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话春联中的文化与人情

2020-01-23 16:04
上海

小云 世纪朵云

2020年1月18日,海派作家、书法家管继平做客朵云书院广富林店,在春节来临之际,和大家聊了聊春节的对联文化。

管继平在现场

春联的起源

管继平说,春联是一种雅俗共赏的传统文化。在古代,上至皇宫贵族,下至普罗大众,都有写春联、贴春联的习俗。

春联这种对仗的文字形式,来自诗词,自古有之。诗经中的诗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陶渊明的名句“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皆是例子。

现场读者

但公认的史上第一幅春联,诞生于五代时期。后蜀皇帝孟昶,曾命大学士题桃符,但他始终不满意,于是亲自写了一幅对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在大年初一的时节,这幅对联写在红纸上,挂在了门上,因此它被界定为史上第一幅春联。

春联的相关规则也随之定了下来。比如,春联一定要写在红纸上,春联要避免不吉利的字眼,春联的平仄借鉴诗词的韵律。

春联的多种文化面貌

春联诞生之后,广为流传,蔚然成风。到了宋代,写春联成了文人士族的习俗,春联象征着人们对新年福运的殷切期望。

到了明清,学士们将春联进一步普及,形成了对联文化。对联从此不止用于新年祝福,还成了文化生活的一部分,真正飞入了寻常百姓家。

管继平说,对联的许多新功能,往往是由文人趣事引发出来的。

比如,元代的大书法家赵孟頫曾给一家酒楼题联,联为“春风阆苑三千客,明月扬州第一楼”,此联一举成为千古名句。由于赵孟頫生前即闻名于世,当时的人为了瞻仰赵孟頫的墨宝,争先来到这家酒楼,无意之中,这幅对联成了一则绝佳的宣传广告。直到今天,除了庙宇,酒店依然是使用对联频率最高的地方。

赵孟頫

在元明清三代文人的努力之下,对联发展出了各种各样有趣的形式,无论是文学性还是趣味性,对联的文化内涵都越来越丰富。

对联在婚庆、寿诞、祭奠等人生重大场合被广泛使用,既有文学性又有表达情感的实用性。许多经典的对联都出自这些场合。

对联还在对仗的形式上花样百出,发展出了回文联,叠字联,谐趣联,嵌字联,集句联,猜字联,顶真联等多种有趣的形式,在众多文人轶事和历史佳话中频繁现身。郑板桥、唐伯虎等明代文人,和鲁迅一样,常常成为某些杜撰对联的作者,引一片笑声。

读书会最后,身为书法家的管继平,现场挥毫泼墨,书写对联和新年“福”字,和大家一起为来年的福运祈祷。

管继平现场写春联和“福”字

世纪朵云旗下书店

春节期间具体营业时间如下:

文章已于修改

原标题:《趣话春联中的文化与人情 | 云间读书会(第15期)札记》

阅读原文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