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意被辜负,如何重塑人心?

2020-04-06 06:55
广东

赵钰燕 新窗报

从“扶老人被讹”到今日的“男子打死劝戴口罩者”,在一个个事件的强化下,留在公众印象中的,都是那个暴力的形象。但如若一次次强化这样的印象,便引发了一个拷问时代心灵的道德命题:被辜负了的善意善行是否会让世道人心蒙尘?

2020年3月14日,郭某某在北京市东城区一超市内排队结账时摘下口罩,其中一名七旬老人提醒其应当遵守防疫规定佩戴口罩,引起郭某某的不满,遂将该位老人摔倒在地,并用双手击打老人的头颈部,致老人受伤。被害人因颅脑损伤,经救治无效于2020年3月20日死亡。

郭某某的暴力伤害事件再次触动了道德社会敏感的神经,受到了公众强烈的谴责。面对一位老人的善意劝告,情绪失控,恶行相向,从而诱发了灾难性的后果。该种暴行无疑把犯罪行为凌驾于道德和法律之上,对这种暴行必须严惩不怠,绝不容忍。2020年3月28日,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依法对犯罪嫌疑人郭某某以涉嫌故意伤害罪批准逮捕。

法律可以还以公正,民众之心却难以再修复。有部分网民表示:善意善行就这样被辜负了,令人心寒,如今行善的风险太高了,以后更是没有人敢站出来发声。或许正是因为这是典型的道德场景,舆论往往容易义愤地得出简单的结论。但是从“扶老人被讹”到今日的“男子打死劝戴口罩者”,在一个个事件的强化下,留在公众印象中的,都是那个暴力的形象。但如若一次次强化这样的印象,便引发了一个拷问时代心灵的道德命题:被辜负了的善意善行是否会让世道人心蒙尘?

有一位网友评论到:“我看到的是在超市这样一个公共场所,一个老人任其活活打死?”现实生活中,不少人秉持“以和为贵”的理念,息事宁人、躲避麻烦,是大多数人大多数时候的选择,这种害怕惹事上身的心理,纵容了暴徒触碰道德和法律社会的底线。在私利与道德的张力面前,是否挺身而出,是旁观者在种种复杂的利益考量下的选择。看到违反道德和法律的行为,“劝不劝”从举手之劳变成了利弊权衡,“管不管”从责无旁贷变成了瞻前顾后。

观望着每一个道德场景时的义愤填膺,大多在面对具体场景时的犹豫踌躇中消散。沉默与不作为的大多数,是对共同记忆的回望,是对故意伤害事件的耿耿于怀和心有余悸。每一次关于事件的关注和讨论,都是一次道德教育的过程,也是自我反思的良机。但是,与此同时,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在道德践行的道路上,没有人可以置身事外。以良好的社会风气呼唤道德,以法律制度护佑公德,社会的道德需要你我共同守护。只有这样,文明的涓涓细流才能够汇聚成汪洋大海。

“喻如黑夜不见一切物,不得谓一切物悉皆消灭矣。”特殊的个案不免会打击向善的积极性,但是看待这个暴力伤害事件应该跳出个案,通过对个案的裁决扭转社会的道德危机,让更多的人在言辞上不再沉默,在行动上不再退缩,使类似的惨案不再发生。

当然,善意善行不是单方面的强调勇于奉献,而是通过更加强大的法律力量为挺身而出者提供法理支撑,让他们在展现“善”的时候更加坚定,真正解决“知而不行”的困境。而重塑世道人心需要的是塑造让“善”展现的制度保障与大环境。种种社会道德危机的出现,都是在强迫我们去完善基础保障和法律制度,让法律为道德护航,免除见义勇为者的后顾之忧。如此,才能凝聚一个道德社会的共识,人与人之间才能重获应有的信任,一个良好的道德社会才能得以建立,也才能真正地不让世道人心蒙尘。

作者:赵钰燕

校稿:邝丽雯

排版:王岳

责编:何淑慧、黎藜

原标题:《新窗来稿 | 善意被辜负,如何重塑人心?》

阅读原文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