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感染科专家李太生:返程防护务必戴口罩,注意手卫生

澎湃新闻记者 胡丹萍
2020-02-01 18:26
来源:澎湃新闻

为加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国务院将今年春节假期延长至2月2日。随着春节假期结束,公众在返程途中如何做好防护?面对口罩等物资紧缺的情况,如何正确使用有限的防护物资?各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患者确诊病例还在增加,医护人员如何有效防护?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治疗方面,北京协和医院有哪些经验?

1月31日,北京协和医院感染内科主任李太生接受澎湃新闻专访,就上述问题作出解答。

春节假期结束,普通公众在返程中如何防护?

澎湃新闻:随着春节假期结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防控形势如何?

李太生:自1月初报道以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现在确实流行形势非常严峻。即使自国家1月23日采取了将其纳入乙类传染病、按甲类传染病管理进行管控,以及对武汉采取不出城如此严格的措施以来,新报告的病例仍然在持续增多,所以国家特意把春节长假延长了三天。 目前新型冠状病毒流行形势或者将来走势还没有完全明朗,大家返程工作有可能会再次带来疫情加重。

澎湃新闻:春节假期结束,许多人都踏上了返程路,针对目前的疫情情况,您觉得公众在返程途中应做好哪些防护措施?

李太生:首先公众要做好自己个人防护,尤其在返程途中,不论是坐长途客车还是坐火车、飞机都是在相对密闭的环境下,一定要戴口罩。除此之外,还有一个不亚于戴口罩的措施就是要注意手卫生。

澎湃新闻:大家返程后到家后,需要做哪些应对措施?是否需要居家隔离?

李太生:如果大家乘坐长途客车或者坐火车回到家,即使个人防护得很好,还是有可能把病毒带去家中,所以回家放下行李第一件事是先洗手,洗完手把外套、行李都放到一个相对固定的地方清洗、消毒。

现对于武汉的人员目前还是建议暂缓返程,其他地方的人员返程后可以居家隔离,目前各地还有各家企业给的居家隔离政策,时间长度都不一样,我从一个医生的角度认为居家隔离一个星期,没有什么症状就可以了。

戴口罩、注意手卫生,医用物资紧缺时如何使用?

澎湃新闻:现在各地口罩比较紧缺,针对普通人口罩有哪些具体的建议吗?都需要医用N95口罩吗?

李太生:这本不该成为一个问题,普通人不需要戴N95口罩,包括在火车、飞机上,也不需要戴N95口罩。

医务人员没有去发热门诊,尤其去核心区域接触那些确诊的、呼吸道开放的病人的情况下,都不需要戴N95口罩,普通外科口罩就足够。现在这个情况去发热门诊戴N95口罩、做三级防护我认为是可以的,即使有点过但是可以采取。

医务人员戴外科口罩要求4个小时更换,即一天工作8小时要两个口罩,但是对普通公众来说,口罩使用时间可以适当延长。原则上一次性使用的口罩应该用完就扔掉,但是因为现在确实口罩紧缺,棉布口罩是可以代替的。

澎湃新闻:在国家卫健委发布的第四版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诊疗方案》中新增加了一条说病毒可以通过接触传播,这一点提醒公众应该注意什么?

李太生:什么叫接触传播?接触传播是指你的手摸了公共场所或其他环境中带有病毒的物体,病毒不会通过皮肤直接钻进人体去,但是当你揉眼睛,尤其揉嘴巴、鼻子等地方,病毒就有可能通过黏膜进入人体,产生接触传播。

所以手卫生非常重要,在返程途中需要喝水、吃东西时可以摘下口罩,但一定要洗手。

澎湃新闻:您提到的手卫生,需要使用手套进行防护吗?医用手套和冬天的防寒手套可以吗?

李太生:每个人上街都带着医用的一次性乳胶手套是没有必要的。医院工作的普通医务人员,比如心脏内科的医生等,出门诊不需要戴手套,因为医用手套是为了防止那些可以通过皮肤传染的病毒传播。

对咱们普通公众来讲,尤其是刚才提到的坐飞机、坐火车,还有地铁的人员,不可能随时随地洗手,可以带普通的冬天布手套、皮手套、棉手套就可以了。

我自己基本上每年到冬天能戴手套的时候,我就戴一双皮手套,回去就擦擦手套表面,这样不用洗手也没关系。

与SARS相比,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防控难在哪?

澎湃新闻:您在2003就参与了非典(SARS)的防控工作,对冠状病毒有较深入的了解。您觉得此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难度在哪?

李太生: SARS感染了之后很快就发病,出现高热、肺部炎症表现,疾病进展比较快。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之后,潜伏期症状并不像SARS那么明显。换言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患者有的发热体温并不高,可能最高体温为37.3℃,但是胸部影像学出现改变。最不好防控的就是有些感染患者不发热,主要表现为乏力或者轻度腹泻,行胸部影像学可以看到相关改变。还有一些患者在没出现发热等症状的潜伏期就把病毒传播给其他人。所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防控比SARS难就在这种情况。

澎湃新闻:按照病毒发展的规律来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和之前的SARS有哪些不一样?

