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抛弃的民族:缅甸为什么要驱逐罗兴亚人?他们做了什么?

2020-03-31 10:31
上海

原创 环球情报员 环球情报员

缅甸与罗兴亚人

作者:十四 编辑:Thomas

缅甸地处中南半岛,是世界上最著名的佛教国家之一。但就在这样一个信仰佛教的国家,却在上世纪末乃至本世纪初发生了多次大规模的人道主义危机,那就是令国际社会十分关注的罗兴亚人难民危机。

罗兴亚人是居住在缅甸西部若开邦的一个族群,与罗兴亚人共同居住在若开邦的还有若开人、缅族人以及钦族人等多个缅甸民族。若开邦的人口规模大约在330十万,而其中的罗兴亚人则有80万左右。与当地其他民族大多信仰佛教不同,罗兴亚人却信仰伊斯兰教,双方的生活习惯以及信仰习俗大相径庭。

▲缅甸国内民族分布示意图

在拥有极大的文化差异的情况下,罗兴亚人又因在历史上与当地的缅甸人有很深的宿怨。缅甸独立以来,罗兴亚人与其他缅甸人的矛盾得不到缓解,使得其一直致力于分离主义运动。

这一做法把他们推到了缅甸政府的对立面,双方矛盾进一步加剧。冲突的不断发展,最终酿成了这场巨大的人道主义危机,前后有近百万的罗兴亚人被赶出了缅甸,成为了难民。罗兴亚人成为联合国认定的遭受迫害最严重的民族之一。

▲罗兴亚难民

一、罗兴亚人的历史起源

作为生活在缅甸的一个族群,罗兴亚人却和缅甸人大为不同,这是因为罗兴亚人并不是缅甸的原住民,而是后期迁移过来的民族。

大约在公元七世纪,一名叫默罕默德的麦加人在阿拉伯半岛复兴了伊斯兰教。当时的阿拉伯半岛正处在四分五裂的部落混战阶段,在伊斯兰教的感召下,古老的阿拉伯部落团结在了“真主”的旗帜下,建立了统一的伊斯兰文明。历史上的阿拉伯人建立了很多强大的王朝,并通过战争以及商业交流等多种方式把他们的信仰传播到了世界各地。

▲世界各大宗教传播路径示意图

阿拉伯人在16世纪侵入了当时的印度,建立了盛极一时的莫卧儿帝国。作为南亚次大陆上最为庞大的国家,莫卧儿帝国的建立使伊斯兰文明能够持续向周边地区辐射。而穆斯林以及伊斯兰文明也正是在这一时期陆续进入了孟加拉以及更东边的缅甸地区。

说起罗兴亚人,就不能不提起孟加拉对其的影响。孟加拉地处中南半岛与南亚次大陆的交汇地带,在历史上曾经是一个以亚奥人为主,并信仰佛教和印度教的国家,但在13世纪的时候由于伊斯兰文化的传入而改信伊斯兰教。16世纪时期孟加拉地区被新兴的印度莫卧儿帝国吞并,又在18世纪因为英国人的入侵印度而成为英属孟加拉省。

在这一过程中,孟加拉地区不断有新的民族和人种移入,在长期的混合中形成了今天的孟加拉人。今天孟加拉国有多达1.5亿的人口,其中有超过88%的人信仰伊斯兰教,这一现状的形成就是因为这场持续几个世纪的历史演变。在这一过程中,孟加拉地区的穆斯林大量迁徙到中南半岛的若开地区,并定居下来,这些人就是后来的“罗兴亚人”的祖先。

▲吉大港的地理位置示意图

因为海岸线曲折,有不少适宜的港口,而国内又河道密布,能够将内河航运与海运连接起来,使得孟加拉湾的港口条件非常优越。而因为是河口地带,形成了很多土质肥沃的三角洲,在加上孟加拉地处热带,水热充足,这一地区能够物产丰足,人口繁盛。

孟加拉地区是中南半岛与南亚次大陆交流的枢纽地带,伊斯兰教与佛教在这交汇碰撞,大量的货物在这里中转流出,阿拉伯人、印度人以及中南半岛的居民都在此来往交流,这些条件让孟加拉地区非常繁荣。

在孟加拉所有的港口城市中,吉大港是最为出名的一个。在1971年,孟加拉地区脱离巴基斯坦而独立建国,就是在吉大港进行对外宣告的。吉大港是今天的孟加拉国的第一大港口以及第二大城市,来自各个地方的各个民族都汇聚于此。而在历史上,若开地区的罗兴亚人的最主要来源就是吉大港的孟加拉人。

