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陌生人社交:制造关心与被关心

2020-01-24 10:49
江苏

原创 新潮 新潮

两个活动

2019年12月开始之前,“新世相”公众号与中国日报新媒体合作推出了一个“晚安短信计划”。报名后,用户自2019年12月1日起会每天收到后台发送的一条晚安短信,每晚 10 点发送,每天的内容都不一样,持续 31 天,直到跨年。

用户也在12月的某一天有机会可以发出晚安短信,并随机被一个陌生人收到。

2019年12月6日,报名参加“晚安短信计划”的用户收到了来自陌生人的晚安。那一天“晚安短信计划”这一话题登上了微博热搜;在微博里,参与者乐此不疲地,与彼此分享着来自陌生人的问候。

(新世相的推文)

100万参与者在11点准时亮起的屏幕,带来了如同节日的惊喜。

与这个活动相类似,在2019年11月,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2018级学生以班级为单位,举行了为期一周的“守护天使”活动。每个同学都既是守护者又是被守护者,对彼此之间的身份了解都只是单向的,也不被其他人所知。参与者们通过在群内匿名发暖心的话、送礼物、写信等方式为被守护者做三件小事。

11月29日,各班举行活动开幕大会,组织同学们进行抽签,认领自己守护的对象。守护结束后,各班级举行了“守护天使”分享会主题心理班会,揭开所有人的身份。

在活动后续的问卷反馈中,不少参与者表示此次活动“很温暖”“很有趣”。

与他者建立联系

在“守护天使”守护他人与被守护的过程,明显增多的与他者交流的机会是最鲜明的特征。

在活动过程里,部分贴心的“守护天使”会对自己被守护的对象嘘寒问暖,一日三餐、早安晚安,不放过任何一个可以表达关心的时机。即便是天性害羞、内向的个体,一旦参加了这一活动,在任务模式的推动之下,也会主动向他人表露自己的关心。

这样的活动所带来的影响,正如新闻传播学院的活动策划,正是这样表达了“守护天使”活动的初衷:“让每个人都不再孤独。”

然而,当个体身处校园之中,或许能够获得学院里组织、安排的机会;但步入社会之后,会为个体提供类似机会的组织,少之又少。每日定点往返于上班地点与家之间的人,与人接触的社交渠道,实际相当窄化。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晚安短信计划”应运而生。

“晚安短信计划”之所以吸引大批报名者的原因之一就是颇为诱人的——与陌生人对话的机会。在当下,亲密关系因其所需要的时间、精力成本的高昂而难以真正获得时,个体为获得情感上的满足,于是转向与陌生人建立联系。

心理学教授塞缪尔·韦西埃曾用研究表明:人类是一种有独特社交习惯的种群,需要不断有来自他人的输入来建立一种文化上被认定为合理的社交指南。这也是人们寻求生活的意义、目标和自我认知的一种方式。

随机匹配的刺激,对将收到短信内容的好奇,或许可借此机会与他者建立稳固联系的期盼……在这些心理的推动之下,“晚安短信计划”顺利迎来了它的100万报名者。

与陌生人交流的趋向

在“守护天使”的活动反馈中,一位同学说:“我们总是期待‘陌生人’的善意和与‘陌生人’互动,但可能忽视了身边的人。”在手机屏幕与网络构建的社交大行其道的今天,这样的趋向确实存在。

在微信这样以熟人朋友圈为核心的社交平台,许多使用者倾向于有所保留,而广场式的、随时有陌生人闯入可能的微博反而成了可以“掏心窝”说话的场所。

2019年,不少互联网企业相中了陌生人社交领域。腾讯先后抛出了猫呼、轻聊等7款社交类APP,涵盖陌生人聊天与匿名聊天;网易云推出了声波之时,百度也捧出了自己的听筒。

