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区观察|中国海外合作园区从重资产投入向轻资产投入转变

刘佳骏 汪川
2020-01-15 17:22
来源:澎湃新闻

国际产业合作园区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重要产物,也是国家间相互主动对接发展战略和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平台。笔者2018年-2019年调研了东南亚五国、欧洲捷克、以色列和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对这些国家的中国海外合作园区、企业和商会进行了走访和深入调研。“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五年来,中国海外园区数量和质量不断提升,取得了阶段性成就。“一带一路”沿线海外合作园区建设为中国企业海外投资提供了坚实的载体。中国企业应抓住海外合作园区的发展机遇,依托海外园区平台,实现中国制造全球价值链拓展和升级。

一、中国海外合作园区呈现“大分散 小集中”空间分布特征

伴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中国各类企业遵循市场化与法治化原则自主赴沿线国家共建合作园区,2013至2018年五年来,中国和24个国家建立了82个经贸合作区和工业园区,总投资超过280亿美元,呈现数量和质量全方位提升的态势,中国海外合作园区已成为“中国模式”发展的成功示范,推动参与合作国家借鉴中国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各类开发区、产业园区实现经济快速增长的经验和做法,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为沿线国家创造了新的税收源和就业渠道。

从产业园区选址布局看,中国海外产业园区,特别是发展较好的中国境外经贸合作区,大多数位于“一带一路”沿线上,而且具有“大分散小集中”的空间分布特征。中国的海外产业合作园区遍布于“一带一路”沿线六大经济走廊所覆盖的亚、欧、非地区,主要集中分布在亚洲的东南亚、南亚和欧洲的东欧地区。沿线中国海外合作产业园区落地布局选址趋向于设立在交通区位相对较好,临近国际港口、机场、铁路站场等重要交通枢纽或节点,同时要产业发展基础相对较好、基础设施条件相对便捷完善的地区。总之,海外合作园区选址整体上更趋向于选择设立在所在国家的首都或经济发展水平与人口集聚较高、基础设施完善、社会安全稳定且具有一定产业发展基础的成熟城市。

从园区产业选择角度看,中国在“一带一路”倡议沿线国家地区建立的海外产业合作园区主导产业选择主要集中在制造业、能矿资源和农产品加工等领域。同时,正在向商贸物流园区、科技合作园等功能多元化方向发展。

早期的海外合作园区建设基本上集中在单一或特定的某一产业领域,如依托东道国良好工业基础和产业配套良好城市区域建立的制造业海外合作园区,依托劳动力资源丰富优势建立的劳动密集型加工园区,依托口岸交通区位优势和能矿资源富集区建立的能源资源加工产业合作园区,依托自然条件和农业基础优势建立的农业产业合作区和依托陆上铁路大通道建设的商贸物流海外园区。这些园区的典型代表,如白俄罗斯明斯克中-白工业园和明斯克商贸物流产业园、印度(浦那)-中国三一重工工业园、巴基斯坦中国成衣工业区和瓜达尔能源化工园区、哈萨克斯坦中-哈阿克套能源资源深加工园区和阿拉木图中国商贸物流产业园、华信中-俄现代农业产业合作区、波兰(罗兹)中欧国际物流产业合作园。同时,中国还分别与哈萨克斯坦、老挝建立了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中老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等跨境经济合作区、“一带一路”捷克站物流园项目。

五年来,中国与沿线国家依托合作产业园区平台推进市场化、全方位的产能合作,促进沿线国家实现产业结构升级、产业发展层次提升。中国海外合作园区已成为各方积极促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实现政策沟通、设施连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的重要国际合作平台。

二、“一带一路”倡议沿线中国海外合作园区发展逐渐“高端化”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持续推进,海外合作园区作为承载投资国与东道国家经济空间拓展的作用将会进一步凸显,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合作产业园区建设分布也必将趋向于更科学、更合理、更全面的发展。

(一)中国海外园区从强调“中国”向强调“海外”转变

中国在国内外产业园区开发运营积累了丰富经验,海外合作园区开发不仅是简单的项目建设,还包括规划设计、建设运营、招商融资、产业组织与选择、技术和人才培养等综合服务要求,并致力于适宜的产业在园区落地,推动相关科技与人才的本地化,对推动当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此背景下,中国海外园区的发展理念由“中国-海外园区”向“海外-中国”园区转变,坚持包容性发展、共享式发展,立足长期扎根当地,树立企业社会责任。

(二)中国海外园区的发展从单一制造、贸易物流园区向科技园及创新区域、海外研发中心型数字智慧园区转变

我国的优势产业“走出去”应以大力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为核心出发点,依托我国海外合作园区建设,努力实现园区产业的高端化和集群化。未来海外合作产业园区功能导向将充分把握在“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国际化全方位合作的需求和发展方向,充分考虑各方开发主体的边界与利益诉求,鼓励国内优势产能企业进一步开展跨境合作。其中,中国与以色列合作的创新中心已经在国内外落地。未来中国海外合作产业园区将与各方加强在人工智能、纳米技术、量子计算机等前沿领域合作,推动大数据、云计算、智慧城市建设,合作产业园区的发展从单一制造、贸易物流园区向科技园及创新区域、海外研发中心型数字智慧园区转变,成为21世纪的数字丝绸之路建设的重要支撑。

