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会址”日记|90后党员:学党史是必修课,还在学习中

澎湃新闻驻中共一大会址报道组见习记者 张慧 记者 高文
2019-12-13 19:06
来源:澎湃新闻

【编者按】

2017年10月31日,党的十九大闭幕仅一周,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集体瞻仰上海中共一大会址和浙江嘉兴南湖红船,在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中引起热烈反响。

连日来,全国各地前往一大会址纪念馆参观的党员群众络绎不绝,在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他们回顾建党历史,重温入党誓词,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澎湃新闻推出“一大会址”日记,派出记者常驻中共一大会址,近距离观察、感受、记录会址每天的新闻,讲述一大的红色故事,传承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

2019年12月13日,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武先生到临时展厅观展。 本文图片均由澎湃新闻见习记者 张慧 摄

12月13日,星期五,晴。

中午12时许,在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内,来自北京的武先生沉浸在展览中。

在每件展品前,武先生或弯腰俯看,或凝神站立,近距离细细观看文物史料。看到展品旁贴着二维码,他拿出手机,扫码聆听展品背后的故事。

他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这是他第一次来到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此次来上海,他规划了多处游览地,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是行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站,因此特意备好攻略,安排了时间过来,“时间宽松,可以慢慢看”。

武先生说,单位曾组织集体观看了一部纪录片《重生》,“拍得非常好”,片中讲述了共产党人的奋斗历史,也反映了中华民族青年人的朝气。这些令他印象深刻,也让他更想来党的诞生地看看。

进入馆内,展览第一部分是《前赴后继 救亡图存》,展区讲述的列强侵略、民族危亡背景,勾起了他的观影记忆。与影片相比,实地参观带来另一种观感。

展品:20世纪20年代董必武戴过的瓜皮帽

陈列柜中的打字机、瓜皮帽等展品,也令他惊奇,“能保存至今,简直是一个奇迹”。细察陈列的书信、图书细节,让他能一窥那一时期的通信格式、出版物排版。在展厅二楼,多媒体与史料穿插的展览形式,让他赞叹。

在参观过程中,他和工作人员聊了起来。看到他兴趣浓厚,工作人员主动和他讲起上海过往租界的历史、石库门建筑名称由来等。

在一处建筑模型前,工作人员告诉他,距离此处不远,就是复兴公园,可以去走走。1920年春,陈独秀等人就曾在法国公园(今复兴公园)街区周围居住。

武先生是90后,在学生时期入党,至今已有10年党龄。他觉得,了解共产党从无到有,不断壮大的历史是党员的必修课,“我还在不断学习中”。

    责任编辑:王维佳
    校对:丁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