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黑水国

2020-01-20 21:49
甘肃

俯瞰南城,明朝所筑南城东西长245米,南北宽220米,城墙和角墩都较为完整。

南城内大量散存的有两种独特的断砖,叫“子母砖”,子砖凸出的部分镶嵌在母砖凹陷的部位,妙合无垠。

古城颓废不堪,黄沙、断砖残片、骆驼刺、梭梭草遍布城内外。

落日的余晖映红了残垣断壁,微风起时似有细沙轻轻蠕动。脚下是千年断砖残片,触手可及千年土坯城墙,仿佛时空穿越于千百年前城池,脑海中清晰地勾勒出月氏聚牧、汉匈争战、茶马交易、兵防屯驻、沙毁古城的一幕幕场景;仿佛看到了昔日古城的繁华盛景、孤寂悲壮的历史演绎;遥想到了汉唐,古城为丝绸之路上的商旅驼队迎来了朝阳,送走了晚霞。

这处古城即黑水国,位于张掖市区向西约10公里的甘州区明永乡境内。从空中俯瞰绿地中两片沙窝,格外醒目,黑水国古城遗址分南北两城,相距约3公里,国道312线从中穿过。

据黑水国遗址出土的文物考证,这里在4000多年前即有人类建造的痕迹,遗址是集汉唐古城、史前遗址、古寺院遗址、古屯庄、古墓葬为一体的庞大甘州“历史古籍”。

“黑水国”被当地人称之为“老甘州”或“黑水国”,但在早期历史典籍中并无明确记载。明末清初,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引元代《杜氏通典》,认为此系汉时张掖古城,而古城来历至今仍是未解之谜。

由来探究

黑水国南北两城均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南城现存城墙多为明代所筑,城内散存有大量汉代砖块,城墙和角墩较为完整;北城疑为汉代所筑,城墙和角墩大多已被沙漠所淹。两个城池造型基本一致,平面为方形,像旧时屯庄或族人城堡。城墙为黄土夯筑,四角筑有方形角墩。

黑水国究竟是怎么来的,又是什么人所建,史无记载,众说纷纭。1941年9月,于右任先生同考古学家卫聚贤等人赴莫高窟考察,途经张掖,听说有一座黑水国古城,便欣然前往,却寻无所果,他在《黑水国》一诗中称“沙草迷离黑水边,何王建国史无传。中原灶具长人骨,大吉铭文草隶砖”。

有关黑水国得名有几种说法:很早以前,黑河绕古城而过,因傍依黑河,故得名“黑水国”,遗址北城外围现在还有黑河的一段河道。又说是当地方言讹传,黑水国古城周边地势低洼,积水成潭,当地老百姓称为“黑水窝”,“窝”和“锅”读音混淆,久而久之,叫成了“黑水国”。第三种说法是匈奴人移居这里,划疆而治,为小月氏国,国都就建在此地,民间传说匈奴人肤色黑,称作“黑匈”,后来人们把他们建立的这个古城称为“黑水国”。

敦煌研究院的学者们认为:根据蒙古语和突厥语乃至原始突厥语,这里所谓的“黑”,其词意是“大、雄浑”,而非“黑”意。传说中黑水国是叫“黑匈”的匈奴部建立的,而黑匈奴就是大匈奴。所谓的“黑河”,突厥语原意是大河。

几种说法中,黑水国因黑河而得名最为可靠。

南城留存完整的角墩,登上角墩南城全貌一览无余。

南城正东面开一城门,五步余宽,有弧形瓮城,是典型的古代军事防备工事。

挖掘后的史前文化遗址,在黑水国遗址周围,分布着汉代——魏晋时期的墓葬达1万余座。

俯瞰疑为汉朝所筑的北城,城墙和角墩大多已被沙漠所淹。

昔日辉煌

丝绸之路上的张掖,在汉唐时期可谓盛名远扬,是丝绸之路上一颗璀璨明珠。公元609年,隋炀帝西巡经青海到张掖,召集西域27国的使团在张掖焉支山下举行了轰动世界的“万国博览会”,这是中国最早的贸易洽谈会。

黑水国遗址距张掖市十多公里,它比张掖的历史更为久远。

黑水国遗址以南、北两座古城和较多的汉晋古墓著称于世。遗址区域南北长15公里,东西长10公里,遗址内含史前文化遗址、汉代建筑遗迹、古城址、古墓群、古屯庄、古寺院遗址以及古代耕地等遗迹,内涵丰富。

今天具有象征性的遗址为对称分布在国道312线南北的两座古城堡,南城东西长245米,南北宽220米,北城与南城一般大小。

黑水国遗址保护管理所所长田德昌介绍说,据推算,在黑水国遗址周围,分布着汉代——魏晋时期的墓葬达1万余座。

遗址内发现的壁画有《西游记》、《三国演义》等故事情节,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价值。近年来从黑水国遗址出土了大量珍贵文物,有制作精巧的铜镜、铜弩机,还有造型优美的铜马、木器和形态各异的陶器。

黑水国遗址内的汉代墓葬群,多数墓葬已被沙土埋没,凡未被埋没者,大部分已在新中国成立前被盗掘。

为进一步探究黑水国的真相,2010年到2013年,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组织在黑水国遗址进行了一场声势浩大的考古发掘。据考古报告称,在遗址出土了大量小米、粟、粘黄米、小麦、大麦等农作物以及动物骨骼标本,还发现了铜渣、铜器及距今4000多年的冶炼遗迹。这些史前时代的发现,可推断在距今4000年前的古丝绸之路上,无论是农作物种子的传播,还是冶炼技术、生产技术的交流,一直在持续进行。

