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读|图书馆:通往远方的最后一张免费车票

赵琦
2019-12-23 17:20
来源:澎湃新闻

那是2016年的夏末,我和友人从贵州榕江县城出发,坐车去山里的侗寨。山路上,遇到了一队正在路边搭建新屋的乡民。贵州的木房子建造起来很有意思,柱和柱之间以木串接,形成纵向的剖面(排扇),然后集众人之力把一片一片剖面竖起来(起扇),搭建房屋的基本架构。吸引到我的不仅是这种建造感强烈的造屋方式,还有现场热闹非凡的仪式——起扇时要庆祝,所以一头在热火朝天地搭建,另一头是煎炸烹炒、炊烟袅袅。

路过的我们被热情地邀请参加。席间方知,这个村子的成年男丁日常都在外省打工,他们背井离乡忙忙碌碌许多年,就是为了能够回乡给家里盖上这么一座新房子。继续上路后,又经过另一个寨子,高高的木屋里探出脑袋的几乎全是女子和孩童。这是因城乡经济差距而发生的“离乡”和“回乡”故事。

贵州榕江的“造屋” 作者图

如果是因城乡的文化差异而发生的故事呢?对于和《回家乡建一座图书馆》的作者有类似经历的小镇青年来说,读书、考学、走出去,离开传统、守旧、封闭的故土,仿佛是前半生的必经之路。家乡通常并不贫穷,就像书中的浙江三门,是一个交通挺方便、经济条件不差、有山有水、舒适安逸的小城。当游子在外立稳了脚跟,回到家乡,家乡通常也并不需要你建造一个房子,甚至家人和朋友的经济条件都比你还要好。这时候,还能为家乡做点什么呢?能不能选择一种新的方式,去重新拥抱那个一度被嫌弃,甚至抛弃的家乡呢?

《回家乡建一座图书馆》,章瑾 著,中信出版集团,2019.8

《回家乡建一座图书馆》的第一个主题就是“回乡”。“让我想逃离,又让我觉得无法再回归。回去做什么呢?回去,又能做什么呢?”——作者的疑惑是很多人心中的疑惑。“家乡”这个词实在让人觉得五味杂陈,家乡是被隔壁小孩欺负的童年,是糗事连篇灰头土脸的少年,是七姑八姨催婚的青年;可是家乡,又是那条清澈宁静的小河,是周围淳朴热情的脸孔,是第一个告诉你“有志者、事竟成”的小学语文老师。

离乡是因为家乡不够“开放”,是因为家乡已经承载不了对于“成长”的渴望。如此说来,还有什么比在家乡建一座图书馆更好的“回乡”方式呢?把开放的世界通过书本带回家乡,把自我的成长转化为帮助别的孩子成长的各种阅读和实践活动,这是一件又聪明又酷的事。作者把这件事的经过慷慨地分享给读者,我要强调“慷慨”这个词,是因为这本书大到梦想,小到操作细节,将“有为图书馆”运营6年的点点滴滴,毫无保留地披露,它既是一本民间图书馆运营指南,也是一部充满热情的文字纪录片。

本书的第二个主题是公益。这个主题看似隐性,全书只用了几页去专门讨论,但这本书的核心就是公益,是如何去做“民间图书馆”这个公益项目。公益在我国,就我接触到的范围,以及本书提供的线索,是一件颇为“奢侈”的事情。公益和慈善不同,每个月拿出工资的一部分捐给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或捐款给地震受灾的同胞,这是慈善,是帮助弱势群体,是救急救难;成立一个组织,招聘人去管理一个图书馆,经年累月地培养当地人的阅读习惯,改变当地的文化氛围,这是公益。慈善的对象是弱势群体,公益的对象是社会“薄弱”的部分,大部分的情况,是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去改变社会观念,提升大众福祉。

有为图书馆诞生的仓库 图片来自于《回家乡建一座图书馆》

为什么说公益是奢侈的?因为时间和金钱。公益需要的是持续付出的时间,不是偶尔为之的捐款助学可以解决的问题,通常都需要一个长周期的出勤。和“有为图书馆”一样,除了固定的从业者之外,一项公益事业的运作需要大量志愿者,付出周期性的固定服务时间来维持。

