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好书|刘畅推荐《当代摄影新锐——17位影象新生代》

刘畅
2020-03-03 13:38
来源:澎湃新闻

【刊前语】

目前,新冠肺炎病毒的疫情似乎还远远没有尽头。喧嚣暂歇,个人时间在疫情面前仿佛“被拉长”,迫使我们不得不去“思考”:也许是更具体琐碎的规划,也有可能是更具哲学意味的——人类如何看待自身,人与自然如何平衡发展……我们试图从影像中——从影像的历史中,从影像的细节中去寻找一些蛛丝马迹;并邀请了来自各行各业的影像从业人员、爱好者们为我们解读触动他们的那一本摄影书籍——是什么原因、在什么境况下被打动、受到启发。

刘畅(媒体人,居住上海)

九十年代中期,我在天津上大学。因为是财经院校,学业的压力不大,所以能够尽情的施展我内心盼望已久的“自我教育”。

高中时代开始迷恋现代诗,也开始写诗,大学时代则发现了美国诗歌。在拓展诗歌领地的同时,各种各样的艺术形式都蜂拥进我的世界,因为我发现各种艺术都以隐秘的默契保持着相互的联通。例如,诗歌、摄影都是一种“截取”的艺术。

1997年4月,大学毕业前夕,在学校门口一家小书店里发现了一本让我激动的摄影书:《当代摄影新锐——17位影象新生代》。这本书是中国台湾人文摄影大师阮义忠所著,中国摄影出版社1996年第二次印刷(一版一印是1990年),居然能印2万册。

《当代摄影新锐——17位影象新生代》书影

值得一提的是定价——16元,而我当时一个月的生活费是150元。因此,这本书是我当时少有的几本“高价书”。

要知道,那个时代,郑小瑛率领的女子爱乐乐团在高校做巡演,5元就可以买到前排最好的位置。而当时《读书》杂志“万圣书园”的广告栏里,常年可以买到三联出版社的老版本图书,通常2元左右一本。

尽管贵,还是买了。第一个吸引我的是美国摄影家拉夫·吉卜生(Ralph Gibson),这一页折了一角。他说,“我们的兴趣在于拍摄有哲学和心理学暗示倾向的照片。我不理解照相机如何看事物,我要它看到我看东西的方式。”

本书内页,拉夫·吉卜生(Ralph Gibson)作品。

本书内页,拉夫·吉卜生(Ralph Gibson)作品。

本书内页,拉夫·吉卜生(Ralph Gibson)作品。

本书内页,拉夫·吉卜生(Ralph Gibson)作品。

瑞士摄影家克里斯丁·俄克(Christion Vogt)和拉夫·吉卜生的风格很像,体现出一种宁静,又具有某种思想性。他的摄影观念是,“我不喜欢谈论自己的作品,一旦我觉得了解一个系列,我就转向其他东西,并且寻找一个新形象。”

本书内页,克里斯丁·俄克(Christion Vogt)作品。

还有捷克摄影家强·索德克(Jan Saudek)——主观、梦幻,却又无比地热爱物质,使得这种“主观、梦幻”变得那么亲切、动人。他说,“摄影的基本主题,说实在,是所有的东西;然而对我所言,绝大部分意味着‘人’。”热爱“人”,这一点和作家三毛很像。但是,极致的情感也会反射回来伤害自己。

本书内页,强·索德克(Jan Saudek)作品。

本书内页,强·索德克(Jan Saudek)作品。

本书内页,强·索德克(Jan Saudek)作品。

此外,侯蒙·德巴东(Raymond Deparddon)的作品有一种幽默感,让人喜欢;布纳德·弗孔 (Bernard Faucon)、辛迪·雪曼(Cindy Sherman)的摆拍作品都有很强的形式感,拍摄难度也好高,但始终觉得有些肤浅;而彼得·威金(Peter Witkin)虽然是位隐喻大师,但过于黑暗的风格至今也很难接受。

