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比麦克卢汉先生懂得更多一点?

2020-04-05 09:58
湖北

原创 新传研读社 新传研读社

写在前面:

新一代的学者们正试图更新对技术和社会相互影响的理解。在本期推送中,来自罗格斯大学传播与信息学院的Christina Dunbar-Hester回顾了她为学生设计的“媒介研究”课程。令人惊喜的是,在课程大纲中,Dunbar-Hester涵盖了诸多这一领域的核心文献,并通过课程的形式加以串联。我们希望通过介绍这份课程大纲(以及其中推荐的18本书),为你提供一份阅读地图。

Dunbar-Hester认为,人们很容易将新技术视为政治和社会变革的驱动力。不过,技术常常也以复杂和令人惊讶的方式,体现着社会的价值与冲突。在这个课程中,我们会试图理解,应该如何以一种明智和批判性的方式思考媒介技术?它们是否像人们普遍宣称的那样“重写”社会,并推动社会变革?它们如何反映社会中的价值观和分歧?媒介和信息技术有什么特别之处吗?为了回答(或思考)这些问题,本课程首先从科学与技术研究(Science & Technology Studies)这一领域出发,介绍了有关技术和技术变革的理论。

第一周:

什么是技术?

本周,我将围绕有关理解技术的一些笼统问题进行阐述,这些问题将在整个课程中反复出现。当我们谈论“技术”时,我们在表达什么意思?在我们第一次见面时,我问了学生这个问题。我们很快意识到,这个词有很多含义。为了理解这件事,我们可以阅读:Leo Marx的经典论文"Technology: The Emergence of a Hazardous Concept."

那么,这个术语起到了什么修辞作用?“技术”在哪里结束,“社会”又从哪里开始(这是思考问题的好方法吗)?技术与权力是什么关系?此时,福柯也许是值得你了解的作者。

最后,把人类“进步”这种具有道德寓意的判断与技术连接到一起,会产生怎样的后果?不如来读读Leo Marx的另一篇经典文章The Idea of 'Technology' and Postmodern Pessimism,当然,收录这两篇文章的论文集《技术会驱动历史吗?》(Does technology drive history?),也绝对是不能错过的作品。

第二周:

媒介技术理论

审视了作为一般类别的"技术",在第二周的课程中,我要分享几个关于“技术塑造社会”的著名作品,并试图说明机构、观众和技术之间的“反馈回路”。我们会首先阅读伊尼斯关于帝国与传播的历史研究。

还有雷蒙·威廉斯对于电视的思考。

弗里德里希·基特勒的著作无法回避,他提出了媒体技术近乎自主进化的观点。

相比之下,劳伦斯·莱斯格则敦促我们思考计算机代码和互联网架构如何塑造人类的潜力。

通过这些文献,这门课开始思考媒体和信息技术的不同轮廓。

第三周:

技术决定论?

虽然我还没有直接谈到,但在过去两周内,这一问题一直潜伏在我们的讨论中:技术变革是否遵循一种人类无力抵抗的内在逻辑?这一信念被称为技术决定论。

这种想法在我们的文化中普遍存在,特别是在流行话语中,所以我们需要花费很大努力向后退一步,批判性地思考它们。Merrit Roe Smith的文章Technological Determinism in American Culture可以帮你思考这个问题。

为了考察技术、权力和社会变革之间关系的细节,我们还可以阅读那些抵抗强技术决定论的作者,冷静分析大型技术系统发展所创造的“势头”。例如Thomas Hughes的文章Technological Momentum。值得一提的是,上面提到的两篇文章也都收录在《技术会驱动历史吗?》这本论文集中。它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另一个问题则是:权力是否几乎总是与特定的技术装置/系统绑定在一起?此时,Langdon Winner的名著《鲸鱼与反应堆》(Whale and the Reactor)值得我们关注。

第4周:

技术的社会建构

现在,我们已经为真正考察一些关于技术变革的具体思想打下了基础。接下来,我们的第一个主题是“技术的社会建构”(SCOT)。这一主题的基础来自于科学知识社会学(SSK)——它认为要理解一个想法如何成为“事实“,不能仅仅断言它是“对的”。

“技术的社会建构”避免得出这样的结论,即“胜出”的设计只是因为它是“最好的”。“技术的社会建构”会追问道,“最好”是什么意思?根据谁?为什么?它解释了为什么我们生活的物质环境会以这样的方式,而不是那样的方式进行发展。

它通过揭示特定技术的替代方案可能是什么,以及某种设计是如何流行起来的,进而来解释技术创新。一般来讲,这种质疑会在“竞争”团体争夺某些财产的特权时出现。比如自行车是否应该有充气轮胎,家用冰箱是该用电还是用煤气。当然也有一些其他理论家尝试了不同的研究策略,并批评了“技术的社会建构”。

想要理解“技术的社会建构”,以下两本书不能错过。

第5周:

行动者网络理论

另一种用于研究事实和人造物的分析方法,被称为行动者网络理论(ANT)。“技术的社会建构”在很大程度上将技术变革归结为人类选择,而行动者网络理论试图解释的是,行动者不仅仅包含人类,也包含非人类实体(比如机器甚至扇贝)。因此,行动者网络理论着眼于人类和非人类元素网络的发展。听起来很抽象?的确如此。不过,它试图建立一种发人深省的理论框架,试图对抗“技术决定论”和“社会决定论”。

想要理解行动者网络理论,可以先读读Bruno Latour的论文Where are the Missing Masses? The Sociology of a Few Mundane Artifacts,当然,你也可以尝试读读容纳了这篇文章的经典论文集。

第6周:

