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处的风景”:2020年值得期待的华语纪录电影

2019-12-31 17:23
上海

接连做了两期2020年最受/值得期待的电影片单,有全球范围内的超级大片,也有华语视野里的文艺片(或者文艺向的类型片)和新人作品。

尽管如此,还是不断有小伙伴留言说:怎么没有X电影和X电影呢?

道理很简单,因为任何片单,都是一种选择,必定会有所取舍。而挂一漏万,也在所难免。

但之前两期的片单推荐,除了“科长”贾樟柯的《一直游到海水变蓝》这一部纪录电影,我们并没有推荐其他纪录电影。什么原因呢?

因为我们决定把纪录电影挑出来,做一期专题推荐。

如果说,故事片的主要功能是造梦,带领我们去往想象的伊甸园,让我们领略“别处”的风景;纪录电影的功能则是打破幻境,让我们聚焦所生存的现实世界,明了“此处”的真相——关于过去和历史,关于当下和现状。

所以今天要跟大家重磅推荐的就是2020年最值得期待的纪录电影——

《孤注》

导演: 周浩
类型: 纪录片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语言: 汉语普通话
片长: 90分钟

本片是自2015年那部著名的《大同》之后,周浩导演的最新纪录长片。蛰伏5年之后,周导又将为我们奉献怎样的故事,无疑让人兴奋。

这一次,他的关注视角重新回到普通的小人物。

《孤注》的两位主人公,一位是心理咨询师,一位是默剧表演者,这两个职业上高度关注内心的主角,却都有着绕不开的心结——过去遭遇的突发事件严重影响了他们现实的生活。如何跟那些不断闪回的过去相处、和解,成为他们避无可避的现实。

看样子是一部探索如何与心理创伤相处的故事。这个话题应该能引起广泛的情感共鸣。

《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

导演: 蒋春华
类型: 纪录片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语言: 汉语普通话

《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聚焦近年来颇受关注的问题少年“改造”学校。

困扰于犯罪或心理问题的孩子们被家长送入一些特殊学校接受“改造”,这些学校在一套独特的教育理念支配下,则已然成为一座等级严明却又暗流涌动的驯化机构。 

小盆友,你手上拿着啥书?

导演跟随4个少年在这个改造大熔炉中纠结、跳脱、伪装、归顺,而他们身上,又隐约得见一层更为广袤的图景。在一个微缩的小社会实验室中,导演的焦点同样延伸到了普世之中人的挣扎、权力等级的驾驭与其中的缝隙。

《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这样唱道: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桃园荡漾着孩子们的笑声,桃花映红了姑娘的脸庞。仅就这个片名,和“改造”学校的题材,就足以让人对这部电影浮想联翩。

《掬水月在手》

导演: 陈传兴
类型: 纪录片 / 传记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语言: 汉语普通话

导演陈传兴文学纪录片“诗歌三部曲”的最终章。

2011年,陈传兴以诗人郑愁予纪录电影《如雾起时》,和诗人周梦蝶纪录电影《化城再来人》,引发整个华语世界瞩目,这两部文学纪录片因其拍摄的两个大诗人和陈传兴独特的美学风格一时成为媒体和观众的热议话题,也就此开启了他文学纪录片“诗歌三部曲”的创作。

6年之后,陈传兴终于再执导筒,这一次他记录的诗人是在海内外享有盛誉的古典诗词大家——叶嘉莹先生。

导演陈传兴和叶嘉莹先生

从规模上看,本片应该是三部曲中最大的一部。摄制组辗转亚洲和北美,足迹遍及北京、天津、西安、洛阳、香港、台北、澳门、温哥华、波士顿等十余座城市,对叶嘉莹先生进行了多次深度访谈和拍摄。镜头前,叶先生娓娓道来,讲述她从北京、台湾、北美、再回到大陆的人生历程:对父母、伯父等家人和恩师顾随的暖暖回忆;与前辈、友人、学生的结识和交流;自己诗词创作与研究的艰苦探索。

