湟中堆绣|用指尖艺术,展示传世之美

2020-04-16 23:51
青海

“青海青,黄河黄,还有那滔滔的扬子江,牛儿肥,马儿壮,昆仑山下好牧场,白云千里鸟飞翔,我们发源在青藏高原,这里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故乡。”

——罗家伦《中华民族的故乡》

上世纪40年代,罗家伦先生用《中华民族的故乡》这首诗来阐释青海在中华文明史中的重要地位。青海历史文化与中华文化一样,是多元文化,造就了风格迥异的人文景观和绚丽多彩的诸多亚文化。在这片广袤无垠的大地上,不仅有青海湖大海般的风光魅力,还有青藏高原的雄壮、河湟文化的辽阔。

在这里,有一个被称为古“丝绸之路”、“唐蕃古道”重镇和 “西藏咽喉”的地方,她就是青海省的湟中区。这里不仅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大师的诞生地,还落座着久负盛名的塔尔寺。但凡游览过塔尔寺的人都知晓寺内珍藏着“三宝”——栩栩如生的酥油花、绚丽多彩的壁画,以及独具特色的湟中堆绣。

堆绣属刺绣的范畴,也是刺绣的延伸,用堆绣制作唐卡,是藏传佛教的一大发明,几百年来创作了无数佳作,并一直传承至今。

历史渊源

湟中堆绣是流行于青海省湟中区一带的民间刺绣艺术,主要分布在当地的田家寨、多巴等几个乡镇。湟中堆绣是汉藏文化彼此融合的结晶,其历史可追溯到唐代文成公主进藏时期。当时文成公主将中原的丝绸、刺绣带至吐蕃,之后各种织绣技艺逐渐流布到青藏地区,湟中堆绣即是在这一背景下形成发展起来的。明代嘉靖年间,湟中堆绣进入鼎盛时期,至清代中晚期开始衰落。民国初年,二世嘉雅堪布洛桑达杰大力推广堆绣艺术,使之重现振兴之势,在寺院僧人和民间艺人中传承至今。湟中一带有“会做针线活就会做堆绣”的说法,由此可见堆绣艺术在当地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湟中堆绣主要表现藏传佛教题材,它以剪、堆等技法塑造形象,多用于唐卡制作。珍藏在湟中区塔尔寺中的堆绣是藏传佛教艺术的瑰宝,被誉为塔尔寺艺术“三绝”之一。

湟中堆绣是一种反映着当地不同民族文化、审美内涵,且具有多民族共通性的民族工艺美术,在其发展中逐渐成为青海民族民间文化宝库中的耀眼明珠。据当地有关学者的研究,认为堆绣艺术传入青海湟中地区有260余年的历史,起初是塔尔寺内的僧艺人制作,故也被称为“塔尔寺堆绣”。初名以“堆棱”,藏语名为“格直卜”。明朝嘉靖年间“塔尔寺堆绣”已经发展成熟,多用内容以藏传佛教题材为主的堆绣唐卡制作。

湟中堆绣是将刺绣与浮雕完美结合为一体的工艺美术品,与一般刺绣不同之处则是运用“剪”“堆”的特殊技法进行刺绣,艺人们以丝、麻、棉、毛等织品为材质,根据作品内容需要,先选好各种有颜色的或带花纹图案的绸缎,剪成一定尺寸的人物、鸟兽、山水、花草、虫鱼的形状,经过剪、贴、裹、堆、绣、染等工序绣成。

简言之,广义上的堆绣,隶属于唐卡类别之中的贴花唐卡,其传统工艺的艺术呈现载体,主要为布、绸、缎、绫等,依据表现内容剪成所需图案,堆贴之后,绣制描绘而成。纵览其艺术风格特点,做工精美细腻,注重人物的神态造型,色泽丰韵充实,极具立体感和真实感。

图|妙音天女

作者|张启桂

堆绣分类

湟中堆绣从内容题材可分为藏式(宗教)堆绣和汉式堆绣,藏式堆绣内容都以佛经故事为题材,以人物为主,着重于人物造型神态,讲究各色丝绫的配置,汉式堆绣题材广泛,有历史古典人物、花鸟、动物及吉祥图案等。

从制作技法基本分为“平堆”(平面)和“棱堆”(立体)两种。平堆是将剪裁成的各色布料图案堆贴在设计好的图案上,再用各色彩线绣边而成,最后根据画面需求在局部进行渲染,与“布贴画”极其相似;而在设计的图案内垫上棉花或羊毛使图案凸起,然后黏贴在相应的幔布上,再将堆绣好的不同形状的图像用绣缎联成一个完整画卷,则成为“棱堆”,“棱堆”的形象较“平堆”更具立体感。