陌生人社交趋势的流行,有其背后的原因。

我们之所以更趋向于与陌生人交流,是因为在于陌生人交流时我们能够卸下自己的人格面具。

荣格在《原始意向和集体无意识》一书中写道:人格面具是个人适应抑或他认为所采用的方式对付世界体系。换句话说,在与陌生人交流时我们可以不用顾虑自己在对方心目中的形象,不受限于身处人际关系网络中所扮演的个体角色,表达真实的自我。

“晚安短信计划”正是考虑到了这样的心理这样的与陌生人互相倾诉的行为成为了一种新的互相取暖的方式,晚安计划希望通过这一方式补足现代人身边“善意”的不足,在疲于应付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之后揭下假面,让孤独有处安放。

韦尔曼曾提出:“网络环境扩展了传统意义上的人际交往,是交往对象涵盖了弱联系和陌生人,网络环境中的社交是一种似近实远、似远实近的社会关系。”

在网络社会中,人们通过网络终端进入虚拟交往空间,根据兴趣爱好选择心仪的交往对象和交往活动。在这种去社会性的交往中,交往双方可以摒弃来自现实社会的身份、地位等要素,进行平等而又轻松的交流,交流话题由自己选定,避免了现代社会人际交往的约束和压力。

从这一方面看,我们似乎跟陌生人更聊得来了。

但事实上,人们可以因为同一个兴趣点而结交朋友,也可以瞬间解除朋友关系、寻找替代者。这种借助网络的、浅层的社交关系是疏淡而脆弱的,深度的、稳定的亲密关系还是难以达成,只是因为替代者的众多而造成了我们“对陌生人更热情”的表象。

关心与被关心的渴望

无论是“新世相”公众号发起的“晚安短信计划”,还是新闻传播学院举行的“守护天使”活动,向大家提供的都可被概括为一个与具体的他者联结的机会。

这样的联结,是否真的达到了个体建立一段新关系的需求?

对于“守护天使”的活动,部分受访者给出了这样的答案。他们表示活动确实有趣、温暖,但这对他们的人际交往并没有带来太大的变化。这其中的原因有两点,一是守护者与被守护者本身相识,二是在活动期间的关心过后,被随机匹配的两者并未有更多更深的交集。

这并不难理解。

对于温暖的亲密关系,鲜少有人会反感,但是建立一段亲密关系却不是一件可以追求的事。尤其是在大学阶段,友情大多是源于相同的爱好或相似的性情。随机匹配的“缘分”可以带来善意的关心,却很难送来合适的深交对象。

而对于“晚安短信计划”的效果,有受访的用户表示:信息字数少、内容简略,很难从中获取具体可感的共鸣,与其说是善意,不如说是“发现世界上还有许多温暖的人”给了自己些许慰藉。就好像看爱情电影,并不是对于其中的桥段多么感同身受,而是让你相信这个世界上还有美好的爱情存在。报名参与“晚安计划”的陈同学表示,一开始以为一个月都有独发给自己的短信,后来发现除了一天以外的都是统一发送,还是有些失望。

(部分“晚安短信计划”短信内容)

收到短短的一行来自陌生人的短信,并不意味着被陌生的故事打动并发生某种“共振”,而是传达了一种“世界上仍有许多人在真挚地爱、认真地生活”这一信念。

尽管这样的活动离帮助人们建立新关系、发展新羁绊还有一段距离,但它们确实传递了一种信号——人们关心他人与被关心的渴望。

如上文提及,成功建立亲密关系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但对他者投以关心,感受来自他者的关心,总非难事。

参考资料:

《我要让100万中国人的手机,每晚11点同时亮起,持续一个月 | 晚安短信计划》,新世相公众号。

《再度热闹的陌生人社交圈,还能容纳新玩家吗?》,界面新闻。

采写 | 金 晶 新闻传播学院2018级本科生

魏伊凡 新闻传播学院2018级本科生

戚新源 人文试验班2019级本科生

图片 | 部分来源网络

美编 | 黄 雯 新闻传播学院2018级本科生

责编 | 黄 雯 新闻传播学院2018级本科生

原标题:《纪实 |与陌生人社交:制造关心与被关心》

阅读原文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