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 | 纪实综艺节目的跨界与创新

2019-12-25 18:47
广东

​在近几年媒介融合的背景下,纪录片和综艺产生了很多的跨界尝试,也涌现出越来越多的节目。从内容制作来看,出现了很多元素和场景的混搭;形式上,纪实、泛纪实甚至纪实娱乐、纪实综艺的内容,从兴起到成熟,出现了非常快的迭代过程;从平台角度,纪录片的传播渠道从过去的电视台,扩展到了移动端、PC端、手机端,使得新媒体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渠道。

 

从被视为开创了“明星纪实真人秀的新类型”的《奇遇人生》,到最近在不同群体中引发的关注和话题的《可以跟你回家吗?》《是面包,是空气,是奇迹啊》一系列纪实综艺,纪实+综艺成为当下影视行业中常探讨的一个重要话题。

 

那么,它们到底是一个怎样的组合?纪实和综艺还有哪些发展的空间和可能性?纪实和综艺的节目,怎么样才能优势互补,互相借鉴,同时避免出现在纪实和综艺不同方面的冲突?

来自新鲜提案真实影像提案大会联合创始人兼制片人肖龙主持了2019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纪实综艺节目的跨界与创新”论坛,与来自纪录片和综艺节目的国内外公司CEO、制片人、导演,进行了不同角度的经验分享与思考认识。

 

国际经验分享:

核心是真实,技术才是是问题

泛纪实节目是近几年在国内新生内容,但在国外已有了非常成熟且成功的节目,来自加拿大雷鸟影业的CEO马克·米勒,分享了其公司已经播出了8年的纪实综艺节目《公路事故救援行动》。《公路事故救援行动》不仅在北美收获了忠实的观众,节目还在澳大利亚播出,并得到了国家地理的认可(其节目与国家地理频道共同播放)。马克·米勒认为节目取得成功的核心在于“它非常的真实,有传播价值,最重要的一点是,它的核心内容非常真实。记录了在干燥或者下雨、下雪时,不同环境下救援队的故事。”

 

《公路事故救援行动:重型救援》2013 海报

谈到纪实综艺,也必然提及韩国综艺节目。韩国广播公司KBS的高级制片人Kenny Bae认为纪实与综艺之间,不存在张力把控问题,关键在于技术的高低。即选择呈现的方式,对于纪录片,可以通过传统或创新的途径让纪录片成功;而纪实性的节目则可以跟纪录片元素结合,这样能向观众提供知识,既符合纪录片的特点和元素,同时也可以紧跟潮流,还能跟娱乐节目的特点结合。

 

 韩国KBS高级制片人、市场部总监 裵基亨Kenny Bae

纪实不是一种形式,

而是一种创作态度和创作方法

《是面包,是空气,是奇迹啊》(以下简称《面包》)是今年国内大热的纪实综艺节目,它打破了传统的旅行纪录片的形式,节目邀请请了三位嘉宾,包括演员夏雨、独立音乐人陈粒和诗人西川,以三种不同的视角呈现出三条气质迥异、同时境遇迥然的独特旅程。《面包》由大伙儿纪录出品,总导演王宇从节目的制作出发,谈了谈纪实与综艺。

 

“什么是真实的?近一两年大家越来越看重‘真’的概念,在综艺、各种选秀越来越重视,因此去掉很多节目设定,希望呈现真实的状态。这时候我们也更多地在思考什么是真,因为纪录片中,‘真’这个概念会经常被探讨。”

 

访谈节目《十三邀》也是由王宇的大伙儿纪录出品。王宇认为节目中加入的纪实部分,展现出的访谈过程是“真”。“比如我们会把工作人员与许知远老师的交流大量呈现出来,会带着许老师去对谈嘉宾的出生地。我们用了非线性剪辑方式,这个节目试图探讨思想的真实,一个人思考或者认知过程的真实,我们思考的是通过什么方式把它记录下来,相对真实地展现出来,去还原这些思考。甚至思考过程中会被人怼,我们都尽量呈现出来,这种真实的思考,可能是大家喜欢这个节目的一部分吧。”

 

《十三邀》第四季 海报

王宇提出《十三邀》展示的是思考过程,在《面包》中想展示的是认识的过程。于是有了《面包》中的设定,“让三个人去一个地方,去认识同一个事物,记录其中的变化和冲突,又或者是任何意想不到的东西,这是我们做《面包》的初衷。”

