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增全国重点文保单位,“上海交通大学早期建筑”揭牌
新建楼。
12月8日下午,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上海交通大学早期建筑”正式揭牌。
上海交通大学早期建筑的名单中包含:老图书馆、新中院、中院、新上院、工程馆、科学馆、北四楼、执信西斋、文治堂、总办公厅、体育馆、新建楼、盛宅、华山路校门、史穆烈士墓、五卅纪念柱,共计16处文物本体。
上海交通大学早期建筑位于徐汇校区内,是近现代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史迹和代表性建筑,是目前国内唯一一所跨越三个世纪、保留发源地与办学地不变的早期高等学府所在地。
中院。
上海交通大学的历史可追溯到1896 年由清政府创立的南洋公学,是近代最早由中国人创办的两所大学之一;校址从未改变,是目前国内惟一一所跨越三个世纪、保留发源地与办学地不变的高校;具有独特的、中西结合的校园布局与建筑;集中展示了邬达克等近现代建筑大师的作品,代表了当时先进的建筑思想;很多建筑都采用了当时最先进的建造材料和技术手段,表现了在技术上的勇于尝试。
老图书馆。
交大早期建筑的一大独特性来自交大校友对母校的热情和帮助,有一些建筑是由校友捐助建成的,如图书馆、校门、工程馆等,也有些是由交大校友主持修建的,如体育馆和文治堂;承载国家记忆,传承红色基因,这里已成为上海市革命先烈缅怀基地,每年都会有很多人前来瞻仰,这是其他高校所少见的。
上海交通大学方面表示,他们将认真做好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管理和利用工作,努力开创文物工作新局面。
华山路校门。
附上海交通大学早期建筑的名单:
1、老图书馆
位于草坪东侧的老图书馆建成于1919年,由1916级毕业班同学为纪念建校20周年发起社会各界及师生共同捐资建造而成(图书馆馆名由李梅庵先生题写)。老图书馆采用维多利亚风格,清水红砖配上白色浮雕,因其独有的建筑艺术与魅力,多次出现在不同的影视、摄影作品之中。
上世纪三十年代,图书馆内的藏书规模在当时国内的高校中名列前茅,交大的一代代学子如钱学森、吴文俊、王安、王之卓等都曾在这里饱览先进的科学与文化。
建国后因师生人数倍增,老图书馆不敷使用,1985年包玉刚先生捐资另建包兆龙图书馆。该馆落成后,老图书馆被改作档案馆使用。1995年老图书馆照原状大修后,楼内新设校史博物馆、林同炎展室、档案馆、校友接待室及校友活动室。老图书馆门口附近建造了“百年树人”雕塑,是校友们为了纪念1996年交大百年校庆所捐赠。
2、中院
位于草坪东北角的建设是中国大学中历史最悠久且沿用至今的建筑之一。该建筑名为中院,是校园里内唯一一座建于19世纪的最古老的建筑,由南洋公学监院福开森监造。
中院建成初期主要供南洋公学办公和中学、师范院、小学部教学使用,集教学、办公、食宿等功能于一体。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于1901年开始受聘担任南洋公学特班总教习时,就住在中院的三楼60号房间。在他任教期间,培养了李叔同、黄炎培等40余名杰出人才。
1927年国民政府交通部下令停办中小学,原附属中学脱离交大独立建设(更名为南洋模范中学),中院就成为大学教学及办公用房。
20世纪60年代初,学校对其进行了大修。1999年,中院建成100周年纪念之际,学校又对其进行了原复性大修,“南洋公学中院”的石刻楼铭得以重新显现。
3、新中院(董浩云航运博物馆)
在中院北侧是建于1910年的新中院,最初建造是用于附属中学学生住宿,故名新中院。