从技法上又分为“剪堆”和“上色”两种,在堆绣制作时,艺人根据设计内容需要,将事先画好的纸稿图样剪成相应尺寸的形状,并根据选好各种颜色的绸缎的质地(质量优劣)、性质(软硬疏密)、特点(颜色花纹)等情况进行“剪”“刻”“雕”等,然后将彩色绸缎粘压在事先剪好的纸张模型上,并按设计稿的顺序依次贴堆,中间突起产生较强的立体效果。

为增加物像间的相互衬托,使主体更加突出,在堆绣中重要的技法除了“剪堆”,还需要“渲染”。“渲染”的技法主要是吸取中国工笔画技法中的一些重要技法,是堆绣上色中最重要的染色技法,需要艺人有较扎实的工笔绘画烘染技法的基本功,大致是一只手同时操作两支画笔交替使用,一支笔为颜色笔,另一支笔为清水笔,用颜色笔对堆绣所需部分进行涂染后,要立刻用清水笔进行晕染,使色块沿边缘向外渗化,形成由深至浅,以及与其他颜色自然重合的过渡效果,增加画面的层次感;除此之外,“罩染”“点染”“提染”等等技法也是在堆绣上色中常用的技法;为追求更好的视觉效果,艺人们通常将其他绘画中的技法也运用在堆绣“渲染”中,如:“弹色法”,就是用牙刷蘸所需要的颜色,弹到已经堆贴好的绸缎上;“喷染法”,则是用一定形状的纸对堆绣的局部遮挡,再将所需要的颜色在需要的地方喷染。运用以上这些技法,增强了堆绣的色彩鲜明度和对比度,也使堆绣的立体层次效果增强,粗犷中见细腻,整幅堆绣作品犹如一幅丝质的彩色浮雕。

图|关公单刀赴会

作者|徐全熙

“动”与“静”

从传统堆绣到现代堆绣发展的过程中,湟中堆绣无不隐含着“动”“静”的平衡规则。湟中堆绣的整个造型在体现主题方面一般整体体现出平衡的视觉感觉,用具体的形象直接点明主题,也就是通过造型形象的“动势”与画面整体构图形成对比,使画面形成“静中求动”的视觉效果。如黄希庭的《心理学导论》所说,空间知觉,包括形状知觉、大小知觉、距离知觉和方位知觉等,相对实体形态的“实”来说,空间是“虚”,尽管它是摸不到、抓不到的,但作为一个“形”,它在视觉上是可以肯定的。重视空间的造型效果,是本世纪现代造型的一个特色。

图|大威德金刚

作者|徐全熙

艺僧按照自己的丰富想象和审美经验堆绣出个性鲜明、形态表情各异、藏着神秘故事的色彩艳丽的形象,这些罗汉或降龙、或伏虎、或镇魔、或返老还童,其造型皆达到了静中有动、生动传神、惟妙惟肖的境地。这种状态是常人所不太容易注意到的,需专门观察、寻找并记忆瞬间的运动变化规律及形态,通过绘画或雕刻把它记录下来。这种“记录”是运动的、千变万化的,不是一成不变的,符合瞬间的运动情况,体现了“动”“静”平衡中的“动中求静”原则。

色彩之妙

湟中堆绣其高纯度的色彩使用及色彩关系对比是本地区堆绣色彩构成中的重要因素之一。颜色的纯度越高代表其色彩饱和、艳丽,高纯度色彩的对比调和给整体堆绣画面带来不同的视觉感受。在堆绣中大量的明暗对比、强烈的冷暖色调交替出现,既增强了堆绣的层次感,又使整体充满强烈的对比。

图|塔尔寺堆绣

在绘画中使用夸张的对比手法,会使色彩相比生活中的固有色更加鲜艳夺目。所以,在湟中堆绣中也常会看到这样的表现,主要以红、黄、青、绿、紫为主;其次以素淡雅致的其他颜色和白、金、银等颜色的丝绸互相配合使用,在较为鲜艳的色调中求对比,从对比中求和谐。因此,湟中堆绣在选择绸缎的色彩时,对颜色的鲜艳度、对比度的要求也是较高的。

流行于青海湟中地区的民间堆绣艺术,不仅是别开生面的寺院文化艺术,而且也是一种传统的民间艺术,是该地区民族精神、情感、历史、气质的重要艺术载体,也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元素符号的重要象征。在市场化环境下,堆绣的艺术生命凸显出保护与传承发展中的危机已然显现。

参考文献

[1] 青海湟中堆绣艺术特色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王筱燕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11-15

[2]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END—

原标题:《湟中堆绣|用指尖艺术,展示传世之美》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