本片风格上延续了陈传兴前两部作品中一贯的美学,注重用意象去传达诗歌的神韵以及诗人的情思,有大量美不胜收、彷佛让时间停止的空镜,让整部电影在视觉上像中国山水画一般空灵典雅,像古典诗词一般充满悠长的余韵。日本配乐大师佐藤聪明创作的《秋兴八首》贯穿全片,既是烘托情绪的背景配乐,而杜甫《秋兴八首》中诗人遭遇的身世之悲、离乱之苦和故园之思,也暗合了叶先生的生平遭际,是另一条叙事暗线。

《寻羌》

导演: 高屯子
类型: 纪录片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语言: 汉语普通话
片长: 82分钟

这是一部历时十年拍摄的纪录电影,真实纪录了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之后,夕格、直台两个羌寨的700多位村民,离开世代居住的山寨迁往他乡,九年后回乡祭祖请神的悲壮历程。迁徙与回归路上,人与祖先、人与神灵的悲欢离合,令人感慨动容。

导演高屯子不仅是一名独立电影导演,同时也是一名摄影家,对文学、宗教、人类学、影像等多有涉猎;近20年他几乎走遍整个青藏高原,在国内外举办多个个人影展,他是中国目前拍摄藏羌民族最深入、出版大型个人摄影作品集最多的摄影家之一。

 

除了《寻羌》这部纪录片,他还写了一本20多万字的《羌在深谷高山》,拍了200多幅图片,以纪录片、文字和图片三种形式共同记录汶川大地震后夕格羌人的迁徙与回归。

影片涵盖了我们对人生的诸多思考:今天,我们同样“迁徙”于城与城、城与乡之间,我们何以为家?如何心安?我们内心渴望获得的诸多期许,也许都能在这部影片里得到回应与启示。

《家以何安》

导演: 李米杰
类型: 纪录片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 美国
语言: 汉语普通话
片长: 86分钟

青年纪录片人李米杰潜心6年创作的首部纪录长片,斩获第54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最佳纪录片特别提名奖,也在刚结束不久的第17届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上摘得“金红棉”国际纪录片评优单元优秀纪录长片和优秀国际传播中国纪录片两项大奖。

导演李米杰

本片聚焦的是当下一个热门话题:国学热。导演跟踪拍摄了一个学习国学的妈妈,她希望通过带领孩子学习传统文化,进而影响全家,以期打造一个符合传统儒家文化规范的理想家庭,但现实似乎朝着南辕北辙的方向发展。

本片的中文名《家以何安》和英文名《孔子梦》形成了一问一答式的有趣互文。传统的儒家文化,它能成为建构和谐家庭(人际)关系的基石,还是终究只是当事人的幻“梦“一场?在国学热盛行的当下,本片的出现可谓适逢其时,它也许能给我们提供一个国学如何介入并影响现实生活的鲜活案例。

《飞机下的蛋》

导演: 王磊
类型: 纪录片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语言: 汉语普通话

2017年,《飞机下的蛋》在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中国故事”国际提案大会上以绝对优势票数获得最佳提案项目,并获得上海纪实、日本NHK及北美、欧洲等地众多国内外知名纪录片机构平台的青睐。

本片将镜头对准北京著名城中村“皮村”——在这里居住着3万多名外地打工者和他们的孩子。由于距北京首都机场不到10公里,因此每隔一分钟就有一架飞机从这里飞过,但居住在这里的大多数人都没有坐过飞机。本片的4个主人公就来自皮村,他们年龄各异,但都在这里为生活和理想奋斗。

一座城中村,四种命运。小小的皮村,某种意义上成了一个缩影,折射着在大城市里打拼的外地打工者的命运。抬头随处可见承载着梦想飞往世界各地的航班,但哪一班才是你归家的班次?

《时光机》

导演: 孙扬 / 江松长
编剧: 江松长 / 李博
类型: 纪录片 / 家庭 / 奇幻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 美国
语言: 汉语普通话
片长: 81分钟

本片入选国际纪录片协会(IDA)2019年度纪录片奖30强榜单,成为入选榜单的唯一一部中国大陆纪录片。

打造一台时光机,找回父亲被阿尔兹海默症折磨逐渐消逝的爱和记忆,这个看似只在科幻电影里才会出现的情节,恰是纪录片《时光机》的核心故事,只不过本片中的“时光机”是数个由艺术家马良耗时两年制作、1000多枚零部件构成的真人等比例大型人偶。这些看似冰冷后现代的机械装置,演绎的却是父子间最温情美好的故事。