本书内页,侯蒙·德巴东(Raymond Deparddon)的作品。

本书内页,侯蒙·德巴东(Raymond Deparddon)的作品。

本书内页,侯蒙·德巴东(Raymond Deparddon)的作品。

本书内页,侯蒙·德巴东(Raymond Deparddon)的作品。

本书内页,布纳德·弗孔 (Bernard Faucon)的作品。

本书内页,辛迪·雪曼(Cindy Sherman)的作品。

小学时候,家里一个亲戚送给我家一台海鸥4B双镜头相机。初中的时候(1987年左右),学校有个摄影兴趣小组,正好有台相机,就参加了。零零散散拍过一些黑白照片,老师还讲过几次暗房的知识。

但是,这个初步的经验很短暂。很快,摄影兴趣小组就名存实亡,大家要把时间花在备考重点中学上。摄影再次进入我的生活,就是因为发现了这本书。

1997年7月,大学毕业,各奔东西。我来到上海一家央企报到,那个夏天特别热。在央企作一个小职员,生活凝滞又无趣。

本书内页,彼得·威金(Peter Witkin)的作品。

本书内页,彼得·威金(Peter Witkin)的作品。

本书内页,彼得·威金(Peter Witkin)的作品。

本书内页,彼得·威金(Peter Witkin)的作品。

在家里人的资助下,我买了一架当时最便宜的尼康标准镜头相机(大约3000元),摄影成为一种寄托心灵的方式。

1998年的时候,中国出现了一股纪录片浪潮,我对影像的兴趣也日益增长。当时,我在上海经常参加《书城》的各种集体观摩纪录片的活动,老报人陈保平先生是最为积极的组织者。记得在《青年报》东湖路大楼底层看过贾樟柯的《小武》,还有日本纪录片展映、法国人类学纪录片展映……

巧的是,1999年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计划在2000年首次招收纪录片专业的研究生。于是,我打算通过考研改变我的人生。但是,我和影像的职业缘分止步于十二个人面试的那天。

然而,命运没有把我抛弃。因为在《书城》上发表过几篇文章,2000年年底的时候,接到《青年报》的召唤,我成为一名记者。

2001年春节,刚进入《青年报》工作没几个月,对我来说终于摆脱了沉闷的国企日子、新生活开始了。所以决定呆在上海,一个人在这里过年。

大年初一清晨,我用在城市中游走的方式,宣布对这座城市新的发现,去了“自然博物馆”。 整个博物馆只有我一个人。那些孤零零的动物头像和窗口的倒影十分生动,用报社的数码相机(当时像素还不到百万)拍了不少照片,后来的若干年内用胶卷又陆续的拍过几次,我称之为“动物们的肖像”。

从此,拍照成为我生活中的一项内容。用的还是《当代摄影新锐》那本书里感动过我的主观并且隐含一种思想的方式。

天津,回宿舍的大学生。 刘畅 图

哈尔滨,为当时的女朋友现在的老婆拍下的照片。 刘畅 图

腾冲,田间打牌的妇人。 刘畅 图

在淮海路一个老式里弄。 刘畅 图

【长期征稿】

邀请您就曾经或者正在阅读的某一本摄影类图书书写一篇读后感或推荐语。

栏目阅读的对象有摄影类专业读者,也有这方面完全没有知识储备的普通读者,希望您撰写的这篇文章通俗易懂,活泼有趣,让阅读书籍、阅读摄影类书籍成为日常一种常态发生,并持续。

我们想强调的是,如果您是研究影像的作者,完全可以精准地去解读该书作者传递出来的观点,无论旁人赞同与否;如果您是无意间邂逅该书,请将这份特别的缘分而带来的观后感与更多的读者分享。“视界”栏目编辑们的初衷期望在庞杂的书海中,通过您,得以在更窄的范围内分享给大众一本摄影好书。

文章要求:

1,1000~1500字;

2,该书的版本,作者/译者,购于何时何地等信息;

3,触动您的重要语句或图片内容;

4,本书相关图片。

请发送稿件至:xuhf@thepaper.cn及liangyj@thepaper.cn

    责任编辑:梁嫣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