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拐点”到底要来多少次?你还数得清吗?

2020-04-06 11:28
江苏

原创 NJU核真录小编 NJU核真录

第一百五十六期

记者 | 李逸帆 高佳宁 王安迪 王展鹏

制图 | 卢雪儿

美编 | 王安迪

责编 | 李逸帆

编者按

自2019年12月31日新冠病毒肺炎出现在公众视野以来,中国的“抗疫之战”已整整持续了三个月。而在头两个月有关疫情的消息中,什么时候出现“拐点”成为了公众热切关注的话题。

如今,国内的疫情逐渐平稳,抗疫主战场悄然转至国外,美国、意大利、英国、西班牙等国家疫情形势严峻。而与此同时,有关国外疫情“拐点”的分析与报道却又“卷土重来”。

拐点这一概念对公众来说十分陌生。在弄清楚拐点何时到来前,我们需要解答一系列问题:如何定义“拐点”?参照的模型是什么?如何向公众解读“拐点”?

我们梳理了疫情爆发最初两个月的31篇关于拐点的相关报道,发现在这两个月里共有20名专家谈到拐点问题。但是由于各自使用的标准不同,一次次的预测也消耗着公众的耐心。无论是做出判断的专家学者,还是进行解读的新闻媒体,都有责任理清证据、划清标准,以便社会各方采取及时有效的行动。

01

还未到来?无法预测?专家看法众说纷纭

(图1: “拐点”相关言论与疫情发展对比图)

“拐点”一词首次被媒体报道是在1月26日,人民日报客户端以实录的方式发布了对传染病专家桂希恩的采访。被问及对新冠肺炎的发展有何预测时,桂希恩认为:“目前新的确诊患者一天比一天多,但从顶峰到下降应该不需要太长时间,发病率“转弯”可以以周计算,预计正月十五前武汉市的疫情可能出现回落。” 人民日报客户端则以《桂希恩:预计正月十五前武汉市疫情可能现“拐点”》为题发布了该采访。百度指数(见图2)显示,1月26日以“拐点”为关键词的搜索指数也较前几日大幅上升。

(图2: 以“拐点”为关键词的百度指数)

之后,专家们对何时会出现拐点众说纷纭,难以得出准确结论。

中疾控副主任冯子健对疾病流行趋势比较悲观,在1月27日央视《新闻1+1》节目上接受主持人白岩松采访时,他表示现在预测流行的趋势确实有很大的难度。

高福、钟南山、张伯礼、曾光等则对疫情表现出乐观态度。1月28日中国疾控中心主任高福院士预计元宵节(2月8日)前情况可能会好转。同日,钟南山院士也认为疫情将在一周或十天左右(2月4日至2月7日左右)达到高峰。钟南山在接受采访时未使用“拐点”一词,而是表述为“情况好转”、“达到高峰”。而当时疫情的发展趋势也有所回落:1月28日当天,全国新增确诊人数1459人,较27日的1771人有所降低。

1月29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则称“我们期盼的拐点可能将要出现”,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科学家曾光也对张的说法表示认同,并表示“这个拐点的出现,就是武汉人的贡献”。两人都在采访中明确使用了“拐点”一词。

但是,这种乐观情绪维持时间不过两天,1月30日之后,专家们对疫情趋势的预估则没有那么乐观了。

当日全国新增确诊人数攀升至1984人,疑似感染人数也达到了近5000人。中国工程院院士闻玉梅在上海防控工作发布会上预测,未来20天至一个月(约2月19日至2月29日)会看到“拐点”,比前两日的预计推迟了近两周。

1月30日至2月4日,有关“拐点”的预判也在时间上有了较大推迟,美国安德森癌症中心教授张玉蛟、钟南山、耶鲁公共卫生专家陈希均把高峰拐点的预测延后至最早2月下旬。但是中山大学数据与计算机学院副教授胡延庆利用大数据预测,称“拐点已到”。中疾控流行病学首席科学家吴尊友则更为谨慎,认为暂且无法判断“拐点”。

2月4日,全国新增确诊人数达到了3892例,成为新冠病毒入传染病法十几日以来的“小高峰”。2月5日与6日,新增确诊人数有一定回落,分别为3697与3151例。

但暂时降低的数字并未让专家们表现出乐观。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王辰院士在6日《新闻1+1》栏目的连线中表示,现在还不能预判疫情拐点。钟南山也于2月7日再次强调“拐点”还未到来。

拐点来了又去,一再推迟,让公众不禁提问:究竟何谓拐点,如何判定拐点?