中学脱离交大后,新中院成为大学低年级学生宿舍。这是徐汇校区第一栋独立的学生宿舍,采用互相连通的围廊结构,加上玻璃天棚与宽敞的公共活动空间,既满足采光通风,又能促进学生间的交流与沟通。
抗日战争中,日本人办的同文书院进驻交大,新中院未能幸免,留下满地疮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新中院改作院系办公用房。由于在此办公的院系经常变化,办公人员对建筑的保护意识不强,再加上此建筑系砖木结构,常年缺乏加固修缮,早已破败不堪。
2002年,香港董氏慈善基金会出资修缮,使其恢复了往日的风采。2003年,董浩云航运博物馆在此落成。一楼为中国航运史馆,二楼为董浩云生平陈列室,浓缩了“世界七大船王之一”董浩云的一生,馆外南侧有船锚雕塑,高达4.8米,于2003年建成。
4、新上院
1896年,盛宣怀在上海创建南洋公学,将大学部命名为“上院”。1900年,上院建成,楼内设有物理教室、物理实验室、宿舍等设施。底楼中央是一个可以容纳500人的大礼堂,1927年为了纪念老校长唐文治改名为文治堂。
1912年底,孙中山先生莅临学校,在上院大礼堂向全校师生发表了慷慨激昂的演讲,畅谈民生主义和交通建设计划。1926年,在上院大礼堂举行孙中山先生逝世周年纪念大会,郭沫若在此发表演说《三民主义与共产主义》。海内外众多知名学者、专家都曾在上院大礼堂讲演。
20世纪50年代初,上院因基础沉降,屋架墙壁倾斜严重,学校决定拆除并在原址重新建造,因此我们看到的建筑名为新上院。
今天的新上院,是学校的主要教学楼之一,一楼大厅有盛宣怀半身铜像,同时还是学校的社会科学图书馆,二楼以上为教室,有多间阶梯大教室。
5、工程馆
1931年底落成的工程馆是由著名建筑大师邬达克设计的经典建筑,集中包含了工程教学的各种需求,是当时上海乃至全国最现代化的实验室和工程教学楼,成为专家教授、学术团体举办学术报告、讲座的重要场所。
瑞典亲王访问中国时,从北京到上海,慕交大之名,曾特地致函黎校长约期来校参观工程馆等处。此外,工程馆曾先后迎接过无线电发明家威廉•马可尼和物理学家玻尔等两位诺贝尔奖获得者。1948年6月,著名原子物理学家钱三强教授莅临交大,也在工程馆的教室发表题为《漫谈原子能》的学术演讲。
解放战争时期,工程馆的许多教室变成学生开展革命活动的基地。1948年为纪念老校长叶恭绰对学校建设的功绩,工程馆一度更名为为恭绰馆,1950年后恢复。
1960年,交大将原本两层的工程馆加盖为三层。工程馆二楼有叶恭绰半身铜像,馆内草坪上有马可尼天线铜柱,激励交大学子奋发向上。
6、科学馆
工程馆西侧的三层小楼为科学馆。为纪念前校长孙科(孙中山之子,民国首任铁道部长)对学校建设做出的功绩,曾命名为哲生馆(孙科号哲生,并函请近代著名书法家、国民党元老于右任题写了馆名),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改名为科学馆。
哲生馆的建成一波三折。早在1936年黎照寰校长治校时期,学校就开始动工兴建此楼,但不久,抗日战争爆发,只得停工。直到抗战胜利后的1946年6月,才重新开工并于当年10月竣工,为三层楼实验用房。1947年4月8日,在学校校庆之际举行了授钥典礼。
随着学校的发展,科学馆的实验室陆续搬迁至闵行校区。如今,科学馆由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华东分析测试中心、上海交大分析测试中心共同使用,设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微生物实验室”和“DNA分子实验室”。
7、北四楼
