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单|病菌·人类

2020-01-23 12:07
北京

學人Scholar

《瘟疫的文化史》

新星出版社,2005年

社会在进步,医学在进步,但抗争仍在继续,如何改变观念,真正实现与自然母亲和谐相处,是摆在现代人面前必须要解决的课题。人类的进化发展史同时也是与病菌、病毒,与瘟疫进行艰苦卓绝的抗争的历史,中世纪横扫欧洲的“黑死病”、曾经一度阻挠巴拿马运河开凿工程进度的“黄热病”、19世纪初肆虐美国的流感,还有疟疾、艾滋病、SARS等等,都是人们谈之色变的对人类造成过巨大损害的瘟疫。作者从文化中的角度出发,对这些瘟疫的起源,对人类造成的伤害以及人类的之抗争的历史进行了剖析,史料详实,文笔生动,对瘟疫肆虐时无辜的受害者投以悲悯的目光,并怀着极大的敬意记述了那些为战瘟疫而前仆后继、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科学家和医务工作者的伟大事迹。

《天国之花:瘟疫的文化史》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天花,最具杀伤力的传染病之一,几千年来吞噬着人类的生命,不管是王子,还是贫儿。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五世真正的死因是什么?康熙继位有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吗?罗马智者皇帝马可·奥勒留的死多半与天花有关,亚伯拉罕·林肯差点因为天花而不能完成他著名的葛底斯堡演说……天花是造成“雅典瘟疫”的罪魁祸首,使雅典最终败给了斯巴达;天花使英国的斯图亚特王朝提前灭亡;佛教最初在日本的命运与天花息息相关天花是欧洲人进入北美殖民地的得力助手……一部天花历,也是一部微缩的瘟疫史,一部人类认识自我与自然的历史。

《瘟疫与人》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0年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随着科技的发展与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增强,人类面临的全球环境问题也越来越突出,越来越错综复杂。目前,诸如气变化、环境污染、生态退化和生物多样性破坏等主要环境问题,都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严峻而不容回避的威胁。《瘟疫与人民》在其最初的出版之后,立即获得了评论界和大众的一致好评,通过疾病对文化的非同寻常的影响——政治、人口、生态和心理——对世界历史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解释。从天花征服墨西哥到西班牙,再到中国的黑死病,再到欧洲的伤寒,疾病的历史就是人类的历史。随着20世纪80年代早期艾滋病的发现,这个事件的编年史又增加了一章,威廉·麦克尼尔在他对这个更新的编辑的新介绍中对此进行了探索。

《大流感——最致命瘟疫的史诗》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8年

1918大流感的死亡人数最初估计为2000万,后增加为5000万—1亿。这个数字不仅高于历年来命丧艾滋病的人数总和,更远超中世纪黑死病所造成的死亡人数。《大流感》讲述了1918年全球性大流感故事的始末,再现了这场最致命瘟疫发生、发展及肆虐全球的过程,是一部关于20世纪科学与医学的传奇。

《疾病的隐喻》

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

《疾病的隐喻》一书收录了桑塔格两篇重要论文“作为隐喻的疾病”及“爱滋病及其隐喻”,在文章中桑塔格反思并批判了诸如结核病、爱滋病、癌症等如何在社会的演绎中一步步隐喻化,从“仅仅是身体的一种病”转换成了一种道德批判,并进而转换成一种政治压迫的过程。桑塔格关于结核、癌症、艾滋等疾病的隐喻性描绘,从社会、文化、政治等角度将疾病妖魔化,为之打上耻辱的印记,而罔顾患者的不幸与痛苦,将其置于另一重惩罚之下。桑塔格说看待疾病最真诚的方式是“尽可能消除或抵制隐喻性思考”,然而旧的隐喻或许不断凋亡,但新的隐喻仍在继续伤害着病人。

《哥伦布大交换:1492年以后的生物影响和文化冲击》

中国环境出版社,2010年

1492年10月12日清晨,意大利探险家哥伦布乘“圣玛利亚号”航行到美洲大陆,东西两个半球就此遭遇。这是欧亚大陆与美洲大陆的相遇,也是旧世界与新世界的相遇。随着科技的发展与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增强,人类面临的全球环境问题也越来越突出,越来越错综复杂。目前,诸如气候变化、环境污染、生态退化和生物多样性破坏等主要环境问题,都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严峻而不容回避的威胁。

