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ZDOC人物|王新建:纪录片如何兼具历史感与现世关怀

2019-12-26 20:30
广东

现象级的影片是有魔力。

它会让你不住二刷、三刷,N刷……

《河西走廊》作为国产历史纪录片的代表作之一,从2015年上映至今,依然保持着9.6的豆瓣逆天高分,真真切切属于“有生之年必看系列”。

《河西走廊》至今保持着9.6的豆瓣高分。

这部史诗性的国产纪录片,不仅兼顾了历史的厚重感与风光的美感,大气而优美,雅尼的配乐更是一流。

那些历经沧桑的人物和文物,不再躲在沉闷的历史书籍背后,而是以一个个鲜活的故事展现了出来。

当然,不止是《河西走廊》,中国近年来在人文历史题材纪录片创作上屡屡创造惊喜。《故宫》《国家宝藏》《我在故宫修文物》等片子甚至成为了“流量爆款”,受到年轻一族的喜爱。

 

近年来较为火热的人文历史纪录片。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些影片的共性在于不拘泥于枯燥的解说形式,而是将真实性和艺术性、故事性充分地融合,用现代的审美观念审视历史……这些元素都为国产历史纪录片的创作带来新的花火。

那人文历史纪录片如何避免老套陈旧的宽宏叙事,将历史感与现世关怀结合在一起?纪录片娱乐化会成为一种趋势吗?王新建作为2019 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金红棉复评评审委员会成员之一,对GZDOC 2019金红棉复评入围的作品又怎么看呢?

 

王新建: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科教频道总监助理、高级编辑。
长期从事纪录片创作、组织、管理工作。曾创办了中央电视台纪录片品牌栏目《探索·发现》,并任制片人,在国内外获得多个奖项。2011年,获得中国广播电视协会制片人委员会授予的第八届“全国十佳电视栏目制片人”称号。
《河西走廊》

历史感与现实结合是怎么做到的?

人文历史题材纪录片创作和构思的核心,不仅仅是达到给观众普及历史知识的效果,更重要的是要有现实的关照,揭示出历史事件背后蕴含的人文情怀、文化关照、社会发展规律,给观众以启迪。

王新建的代表作《河西走廊》,这部片子不仅仅展现了河西走廊辽阔雄浑的自然风光,更重要的是,通过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用10集的篇幅,凝练生动地讲述了发生在这条大通道上的重要历史事件,告诉观众这些事件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等产生了哪些重要影响,体现了“河西走廊关乎国家经略”的重大主题,进而呼应了“一带一路”的时代命题。

 

关乎国家经略的河西走廊。

王新建认为,纪录片的生命在于真实,无论是现实题材还是历史题材,都要在真实的基础上,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怀、感悟,并努力感染和影响观众。

对于历史题材纪录片,创作者要有开阔的视野和较高的思想站位,要善于在纷繁的细节中提炼最生动的瞬间和最具象征意味图像。

创作者要始终明确为什么要做这个选题?

你要表达什么?

以及如何有效的表达?

“我们要知道,无论多么恢弘的历史事件,都是由一个个鲜活具体的人物来推动、来完成的,他们的所作所为,影响着每个历史事件的走向和结果。把“人”的故事讲好,细微地体察和呈现人物动机、情感、行为、关系,你的故事必然生动,主题自然而然地呈现出来。”他回答道。

 

《河西走廊》第一集——使者中的张骞。第一集故事围绕核心人物张骞出使西域展开。

纪录片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最终的落脚点是为了吸引观众,影响观众,因此,它需要用丰富、灵动的镜头语言来阐释创作者的观点和片子的主题。