北四楼建于1919年,作为交大的无线电实验室和无线电台,有着非常重要的历史价值,见证了交大当年在信息科技方面的领先水平。当时,一层为教室和电话实验室,二层为无线电收发室、仪器储存室和无线电实验室。小楼正南面曾竖有无线电发射柱,长数丈余。这座无线电台在我国当时的高等学府和科研机构中是独一无二的实验设备。
1920年8月,小楼内无线电台开始收发电报。所发电波能与福州、广东、武昌、北京、秦皇岛及日本长崎相通。同年,学校又组装了最新式的收报机,能够接收法国德国及美国沿太平洋各大电台的讯息。
交大无线电台的出现,引起了外国人的关注。美国驻北京公使为此曾向外交部抗议,认为该电台收发的电信有透露商业秘密、妨碍商贸之嫌,要求外交部转咨交通部让学校迅速予以拆除。交大申明交大电台专为学生实验所用,不接收商业电信,顶住了外国的干涉。
不久,学校又添置了无线电话机、弧式发报机等设备,以后陆续向国外公司订购无线电器材,并得到中国电气公司、天津电报局捐赠的机件,逐年扩充,在国内堪称先进。学生中首先使用无线电台的是1921届电机科的学生。他们在这楼里做了很多实验。这一班学生到毕业时有19人。这当中,有陈章,曾任浙江大学、交通大学、中央大学电机系教授、电机系主任等职,培养了不少电机及无线电技术人才。
1929年,北四楼扩建动工,由著名建筑师范文照设计。经扩建,小楼东面增加了两间,奠定了今日的建筑格局。在解放战争期间,有同学还冒着风险,在无线电台接收来自延安的红色电波。
由于当年没有设置门额之类的标志,这座小楼一直寂寂无名,殊不知,它是中国走向信息社会的先锋之一。小楼的功能和名称数度更改,由无线电实验室、话务楼、老电器楼、机床车间,到现在的北四楼,目前用作法学院的日本研究中心。
8、执信西斋
执信西斋整幢楼呈马蹄形展开,中间为三层,两翼为二层,共187间。始建于1929年,1930年竣工后,备受各界赞誉,是全国高校中条件最好的宿舍,宿舍内有阅报室、理发室、交谊室、储藏室等,洗手间有冷热水供应,厕所内有西式马桶,并备有手纸。
为了纪念1920年在反对桂系军阀战争中英勇就义的民主革命战士、孙中山先生忠实的追随者朱执信先生的革命精神,被命名为执信西斋。
执信西斋落成典礼举办后,即将毕业的1930届学生首先搬入执信西斋,优先选择了最好的房间,每套住两人,享受到了如宾馆一样的待遇。拔了头筹的1930届学生在毕业离校前夕,念及母校培育之恩,决定在执信西斋正门前筹建一座以校徽为中心的喷水池,赠送给母校留念。
钱学森曾在执信西斋居住,宿舍门口也曾留下钱学森与同学的合影。作为学校管乐队成员,钱学森还经常在室内或过道练习次中音号。此外张煦、吴文俊、穆汉祥、史霄雯也曾在此居住。
1932年,日军在上海发动了“一二八”事变,爱国将领蔡廷锴统率的十九路军伤亡惨重,伤员医治成了问题。宋庆龄与何香凝积极奔走,要筹建一个临时伤兵医院。最终,交大师生借出条件最好的执信西斋,在此开办伤兵医院。
执信西斋也曾经改作教工集体宿舍和办公用房,但时间不长,主要功能还是学生宿舍。经历了多次修缮,其外表基本保持了原貌,内部设施却风光不再,但仍然是老校友回到母校必到的瞻仰之地。
9、文治堂
在交大体育场的西侧是1949年初建成的大礼堂“文治堂”。抗争胜利后,交大在校学生激增,上院的文治堂已不能满足需要。热心校友王之卓、茅以升等发起筹款,兴建新的大礼堂。
1946年6月,劝募开始,各地校友踊跃捐款。设计大礼堂的建筑师和建造承包商都是交大校友,在建筑过程中尽心尽力,遇到经费紧张时,还垫资垫料。建成后的为“新文治堂”,观众席分上下两层,最多可容纳近2000人,这样的规模在20世纪四五十年代上海高校中居于首位。
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交大校园内一片欢腾,5月30日,是上海人民反帝爱国的“五卅”惨案纪念日。6月1日,上海各界青年纪念“五卅”大会在新文治堂举行。上海市市长、上海市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陈毅将军莅临交大,看望素有“民主堡垒”之称的交大师生,并与上海地下党同志及广大群众进行了首次公开会面。陈毅在会上分析当前形势,宣传新民主主义政策,向在场同志介绍了党接管上海的工作情况。