影片今年初入围了包括HotDocs纪录片节在内的北美地区多个影展,并先后斩获翠贝卡电影节纪录片竞赛单元“最佳摄影”奖、旧金山国际美亚电影节纪录长片单元“最佳纪录片”奖和洛杉矶亚太电影节“评审团大奖”。此后在国内又提名了第13届FIRST青年影展最佳纪录长片和第2届海南岛国际电影节“金椰奖”最佳纪录片。

北美首映之后,Indie NYC 赞叹本片:“《时光机》情感深刻而富含诗意,让人看了心酸而振奋,只因此故事不论寰宇,都能对生命所蕴含的悲伤与喜悦同情共感。导演孙扬和江松长细细探索不同世代对于艺术的冲动,将触目难忘的画面与实时生活情景交融。本片触达艺术的神秘和抚慰,借以抵抗时光的蹂躏。”

《完美现在时》

导演: 朱声仄
类型: 纪录片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 中国香港
语言: 汉语普通话
片长: 124分钟

导演朱声仄凭借本片在今年初第48届鹿特丹国际电影节上斩获“金虎奖”。评委会称这是“一部大胆的电影,将我们带到了从未去过的地方”。


导演朱声仄(中)在第48届鹿特丹国际电影节获奖现场

本片聚焦中国目前影响力巨大的直播文化,导演尝试为在线直播平台的主播这一特殊群体勾勒出一副集体肖像。

导演跟踪记录了十几位全国各地的主播,他们的身份、社会地位、健康残疾状况等都各不相同,影片从超过800小时的素材中,提炼出2小时的内容,最终将在线的虚拟世界和离线的现实世界紧密交织在一起。

黑白影像+直播素材,这种略显古怪的组合也带来一种抽离现实的视觉观感。

《日暮归乡》

导演: 杨正浓
编剧: 杨正浓 / 顾佳凤
主角: 金英/曾奇才/潘松带/傅德泽/高秉涵/姜思章
类型: 纪录片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 中国台湾 / 中国香港
语言: 汉语普通话
片长: 103分钟

这是两岸三地合作拍摄的讲述抗战老兵返乡探亲的纪录片。

影片通过口述历史、书信、古迹、以及旧物和走访当年的旧址等方式,来勾起老兵对往事的回忆。同时以当年的新闻纪录片、动画穿插结合再现当时的历史状况,展现战争给他们带来的危害,讲述两岸开放探亲30多年以来,台湾老兵对祖国大陆的思念之情和归乡的愿望。

60万老兵,70载乡愁。“所有的颠沛流离,最后都由大江走向大海;所有的生离死别,都发生在某一个车站、码头。上了船,就是一生。”1987年开放两岸探亲往来后,30多年过去了,“归乡”的路上,他们都经历了什么?

期待影片可以给我们一个答案。

《在人间》

导演: 文珹灏 / 黄京昆
主角: 李
类型: 纪录片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语言: 汉语普通话
片长: 89分钟

本片聚焦2016年北京昌平新东方学校王祎哲奸杀案。具体案情可以参考相关媒体报道。

本案当时引发社会广泛关注。虽然犯罪事实清楚且证据充分,但因杀人犯“实施犯罪时未满18周岁“,庭审结束,此案并没有当庭宣判。2018年2月,杀人犯提起上诉,受害者母亲来北京为女儿寻找公道。

在未成年人犯罪不断增加的当下,急需这样的纪录片,让我们可以在短暂的“热点”过去之后,可以形成“持续性关注”,进而冷静思考更深层次的问题(道德的追责,法律的完善),如何更好地保护未成年人免受伤害。

《春去冬来》

导演: 刘飞芳
编剧: 刘飞芳 / 苗如文
主角: 侯军礼 / 刘国平 / 刘三龙
类型: 纪录片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语言: 山西方言 / 汉语普通话
片长: 138分钟

这是一部在城市化飞速发展大背景下,关注山村留守老人的纪录片。

中国晋西北地区一个山村,靠养羊为生的侯军礼是村里唯一一个年轻人,面对村里孤寂的生活和对外面世界的诱惑,他在去留之间徘徊。

外面的世界(现代文明),和此间的生活(传统生活方式),该如何选择?年轻人纷纷选择离开,但留守的老人们又将如何继续自己的生活?这样的现象也许不只是发生在中国。就在一个月前的第28届贝尔格莱德国际民族电影节上,本片斩获“最佳影片”,评委会称:

