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沪上|北外滩历史建筑的秘境故事

戴邹君
2020-04-01 13:12
来源:澎湃新闻
漫步北外滩 视频制作:沈志伟(03:52)
2019年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虹口区举办了聚焦北外滩的实践案例展“城市蜕变:滨水空间、景观和社区的更新”,特别设置了“我的城市徒步计划”,邀请观众在展厅和城市徒步中重新发现历史建筑和城市之美。受活动策划方香港大学上海学习中心的邀请,我作为第6期活动“觅境·北外滩历史建筑不为人知的故事”的主讲嘉宾和城市徒步带领者,向参与者分享北外滩历史建筑背后的故事。

沙龙中,我展示了不少难得一见的历史建筑老照片。从黄浦江畔的百年耶松船厂,近代工程教育奇葩的雷士德工学院,黄浦路上的领事馆旧址,上海第一家西式饭店礼查饭店,周恩来总理经常陪同外宾观赏外滩美景的上海大厦,苏州河畔的邮政总局大楼,到“S形”的河滨大楼,这些美轮美奂的优秀历史建筑承载了一个个波澜不惊的故事,述说着上海开埠后北外滩岁月变迁的点滴。

追寻上海的城市记忆,不仅是回望那些消失了的历史建筑,挖掘出尘封的记忆,更重要的是保护和利用好现存的历史建筑资源,为后代留存珍贵的物质与文化遗产。

沙龙活动现场。  何佩伦 摄

沙龙结束后,大家便迫不及待地开始了徒步之旅,想走近这些老建筑亲身感受一番。一路上,我们时而拿起相机拍下建筑的精彩细节,时而驻足倾听建筑背后那跌宕起伏的往事。建筑就像舞台,为上海近代历史的演绎提供了绝佳的场所。

城市徒步。  何佩伦 摄

约1.5公里的行程中,老建筑目不暇接。在此,我也同大家分享一下这些老建筑兴衰沉浮的往事,特别是在城市更新中消失了的老建筑。

滨江工业遗存

北外滩徒步的第一站是位于东大名路的英商耶松船厂旧址。耶松船厂创建于1865年,是英商在沪创办的第二家船舶修造厂,两次合并其他企业之后更名为英联船厂,成为外资在华的最大船厂,也是我国民族工业江南造船厂的主要竞争对手。早期厂房建筑已不存在,这栋矗立在黄浦江边的中西合璧的大楼建于1908年,绿瓦中式塔楼最为引人注目。

解放后,英联船厂被上海军管会征用,20世纪80年代更名为上海船厂。如今,这栋建筑早已物是人非,却依然默默地诉说着黄浦江畔昔日的工业辉煌。

耶松船厂旧址。  图片来自网络

奇特的“飞机楼”

沙龙的举办地白玉兰广场金领驿站为我们提供了俯瞰雷士德工学院大楼的绝佳机会,低头望去,它犹如一架展翅翱翔的战机,中央塔楼的圆弧穹顶格外醒目。

俯瞰雷士德工学院大楼。  图片来自网络

雷士德工学院建筑外观创意不凡,细节装饰别具匠心,体现了浓郁的工程元素。底层尖券门的外廊上方是一排精致的盾徽,齿轮、显微镜等图案点缀其中,凸显学校的工程技术特色。走近大门,暗红色的门框内镶有4块金属镂空装饰,其中有书籍、圆规、丁字尺、烧瓶、天平等图案。这些设计巧妙的装饰,不仅给巍峨的学术殿堂增添了视觉上的美感,在全上海也独一无二,因而这两扇大门被复制到了上海历史博物馆展厅内,作为西学东渐的特有印迹陈列其中。

解放后,大楼曾长期为海员医院使用,内部有较多破损。几年前,海员医院搬离,这里人去楼空,建筑也加速了老化,希望这栋被列为上海市第二批优秀历史建筑的大楼早日得以修缮。

