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封城”后的武汉送外卖:口罩快用完了,和小区保安的关系变近了

2020-02-03 20:33
江苏

发布封城令的第12天,武汉市新型肺炎官方确诊人数累计达到5142人。赵彬所住的城中村附近医院被政府征用,开始接受发热病患。村内的管理人员拒绝让他出村。作为外卖配送员,赵彬更像一个“风险承担者”,但他也不忘在送餐的过程中举起手机,用照片记录疫情中的武汉。

 赵彬镜头下的外卖骑手。

我是一个外卖骑手,1990出生,河南南阳人。家里有两个孩子,一个两岁多,一个还在哺乳期。现在一个人住在武汉江夏区一个城中村的出租屋里。武汉封城后,我买了一口煮锅,平时自己煮面条吃。

 这是我储备的一些食品和电火锅。

距离1月23日武汉市封城已经过去12天了,我的口罩还剩下两个,今天是我第一次没有出去送外卖。距出租屋步行不足五分钟的医院被政府征用,这几天陆续有发热患者被集中送过来,村子开始处于戒严状态。

早上出门的时候,村里维护治安的大哥叫我不要出村,语气强硬:“如果你硬要出去送外卖,只能隔离你了。”

其实我挺理解,城中村里大多都是跑出租、送外卖的外来流动人员,他是为了我和大家的安全着想。外界可能觉得外卖员是“高危人群”,接触的陌生人多,感染的几率也大,但还好做了防护措施,目前为止都没有什么感染症状。

雨中的除夕

和留在武汉的所有人一样,2020年的春节实在是太过“独特”。我是外地人,虽然本来就没有回家过年的计划,一是想多赚钱为家里减轻负担,二是平时喜欢拍照,想趁春节记录下还在岗位上的同事。但疫情的爆发和武汉封城,是没有想过的。

我的年夜饭,车仔面和维他奶。

路人送的口罩和顾客送的牛奶。

封城的第二天就是除夕,我是在送单里度过的,和平常差不多,只是那天一直下雨,街上也没有春节的气息。顾客都很暖心,有人送牛奶,有人送口罩。晚上雨下得大了,我跑进一家酒店避雨,和家人短暂视频,发了线上红包,算是过了春节。老婆给我发来消息,让我一定照顾好自己,等疫情过去,来武汉一起去看樱花。

妻子发来的微信消息。疫情过去后,一定带她去看樱花。

 

“口罩售罄”

我负责武汉江夏区藏龙岛附近的外卖配送,疫情开始后,大家基本形成某种默契。我们一般是把物品放在门口,给顾客电话或者短信,之后他们会出来取。后来小区也封闭了,就把物品放在小区门口。“无接触”送餐对大家都好。

1月22日开始,一些小区物业会有人拿体温枪测试进入小区人员的体温。

放在小区门口的外卖。

外送之余,在电梯间的一张自拍。

封城之后,很多餐馆不再营业了。到1月28日,我负责的片区只有两家餐馆还开着,一家华莱士,一家家常小炒。经营小炒的是一家四口,两个小孩嫌口罩拘束,经常趁父母不注意偷偷摘下来。晚上,我从光谷骑车到长江大桥,整条街只有两三家店铺亮着灯。

“全副武装”出门采购的路人。

超市里的生活物资比较充足,蔬菜和主食很快被销售一空。

超市里,工作人员为顾客测量体温。

现在开着的都是便利店和药店,药品和生活物资也是我们送的最多的东西。但因为疫情不断加重,药品和消毒产品成了稀缺货。

连口罩也不够了。

1月29日,我送餐到藏龙岛一个已经封闭的小区,有两三个出来拿货的顾客都跟我说家里口罩已经用完了,开始在网上看怎么自制口罩。到今天,我的口罩还剩下两只,加上封村,之后能不能继续送外卖也成了未知数。

 公司之前发的口罩和口服液。

药店外贴着告示,一些抢手的医疗物资都已售罄。

 

