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刘海粟任校长的上海美校《美术》杂志及文献

肖谷 仲和
2020-01-17 08:37
来源:澎湃新闻

上海刘海粟美术馆近日联合国内三家以刘海粟命名的美术馆,举行上海刘海粟美术馆建馆25周年系列大展,以缅怀刘海粟为中国近代美术史发展作出的巨大贡献。100年前刘海粟任校长的上海美术学校出版《美术》杂志的过程以及上海美术学校杭州写生的始末又是怎样的。

刘海粟

《美术》杂志共出版8期。我有幸在藏家处见到第三期至第八期。而第一、第二期这两册恰巧上海刘海粟美术馆分馆有收藏。经“刘海粟”研究者梁晓波的从中牵线介绍,最终,第三期至第八期,均入藏上海刘海粟美术馆分馆。

据了解,全国有关国家图书馆也无全套,所以上海刘海粟美术馆分馆收藏这八册全套也许是世上仅存的了,从而成为其“镇馆之宝”。

这是中国历史上发行第一次,也是第一种美术杂志,是上海近现代美术史,更是中国近代美术史上,极具历史研究、文化与艺术价值的文献。

以上第一期、第二期为上海刘海粟美术馆分馆旧藏

上海刘海粟美术馆分馆新藏《美术》

从1918年至1922年,上海美术学校一共出版了以“上海美术学校美术杂志社”发行的《美术》杂志三卷,共八号(册)。

这是上海美术界,也是中国美术界编辑发行的第一本专业美术刊物,由于其编辑者和撰稿人的专业性,以及对新美术研究的主动性和面对新美术的外来思潮,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索,尤其是在新美术思想的构建,中西美术交流,美术教育理论等三个方面提出了自己独特的理论观点,是深入研究中国近现代美术史的重要文献性资源。

《北京前门》油画 64.4X79.8cm 1922 刘海粟

值得一提的是第一卷第一号是教师编辑的,从第一卷第二号开始是由学生编辑,而且为便于读者从第一号的竖做改成横版并减少铜版制版的页面,以降低销售成本。

编到第三卷第一号的时候,竟发生了意外,原来是承印这一本杂志的“国光印书局”遇到了火灾,将全部稿件烧毁,不得不延期出版。所以只能仓促之间重新征稿,虽然大部分已恢复原状,但有几篇因原作者远在海外或在川、贵。到付印的时候还没有得到他们的回复,如果寄来只能下一次再补,也就是第三卷第二期(号)了。

此8册《美术》真实地反映了20世纪初(中国)上海美术学校的美学探索与教学理念,是中国近现代具有极其重要意义的首份美术杂志,可以说其学术文献价值地位在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中的首屈一指。此8册《美术》之所以说极具历史研究、文化与艺术价值的文献,是因为它保存与记录那个年代的许多已被时代遗忘事件,记录了上海美术学校自成立以降的写生事件。

1930年上海美术学校杭州西湖写生合影(月溪照像馆摄)

此次写生师生共85人,右八穿西装者为校长刘海粟。

图中有学生在树上挥舞着学校的旗帜

以下是《美术》杂志中呈现学校1920年、1921年以及1922年三次由学校教授记录的外出在江南地区的写生情况之文献。

1、上海美术学校1920年秋季旅行写生纪略

民国九年十月二十九日上海美术学校校长刘海粟,教员王亚尘、王济远,偕西洋画科二、三年级同学,赴杭州西湖作秋季旅行,写生之游。

此次同行的,有女同学十三人,住湖畔扮朱公祠(上海美术学校旅行写生队第二旅舍)。男同学五十四人,住湖畔照胆台(上海美术学校旅行写生队第一旅舍)。

连日写生大家都不怨跋涉之劳,美的醇化功效,于此可见一斑。

1900—1940年间所摄杭州西湖风景

十一月四日,风起黄沙蔽天,有写风景的。有写黄沙砂景的。还有几天下雨,同学即在亭下或茶楼中描写雨景。

又有两天早晨,大雾,既有拿出轻决的手腕,描画朦胧的大雾,由此可见绘画家,对于任何自然风景,都有特殊的美趣,风雨烈日都是不能阻止他的画兴的。

十一月七日夜,男女同学集照胆台开同乐会,以调剂数日来写生的疲劳。——肉体的——特请照胆台的老僧弹七弦古琴,还有陈晓江先生,郭廷敬君的滑稽演说,潘世秀君(女同学)的皮簧京曲,一时非常快活。

1900—1940年间所摄杭州西湖风景

艺术家的生活并没有一定的规范,随处都可以启发他的生趣。所以生活与艺术是有连带关系的。

从十月三十日起,一直写了两个星期,到十一月十三日那天,借杭州青年会将两星期所得的成绩陈列出来,做一个临时成绩展览会。

那天来参观的,有一千几百人,但是来批评的有正确的眼光很少。浙省是教育发达的地方都是这样,推而至于他省可想见了。我们从事艺术运动的人,可不极力想个传播艺术的法子么?闭会后有几个西新人来参观,看见闭了会,大大地懊丧而去。

1900—1940年间所摄杭州西湖风景

十一月十四日回校。这一天的早晨三点多钟,大家就起来了,搬的搬箱子,运的运网篮。劳动的声音一时诧作,快乐极了。

连日写生已觉疲倦,今犹不辞搬运者,岂非劳动美化么?不然何劳而不知其倦呢?

还有一椿可记的事,就是有旅舍至杭城都乘着小船,一时小船满湖。

风飘旗,水送浆,其乐有不可言喻者。再加以橙黄的初阳,直射着我们的眼帘,一幅很好的画材,能见不能写,这岂不是西子对我们的临别赠念么?

到杭城乘二班火车返校,抵校门已下午四时过了。(唐雋·记)

2、上海美术学校1921年春季旅行写生记

1900—1940年间所摄杭州西湖风景

此次春季旅行写生,目的地是杭州西湖。全体师生于4月8日出发。到了杭城,出了站,每人坐一辆黄包车,带了行李,来到了西湖边。再雇了十数只小船渡到湖的对岸——凤林寺山门前的住宿地——陶社,是革命烈士陶焕卿的祠内,住了二个星期。

四月十七日,杭州第一师范学校请校长刘海粟去讲演。四月二十四日,又在杭州青年会开了一天的成绩(作品)展览。共陈列绘画共300余幅(油画、水彩居多,铅笔、色粉次之)。

上海美术学校,去杭州西湖写生,在杭州青年会举办了连这一次共三次。

1900—1940年间所摄杭州西湖风景

这次写生预定是两个星期,实际上为17天。出发的日期是四月初八,归来的时候是四月二十五日。同学总数82人,同行的教员五人:刘海粟、李超士、周淑静、王济远、程虚百。同行的教工有四人。行李总数160余件。住的地址是:西湖岳坟左近陶社。

(倪贻德1921年五月二十五日晩上八点在上海所记)

注:此文的文献性在于又显示出:上海美术学校,去杭州西湖写生,在杭州青年会共举了三次展览的信息。

3、上海美术学校1922年春季旅行写生记

1900—1940年间所摄杭州西湖风景

1922年,上海美术专门学校,每一届春秋两季尤旅行写生之举,4月22日由校长刘海粟、主任教员汪亚尘、王济远、李超士等率西科西洋画科三年甲乙级,两年甲乙级,一年甲级暨普师甲级男女学生共170余人,乘船赴虞山实习。学生中设总队长、分队长若干人,会计四人,书记四人,干事若干人,办理旅行中的一切事宜。约在虞山实习两个星期,然后返沪。

(无名·记)

    责任编辑:钱雪儿
    校对:丁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