▲缅甸若开邦地理位置示意图

而至于缅甸的若开邦,在历史上曾经是一个独立的王国。若开本名阿拉干,早在15世纪就已经建国。孟加拉国的吉大港也曾一度是阿拉干王朝的领土,阿拉干王国曾长期和缅甸王国争夺吉大港。直到十四世纪,穆斯林将吉大港从阿拉干王国手中夺走。而到了十六世纪,复兴的阿拉干王朝将吉大港从穆斯林手中重新夺回。正是在这一时期,吉大港的穆斯林得以作为阿拉干王国的臣民进入其内地定居。

1785年,当时的阿拉干王国已经衰败不堪,内部斗争不断,外部受葡萄牙人的入侵威胁。阿拉干王国的臣工眼见国家难以为继,便请求归入缅甸王国。阿拉干王国被缅甸王国吞并,成为了缅甸的一部分,这就是今天若开邦的来源。

▲阿拉干王朝与缅甸王朝地理位置示意图

但当时已经征服了印度莫卧儿帝国的英国人并不满足于只控制南亚地区,还想把触手伸到中南半岛。英国人着手武装侵略缅甸,并于1824年打响了第一次英缅战争。古老的缅甸王国无力招架,只能战败求和。

在随后签订的《杨达波条约》中,缅甸将吞并不久的若开地区割让给了英国,若开邦在此时成为了英属孟加拉省的一部分。此外,英国人又通过1852和1885年两次战争使得缅甸亡国,完全控制了缅甸。

二、殖民者的诡计竟成缅甸永久的创伤

在归于英国人的统治之下后,英国人着手对若开邦进行开发。若开邦位于中南半岛的西海岸,境内有着高大的若开山脉,地形以山地为主,平原狭小,当地的人们主要以在近海平原种植水稻为生。英国统治者在接受这一地区后,想要促进该地区的经济开发,但发现这一地区的人口相对比较稀少,随着殖民者对当地开发力度的增大,劳动力缺口成为经济发展最大的阻碍。

而与此同时,英属孟加拉省的其他地区却是人多地少,尤其是以吉大港为中心的孟加拉十二市镇地区出现了劳动力的过剩。于是,在英国殖民者的主导下,通过“授地”制度,英国人鼓励吉大港地区的穆斯林人口迁入若开地区,并使其定居于此。

▲英国入侵印度和缅甸部分过程示意图

英国人大量迁徙孟加拉人口进入若开,除了经济方面的需求,也存在着政治目的。若开地区曾经长期处于封建统治之下,若开各地方的事务都是由封建土司所把持,这一势力根深蒂固,对于英国人来说是一个不小的阻碍。而除此之外,英国人想要在若开地区推广英式教育,用以影响当地的佛教文化,而这一政策遭到了以佛教文化为主的若开人民的抵制。

为了打击本土势力以及佛教势力,英国人使出了他们在世界其他殖民地通用的一个统治手段,那就是“以夷制夷”。所谓以夷制夷就是借助当地的一个少数族裔,给予他们以优待,从而利用他们来对抗那些本土其他势力。

▲殖民者组织的一次宣讲集会

而英国人看中了来自印度和孟加拉其他地区的穆斯林,就是想要利用这一文化习俗上与大部分信仰佛教的若开人有着巨大差异的族群来反制若开人。英国人通过给予穆斯林以肥沃的土地以及“上等公民”的身份来吸引穆斯林的迁入,这一过程持续了几十年,使得数十万穆斯林迁入了缅甸。而英国人就此利用穆斯林来挤压缅甸人的生存空间,抢夺生存资料,刻意制造民族对立,使得双方的矛盾不断加深。

随后的二战期间,缅甸民族独立运动不断高涨,缅甸的民族独立武装趁日军入侵之机痛击英国殖民者。而在此时,缅甸地区的穆斯林又充当了英国人撤退过程中的护卫军。在随后,英国人通过武装当地的穆斯林,建立了所谓的“V支队”,企图达到其夺回缅甸的目的。

▲殖民者在镇压反抗活动

该部队在缅甸与缅甸的民族独立武装长期对抗,并打击报复支持民族独立武装的缅甸人民,犯下了很多罪行。通过屠杀原住民,这些来自孟加拉的穆斯林成为了若开地区的主要族群,并在后来自称“罗兴亚人”。