“这部人类学纪录片致力于表现山村的人口剧减,以及留守老人等着日子到头的无望生活......山村的人口剧减和逐渐消失,正在世界上许多地方发生,包括在我们塞尔维亚。”

《夫妻不是同林鸟》

导演: 谭振邦
类型: 纪录片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片长: 74分钟

本片提名第13届FIRST青年影展最佳纪录片。这个有些“耸人听闻”的片名已经昭示了导演对于婚姻的独特看法。

《夫妻不是同林鸟》是一部以中国普通中产阶级家庭生活为背景的纪录片,拍摄于中国最大的边境城市,辽宁省丹东。以一对离婚十五年的夫妇为主角,通过对当事人的采访和日常生活的展现,结合当年的珍贵录像资料,对比过去和现在的婚姻生活,展现二次婚姻的现状—— 导演本人的父母婚姻现状,以及他们对婚姻、爱情的观点和看法。

对于这样的私影像,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它能做到多大程度上的坦诚。

同时也期待它能拓展我们对婚姻和爱情的看法。

《炼爱》

导演: 董雪莹
类型: 纪录片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终于有一部国产纪录电影,将镜头对准了国内的婚恋市场!

国内的各种相亲网站已然形成一个庞大的产业,各大卫视的相亲节目也大多是收视率的保障,中国特色的相亲公园更是成了一些城市独特的风景,但同时不断爆出的各种PUA负面新闻也在刷新着大众的认知,中国婚恋市场到底是一个什么状况?

导演董雪莹称影片最终会选择6至8位拍摄对象,拍摄他们的生活状态和工作状态,记录他们每一次寻找伴侣的过程,并希望能找到他们单身的原因,缺乏安全感的根源及对亲密关系的解读。

另外提一句,导演董雪莹的上一部作品,是去年在FIRST青年影展惊艳众人的《入戏》。

《南游记记》

导演: 江峰
编剧: 江峰 / 李双
类型: 纪录片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语言: 汉语普通话
片长: 104分钟

这个有趣的片名和豆瓣电影简介成功吸引了我——

在海南,有一座观音庙,庙里的“观音”想把自身经历拍摄成电影,我和两个朋友决定以“观音拍电影”为主题拍摄一部名为《南游记》的纪录片。渐渐地,我们发现“观音拍电影”与我们的纪录片拍摄行为之间,存在着一种有趣的对照,影像似乎对每个人都有着它独特的意义。于是我们将镜头转向自己 ,开始讲述自己的故事,《南游记》变成了《南游记记》。

这是一部关于拍电影的电影。有评论称赞它的迷影梗埋得自然又有趣,也有评论称这是文青的无病呻吟。无论如何,评论两极的电影从来都不会是平庸的电影。

期待电影和片名一样有趣。

《少年无疆》

导演: 陆川 / 申兆清 / 赵涵 / 蒂亚戈·阿拉基利安 / 肖恩·维尔莫滕 / 娜斯塔雅·塔拉索娃 / 丽玛·达斯
类型: 纪录片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语言: 汉语普通话

金砖国家电影节已经举办三届,电影节的保留节目,金砖五国(中国、巴西、俄罗斯、印度、南非)导演联合执导的电影也将迎来第三部:

在首部讲述“时间”主题的《时间去哪儿了》,和第二部讲述“女性”主题的《半边天》之后,第三部联合拍摄的将是一部纪录片:《少年无疆》(又名《孩童和荣耀 》)。

据称本片“讲述了五个国家的足球和板球小运动员们为实现同一个梦想而拼搏奋斗的真实故事”。在这里为陆川导演捏一把冷汗。这次的主题竟然是足球!不用说,印度导演大概率会去拍他们的“国球”板球,可惜陆导没有办法去拍乒乓球。当然这只是一句玩笑话。

鉴于本片是纪录片,还是非常期待通过本片了解目前中国少儿足球梯队的建设现状。

特别鸣谢范俭导演、CNEX策展人小潜kay给予的帮助。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