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机构发布中国社会组织全球抗疫行动案例,推广专业化经验

澎湃新闻记者 韩雨亭
2020-04-04 18:10
来源:澎湃新闻

4月3日,国际公益学院发布《中国社会组织参与全球抗疫十大行动案例》,研究和总结当前中国社会组织深度参与全球抗疫行动的案例,从学术角度推广社会组织专业化经验。

上述报告称,从2月下旬开始,中国的抗疫行动已突破国界,随疫情发展而逐渐延伸至“全球”。除官方援助外,部分社会组织和民间力量也尽己所能援助国外疫区和侨胞。

据国际公益学院研究团队不完全统计,截至3月31日,中国内地社会组织已经或计划开展的全球抗疫行动覆盖六大洲至少109个国家(不含中国),成为全球抗疫的重要人道主义力量,更是中国社会成长和国家“软实力”的写照。

在众多中国社会组织全球抗疫行动中,国际公益学院特别评估和列举了10大最富价值的行动案例。

这些案例包括捐赠检测试剂盒,利用优势资源精准支援的深圳猛犸公益基金会;设抗疫专项基金,专业国际援助发挥示范效应的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利用专业知识和AI大数据、云计算为全球医护人员提供抗疫实战经验和技术能力的马云基金会&阿里巴巴基金会;致力企社合作推广“互联网+医疗”,形成在线救援抗疫新模式的微医全球抗疫平台;由中意慈善论坛发起机构带动发起的“支援意大利抗疫联合行动”;中外组织跨界合作、优势互补的“IACCR & 中欧抗疫绿丝带行动”;把校友情谊化为实际行动,源源不断购置应急物资送往疫区的高校校友会;充分发挥灵活度与号召力,主动驰援全球抗疫的志愿者自组织等。

“这次疫情形成了民间自发且全方位的对外支援,具有创新意义。”国际公益学院代理院长黄浩明称,他认为疫情下的跨界合作、抱团取暖、“实用主义”,及社会组织参与海外抗疫合作方式的灵活多样,是本次中国社会组织参与全球抗疫中值得关注的特点。不过,中国社会组织仍存在“走出去”经验不足、规模小而分散、国际渠道不畅、缺乏持续性的战略合作伙伴、缺乏专业和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等问题。

    责任编辑:蒋子文
    图片编辑:蒋立冬
    校对:栾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