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报告:疫情防控与社会心态的变化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心对疫情期间社会心态进行持续调查,第一轮调查是在除夕和大年初一完成,时隔数日全国社会心态已经发生了变化,我们完成了第二轮调查,并对两轮调查数据做比较,结果如下。两轮调查均在智媒云图在线调查平台【问卷宝】上进行。
调查对象:18-70岁中国居民。
调查时间:
第一轮:2020年1月24日16:40—2020年1月25日12:50分
第二轮:2020年1月25日12:51—2020年1月29日12:50分
第一轮调查数量:11055份。其中,男性3811人,占34.5%,女性7244人,占65.5%。年龄范围在18-70岁之间,平均年龄27.36±8.91岁。
第二轮调查数量:1782份。其中,男性685人,占38.4%,女性1097人,占61.6%。年龄范围在18-70岁之间,平均年龄30.66±10.30岁。

一、疫情风险认识
(一)民众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关注度有进一步增加,对疫情重视程度大幅提高
随着疫情形势的加重和疫情防控的升级,民众的关注度进一步提升,其中非常关注的比例从79.1%增加到了81.6%,上涨了2.5%。


随着感染患者治愈出院消息的传来,治愈率、死亡率数字的不断公布,被调查者觉得万一感染治愈的可能性从74.9%上升到了83.6%。其中,治愈可能性非常大的比例从14.5%增加到了21.9%,上涨了7.4%;治愈可能性比较大的比例也上涨了1.3%。

由于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全面启动了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全社会紧急动员开展全民抗击新型肺炎的行动,民众对自己社区被传染可能性的判断明显下降,从66.5%下降到了58.5%。其中,非常可能的比例从9.2%减少到了6.7%,下降了2.5%;有可能的比例也下降了5.5%。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当前民众的安全感程度从59.1%上升到了73.2%。其中,非常安全的比例从4.1%增加到了7.7%,上涨了3.6%;比较安全的比例也上涨了10.5%。

(一)民众希望获取防医学护知识的比例上升,对确保自己和家人安全和疫情扩散信息依然最受关注
经过一段时间医学工作者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进一步了解,人们对于疫情及其发展有了一定的了解,民众最希望了解的信息内容排序的前两位没有变化,依然是(1)自己、家人、亲友所在区域的疫情或潜在风险;2)关于疫情感染、扩散情况的信息与统计数据。原来的第三位,政府部门、有关机构采取的应对、防控、治理等措施排在第四位,医学防护知识上升到第三位。
“专业机构、科研部门对疫情、病理、防治等问题的研究进展”的选择比例从32.4%增加到37.5%,上涨了5.1%;“其他国家、地区抗击、防控重大疫情的有关措施与经验”的选择比例从4.5%增加到6.6%,上涨了2.1%;“权威专家学者、专业人士的分析与解读”的选择比例从22.5%增加到23.3%,上涨了0.8%;“政府部门、有关机构采取的应对、防控、治理等措施”的选择比例从47.8%减少到44.2%,下降了3.6%。

随着主流媒体关于疫情报道的增加,网络平台和传统媒体都开通了各种形式的信息获取通道,降低了民众获取疫情信息的难度,特别是来自疫区一线政府官员和医学专家定期召开新闻发布会,受这些因素的影响,民众认为疫情信息公开的及时性从48.6%上升到了64.1%。其中,非常及时的比例从7.2%增加到了11.4%,上涨了4.2%。比较及时的比例上涨了11.3%。


经历了信息不明、信息不足的阶段,疫情信息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过载,各种信息经过一段时间的传播和鉴别,人们的评价也发生了变化,从各渠道信息可靠性的选择比例来看,除“熟人发来的内部信息”的可靠性从39.7%下降到31.7%外,主流媒体为代表的各种渠道信息的可靠性明显上升。其中,“政府部门发布的疫情整体判断”的可靠性从76%增加到85.6%,上涨了9.6%;“地方新闻媒体”的可靠性从75.6%增加到84.2%,上涨了8.6%;“知名微信公众号”的可靠性从54.2%增加到58.1%,上涨了3.9%;“中央媒体,如央视、新华社、人民网”的可靠性从89.5%增加到93.3%,上涨了3.8%。

由于民众了解到新型肺炎防控难度高于SARS,民众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危险性认识提升,“比SARS危险很多”的比例从17.4%增加到了22.9%,上涨了5.5%;“比SARS危险一点儿”的比例也上涨了5.0%。

随着人们对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了解和专家对于疫情发展态势分析的传播,民众对于疫情的判断更趋乐观,认为未来一个月疫情发展缓解很多的比例从3.7%增加到了8.4%,上涨了4.7%,认为会缓解一些的比例上涨了14.8%。

疫情从出现到发展的过程中,社会情绪经历了一定的波动,从民众情绪体验调查来看,乐观情绪的平均分从2.7(按照1-5点计分)增加到3.0,平静情绪的平均分从2.4增加到2.7。消极情绪方面,“恐慌”的程度明显下降,平均分从4.2下降到2.8,其他消极情绪也都有所缓解。

(一)公共场所不戴口罩的现象极少,绝大多数民众的防范意识和防范都很到位
现在去公共场所看到的人们戴口罩的情况,几乎都戴的比例从11.1%增加到了32.5%,上涨了21.4%;比较多的比例也上涨了4.2%。



从除夕开始各地医疗队开始驰援武汉,社会各界积极捐款捐物,民众对社会各界的捐助行动的评价大幅提升,从67.7%上升到了87.3%。其中,非常给力的比例从14.3%增加到了28.9%,上涨了14.6%。比较给力的比例也上涨了5.0%。

对一线医护人员的防护工作的完善程度的评价从45.3%上升到了56.5%。其中,非常完善的比例从8.4%增加到了13.9%,上涨了5.5%;比较完善的比例也上涨了5.7%。

从大年初一中共中央成立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全面部署疫情防控,31省、自治区、直辖市先后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社会各界全力投入疫情防控的态势使得民众信心大增,民众对政府部门的信心提升,从70.5%增加到了84.1%,其中非常有信心的比例从16.9%增加到了24.9%,上涨了8%;对医护人员的信心从93.8%上升到96.4%;对科研人员的信心,从94.3%上升到了96.9%;对广大民众的信心也从56.1%上升到了7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