《枪炮、病菌与钢铁:人类社会的命运》

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2006年

为什么是欧亚大陆人征服、赶走或大批杀死印第安人、澳大利亚人和非洲人,而不是相反?为什么小麦和玉米、牛和猪以及现代世界的其他一些“了不起的”作物和牲畜出现在这些特定地区,而不是其他地区?在这部开创性的著作中,演化生物学家贾雷德戴蒙德揭示了事实上有助于形成历史最广泛模式的环境因素,从而以震撼人心的力量摧毁了以种族主义为基础的人类史理论,《枪炮、病菌与钢铁—人类社会的命运》是理解人类社会发展史方面的一个重大进展,它记录了现代世界及其诸多不平等所以形成的原因,也是一部真正关于全世界各民族的历史,是对人类生活的完整一贯的叙述。

《麻风:一种疾病的医疗社会史》

商务印书馆,2013年

本书是对被现代研究者称为“麻风病”的这种令人恐怖、被污名化的疾病所做的细致研究与探讨。首先从包括该疾病最初的描述在内的帝制时代的典型记录入手,进而追踪了该疾病与中国社会、政治领域的关系(传染理论促动地区乃至全国性隔离病人的努力);宗教传统(佛教和道教将病人患病归于救赎),和不断演化的医学话语(中国医生已对麻风病病因争论了数个世纪)。麻风病甚至突然出现于中国民间故事中,将麻风病的传染扩散归咎于同不守妇道女子的性接触。其次作者还将麻风病本身的历史置于殖民主义、种族政治学以及“帝国危机”的全球性大背景中来加以考察。19世纪末的全球性瘟疫大流行似乎正验证了西方人对于黄祸的恐慌,他们认为中国移民严重威胁到了公共健康。因此,控制疫病(如果无法消除的话),就成为了贯穿晚清帝国,国民政府乃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现代化、建立民族国家目标的一项中心任务。

《我们为什么生病:达尔文医学的新科学》

湖南科技出版社,1998年

这是近50年来在生物医学领域里写的很重要的一本书。关于我们的身体为什么这样对创伤和疾病作出反应的有说服力的探索。大多数人都知道达尔文学说。但是现在,在开创一个新的考察进化论和医学的领域里。尼斯和威廉斯博士指出疾病的许多方面不过是进化过程的副作用。事实上,人类和他们的敌人——病毒、细菌和寄生虫之间不断的战争——确实是一场进化史中的军备竞赛,在这场竞赛中,我们人类需要利用关于自然选择的知识使我们永远处于领先地位。

《消失的微生物:滥用抗生素引发的健康危机》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年

为什么现在的孩子越来越高、越来越胖?为什么青少年糖尿病越来越多、发病年龄越来越小?为什么越来越多的现代人患上了哮喘、过敏性鼻炎以及五花八门的食物过敏?种种“现代疾病”背后是否有一个共同的“罪魁祸首”?美国著名科学家马丁·布莱泽认为,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由于滥用抗生素及剖宫产,我们在不经意间已经伤害了与人类协同演化了数十万年之久的“微生物朋友”,特别是在我们的孩子们身上,这扰乱了人体内微生物的稳态,打破了人体与微生物之间的平衡,进而危害了我们身体的代谢、免疫和认知能力。

《国士无双伍连德》

福建教育出版社,2011年

伍连德是中国卫生防疫事业的奠基人,中国现人科学家中第一位为世界所推崇者。自1907年从南洋归国服务,30年间始终为中国现代医学的领军人物。其一生丰富多彩、曲折坎坷,是从晚清到民国许多重大历史事件的亲历者和见证人。尤其是在1911年东三省大鼠疫流行时,伍连德临危受命,领导了一场由中国人主导的国际防疫行动,成功地扑灭了数百年不遇的大瘟疫。本书试图从大历史的角度,通过伍连德这个人物来展现现代医学在中国的传奇进程。

原标题:《书单|病菌·人类》

阅读原文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