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晋峰:“人畜共患病”译法不妥,建议译为“人畜共染病”

2020-05-18 07:41
内蒙古

我一直认为,将英文中的“zoonosis”翻译成“人畜共患病”,是不准确的。宜翻译成“人畜共染病”更妥。别看译法只是一字之差,但引起的直觉误差有时候可是大不同的。

“zoonosis”这个单词由“zoo-”(动物)和“-nosos”(疾病)组成。虽然许多疾病传播都是具有物种特异性的(也就是说它们许多只能发生在一个动物物种中),但也有许多其他疾病可以在不同的动物物种之间传播。这些由细菌、病毒或其他致病有机体引起的传染病,它们在人类和其他动物身体中都可以生存。有些病原生物会使人生病,但并不会让携带它的动物生病。

在汉语中“患病”是指生病。然而,能让人类生病的病原生物,在动物宿主身上,未必能引起症状。目前的“人畜共患病”这个译法让人直觉上认为是让人类与动物同时生的病,但是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蝙蝠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科学家们发现蝙蝠身上携带有4100多种病毒,其中冠状病毒就有500多种。但是毒王自身却并不生病。

 

(上图:“人畜共患病”页面。图片来源:中国疾病防控中心)

谈起病毒,人类唯恐避之不及。病毒在地球上广泛存在,并深深地融入每一个生态系统,是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广阔的海洋为例,微生物是海洋生态系统的基础,病毒种群在其中发挥着重要而独特的作用。对陆地生态系统的野生动物而言,同样如此。研究显示,野生动物携带多种病毒、寄生虫和细菌,这些微生物与野生动物本身共同形成了一个个生态系统,并不断地发生着基因突变,其中有生命力的得以存活。它们几乎与寄主物种融为一体,有的为小害,有的为小益,有的则无益无害,这也是自然界生物多样性的一种体现。

就拿甲型流感病毒来说:在自然界的鸟类和哺乳类动物中,甲型流感病毒分布甚广。在野鸭身上,科学家发现了许多亚型的流感病毒,病毒生存于野鸭的肠子内,一般不会引起野鸭发病。但是,野鸭子是流感病毒混合和“创新”的重要平台。一旦与人类接触,后果可就不一定了。已有甲型流感对人类致病性高,曾多次引起世界性大流行。

 

上图:近年来国内“室内动物园”纷纷兴起,最常见的招牌是“人与动物亲密接触”。比如近日据多家媒体报道了长沙的一个“室内动物园”大量动物死亡,部分疑被饿死,有动物开始啃食尸体。该“动物派对”主题乐园的海报显示有80多种、200多只动物,“与可爱小动物们的零距离接触”。

目前,世界上大多数新出现的流行性疾病都是人畜共染的。与看起来健康、不似病恹恹的野生动物的“亲密接触”,完全可能会给人类带来健康威胁。现在很多室内动物园打出与野生动物“亲密接触”的招牌,给儿童带来的风险令人担忧。

这是我为什么主张应该将“zoonosis”翻译成“人畜共染病”的原因,希望能够在公共传播上正视听,能让公众更易理解尊重自然,与野生动物保持一定的距离。

(本文根据周晋峰博士口述整理)

整理 | 小艾

核对 | 绿茵

编 | Apple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