交大新文治堂经常举行开学毕业典礼、校庆等庆祝纪念活动,学术演讲、报告大会等,并且开展很多文化艺术活动,舞台上先后诞生了交大学生艺术团和上海大学生管弦乐团。(文治堂一楼大厅有“唐文治”半身铜像,唐文治于1907-1920年任校长,该铜像于1986年建成。)
10、总办公厅
总办公厅由上海著名建筑设计师庄俊设计,具文艺复兴风格,1932年破土动工,建成于1933年。学校就命名问题曾经进行了讨论,议决为纪念学界先进容闳博士,定名为容闳堂。交大虽然与容闳没有直接关系,但学校的办学主张和他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以先贤名人的名字给学校建筑定名,是交大逐渐形成的人文传统,前有执信西斋,后有哲生馆。最终,办公楼的两个大门上分别刻上“容闳堂”和“总办公厅”两个楼名,后者系胡汉民的手笔。
总办公厅自建成以来,迎接过众多中外嘉宾的到来。1933年12月,黎校长在堂前恭迎无线电发明家马可尼以及其妻子,时任中央研究院院长的蔡元培代表各学术团体在会议厅致欢迎词,黎校长回顾了中意两国古往今来的友好交往,并且由于交大在中国率先开设无线电课程,对马可尼的光临尤感亲切,表达了热忱欢迎之情。邵力子、茅以升、赵祖康都曾来此演说。
从黎校长开始,历届校领导均在此办公。总办公厅自建成投入使用以来一直是学校的行政中枢和重要的会议场所。
11、体育馆
毗邻总办公厅的建筑是体育馆,该建筑建成于1925年。体育课在交大建校初期就作为一门课程得到了重视。据老校友回忆,新生入学时,学校给每人发两把钥匙,一把是宿舍钥匙,另一把是体育馆更衣柜的钥匙。交大学生除了军训以外,体育课不受天气的影响,这在20世纪20年代中国的高校里是很少见的。
当时,体育馆也是经济、文化交流活动的场所。1926年,学校庆祝建校30周年,举办工业展览会之时,在体育馆前架设轻便轨道行驶小火车,成为了轰动上海的重大新闻。1937年4月8日校庆,学校国剧社邀请京剧名家周信芳先生来交大演讲,并在体育馆进行公演,同样热闹非凡。
体育馆内设有孙中山先生铜像,是孙中山的孙女孙穗芳女士捐建,于2017年建成。体育馆坐落在校园中心,与总办公厅相邻,与老图书馆、新上院、中院遥相对应,传递着交大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
12、新建楼
新建楼北邻体育馆,南邻浩然科技大厦,东边是大草坪,与图书馆和老校门遥相呼应,于1953年建成,当时交大名为国立交通大学,学校决定新建一幢三层的教学楼。
新建楼建成后一直作为教学楼使用。关于新建楼的名称来源,从设计施工图纸以及合同等文献已难以考证,然后,在交大与设计施工单位签订的合同、设计图纸以及向有关部门递交的申请当中,都用“新建教学楼”来称呼此建筑。
它的设计初衷纯粹是为了教学育人之用,从大型教室到小型教室,以及教工休息室等一应俱全,解决了当时由于学生增多而缺少教学空间的状况,同时在校园空间上,使整个建筑群围合得更加完整。随着学校发展,教学楼空间日益紧张,新建楼在西侧先后两次加建,这两次加建扩展了该建筑的使用面积,并没有影响到主体建筑形态。
如今,新建楼作为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教学办公使用。
13、盛宅
建于1923年,为西式洋房。最初它是学校创始人盛宣怀家的私宅,当时,盛宣怀已逝世,盛宣怀的两个孙子准备到交大附属小学读书。盛宣怀夫人担心两个孙子住宿受苦,向校方接洽,借用学校地皮,出资建造一幢小楼专门给孙子住,学校欣然允诺。大概过了一两年光景,盛氏兄弟因为上海不太安全,就向学校请了长假,离开学校回家,盛宅于是空闲了一段日子。