如此庞大的墓葬群,如此多的出土粮食作物和生产生活遗迹说明这座城市昔日之大,人口之多,城市之繁华。

苍凉孤寂

黑水国的消失,是人祸还是天灾?从今日黄沙掩埋和众多历史考古学说来判断,生态恶化应是主要原因。

生态恶化学说认为,这里的气候干旱、少雨,空气蒸发量大,久而久之,炎热的气候使黑河消瘦改道,沙漠蔓延,渐渐不适合人居住,变成了无人之境。

民间有一个传说:隋朝时,有个叫韩世龙的大将驻扎此城。一天黄昏,一位皓发白须的老人来到古城,两手空空,却沿街叫卖“枣”、“梨”,呼叫过街,便杳然消失。人们大惑不解,报知韩将军,韩世龙觉得奇怪,但很快悟出神仙指点,须要“早离”。于是当机立断,率领军民连夜弃城而去,果然半夜狂风大作,摧城拔屋,一夜之间,城池便被风沙掩埋。

如今的黑水国古遗址南、北二城淹于沙窝中,沙窝分别被当地农民的庄稼地包围,绿洲中的沙窝格外突兀,置身遗址城墙上遥望,宽阔的河西走廊东西向延伸,远处祁连山顶白雪皑皑,残垣断壁在此情此景的映衬下形成了一幅苍凉的画卷。

古城颓废不堪,黄沙、断砖残片、骆驼刺、梭梭草遍布城内外。风雨已把那些断垣冲刷得如肌肤般光洁,南城正东面开一城门,五步余宽,有弧形瓮城,是典型的古代军事防备工事。北城墙里墙外,经年流沙淤积,堆至墙顶古城几近被淹,越发衬托出古城的苍凉与孤寂。

漫步城内,同行的田德昌随手捡拾一些断砖碎片,讲解道,砖是典型的汉砖,浑厚、结实、粗犷、古朴,更为称奇的是南城内大量散存的有两种独特的断砖,叫“子母砖”,砖分子母,子砖凸出的部分镶嵌在母砖凹陷的部位,妙合无垠。用这种砖砌的墙大概是希图牢固。散落于城内的还有粗糙笨重的汉陶,也有细腻精致青花瓷片、黑釉瓷片,每一块、每一片都诉说着古城从辉煌到凄凉的历史变迁。

未解之谜

黑水国遗址是一座谜一样的古城,早期史书没有记载,因此各种各样的传说为这座古城披上了一层层神秘的面纱。

若干年前,张掖城西古城黑水国就是从一个传说开始的。传说很久以前,有个牧羊人在黑水国附近放羊,他的牧羊犬每到黑水国就不知去向,牧羊人觉得很奇怪,想要弄个明白。有一天,他悄悄跟随牧羊犬到了残破的城垣下,只见牧羊犬钻进了一个地洞,他犹豫了一下,也随着钻了进去。进去一看,洞里像一座宫殿,每推开一道门,里面都堆满了金银财宝。他一直走到第九道门,推开一看,见屋正中的方桌上摆着一个金月亮,牧羊人欣喜若狂,想把金月亮带回家。可是当他刚一拿起,室内顿时一团漆黑,怎么也找不到出口。他只好放下,室内又恢复了光亮。牧羊人出洞后,做梦都想要取回金月亮,但一夜之间的风沙淹没了他所看到的一切,他再也找不到进口。

古城深藏金月亮的传说,让盗墓者、探险家向往不已。1938年,屯居河西的国民党军阀马步芳部的旅长韩起功,就因为“黑水国地下有金月亮”的传说,打着修筑公路的旗号,兴师动众开挖这座古城,掘开周边无数古墓,盗得不少珍贵文物,仅陶器就装了数卡车。

从大量被撬开的墓葬里出土的遗骸看,许多遗骸胫骨都很长,相关专家据此分析判断,他们个子应该较高,由此推断,黑水国一带曾生活着一支不同于汉族的其他民族。

1956年国家地质勘查队进行勘查后,推断遗址底下有古城一座。

2010年到2013年那场声势浩大的考古发掘成果接续了历史的空白,但并未发现地下之城。2013年,黑水国遗址及汉代墓葬群的发掘被评为当年的中国考古六大新发现之一。

从考古成果和有限的史料记载看,唐代曾在黑水国设巩囤驿,元代设西城驿,明代设小沙河驿,是传递政务情报的驿站。而唐朝之前,这里是怎样一个城池?是谁修筑的?都不得而知。偏居一隅的河西走廊,虽在古丝绸之路上曾是繁盛通道,但历史在黑水国的记载上却如同一部天书。

今年秋天,记者从张掖市区前往黑水国遗址时,312国道两旁考古挖掘留下的古墓坑接连出现在眼前。

时过境迁,自从俄罗斯人发现黑水国遗址并挖掘后,黑水国遗址的考古不断吸引着世界专家学者的目光,考古不断研究不息。

千百年来,黑水国几经变化,留下残垣断壁不断经历风雨的冲刷,传奇的古城给世人留下了无尽遐想。

来源:甘肃经济日报

编辑|张丽芸 审核|屈正新

点一下你会更好看耶

原标题:《传奇黑水国》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