咖,甚至诺奖的殊荣,也是他请朋友代为领取的。今年是怀特去世30周年,他的三部巨著《人树》《风暴眼》《树叶裙》在绝版多年之后重新面世。《人树》被誉为“澳大利亚的创世纪”。这是一部扎根于荒野的诗意长卷,描写了拓荒者帕克一家在洪水、火灾、战争、背叛、死亡中徐徐展开的家族史诗。

《追寻消失的真实》

[法]阿兰·巴迪欧著,宋德超译,拜德雅丨广西人民出版社

2012年11月9日,里尔市美术宫礼堂,“事件哲学”的代表性思想家阿兰·巴迪欧为现场的听众作了题为“追寻消失的真实”的讲座。三年之后,巴迪欧在讲座的基础上对手稿进行了部分修改,于是就有了这本小册子。这本小册子主要围绕真实问题展开,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以莫里哀的死亡为例对真实与外表进行区分;第二部分以数学本体论为基础给真实下定义;第三部分则试图在帕索里尼的诗歌中追寻真实。关于“真实”,巴迪欧在《存在与事件》等著作中展开过深入的探讨。本书则是他对这些探讨的一次回顾性和总结性思考。

《天堂城堡中的音乐:巴赫传》

[英]约翰·艾略特·加德纳著,王隽妮译,上海文艺出版社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其人,在音乐史上始终是难以捉摸的谜题。人们很难将那些恢弘伟大的作品,与一个看似庸常、难解,偶尔疯狂的个体联系在一起。英国指挥家约翰·艾略特·加德纳长年研究并演奏巴赫,是现今最伟大的巴赫诠释者,他透过学术与演奏两个通径来展开研究,他考察了巴赫研究的最新进展,以丰富的细节呈现巴赫的思想,他的工作方式,他如何创作音乐以至于日臻化境,最终为我们揭开巴赫掩藏其下的真实面目。

《伪装的艺术:回忆录小史》

[美]本·雅格达著,王喆、殷圆圆译,未读·思想家∣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从尤利乌斯·恺撒的《高卢战记》到圣奥古斯丁的《忏悔录》,从《马克·吐温自传》到《富兰克林自传》,很多名人的回忆录都经过层层包装。人们如何向他人展示自己?回忆录中的故事与真实人生经历又有多少差距?这本书可谓是回忆录和自传这种文体本身的“传记”。对西方具有代表性的自传体作品进行深入剖析,在我们耳熟能详的文学作品中,充满了自传元素,从中可以探索回忆录和自传的文化渊源。

《恺撒之死》

[美]巴里·施特劳斯著,前辉译,北京联合出版公司·低音

由于莎士比亚的缘故,尤利乌斯·恺撒之死成了史上极为著名的谋杀案。但公元前 44年 3月 15日实际发生的一切远比莎翁戏剧更加扣人心弦。本书聚焦恺撒人生的最后阶段,梳理大马士革的尼古劳斯、普鲁塔克、阿庇安、苏维托尼乌斯、狄奥五人的历史记录,并结合现代考古学、现代医学、古代兵器学研究,详细剖析主要阴谋家的动机、刺杀地点的选择、如何隐藏武器等历史细节,读来有种身临其境的紧张。

《唐人如何吟诗:带你走进汉语音韵学》

[日]大岛正二著,柳悦译,江苏人民出版社︱海外中国研究丛书

这是一本写给日本读者的汉语音韵学入门读物。然,其讲解深入浅出、明白易懂,对于中国的古文爱好者来说是不错的科普读本;其以日语发音为主,辅以朝鲜汉字音、越南汉字音,还原唐朝时的汉语发音,有这些语言背景的读者更可以通过此书初窥古音的风貌。此书以一首唐诗的读音为起始,将还原唐朝时汉语发音的过程,犹如推理小说般推进。书中穿插着很多与汉语有关的小故事,如日本人如何理解起承转合、梁武帝不懂四声、唐代长安音为何不是官方语言等等。

《异国绮谈》

[日]谷崎润一郎著,陈龄译,新民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日本近代小说家谷崎润一郎受东方传统文化影响很深,尤其向往与喜爱中国文化。他曾于1918年与1926年两次拜访中国,并与郭沫若、田汉等重要中国作家结交。回国后,他感怀于中国风土人情,深深为之所着迷,创作了一批相关的游记、小说和随笔作品。本书精选了其中最重要的几篇,另收录了三篇谷崎关于印度和西洋人的小说。

《人类飞翔史》

[法]夏尔·多尔菲斯、亨利·布歇编著,袁俊生译,中国画报出版社

借助各种方法升入高空并在空中翱翔,一直是人类的梦想。对飞行的记录历史悠久,但仍然无法同人类梦想能飞上蓝天的历史相比。本书从古代有关飞行的传说讲起,按照航空史的发展进程来编写。书中收集《画报》、《航空爱好者》、《历史及艺术文献》、《航空》、法国航空博物馆、卡纳瓦雷博物馆、法国国家图书馆、巴黎市立图书馆、让-乌东博物馆、战争博物馆、帝国战争博物馆等机构的图片资料及个人藏品;从古代传说、文学作品到世界大战、航空业的重大事件,让读者能从各个方面去了解人类航空史。

《黑色雅典娜:古典文明的亚非之根(全三卷)》

[英]马丁·贝尔纳著,郝田虎等译,三辉图书∣南京大学出版社

古典文明的古典性在哪里?在这部极为大胆的学术著作中,马丁·贝尔纳挑战了我们思考这个问题的全部基础。他认为,古典文明的深厚根源在于亚非语文化;但自18世纪以来,主要由于种族主义的原因,这些亚非语影响被系统地忽视、否认或压制了。流行的观点认为,希腊文明是来自北方、充满活力的说印欧语的族群或雅利安人征服高度发展但势力薄弱的土著居民的结果。但贝尔纳论证,古典时期的希腊人根本不知道这一“雅利安模式”。他们并不认为他们的政治制度、科学、哲学或宗教是原创的,而认为它们源自东方,尤其是埃及。

《七个疯子》

[阿根廷]罗伯特·阿尔特著,欧阳石晓译,四川文艺出版社

《七个疯子》是阿根廷作家罗伯特·阿尔特的代表作,讲述一个在社会底层挣扎的男人逐渐走向崩溃的过程,折射出20世纪20年代的阿根廷乃至整个拉美现实的混乱与怪诞,充满魔幻现实主义之感。

    责任编辑:方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