用户

早期的“技术的社会建构”遗漏了一个关键因素:用户。很快,学者们就不再仅仅研究新技术的设计和早期推广阶段,转而开始关注设计者如何想象用户、用户如何被人工制品所“限制”或“配置”、用户又如何形成对新技术的解释,修改现有技术,或将其用于新颖的目的。以下两本书可以供你阅读。

值得一提的是,在《用户如何重要》(How users matter)这本书中,也会讲到关于“非用户”的研究。那些拒绝新技术的人,同样可以带给我们启发。

第7周:

闪烁的能指和“身体-机器”的界限

理解了"用户"这一相当直接的概念后,我们接下来考察“身体-机器”中的语言、符号,以及各种各样的“后X”。如果没有Donna Haraway 在1985年撰写的《机器人宣言》(cyborg Manifesto),这份教学大纲就注定不完整。它同时挑战了"人"的主体地位和第二次女性主义浪潮的本质主义取向。哈拉维告诉我们,她宁愿做个机器人。

我们也需要阅读N. Katherine Hayles,她对身体物质性与非实体信息之间的界限感到困惑,认为我们已经通过物质性和具身性的系统贬值,成为了"后人类"。

第8周:

工作

很遗憾,我只能花一个星期的时间来讨论这个话题。工作本身可以作为一门课程,谈论的话题也可以包括:技术如何被引入工作场所,以取代人类?技术如何维持某些社会群体对其他群体的支配地位?技术如何开创了“后工业”的工作时代?作为我们这门课来讲,就不得不选取一些相当多样化的阅读材料。首先,Venus Green通过描述贝尔电话系统中工作的非裔美国妇女,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相当具有包含性的历史档案。

Venus Green. "Race and Technology: African American Women in the Bell System, 1945-1980." Technology and Culture 36, Supplement: Snapshots of a Discipline: Selected Proceedings from the Conference on Critical Problems and Research Frontiers in the History of Technology, Madison, Wisconsin, October 30-November 3, 1991 (1995): S101-S144.

其次,我们要思考一下组织是如何应对技术灵活性这个话题。

Gina Neff and David Stark. "Permanently Beta: Responsive Organization in the Internet Era." In Society Online. Philip Howard and Steve Jones, eds. Thousand Oaks, CA: Sage, 2004. Online at: http://www.sociology.columbia.edu/pdf-files/stark4.pdf

接下来,Hector Postigo甚至认为,玩家在玩游戏时,其实是一种“免费工作”。这可能会挑战游戏(休闲)与工作(价值交换)之间的严格界限。

Hector Postigo. "From Pong to Planet Quake: Post-Industrial Transitions from Leisure to Work."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 Society 6 (2003): 593-607.

最后,我们最好阅读一下Julian Orr对施乐(Xerox)技术人员工作的民族志研究。

第9周:

新闻实践的变化

在上周课程中,我们对“工作”进行了不同角度的考察。今天,我们聚焦于一个特别适合媒体和传播学者的工作场所——新闻编辑室。在这里,剧烈的变革正在发生。我们会阅读Pablo Bozckowski's的《新闻数字化》(Digitizing the news)一书,它重点关注了新闻机构如何将互联网融入它的实践之中。

第10周:

“现在”简史

在我们的集体想象中,计算机是如何从非人类的命令和控制机器,转变成了我们自我表达和共享意识的工具,以及一种数字乌托邦的新领域?现在与网络计算相关的一些协作理念,实际上起源于冷战时期的军事工业大学。Fred Turner在《数字乌托邦》中,便对既有的互联网历史进行了挑战。他认为,作为反主流文化的"新社会主义者"非常欢迎互联网的协作风格,以及冷战遗留下来的、关于信息循环的想法。他还展示了《全球目录》和《连线》杂志是如何在更广泛的文化中对互联网留下了持久的印记。

第11周:

无形技术:平台、容器与格式

正如阅读材料所显示的,对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技术进行批判性思考,已经非常困难了。那么,那些更位抽象的东西呢(比如平台和格式)?本周,我将把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问题摆在显耀的位置。

我们会阅读一份关于MP3播放器的研究。MP3是用来存放大量音乐的,不过,我们是否可以用它录制音乐,或进行混音,绝不是一件随机的事——事实上,唱片业、媒体活动家和用户在这个问题上,都有不同的观点。随着我们在媒体领域的发展,这些观点将对我们产生真正的影响。下面四篇论文可以帮你更深刻的理解这一问题。

➡️Tarleton Gillespie. "Designed to 'Effectively Frustrate': Copyright, Technology, and the Agency of Users." New Media & Society 8 (2006): 651-669.

➡️Christina Dunbar-Hester. "'Free the Spectrum!' Activist Encounters with Old and New Media Technology." New Media & Society 11 (2010): 221-240.

➡️Jonathan Sterne. "The MP3 as Cultural Artifact." New Media & Society 8 (2006): 825-842

➡️Tarleton Gillespie. "The Politics of Platforms." New Media & Society 12 (2010): 347-364.

第12周:

极客政治

在我们思考技术时,“极客”显然是重要的。无论你对极客的刻板印象是什么,它都不是铁板一块的——比如,其中一些人就特别热衷于将技术实践于政治。这些极客试图推进他们希望看到的变化。他们通过技术实践,去设计自己心中理想化的社会存在和社会关系。对于自由软件极客来说,设计原则和设计技术绝不能与有关社会和道德的原则区分开来。然而,正如我们会看到的,将平等主义融入技术实践,可能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挑战。

--

回复关键词 “麦克卢汉”

获取英文版的完整课程大纲

��

原标题:《如何比麦克卢汉先生懂得更多一点?》

阅读原文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