“前线”送餐

从1月28日开始,江夏区的便利店也开始提早关门,订单量慢慢少了。封城的第一周里,平均每天差不多能送20多单。但从昨天开始,我在的片区几乎已经接不到什么订单。

封城之后,我接到的订单基本都是药品和生活物资。

我申请去医院派送。虽然危险,但我想了想,还是决定去送。

疫情开始以来,我每天都能看到和医护人员相关的新闻,有时候早上起来拿起手机,眼泪都会克制不住。我觉得他们太难了,很想为他们做点什么。

2月1日下午,我开始跟着平台的医院送餐团队为协和医院和第四医院送单。艳阳天负责为医护人员提供餐品,那是武汉一个比较高端的连锁餐饮酒店,餐品能做到有荤有素。

餐厅工作人员在备货。

取货间隙,后厨的负责人出来和我们闲聊,他说目前的食材库存最多还能撑四到五天,武汉大的批发市场基本都关闭了,他们只能去一些超市备货,得找到更可靠的进货渠道。

同事把外卖送给医务人员。

下午六点左右到了医院,门口有些直接送达医院的爱心物资,我本来打算帮一个护士搬进去,她拉住我很严肃地说:“你进去会有危险”。

同事与医务人员核对订单。

医生护士们接连出来拿餐,我送了大概四十份左右,两个科室的量。他们戴着口罩和护目镜,脸上没有预想中的倦怠和疲惫,倒是一再提醒我们要加强防护。我远远地看到门诊室里的医生穿着防护服,稍微放心了点。

医院附近很多拿着CT片的人,大多都是往医院门外走的,他们看起来都比较虚弱,脸上都是沉重的情绪。我站在那大概半个小时,看到了4、5个。

接送医务人员的爱心专车。

被纾解的矛盾

封城之后,感觉人与人之间亲近了很多,大家都在相互加油打气。

前些天发生了让我挺意外的事。送餐到了小区门前,顾客打电话说有哺乳期的小孩要照顾,没法自己出来取,我也因为小区封闭而进不去。小区物业师傅主动连着帮我送了两趟,其中一个顾客还住在高层。我走的时候他一直叮嘱:“小伙子辛苦了,注意安全,做好防护哈。”挺感动的。

一些小区封闭后,我们都把货品放在小区门口,等顾客出来取。 

之前我们和物业师傅经常有矛盾,和顾客也会有。物业嫌我们在小区里骑车太快,另一边是顾客催着单,晚送到几分钟,常常要道歉很久。现在更多的是理解和鼓励。这些天我们收到的打赏也很多,今天有一个同事还收到了顾客给的红包,“是纸质的现金红包”,他很激动地告诉我。

武汉一小区别墅区的物业师傅。

物业也是现在挺辛苦的一批人,因为盯岗没空做饭,很多人一天只能吃一顿,泡面为主。前几天我跑单到十点多,基本都是物业师傅还没吃饭点的外卖。看到我来了,说终于能吃上热饭了,还掏出手机给我额外点了个赞。

环卫工人还在街头坚守。

菜场,有农民送来新鲜蔬菜。

让我最有感触的其实是喊楼那天。虽然官方不推崇,喊楼也的确可能会造成病毒的进一步传播,但身处这个环境,还是能感到震撼。

那时我正在一楼送餐,走出住宅楼的时候,突然听到一阵一阵的喊声:“加油”,或者是“武汉挺住”,我摘了头盔,怀疑自己听错了,这些是平常看报道时媒体常用的字眼,但很少听到身边的人直接喊出来。

这是武昌一个比较新的小区,居住其中的大多是在武汉买房定居的外地人,所以喊声基本都是普通话。大家可能是借此发泄一下,憋太久了。很多时候我觉得这像一场梦一样,不管是疫情,还是处在疫情当下的人们。

武汉城内封锁后,还有市民在江里冬泳。他的狗先上岸了,等着主人。

希望这场“梦”快些过去

武汉已经封城一周了,很多时候心里挺压抑的。我在武汉待了三四年,平时都是车水马龙,送外卖的时候堵在路上,恨不得插翅膀飞起来。现在骑得再快也很少看到有车有人,城市变得很陌生。

封城期间,很多武汉曾经热闹的地方都变得空无一人。

挺巧的,大年初一恰好是我生日,当时武汉过江通道也即将封锁。送完单以后,我骑车到了汉口,在协和医院外围走了一圈,街上空无一人,像电影里的场景。我一边走,眼泪控制不住地往下掉,很难受。

这是我在封江的前夜去长江大桥拍摄的。

我曾经参加过摄影工作坊,也慢慢有了用照片写日记的习惯,记录武汉的照片渐渐多了,对这个城市的感情也日渐深厚,我骑着电动车走过一条条熟悉的街道,回想着从前拍过的图片,只希望这一切快过去。

存在手机里,武汉之前的样子。

口述、摄影 / 赵彬

采访、编辑 / 陈螽

运营 / 实习生 胡雅婷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