王辰院士在2月6日接受《新闻1+1》采访时首次定义了“拐点”:人数先持平然后迅速下降,最后归于常态或消除疾病的转折点。

2月10日,《知识分子》公众号发表对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宁毅的采访,宁毅首次提出,拐点的概念很模糊,很难预测,还是要重新分析和评估各自的具体资源和疫情情况。

11日下午,钟南山在与前线医院远程会诊时则称“拐点”无法预测,而根据模型预测,疫情可能在二月中下旬出现高峰。

第二天(2月12日),流行病专家曾光则称疫情下降“拐点”已出现,但还潜在上升“拐点”。此处曾光所称的“拐点”,定义则与几日前王辰定义的“转折点”不同。他认为:“拐点是指传染病流行趋势的转折点,就是一个时点的概念。对流行病学工作者而言,经常看到流行趋势图中,全国或某一省市各种传染病疫情下降的拐点和上升的拐点,以及升降拐点的交替转换。”

至此,争论继续,专家们对于如何定义拐点仍未给出确切的结论。不过,关于拐点何时到来的预测从未停止。

到了2月17日,中山大学附属三院感染科副主任林炳良宣称:湖北“省外拐点”早已到来 —— 这是专家们首次区分不同地区疫情“拐点”。

但就在同一天,钟南山在与武汉前线医疗队的远程会诊中表示:2月中旬病例数将达到峰值,而峰值不等于“拐点”——达到峰值并不意味着达到峰值后马上下降。

19日晚的《新闻1+1》栏目上,王辰院士再一次对话白岩松,并表示现在拐点“有不同的定义”,而“拐点是一个因变量(结果),我们控制好自变量(导致结果的原因)才是重要的”。

传染病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院士也于20日称“如果所有的感染病人都找出来了,那才是’拐点’到了。”

21日卫健委专家组成员蒋荣猛则认为传染病防控没有“拐点”:“流行病学上的拐点和股市行情的拐点不一样。只要新增病例没有归零,就说明还有传染源。”

2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全国疫情发展拐点尚未到来。” 随后几日央视、人民网的评论也称,尽管部分地区出现了新增病例零增长的状况,这并不意味着“拐点”的到来。

此后,有关“拐点”的讨论也逐渐平息。如百度指数(图2)所示,关于“拐点”的指数于28日左右回归至较低状态。

02

定义模糊的“拐点”

“拐点”一词并非医学专用术语。《现代汉语词典》对“拐点”有两条定义:“①高等数学上指曲线上凸与下凹的分界点。②经济学上指某种经济数值持续向高后转低或持续向低后转高的转折点:经济运行出现回升。”

这次疫情中,“拐点”一词也并非首先出自医学专家之口。而是人民日报客户端在报道时将专家的判断总结为“拐点”一词。

核真录记者搜集整理了1月26日至2月28日近一个月提及或有关“拐点”的报道,共31篇(如图1时间线所示)。从发布“拐点”讨论的主体来看,31篇相关报道共涉及8名国家卫健委专家组成员、11名国内外卫生领域专家学者、1名世界卫生组织官员。这些对于“拐点”的讨论出现在媒体专访、新闻发布会以及学者的论文中。

而学者们在讨论“拐点”的定义时,核心问题有两个:

判断“拐点”到来的标准是什么?

是以“发病时间”还是“确诊时间”来研判“拐点”到来的时间?

问题1

判断“拐点”到来的标准是什么?

关于“拐点”的讨论在31篇报道中均有出现,但对于什么时间点能被算作“拐点”到来却没有统一的解释。那么为什么专家们对“拐点”的判断大相径庭呢?在分析31篇报道后我们发现,专家们判断“拐点”的标准有很大差异。

31篇报道中,超过六成(21篇)的报道未提及判断“拐点”的标准。剩下的10篇采用的标准也不尽相同。其中,所有文章都提到“新增确诊病例减少”这一标准。但是有6篇文章只提到“新增确诊”这一个标准,剩下4篇则还提到新增疑似、治愈、死亡等其他指标。

根据上述统计,我们发现,“新增确诊病例”数量的变化是判断“拐点”是否到来的重要标准。钟南山院士也在2月7日回答记者提问中称:“拐点的到来……最关键的是新增病例,不是出院病例和死亡病例。”

标准的不同会导致不同的拐点时间预测。比如,若仅以“新增确诊”为标准,那么只要新增确诊人数持续降低,则可判定拐点到来。但若以“新增确诊+新增治愈+新增死亡”三个标准一起为标准,那么预测的“拐点”到来时间可能要更晚几天。

(图3: 我国疫情趋势图)

如图3显示,我国新增确诊人数于2月12日达到峰值;而我国现存确诊人数(前一天总人数+新增确诊–新增死亡–新增治愈)则于2月17日达到顶点。在间隔的4天里,治愈率也上涨了约7%,死亡率基本持平。

在大量关于拐点的报道中,许多专家并未言明自己判断的标准,或者对于自己提到的术语缺乏解释,导致标准模糊。比如2月12日国家卫健委专家组成员曾光在其微博上发文称:“在疫情分析中,拐点是指传染病流行趋势的转折点,就是一个时点的概念。对流行病学工作者而言,经常看到流行趋势图中,全国或某一省市各种传染病疫情下降的拐点和上升的拐点,以及升降拐点的交替转换。因此,不要把拐点的概念复杂化,也不要简单地理解拐点出现了的大局已定。

在这段对“拐点”理解中,“流行趋势图”中到底有哪些指标,怎样看待“拐点”(如何在“不复杂化”与避免“简单理解”中找到平衡),曾光都未给出清晰的解释。

问题2

发病时间 or 确诊时间?

