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样的纪录片才能获得腾讯谷雨的青睐呢?

2020-02-01 09:37
广东

原创 GZDOC 广州国际纪录片节

腾讯新闻谷雨工作室近年来致力于提供资金和传播平台以扶持纪录片的发展,作为总制片的宋晓晓也一直关注着纪录片行业的发展。宋晓晓表示,谷雨一直都在支持那些聚焦新闻热点、通过个体命运反映时代变化的议题。她希望,谷雨所孵化的纪录片可以在影像表达上更加完善,而谷雨也会给予这些项目资金、技术和运营上的支持。

近些年越来越多制作人和资源方的加入,让非虚构写作和非虚构影像之间终于搭建起了桥梁,使得那些具有强大故事性和人文力量的文字故事,有了转化为影像被更多人看到的可能。怎样的纪录片才能获得谷雨的青睐呢?谷雨孵化的纪录片项目又有什么特点呢?

宋晓晓在“抖音快手时代的深度内容创作”论坛中发言

【Q&A 对谈实录】

点击观看宋晓晓专访

GZDOC:这两年谷雨引进、扶持了很多纪录片,比如《初三四班》《十年:吾儿勿忘》等等,怎么样的纪录片才能获得谷雨的青睐呢?

宋晓晓:谷雨在两三年前开始扶持纪录片,最开始是希望每年可以有公益类型的项目可以进入我们的视野。因为现在的纪录片发展有些两极分化,一部分更受年轻用户、更偏“爆款”的内容可以上线;但剩下的一部分则很难进入官方和观众的视野,比如一些没有太多经验和背书能让平台决定合作的独立导演、新锐导演。所以我们就拿出部分资金去支持这些项目,后来项目积累多了之后发现,有些一时半会没有被大众所看到的纪录片,实际上最终成型、上线、播出之后也会引起大家广泛的讨论。这是因为谷雨所支持的议题大多数和新闻热点相关,或者是通过小人物命运映衬大时代变迁,这些题材和角度是谷雨一直以来想要选择的选题类型。

《初三四班》海报

另一方面,今年腾讯企鹅智库的用户数据调查显示,腾讯的用户大概有一半左右是大学本科甚至是研究生学历,在大、中型城市居多,男性比女性稍多。所以我们接下来也希望能寻找到适合这类用户人群观看的纪录片,但不是说选择的项目一定是他们喜欢看的,也可能是他们应该看的、在平台上有稀缺性的题材。

GZDOC:对于谷雨孵化的纪录片项目有什么期待?

宋晓晓:对于已经孵化的项目,首先我们还是希望能够在影像风格上更完善,在选题和立意确定的基础上有更好的后期、声音制作和故事表达的流畅性,让普通的观众尤其是那些平常不怎么看纪录片的观众比较容易进入故事,比较容易产生认同。我们平台也是为这些正在孵化的项目给予一些支持,比如说一些资金支持、技术辅导和运营建议,比如说用什么样的剪辑方式或者是镜头语言来表达能够更受互联网观众的关注和喜欢等等。

GZDOC:近年来,业内有从非虚构写作到非虚构影像的转化趋势,谷雨也一直在支持非虚构作品的创作,那您是如何看待非虚构写作和非虚构影像之间的关系的?

宋晓晓:其实我觉得也不能完全叫转变,而是终于搭上了一个桥梁。其实纪录片和非虚构写作都同样具有重要的新闻特性,一个新闻事件而引发出的人物特稿或者是说一些非虚构写作的故事,其实它们本身就有非常良好的可以被制作成纪录片的基础。可是我们需要一个桥梁,这个桥梁就是有更多的制作人和资源方的支持,让它们从文字变成影像,让更多的人看到。

因为谷雨本身也积累了非常多的非虚构故事和人物,这些实际上是我们的非虚构的故事源或者可以说是一个故事的盒子,这些真实事件本身就具有非常强大的故事性和人文力量。如果这样的事情能够被更多大众认知,甚至是推动社会的发展,比如像《我不是药神》那样推动国内医疗制度的优化,那我觉得这是一件更好的事情。所以我们现在也在寻找一些可以把文字报道孵化成纪录片的内容,最后再由其他的合作方来孵化成电影。

《我不是药神》海报

GZDOC:您是如何理解纪录片的非虚构性的?