李太生:SARS是从2002年12月份出现,一直到2003年4月才确定病原体。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从2019年12月第一个病例报道,到2020年1月11日就确定病原体,包括其基因序列,而且可以进行核酸检测。

这就是相对于2003年的非典我们有利的方面。因为非典时根本没有核酸检测,当时主要靠是否发热、是否出现肺炎病变、白细胞是否不高,是否有流行病学史、抗生素是否无效这5条来确定诊断。

现在初步认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传染性与非典SARS的特点不一样,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相对隐秘,不好防控,但进展慢,总体的病死率到现在为止,比非典SARS低。

应对疫情的协和方案:不能让一线医护人员当炮灰

澎湃新闻:日前,您主笔撰写了一个《北京协和医院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建议方案》,请介绍一下有哪些防治传染病经验被纳入其中?

李太生:我们在2003年非典的时候,就根据当时卫生部关于非典的诊疗指南,结合我们医院自己的一些经验体会,写过协和医院的非典诊疗方案。

1月21日,北京协和医院召集相关科室包括感染内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急诊科、重症医学科、内科重症医学科、检验科等开了一个会,会上核心点就是我们要把这次疫情当作一个战役来打,要科学、规范、有序地防治,作为医疗专家要拿出一个协和方案。

这个方案有几个特点:第一点是强调上一线医生和护士的资质,比如为保护医务人员我们规定了55岁以上不能到一线,有糖尿病、高血压、肿瘤、免疫功能低下的不能到一线。同时给医务人员做好培训,不能让他们当炮灰、当牺牲品。

第二点是我们调整了需要重点筛查和持续关注的目标人群,如无明确病因且暂未出现肺内影像改变的急性发热患者,也要开展核酸检测,这样有助于早期诊断。

第三点是治疗。在抗病毒治疗中,对于目前没有经过严格证实的抗病毒药物克力芝,我们比较谨慎地提出,如果实在是重症病人,可以酌情适用。另外对重症病人提出了免疫球蛋白治疗,这可能为一个不错的方法,但是后面需要更多循证医学依据。

第四点是如果有人去过武汉、存在发热症状,但是核酸检测阴性,肺部的影像学也不能完全排除,可以查查淋巴细胞亚群,这也是结合我们当年对于SARS还有流感的研究得出的结论。

第五点是对于重症使用呼吸机的患者,如何转运,在这种高暴露情形下,医务人员一定要做好严格的防护。

澎湃新闻:目前武汉方面在加紧建设集中收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医院,从控制医护人员在医院被感染的角度,您觉得新医院在投入使用后要注意哪些问题?

李太生:新医院除了硬件必须要保障好,软件更重要。软件好就是要重视医务人员的培训管理。

我建议感染科医生应该发挥更大的作用,多做点奉献,多出点主意。但并不是说呼吸科、重症科不重要,而是大家要齐心协力。

我特别强调,感染科医生在防治中一定要起核心的指导作用,这是我的经验之谈。因为对于呼吸科或者重症科的专家来说,他们在治疗和抢救上是强项,但是关于本次疾病走向,医生自我保护,应该是感染科医生的强项。

武汉虽然有医务人员感染,但是我了解到的消息反而是感染病科或者传染病医院的医务人员感染最少。比如武汉最早收治病人金银潭医院,一直到昨天我接收到的消息是没有一个医务人员感染。而其他科室的专家更应该注意这点,有时候都是医生,但是让一个其他专科医生一天两天学会像干了三四十年的感染科医生的这种防护不大可能。我们在非典时候,就是感染科医生、急诊科医生、外科医生三个人一组上,慢慢就带会了。

澎湃新闻:在国家发布的诊疗方案和“协和方案”中都提到可以试用艾滋病治疗药物克力芝,现在有些患者家属在网上求购这个药物,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李太生:这个药物是处方药,必须在医生指导下用,换言之即使医生判断病人需要,也要有医生指导才行。自己从网上购买是不建议的!

克力芝有副作用,要如何使用,剂量多少,疗程多长,哪些人不能用,到目前为止各种治疗方案中未详细描述。我在我们建议方案中提到了,如果真的要用,一次两片一天两次,用两个星期。但是一定要注意这个药的副作用,20%左右的人吃完之后会出现消化道反应,包括恶心、不想吃东西,还有最重要的是会出现腹泻,一天3-4次拉肚子,尤其刚开始用药的两个星期到一个月。

另外还有些人用了会出现转氨酶升高导致肝损伤,时间用久了还可能出现血脂增高。

面对一个新的疾病大家都恐慌,所以只要有什么建议就马上去试,这种心态要不得。我们一定要科学、理智、规范,最好是高效,达不到高效最少也是有效地进行防治。

    责任编辑:钟煜豪
    校对:余承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