对于人文纪录片而言,创作者要善于寻找巧妙的切入点,要注重挖掘和呈现感染人、打动人的细节,捕捉大历史大环境之下人物的命运。

需要娱乐,也需要严肃

需要微视频,也需要鸿篇巨制

娱乐化、商业化倾向给纪录片创作带来机遇,使纪录片走出象牙塔,让更多的民众,尤其是年轻人,更多地关注纪录片。

但同时也有很多人担心,纪录片的真实性、认识社会的功能是否因此被削弱,是否会失去其真实的本质,沦为娱乐的附庸。

而王新建导演对此却没有顾虑和担心。

他认为,纪录片的确要反映真实的客观世界,但手段可以多种多样,可以是凝重的、严肃的方式,也可以是轻松、娱乐的方式,采用什么手法,取决于创作者的个性、修养,更取决于题材、内容。

纪录片需要表达,表达要能传达,或者传播出去。为了能够有效的传播,可以使用创作者认为自己最擅长、最有效的方式。

近年来,互联网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获取信息的快捷,使得人们观赏纪录片的方式和习惯发生了巨大变化,纪录片创作者要适应这个变化,积极探索更易于贴近观众、方便观众观看的形式和手段。

同样道理,表达观点,记录真实,娱乐化、商业化肯定不是唯一方式;凝重的、严肃的,甚至在有些人眼中可能是沉闷的,也同样是需要的。

只要影片能有效的传达,都需要尊重。

 

人文历史纪录片《假如国宝会说话》以其生动、幽默的口吻获得了年轻一代的喜欢。

如今,互联网和新媒体成为了年轻受众接触纪录片的首要平台。在快节奏的生活、时间碎片化,人们生活在一个“离散”的环境中,传统纪录片,甚至是纪录长片,对青年人的吸引力显然十分薄弱。

“娱乐性的创作理念,是纪录片众多制作风格、理念中的一种,我们不仅需要快节奏、微视频式的纪录片,也需要鸿篇巨制,也需要凝重严肃,它们应该并行不悖,各有生存空间”,王新建回答道。

用镜头语言讲故事比解说词更有力

过去,我们的纪录片经常采用说教体的叙事方式,通篇由解说词贯穿和介绍情节发展,给大众留下了“单调枯燥”的印象,传播效果上大打折扣。

在纪录片创作中,通过镜头语言和纪实拍摄进行叙事,体现创作者的观点和片子主题,我们与国外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纪录片创作者要逐渐学会将自己的主观思想情感,依靠镜头语言表达,而不是通过简单地解说,这是一种更为专业的叙事能力。

 

《河西走廊》中的再现历史情景演绎手法。

但让人惊喜的是,这个现象在逐渐改变。

近年来,我国纪录片创作呈现出繁荣发展的局面,除了国家层面的政策支持,中外纪录片人的交流合作,例如通过像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这样的平台,展示优秀作品,交流创作经验,都从各自的角度促进了中国纪录片的发展,提高了大家讲好故事的能力。

“其实这个差距已经在逐渐缩小了,比如在这次进入金红棉复评的片子中,国内纪录片整体质量比以往有大幅度提高,尤其是国内的纪录长片。选题更为多样,制作理念越来越国际化,整体品质也在逐渐和国外优秀作品接近。”

此外,纪录片的艺术表现手法,在近年来也出现了和电影表现手法互相融合、借鉴的趋势。

“很多电影拍得越来越像纪录片了,而纪录片则更加贴近电影的叙事风格和质感。”

在采访的最后,王新建老师也表达了对即将来临的2019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的期望。

 

今年是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的第17年,通过纪录片人的共同努力,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具有了鲜明的个性,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首先,它是一年一度的国内外纪录片人的盛会,大家共聚一堂,交流学习,畅叙友谊,增进了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促进了纪录片行业的发展繁荣。

其次,每年的纪录片节期间,大批的市民、学生,涌进电影院、图书馆、大学,观赏中外优秀纪录片,使广州形成了独特的纪录片文化氛围,给这座古老又充满活力的城市,注入了新的文化内涵,也成为了广州的又一个文化标签。

”我祝愿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越办越好,影响力越来越大!“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立删

编辑:小麦、晓霞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