专家统计何时出现“拐点”所依据的时间节点也有差异。有的专家是以“发病时间”来计算拐点可能出现的时间,有的则是以“确诊时间”为节点。

“发病时间”指的是接触病毒后首次出现症状的时间点,“确诊时间”则指的是病人经过试剂、CT等检测后被诊断为新冠感染者的时间。

根据国家卫健委1月27日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基于目前的流行病学调查,潜伏期1-14天,大多为3-7天。” 也就是说,接触病毒的患者大约需要三天至七天才会出现症状,也就是发病。而确诊感染则取决于患者被隔离或就医后进行检测的时间。也就是说,除非是无症状感染,不然一般情况下,发病日期比确诊时间要更早。

因此,依据发病时间判断的“拐点”会比依据确诊时间判断的“拐点”提前大约三至七天。卫健委专家组成员曾光于2月12日在自己的微博也指出了这一点,承认专业不同的学者对于拐点有不同的认识(如图4)。

(图4: 曾光2月12日部分微博截图)

据我们统计,在31篇关于拐点的报道中,5篇是以“发病时间”来预测拐点的,8篇是以“确诊时间”作为标准,剩余18篇报道中未见与这一判断标准相关的说明。

由此可见,虽然在“拐点”的定义与拐点时间计算的标准上各个专家都有自己的标准,但却鲜有专家学者做出完整、准确的界定。

03

“拐点”是如何被报道的?

在本次疫情中,媒体对“拐点”的报道往往影响着公众的行为与情绪。但不准确的报道也往往会对公众产生误导。

过度概括、曲解文义的标题

在有关拐点的第一篇报道中,有媒体将传染病专家桂希恩所称的“从顶峰到下降”、“发病率’转弯’”等概念概括为“拐点”。这种概括将部分数字的变化过度概括成了整个疫情的“转折点”。而正是这次过度概括,使得此后的报道均围绕着“拐点”这一模糊概念进行。

对于新概念、模糊概念缺乏解释与对比

有关“拐点”推测中,有的专家则提出了“上升/下降拐点”、“省外拐点”等新名词。但在“拐点”相关的报道中,鲜有媒体就上述新名词跟进调查与解释。并且,除了蒋荣猛、王辰于21日直接表明定义存在的问题、定义本身不匹配疾病防控现状,鲜有媒体对概念本身进行追问。在采访专家学者时,绝大部分报道也选择每次只采访一个学者的方式,很少出现不同专家观点不一或观点互相补充的稿件。

“拐点”报道中仍不乏持续关注与理性思考

而在有关“拐点”说法众说纷纭时,也出现了对“拐点”的理性分析。

以CCTV新闻频道的《新闻1+1》栏目为例,该栏目自1月20日开始对疫情进行专项报道以来,共在2月6日、2月21日、2月26日的节目中明确提及并讨论了“拐点”或“转折”。节目在6日采访王辰院士时,得到了对于“拐点”一个较为明确的定义;在21日的采访中,王辰也提出“拐点是指每日发病数的下降,还是发病人数低于出院人数,有不同的定义……拐点是一个因变量,我们控制好它若干自变量才是重要的。”

2月21日王辰院士接受采访的同一天天,中央政治局会议也指出,全国疫情发展拐点尚未到来。此后,关于“拐点”的报道也大体延续了这种说法。

《新闻1+1》对于“拐点”的持续关注,使得“拐点”的定义被逐渐厘清,无疑对公众讨论导向有着积极的作用。但从1月26日至2月21日,从“拐点”概念初现到概念厘清整整用了26天。这个过程所需的时间本可以在专家与媒体的合作下被大大缩短。

结语

在来势汹汹的疫情当前,快速有效阻断病毒蔓延、治愈被感染者是所有人的共同企盼。对于只能在家中隔绝病毒、只能通过媒体了解信息的公众而言,疫情将要结束的信息无异于天降甘霖。这也是大家热切关注“拐点”相关话题的原因所在。

而在报道这种极易调动公众情绪的新闻时,更应该慎之又慎、字字斟酌。面对重大公共事件时,不准确的信息将导致公众对事件的理解偏离正轨甚至南辕北辙。而一旦挫败疫情的合力方向有误,其后果可想而知。在一次又一次失实的预判背后,是公众逐渐被消磨殆尽的耐心与信心。

本文内容首发于《NJU核真录》

转载请联系本公众号

欢迎转发到朋友圈

原标题:《“拐点”到底要来多少次?你还数得清吗?》

阅读原文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