在一、二线城市,“996”的普遍工作现状,让人面对公益的召唤,心有余而力不足。尤其是最有可能成为公益事业生力军的年轻人,他们恰恰是最被压榨时间的群体,通常还被灌以“你们是在为自己的简历打工”之类的鸡汤。为公益付出的时间,常常还会招致他人的不理解。我去参加过一个公益项目的培训,有一位00后志愿者说,当她把自己正在从事的这个项目告诉朋友时,朋友的反应是“你为什么不把时间用来陪自己的家人?”难道不正是因为有人愿意把自己的时间拿出来,也去陪伴一下别人的家人,社会才更像一个大家庭吗?

公益还需要持续资助的金钱。公益是一个很好的资源分配平台,大家都想为社会做一点事,你有钱我没有,我有时间你没有,所以有钱的出钱,有时间的出时间,钱和时间在一个平台上互相合作,把一项公益事业做好。

公益需要花钱,需要社会不间断地资助,这个想必大多数人都懂。分歧在于,公益的钱是不是可以更多地花在公益从业者的薪资上?之前就知道公益从业者(不是志愿者)的收入都不高,但看到书中披露“有为图书馆”员工入职薪金都在2000元左右,以及国家关于公益从业者薪资上限的有关规定,我还是相当震惊的。

对公益从业者的普遍偏见是:他们就应该无私奉献,就应该一穷二白,就应该是低薪的。问题的本质在于,社会没有把公益看成一个全民在金钱和时间上有机协作的事业,而是把公益看成是有人闲来无事要为社会做贡献的一个副业;社会没有把公益从业者看作是一个职业群体,而是把他们看作是游离于主流群体之外“大发善心”的一小部分人。

公益是一个重要的事业,也应当是一种受人尊敬的职业。当社会习惯于使用金钱标准去衡量一切的时候,到了公益这里突然就变暧昧了。公益从业者和别人一样付出劳动,却连最正常的工资回报都无法获得,还必须要活得“像个”公益人。

在有为图书馆听绘本故事的孩童 图片来自于《回家乡建一座图书馆》

持续付出的时间和金钱,让公益变得奢侈,奢侈的不是数量,而是持之以恒。而社会在公益这件事上普遍抱有的上述时间观和金钱观,让公益变得更加奢侈,奢侈的是公益从业者和志愿者面对各种质疑所需要坚守的信念,和那颗并非十分易得的平常心。

人类有“自私的基因”,对“无私”这个看似并非来自于天性的东西,天然就保有质疑和抵触心理。然而大家都忘了,“自私”能够成立,是因为人类的行为还有另一种倾向,叫做“利他”。利他和自私是人类社会的两条腿,缺一就无法正常行走。希望有朝一日,公益能够成为我们这个社会的一条腿,而不只是受伤后使用的那根拐杖。

谈论本书第三个主题——图书馆——我想连带谈谈两个社会新现象。其一是最美书店,没错,就是近年来频繁出现在社交网络的那一座座打卡圣地。最美书店植根于大众的文化焦虑,商业地产商敏锐地发现了这一点,将书店定位为吸引客流的网红地点,加上明星建筑师的热情参与,书店这一本来和外观上的“美”没有最直接关联的事物变成了“最美”的载体,图书也成为了“最美”的道具。每一方都有各自合理的诉求:地产商为满足大众文化消费需求,建筑师为将实践拓展到更能吸引眼球的领域,消费者为了追求“美”。

书店美是没有错的,但是书店只有美就很怪异了。作为一名书店行业的从业者,如果读者走进我工作的书店,第一反应是“这里很美”,我当然很高兴;如果他逛了一圈没有发现“这里的书很棒”,那之前那一句“这里很美”就让人觉得是一种羞辱,让人感到惭愧。

