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即至“鼠”来宝:呈献金融旧藏

2020-01-17 13:59
上海

原创 许斌 上海市银行博物馆

文│许斌

岁末年初,光阴静好。近期,银行博物馆收到多位长期关心博物馆建设发展的老专家、老员工和老朋友,向博物馆捐赠个人著作、档案史料和金融藏品。他们以拳拳热忱,为博物馆事业发展添砖加瓦,捎来春天般的温暖和感动。

书香袅袅话沧桑

近期上海书坛又有不少金融文史类的新作面世,银行博物馆的金融藏书馆又添多位金融历史专家学者的签名赠书。上海档案局邢建榕副局长新作《黄浦的夕潮》,收录其多年来从事档案文史研究的成果,其中多有关于名人名家的银行之缘,民国沪上的金融大事等记载;沪上知名金融史学者刘平先生的新作《微观金融史—一个银行职员的档案寻踪》,花费数年时间,以民国浙江兴业银行一名员工为样本,反复考证一手资料,从微观角度洞悉中国近代金融业态和时代风云;身为银行员工和资深期刊藏家的韦泱先生新作《旧刊长短录》,记载了其多年来对各类民国金融期刊收藏和研究的心得,独树一帜;民国钱业领袖秦润卿后人秦允宗老先生,则向博物馆捐赠了新近出版的《秦润卿年谱长编》,本书以年谱的形式,详细记录了秦润卿从事钱庄的毕生历程,史料详尽,许多内容属于首次披露,殊为难得。

证书历历忆平生

证书是一名员工职业生涯最好的“总结”。闸北支行退休员工张爱玉,将其个人从事银行工作多年积累的各类工作证件、获奖证书、职称证明等相关物品共计20余件,全部捐赠给银行博物馆。这些证书类藏品,较为完整反映了一名基层员工在工行多年的工作履历,见证了上海分行相关业务和制度的变革,折射了中国现代银行业一日千里的巨大变化。在捐赠的同时,《行家》杂志还对其进行了专访。通过这些资料,一位爱岗敬业、技能出色、细致认真的银行员工形象呼之欲出,也见证了老员工心系工行发展、关心博物馆建设的高尚情怀。

史料片片见发展

80年代上海青年结婚,得有怎样的储蓄计划?上海辞书出版社的资深编辑朱志凌先生,向博物馆捐赠了工行上海市分行在上世纪80年代发行的一些史料。其中有储蓄处编撰的《储蓄指南》就记录了这样一些现在看来挺有趣的话题。除了《储蓄指南》,朱先生还捐赠了1989年庆祝工行全国储蓄存款超2000亿元,上海市分行储蓄存款超100亿元的宣传卡片以及储蓄咨询宣传资料一组四张。这些微微泛黄的旧纸,记录了近30年之前,工行储蓄业务的发展情况,以及银行出于便民利民而编发此类宣传资料的初心。工行一步步发展至今天,离不开当年开拓创业的坚实每一步。此外,工行上钢新村支行在整理旧物时,意外发现80年代柜面所用推滚式“结清”字样橡皮业务印章一枚,出于对历史物品的敏感,便立即联系并将物品寄予博物馆工作人员。

文章已于修改

原标题:《来看看,新春即至“鼠”来宝:热心老法师接踵而来呈献金融旧藏诚意满满》

阅读原文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