 

《是面包,是空气,是奇迹啊》2019 海报

“我们看着好像跨界了,纪录片感不是那么强,但我们认为纪实不是一种形式,而是一种创作态度和创作方法。如果我们遵循这个创作态度和创作方法,做任何一个节目可能都是跨界的。创作态度最终应该改变一种观念/观点。而当我们形成观念/观点的时候,做纪实也要勇于拥抱变化,变化出现的时候我们一定要顺应,或者说理解这个变化,而且去展现它,这是纪实或者纪录片最有魅力的地方。”因为‘认知’是一种感受,但是也需要训练。”

 

好看是追求的目的,

终点是打动人,观照人内心

 

《可以跟你回家吗?》是一个废片率达到90%,没有明星、没有流量加持的情况下,打造的素人纪实综艺节目。节目制片人张顗将节目定义为“都市观察跟拍式纪录片”,其中有两个特点:第一,纯素人。张顗也提出了“纯素人”这个词是当综艺、真人秀开始跨界出现的,但其实所有纪录片拍的都是纯素人,纪录片中不会提纯素人。第二:不可控。节目从前期到中期、后期都不可控。

 

但最终是什么因素让制作进行了下去?两个字:家和人。

 

张顗进而阐释了这两个字,“我们推开家门那一刻,呈现出来的是和社会连接的状态,当把家门关上的时候,我们最容易直面自己的内心。家是最容易藏住自己内心状态的空间。而对于人,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形式探讨:在当今的社会,普通人是不是值得被记录?这个‘值得’不是应不应该,而是有没有可行性,有没有最终的落地去支撑。我们希望用最小的能量盒或者成本,最小的时间和空间成本,承载最多的复杂社会问题,然后引起共鸣和引人思考,从而证明在当今社会当中,我们可以有多元生存状态的展现。在这个系列主题里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就是每一个努力生活的人,都值得被尊重,每一个生活方式都是可以存在的,既然是这样,就完全是反标签的行为。我们想表达,没有一个人只有一面,我们的社会属性也不会只有一面。人人都有故事,家家都有微光。任何一个普通人在当下都值得被好好记录、被好好善待。”

 

《可以跟你回家吗?》2019 海报

 张顗不排斥节目的任何可能性,好看或真实?“好看是我们要追求的一个目的,往往纪实类节目,纪录片或者综艺,最终想走到的终点是什么?终点是真的可以打动人,观照人内心。” 

 

《奇遇人生》和我的其他独立纪录片,

从根子上是一样的东西。

 “《奇遇人生》和我的其他独立纪录片,从根子上是一样的东西,无非就是从表达的程度、外在形式上可能有一些区别,我不知道有没有别的一些形式,或者别的节目类型,如果做成综艺是这个方向,做成纪实是那一个方向,我可能不具备做那种节目(综艺)的机制,因为我终归是做独立纪录片的人,从这个源头走过来的。”

 

《奇遇人生》第二季海报

身为独立纪录片创作人,同时也是大热纪实综艺《奇遇人生》总导演的赵琦,坚持了自己作为纪录片导演的立场。他始终觉得“一般的娱乐形式是难以承载一种观察的,最原始的、作为作品的艺术表达。”

 

关于纪实综艺对纪录片的冲击?赵琦认为对自己没有太大的冲击,“不能以获得受众的认可作为一个标准,来判断它的价值,很多伟大的作品对于一般观众,都不是好看的作品。从黑白片开始到现在一些伟大的电影点击量,可能也最多几十万。所以从市场的角度来说,受众还是客户的认可,都是很大的鼓励。如果一方面因为它获得了收入,另一方面也没有违背自己的价值观,有一定的折扣表达,还有了更大的影响力。从这个角度来说,这是好事情。”

 

对于纪录片的肯定与价值,赵琦则表示“它可能会留在档案馆里,成为未来研究者研究的内容,也可能被十年以后的观众看到。所以不应该因为纪实和综艺的结合产生了一些影响力,就认为这就是它的方向或者说是我们未来都要走的路,起码对我来说,我不能丢掉做独立纪录片的工作。”

 

论坛嘉宾合影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立即删除

编辑:陈素娟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