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设计圈飘过的那些大词

澎湃新闻记者 范佳来
2019-12-13 09:33
来源:澎湃新闻

地产转型、高周转、互联网+......一个个热点新闻背后,蕴含的是时代的变迁和设计行业的新动向。近年来,设计圈出现了哪些新趋势?

12月6日,建筑设计管理顾问陈阳携新书《这些年设计圈飘过的那些词》,与同济大学创业谷创业导师白鑫、同济创业谷入驻景观设计公司90后创始人姜斯淇做客建投书局·上海浦江店,针对设计行业的现状、社会热点、公司案例和从业人员的困惑,与读者一同思考并探索设计公司的未来发展之道。《这些年设计圈飘过的那些词》另外三位作者任雪琦、席成新、周毓华也来到现场,与读者见面。

设计圈飘过的那些“大词”

在陈阳看来,今年设计圈最引人关注的话题,无疑是规模化和资本化。一个行业是否会走向规模化发展,甚至是寡头垄断的市场格局,必要条件之一是金融资本对这个行业发展的价值。金融资本的价值越大,行业越有可能走向规模化,寡头化。在产品、技术、生产、产业、客户这五种类型的设计公司中,产业型和客户型的公司有机会走规模化、资本化之路,但小微设计公司也不必担心被上市大鳄吞噬:因为设计是传统的智力行业,不会演化成寡头垄断的格局。

另外,高科技也成为今年圈内的热点,例如运用大数据、AI、VR等技术参与到设计行业中。“民宿、特色小镇、新农村也成为了新的市场关注焦点。”陈阳表示。但他并不看好农业对设计行业的推动,背后有多个原因,首先是农业占比低,加上相关衍生产业,农业也无法支撑大量农业人口走上富裕道路。另外,与农业相关的设计资源很难与资本市场对接,需要的投资就没有依托。

除此之外,另一个热点话题是建筑师负责制。建筑师负责制是国际工程建设的通行做法。在不少发达国家,建筑师不仅是设计师,还是工程师,对建筑材料选取等技术问题的把握非常关键,建筑师的全程管理监督对工程质量和效果影响很大。但在国内,建筑师基本只参与整体构思和设计图纸这些前期工作。随着今年建筑师负责制在国内的推行,在陈阳看来,“试图用一刀切的方法对复杂系统下手,要么不了了之,要么结局出人意料。”

活动现场

功利的时代,专业主义能坚持多久?

“这些年来,设计圈里最常见的建筑师有两种:一种是想做作品、执着于专业追求的,称之为专业建筑师;另一种更偏重于迎合市场需求,更善于理解和顺应甲方的要求,按商业规则办事,可以称为商业建筑师。”在设计圈内看来,专业和商业似乎是顾此失彼的两头,不可兼得,经常遇到处于矛盾之中的建筑师,他们的办法之一是用20%的时间干有情怀的事,用80%的时间干能挣钱的项目。

在陈阳看来,专业和商业本质是有机的两个角度,而不是机械的一对矛盾。如果换个角度来理解,这些对立关系的产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人们从不同视角观察一个有机体,从而追求各个角度的最佳效果导致的。一个项目中,如果过度追求经济效益,专业底线就可能守不住;一个设计公司过于看重眼前利益的话,可能只会保障短期的生存,而没有长期的发展潜力。

“平衡感是很重要的,人体这个有机体的平衡性就很好。除了大脑,人类在各项机能上都比不上其他生物,但也不至于很差。如果把一个设计公司比作人的话,企业的核心能力、优势领域、产品特色等等相当于人的大脑,其他管理模块相当于人体的各种机能,不掉链子就可以了。”

商业成功和专业成功尽管并非完全对立,但在思维方式上仍有巨大的差距。在陈阳看来,他遇到过一些商业上已经成功再追求专业成功的建筑师,表面上看,有相当的经济基础支持他们在专业上的发挥。但实际上,这两类建筑师在思维方式、专业视角、市场意识、工作方式上有很大的区别,谁也无法轻松地变轨。

    责任编辑:陈诗怀
    校对:刘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