1927年,交大开始招收女生,第一期只有4名,住在老图书馆北侧教职员住宅的空闲房间里。随着女同学逐渐增多,这座闲置的盛宅便作为女生宿舍使用。由于地处学校的东南角,便借用复旦女生宿舍的别称,亦名“东宫”。
1930年,学校举行34周年纪念会暨执信西斋落成典礼。礼毕,全校宿舍开放,任人参观。那天早上,听闻女生宿舍开禁的消息,很多男生奔走相告,导致平时清净的女生宿舍一时访者如织。
由于女生宿舍容量有限,每年录取新生时,女生的平均录取成绩往往比男生高。1931年,全校女生加起来只有18位。女生们曾发起募捐建造新的女生宿舍,但因时局关系未曾实现。这幢小楼在树木掩映下,不引人注目,外人罕至。
经历了动荡的社会变迁,盛宅的功能发生了数次改变。1938年起,小楼被南洋模范小学长期借用。50年代,该楼底层被区教育局借去开办虹桥路幼儿园。被学校收回后,曾作过交大成教学院办公用房。在120周年校庆前夕,学校对其进行修缮,现盛宅成为了校友活动交流中心。
14、华山路校门
始建于1898年,建校初期的校门采用了中国牌坊式的木质建筑结构。1934年,1915级校友不忘母校培育之情,捐资重建校门,学校也拨公款,1935年新校门落成,式样仿旧京宫门,无论用材还是用色都具有中国古典的韵味,基本形成现在校门的式样,是交大校园内唯一一座运用了中国传统建筑做法的建筑,以其浓郁的中国古典风格与校园内众多的西洋风格建筑相得益彰,这也许是当初南洋公学“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办学思想在建筑上的体现。
新中国成立后,正门挂上了“交通大学”校名,字体使用了毛体,一直沿用至今。如今,凝聚着百年沧桑的老校门作为交大的象征,显现出中国一流学府的雍容气度,以其古老雄浑端庄的身姿,迎接人们去领略百年学府的历史韵味。
15、五卅纪念柱
建于1925年,柱高5米,纪念柱镌刻:“五卅纪念中弹穿肠而死者陈虞钦,愤激病狂而死者吴恒慈”。陈虞钦(1909~1925),广东增城人,印尼归侨。陈虞钦参加“五卅运动”游行时,被英籍巡捕开枪致死。南洋公学附中学生吴恒慈(1908~1925)闻讯后为之激愤而亡。南洋公学师生员工及各界代表为陈虞钦和吴恒慈举行追悼会。学校为他们立永久纪念柱。
16、烈士墓
墓地占地面积80平方米,墓前立水磨石质碑,四角楔形柱,方形基座边长2.1米。为纪念解放战争时期在上海牺牲的学生运动领袖史霄雯、穆汉祥两位烈士而建立,陈毅题写碑文:“为人民利益而英勇就义的是值得永远纪念的”。
史霄雯(1926~1949),江苏常州人,上海交通大学化学系学生,1949年4月参加新民主主义青年联盟。穆汉祥(1924~1949),天津穆庄人,重庆交通大学电讯管理系学生,随校迁回上海,1947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9年5月初,二人不幸被捕,但他们在狱中继续投入“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的革命运动。5月20日凌晨,二人在宋公园(今闸北公园)被杀害。6月5日,交大近千名学生从上海殡仪馆迎回烈士灵柩,并安葬在校园内。烈士墓建成以来,受到交大广大教职工和一届届学生们的缅怀凭吊,许多入党宣誓仪式在墓前举行。
烈士墓右侧附近有英烈浮雕,于1991年建成,以缅怀自辛亥革命至解放战争时期奉献了青春和生命的校友们。烈士墓左侧附近有杨大雄烈士纪念碑,1948年初建,2004年重建。
围绕烈士墓的这些纪念碑柱雕塑,形成了爱国主义教育园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