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市到底是怎么形成的

郭强
2020-01-10 09:31
来源:澎湃新闻

新的一年又开始了,A股也迎来了久违的“开门红”,但市场上已经到处充斥着“史前牛市”的声音。

由于工作关系,笔者也听了几个券商和研究所的路演,有说能到4000点的,也有说能到5000点的,还有说能破历史前高的,甚至个别分析员已经再次看到了10000点。

这多少让笔者有些无奈。在当前信息传播极速化的环境下,普通人获得信息的渠道太多,但筛选信息需要的精力太多,此类观点一旦在散户投资者脑中不断强化,那么很可能让这些小资金冲进市场成为接盘侠。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说“在熊市赚钱的钱,在牛市都亏完了”的原因。

那么牛市到底是怎么形成的呢?笔者为大家梳理一下牛市形成的过程。以A股来说,其实牛市主要是预期和资金推动的。

牛市初期,必然是市场已经经历过一段较长时间或者较大幅度的下跌,市场的成交量极度萎缩。这时候入场的资金主要有两部分:一部分是博低位反弹的短线资金,一般都以快进快出的方式完成操作;另一部分是配置资金,以机构为主,认为当前的估值已经跌到合理区间或者严重低估,先进一部分底仓待涨。这一阶段资金推动的上涨是极其不稳定的:博反弹的资金在实现短期获利后便会选择落袋为安,这时候,如果同时入场的配置资金对后市预期较差,也会跟随卖出,那么这段反弹就结束了;反之,如果配置资金看好后市,则会选择锁仓或者继续逢低加仓,那么此阶段仍属于牛市酝酿期。

牛市中期的到来,一般都伴随着重磅消息的刺激,或者经济基本面的显著改善,或者相关政策的超预期刺激。这个阶段表现为指数和个股的持续上涨,期间或有短暂的回调,但市场的大资金(机构类账户)态度能够达成基本的一致,入场的方式是逢低买入。还有一部分中线资金,可能会采取高抛低吸的方式操作。也有一部分嗅觉比较敏感的散户资金会跟随入市。不过决定市场运行方向的只能是大资金的态度,如券商自营盘、公募基金等。这个阶段,投资者的预期、市场的表现、投资者的行为是相互修正的。例如,部分资金预期3500点可能是个阶段高点,在到达3500点后,场外的资金仍在不断涌入,市场情绪乐观,那么这部分预期3500点的资金,就会修改之前的预期,把目标定在3800点或者4000点。本来这部分资金是潜在的砸盘做空力量,但投资者通过预期的修正而选择了锁仓,市场向上的阻力便减少了,使得市场更容易上涨。就是通过这种不断的修正和博弈,市场从没有方向逐步走向朦胧的牛市,只是在这一阶段,多数的散户并没有意识到,牛市已经到来了。

牛市的后期,是场外和场内资金达成高度一致后的疯狂。场内资金锁仓,场外资金跑步进场,配资甚至高杠杆炒股,一般都发生在这一阶段。但这时候的场内场外资金存在明显的预期差。场内资金可能预期只在5000点,而场外资金的预期可能已经到了8000点,这样的预期差才能让场外资金源源不断地涌入。市场的情绪可以用癫狂来形容,大街小巷都在谈论股票。当然这个阶段通常都不会持续很长时间,当机构类大资金的仓位推满之后,他们的重点就放在了何时退出的问题上。尤其是理性的资金认为当前估值过高,或者外部风险因素增多时,便会逐步来缩减仓位。当这种减仓的行为引发市场预期修正时,那么熊市的初期也就缓慢来临了。

所以,了解了牛市的形成机理,我们就会明白,通过一些政策因素、经济基本面变化、企业盈利指标等来进行判断后市的多空,是没有问题的。当然要判断出具体的点位,准确率是极其低的。哪怕某个分析员是熟练掌握了各种经典技术分析方法,要判断中长期点位的时间窗口,准确率也不会比“蒙”更高。

此外,券商研究报告对市场的影响也不能忽视,其对投资者的预期有明显的引导效应。毋庸讳言,一些不准确或者夸张的观点也成为散户接盘的推动力量,毕竟散户对于券商报告识别的能力有限。当然,市场上也有不少高质量的研究报告,笔者更推荐大家阅读学习一些行业或者公司基本面的报告。总体来说,这些机构在市场的作用和房产中介在二手房市场的作用有很大的共性(比如推涨助跌)。

(作者郭强为某大型商业银行金融市场部研究员)

    责任编辑:蔡军剑
    校对:丁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