宋晓晓:我觉得纪录片算是非虚构影像的2.0版本。在过去,我们可能认为只要还原真相,让大家了解事件概貌就可以了。但是纪录片需要我们在创作上进行升级,这个创作上的升级意味着纪录片导演需要在这个真相里面去截取他所需要的部分,然后要带上导演自己的视角和态度来向大家阐述在这个事件背后的一些思考。其实纪录片人要做的事情是,我们把这些现象和真相提炼出来,然后去引导观众做一个启发和思考。所以我觉得这两者之间应该是一个上下游的关系,先有非虚构影像,然后再通过导演本身的二次创作,或者是说二次截取来做提炼。

GZDOC:去年谷雨成为IDFA(荷兰阿姆斯特丹国际纪录片电影节)的首个中国决策合作伙伴,今年又来到了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您对此有怎样的期待呢?

宋晓晓:其实我参加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应该有五、六年的时间了,我觉得节展越来越丰富了。首先是纪录片的内容和项目丰富了,也有越来越多的跨界人士参与到这里面来,比如说电影投资方、剧情片制作人以及其他的平台和合作方。我觉得这个是非常好的现象,因为纪录片不能只局限在一群固定的人里面来运作,它始终是要走出去听更多的声音、集合更多的力量。我觉得这个是从去年到今年,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非常大的改变和升级。

其次是论坛的类型也丰富了,因为过去的论坛其实都在说我们要怎么拍纪录片、怎么把纪录片推给观众和国际,核心都在“纪录片”这三个字上。但今年我更多的看到把纪录片这个概念给放大了,它可能包括但不限于纪录片,比如说有纪实综艺、有互动性更强的互联网内容、有非虚构的内容,甚至有非虚构电影的IP改编内容。我觉得它的层次更丰富,也适合更多的人来参与来讨论,把它真正变成一个良性的行业链。至少可以从一个生活中的真实事件出发,后续发展出很多的内容,被不同需求的观众看到。

GZDOC:今年在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有没有看到让您印象深刻的片子呢?

宋晓晓:今年我是提案大会复评的评审,所以基本上初选入围的项目我都看过,有三个提案让我印象比较深刻。

一个是关于拳击手妈妈的,首先选取的人物是有特殊性的,她是一个职业拳击手,其次她也是有共性的,因为她也是个职场妈妈,会面对所有的职场妈妈所面临的问题。实际上女性内容在这两年越来越受用户的喜欢,即便男性,其实他在看的时候也能够得到一些启发。特别是本身是父亲或者是正准备当父亲的时候,他们可以参考,在这个社会当中,女性一方面要应对职场的问题,一方面要身顾家庭的责任,这个时候要如何抉择。

《拳后妈妈》海报

另一个是有关云养宠物的,其实我们现在可以运用智能家居或者是摄像头,在我们出差离开家里的时候,用这些智能工具和家里的宠物进行交流,还有其他的一些自动喂食器,几乎让你不用在家也可以照看宠物。那云养宠物的背后,反映的其实是现代人越来越忙,但他们的精神世界越来越匮乏,所以他们需要云养宠物。这个听起来好像很不“谷雨”,但其实并不是说新鲜的议题我们就没有兴趣,我们更关心的是现象背后的本质。

《现代宠物》海报

还有一个是叫《七十二家租客》,讲的是很多九零后的年轻人离开故乡,来到大城市工作,在租房时面对的不同情况,他们可能是单身租房、情侣租房或者是群租房。我觉得这个题材是谷雨比较关注的,所以我会印象比较深刻。

《七十二家租客》海报

GZDOC:可以对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说几句祝福的话吗?

宋晓晓:祝福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能够一年比一年办得更好、更丰富,能够召集到不同的有趣的人来加入到纪录片的行业创作当中。虽然我还没有时间去看今年的大学生作品,但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突破,我们需要年轻的力量,我们也需要更多的学生群体,让年轻人去拍年轻人的故事。其实七零后和八零后的人去拍九零后,我觉得一定是有年龄的代沟或者局限性的,所以我们也愿意看到更多的年轻的力量。希望未来在现在这样比较丰富的基础上,能够有更多的年轻人的内容,有更多年轻的创作者加入到这个行业中来,看到更多的陌生的、新鲜的面孔。

部分图片来源于豆瓣

如有侵权,立删

采访:杜安琪&周予仪

编辑:ISABEL

推荐阅读:

新片速递 | 腾讯美食纪录新片强势来袭!快擦擦你的口水

这份片单里有最值得被珍藏的春运记忆

中国创业热潮真人秀导演关琇:纪录片创作和创业都并非易事

纪录片新玩法,读懂千禧一代喜好

青蜂侠创始人王海:5G时代会让短视频的风越刮越猛烈

原标题:《怎么样的纪录片才能获得腾讯谷雨的青睐呢?》

阅读原文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