缅甸国内的宗教以及民族冲突因为这些问题的存在显得格外激烈。不过,因为缅甸民族独立武装的领导人为了对抗日本法西斯而和英国人结盟,当时的缅甸民族独立武装领导人昂山答应为维护缅甸的民族团结而努力,不仅不追究穆斯林的罪责还要给予他们公民权。昂山虽然之后因暗杀离世,但是他的接班人吴努继承了他的政治抱负,愿意为双方的和解而努力。

三、油水难融,终成不解之局

随着二战胜利,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高涨,曾沦为殖民地的各个地区都在寻求民族独立。在缅甸人的坚持斗争下,通过与英国人的艰难交涉,缅甸终于在1948年宣布独立。而若开地区的穆斯林也就此宣布其拥有独立的民族认同,要求当时刚刚成立的缅甸政府给予其民族自决权。1951年,穆斯林群体正式提出了“罗兴亚”这一民族称呼,要求在若开北部独立建省,与其他非穆斯林的若开人平权。

▲缅甸民族独立运动领袖昂山

虽然这些提议没有得到允肯,但缅甸政府还是做出了努力,来淡化尖锐的民族矛盾。那就是推出了《缅甸联邦入籍法》以及《缅甸联邦选择国籍条例》来帮助若开地区的穆斯林入籍,以实现当初的承诺,并促进缅甸民族团结。

在当年的大选中,穆斯林有四人入选议员。在1961年,吴努政府将佛教定为缅甸的国教,这一决策使得缅甸国内的宗教气氛骤然紧张起来。而此后,“罗兴亚”正式成为若开地区穆斯林族群的称呼。官方的态度明确是要缓和缅甸人与罗兴亚人的矛盾,但缅甸人并不买政府的帐,双方的冲突还是时有发生。

但在1971年,第三次印巴战争爆发,在这场战争中东巴基斯坦寻求脱离西巴基斯坦的统治而实行民族独立。但东巴基斯坦最终达成了目的,独立建国为孟加拉国。孟加拉国的独立给了在缅甸生活却得不到自治权的罗兴亚人以鼓舞,尤其是生活在若开地区的罗兴亚人不满足于现状,在缅甸掀起暴动,想把若开地区并入他们的“故乡”——东巴基斯坦。

▲缅甸国内群众游行集会

分离主义的泛滥使得缅甸政府对罗兴亚人失去了耐心,并1978年组织了一场代号“龙王”的军事行动在国内清剿罗兴亚人。这场持续三个月的军事行动使得有二十多万罗兴亚人不得不逃离缅甸,成为了难民。这一事件发生后,联合国曾进行紧急干预。

在这场行动之后,缅甸的奈温军政府与1982年颁布了新的国籍法,要求少数民族必须提供自己的祖先在1823年就生活在缅甸的证据,否则将剥夺其公民身份。也就是说,缅甸政府此次举措主要针对的就是第一次英缅战争以来迁入缅甸的穆斯林移民。这一举动使得生活在缅甸的上百万穆斯林移民就此失去公民身份,成为得不到认可与保障的黑户。

1988年的苏貌政府上台执政,对于罗兴亚人的排挤就更为严重。当时颁发给国民的三种身份证分别为粉色的缅甸公民、蓝色的客籍公民以及绿色的归化公民,而罗兴亚人哪种也不是,没人给他们发身份证。1989年,缅甸政府强制在罗兴亚人聚居区扩建佛教建筑,迫使罗兴亚人外逃。1991年到1992年又再次清剿罗兴亚人,导致了二十五万罗兴亚人流离失所。

▲罗兴亚人流亡方向示意图

在2012年和2015年,缅甸国内因民族矛盾的激化又引发了两次大的难民危机。如今,孟加拉边境用来收容罗兴亚人的难民营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难民营之一。但对于孟加拉人来说,他们也并不愿接受太多罗兴亚人。

因为在孟加拉还是东巴基斯坦的时候,当时为了镇压东巴基斯坦的“分裂势力”,西巴基斯坦(即现在的巴基斯坦)曾对东巴基斯坦采取严酷的政治行动,使得大量东巴基斯坦人被杀害。而在这一过程中,罗兴亚人选择支持西巴基斯坦。

因此,在东巴基斯坦独立建国为孟加拉国之后,孟加拉人视罗兴亚人为“叛徒”和“败类”。正是因为这一层原因,罗兴亚人即使在自己的“故乡”也不受待见,成为了流离失所、无依无靠的“弃民”,目前大量难民只能生活在孟加拉边境的难民营。

作者:十四 编辑:Thomas (唐)

本文为“环球情报员”作者原创作品

未经许可,请勿擅自转载

原标题:《被抛弃的民族:缅甸为什么要驱逐罗兴亚人?他们做了什么?》

阅读原文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