(三)中国海外园区发展从工业主导型园区向产城融合型园区转变

近年来,中国海外园区的建设发展更注重与当地城市规划与城市建设发展功能需求相融合,按照新型城市的要求进行园区建设,这将是中国海外合作产业园区从单纯的工业园区、制造型园区向具有产业支撑的城市发展形态转变。对海外合作产业园区功能定位安排与项目配置要充分与当地市政基础设施对接,统一规划、布局和建设,避免资源浪费和开发成本负担,实现园区服务外部性提升和发展成果共享。在此背景下,中国海外园区的发展理念应当由“工业主导型”向“产城融合型”园区转变,重点突出产业城内未来道路发展主轴的骨干作用,依托主要道路、铁路站点等战略通道和设施进行综合开发,并在发展主轴上形成弹性生长的轴带式开发骨架。

(四)中国海外园区的发展从重资产投入向轻资产投入转变

随着中国制造业的提升以及中国产业地位在世界范围内能级的提升,中国园区在海外布局也逐渐增多,并且趋于常态化,建设发展模式多是与海外的科技园区或创新区域合作,实现先进技术的对接,即使是单独建园,多是以直接购买办公楼宇或对旧园区进行改造,通过轻资产的建设运行模式,实现中国海外合作园区的建设与发展。实践表明,轻资产的海外合作园区建设模式更为高效,投入的资本相对较少,能够减少投资的风险,也提高了资本的回报率,实现轻资产撬动大产业的良好发展态势。在此背景下,中国海外合作园区的发展理念应当由“重资产”投入转向“轻资产”投入园区建设运行转变,尽量避免重资产投入,也可避免因政治原因,使得资本运作徒增变数。同时,做好园区产品类型结构、物业功能分区、分类组团关联等细节,与当地和周边国家市场需求精准对接,实现资本注入阶段化投入,批量化回报。

三、建议形成优势互补的海外产业链体系

作为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内容,境外产业园区正成为中国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不可或缺的平台,海外园区建设在重塑国家间产业发展的合作模式的同时,也带动国内外企业向合作园区集中,带动全方位的合作,成为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未来,中国企业在进一步推进境外产业园区发展时,应主动结合国家发展战略,促进产业园区发展与“一带一路”倡议相融合。

(一)充分考虑地缘政治环境和东道国生产要素和发展环境,科学规划选址,合理布局沿线合作园区

在园区的选址布局上,要在充分分析东道国政体、政党、政治稳定性和地缘政治关系的基础上,全面考察东道国的劳动力资源、环保要求、土地供给、资本流动等方面的法律法规,科学研判国内外及周边的生产组织和园区开发模式能否适应当地的法律环境,尽可能降低政治、社会、文化、法律、金融、营商等风险。优先选择在政治经济稳定、政府信誉度高、社会安定和谐、双边关系融洽、周边地缘环境安全的国家地区推进合作园区开发和建设。

同时,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和商务部会同各部门做好统筹协调和规划布局,按照战略对接、规划对接、平台对接、项目对接的工作思路,充分考察园区所在东道国和周边地区的自身条件和各类要素市场信息,从参与国家顶层设计角度设计好跨国产业园区合作开发的框架,为园区的建设开发营造稳定环境。

(二)明确产业园区发展定位和主导产业,建设集群式产业园区,逐步形成优势互补的海外产业链体系

在园区重点合作产业领域选择上,充分考虑东道国的要素禀赋和产业发展基础,选择东道国具有比较优势、区位优势和市场优势的行业切入。认真分析相关国家的基本国情、发展规划与战略目标、产业发展与区域布局,并基于此确定产业园区的主导产业类型和空间功能结构布局,使产业园区发展充分依托东道国和周边国家各类要素集聚和产业集聚优势,并顺利服务于东道国和周边国家的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

中国海外合作园区开发建设应立足于集群式产业园区开发,逐步形成海外产业链发展优势,逐步完善功能配套,将海外合作园区发展成为中国与东道国经济文化充分融合的新城。

(三)拓宽园区建设运营融资渠道,完善双边和多边投资保护机制,降低海外合作园区投资运营国际化风险

完善海外合作园区金融扶持体系,推动园区投资主体多元化;完善股权投资链,在丝路基金、亚投行和商业银行内搭建企业海外园区建设投资基金,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园区海外拓展,拓宽民企海外园区建设运营融资渠道,推进民营企业依托海外合作园区建设更好地“走出去、走进去、走上去”,形成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相互补充、共同发展格局。

同时,做好强化风险评估、预警和管控,建立风险预警机制,成立投资保险公司,完善双边和多边投资保护机制,帮助企业分担园区投资运营的国际化风险。

(作者刘佳骏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汪川系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

    责任编辑:王琳杰
    校对:施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