还有一种论调,认为最美书店至少做到了把读者吸引到书店去的第一步。还有比这更天真的想法吗?去书店打卡的人和去书店买书的人是两拨人,他们之间最大的关系就是互相干扰。读者去书店,是去和书架上的那些智慧进行“无言的”对话交流的,谁愿意成为闹哄哄的网红背景?打卡的人也没法好好打卡,毕竟还有一些真心购书者站在那儿妨碍他们对最美空间的取景。随着最美书店的泛滥,大众也产生了审美疲劳,毕竟来来回回也就是那几个建筑师,做来做去也都是千篇一律的“美”。美是不可靠的,尤其对于书店来说,不仅不可靠还有点危险。一旦书店开始以“美”而不是“书”为首要卖点,实际上,书店已经开始消失了,尽管招牌上还写着“书店”二字。书店并不活在招牌上,而是活在读者心里的。

最美书店的典型视觉效果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其二是知识付费。如果说最美书店形式大于内容、前景不甚明朗,知识付费作为文化焦虑的另一产物,可谓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新兴产业,据说现在已经达到数百亿的规模。知识付费有很美好的一面:知识分子不是都能够轻易把知识转化为收益的,实用性强的专业比较容易,理论性强的相对艰难。尽管就整个知识体系的构建来看,实用和理论同样重要。

现实中,两类知识分子的收入却是差别巨大。知识付费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缩小这种差距,从而让原本已经流失严重的理论型人才回到研究岗位——当然,前提是老师要很会讲,课程要有吸引力。如果没有知识付费,恐怕一般人是不可能有机会收听到《宇宙科技简史》这类课程的。

把目光转向受众,似乎就没有那么美好了。首先需要有一台智能手机,其次需要有网络,再次需要花钱买(课程)。对城市人来说,以上都不是难事,回到本文开头提到的贵州,有些地方连电灯都没有。缺少这三样东西,其实就被排除在这一类新型学习方法的标准受众之外。学习知识本来是低阶层向高阶层流动的一个主要途径,然而这条途径上现在有很多路障:有与义务教育并行的各种费用昂贵的社会培训机构,有一般家庭难以企及的各所私立学校和留学项目,还有——知识付费。这一整套的知识收费机制,难道不是阶层固化的一个推手?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但应该有免费的知识分享,为依然相信知识可以改变命运的人留下一扇门。图书馆就是这样的一扇门,这也是本书中可爱的图书馆公益人最触动我的地方,他们提供的不只是阅读,不只是知识,还是通往远方的最后一张免费车票。

需要这张车票的人比想象中的多很多。今年暑假,我心血来潮想去图书馆回顾一下学生时代集体学习的氛围,于是先后去了上海图书馆和浦东图书馆,每天都是一座难求。图书馆是一个非常奇妙的地方,人口密度很大,但是没人是来交往的。每一个人都只身坐在一个可遇不可求的座位上,孤军奋战、上下求索。唯一的安慰就是周围这些人虽然都不认识,但他们和自己一样,心中都有一个远方。在当今的知识互联时代,说图书馆是唯一的免费学习途径是有些夸大了,但如果能够搭乘一列有同伴的火车去远方,比自己骑单车去显然让人更有动力。

有为图书馆新馆 图片来自于《回家乡建一座图书馆》

翻到书的尾声,第307页,我不由笑了。作者放了两张照片,一张是2012年有为图书馆开馆时的她——典型金融女的霸气模样;另一张是2018年在图书馆前台的她——质朴无华、元气满满。这也是这本书的阅读体验,换两个词可能更加确切:脚踏实地、热情洋溢。我对“热情”一直都同时抱有向往和抗拒的对立情绪,但是这本书里的热情让我只有向往,只有感动,只有敬佩。

虽然平常我总说,读书是一种乐趣,不要把阅读神圣化。但是,我心里知道,如果没有读书这件事,生活将会多么贫瘠。儿时的小镇是没有图书馆的,我永远都会记得那些把书作为礼物送给我的每一位长辈,他们为我打开了一扇窗,让我有机会眺望窗外的远方。

读罢《回家乡建一座图书馆》,相信每个人都会不由地想:如果当时我的小镇也有一座“有为图书馆”,现在的我,有没有机会到达更远的地方?远方不是名与利,也不是所谓的成功或人生赢家,而是经得起自我反复质疑与考量的,值得一过的生活。

(作者赵琦系半层书店合伙人)

    责任编辑:沈健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