遥望这栋装饰艺术风格的杰作,我们不会忘记它的创办者亨利·雷士德——这位将毕生财富留给上海的英国企业家。虽然建校于1934年的雷士德工学院只办了短短11年,但它和雷士德先生将永存于上海近代高等教育的历史长河中。

雷士德工学院大楼全景。  图片来自网络

门廊上方盾徽装饰。  作者 摄

门廊上方盾徽装饰。  作者 摄

大门装饰。  作者 摄

“红楼”往事

昔日的黄浦路也被称作“上海的东交民巷”,这里沿黄浦江自西向东曾依次坐落着苏联、德国、美国和日本领事馆。20世纪10年代,丹麦、比利时、葡萄牙、西班牙、瑞典等国的领事馆也陆续设立在北外滩。20世纪80年代初,因建造海鸥饭店,德国和美国领事馆的建筑遗憾被拆除,而日本领事馆的红楼建筑在建国后长期作为部队招待所使用,平时难以窥得全貌。

黄浦路领事馆旧景。  图片来自网络

在昔日的明信片里,这栋新古典主义红砖建筑洋溢着细腻的风格,而走近观赏,它的外部装饰保存完好,散发出浓郁的古典气息与历史的厚重感。抗战期间,这里也是日本在上海侵略活动的大本营之一,日本海军的旗舰“出云号”就曾停靠在领馆外的黄浦江面上。

日本领事馆。  图片来自网络

原日本领事馆“红楼”侧立面。  作者 摄

日本领事馆原有两栋外观相似的建筑,红楼背后的那栋于1941年拆除之后,原地建造了如今的“灰楼”。抗战胜利后,联合国上海办事处、联合国亚洲及远东经济委员会等多家联合国驻沪机构迁入此处办公。1948年1月,国民政府将“灰楼”授予联合国免费使用,并将此定名为“联合国大厦”。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联合国席位一度得不到恢复,这些办事处陆续撤离大陆,“联合国大厦”也逐渐淡出了市民的记忆。

原日本领事馆“灰楼”。  作者 摄

消逝的公济医院

沿着北苏州路前行,走过上海大厦,摩登的苏宁宝丽嘉酒店近在咫尺。走在这片靠近外白渡桥、远眺陆家嘴绝美天际线的土地上,不免让人想起消逝的公济医院——那一排曾经依水而立、俯瞰苏州河的西式医院建筑。

公济医院由法国天主教江南教区于1864年创办于外滩附近,1877年迁至北苏州路,是上海近代创立的第二所西医医院。从20世纪30年代的一张老明信片可以看出,公济医院规模宏大、环境优雅,为当时实力雄厚的大型医院。

公济医院旧貌。  图片来自网络

1953年,公济医院改名为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1996年迁入新址。此后这块南临苏州河的风水宝地门前挂上了“香港汇德丰房地产开发公司”的招牌。1997年东南亚金融风暴骤起,房地产开发项目搁浅,人去楼空的大楼曾多年作为外来农民工群居的场所,院内空地用作旅游大巴停车场。据东方网2004年报道,原公济医院旧楼在虹口区文物建筑申报挂牌登记工作中被发现,登记在册,划入保护范围。非常可惜的是,2010年,这片在上海近代卫生史上具有重大价值的历史建筑群依然逃脱不了被拆除的命运,仅保留了北侧的修道院大楼。

在公济医院旧址建起的宝丽嘉酒店为苏州河增添了不少现代气息,酒店的顶部花园也是饱览苏州河美景的绝佳之地,但公济医院的历史记忆还能去哪里追寻呢?

于2010年2月拆除的公济医院东部建筑。  图片来自网络

公济医院仅存的老建筑。  作者 摄

这次城市徒步,一路有惊喜,也有些许惆怅。具有保护价值的历史建筑群为上海这座城市奏起了一支动人的乐曲,而那些不幸消逝的经典建筑,则是永远无法再补上的音符。

(作者戴邹君系行笃教育特约讲师)

    责任编辑:康宁
    校对:张亮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