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云岭:长三角一体化新背景下,盐城农业接轨上海的变与不变

文/ 李淑平 视频/ 张宇
2019-12-05 19:29
来源:澎湃新闻

《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的正式公布,为“按下快捷键”的长三角地区实现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吃下定心丸。作为江苏北部唯一入选长三角的城市,盐城的发展备受瞩目。该市将如何把握发展机遇,在接轨上海融入长三角上继续升级,亦备受瞩目。

在近期举行的“盐城农业接轨上海专场招商推介会暨第二届中国蔬菜食品安全高峰论坛”上,盐城市副市长顾云岭从盐城市农业发展的角度,介绍长三角一体化新背景下盐城接轨上海的变与不变。

不变的是,盐之有味的鲜美、安全

地处长三角北翼、黄海之滨的盐城,是一座秀美灵动的生态之城。司马迁《史记》记载着里下河地区“饭稻羹鱼”的田园生活,佐证了盐城农耕文化的历史悠久。

盐城与上海地缘相近、人缘相亲由来已久,这其中“味道”功不可没。自从“闯荡上海”的盐城人将家乡的美味带入上海,这美味便在上海人的记忆里扎根。

改革开放后,市场搞活,生活在上海的盐城人,深知家乡农产品的品质,再次将盐城味道带入,重新激活上海人的味蕾。而上海人民也认准了盐城是自己的米袋子、菜篮子。

“米袋子、菜篮子”的亲切称呼看似简单,你生产,我消费。其实不然,这背后,是盐城人民不忘初心的坚守。

此前交通不便利,为了让蔬菜新鲜上桌,盐城人往往半夜摘菜,连夜运往上海。后来,随着交通条件改善,包括冷藏、冷链运输在内的物流条件好了很多,运输已经不是问题,上海市民可以更加方便地吃到盐城的新鲜农产品。

但是新的挑战又来了。最大的挑战首先是安全,“我们研制的农产品供应上海市场,如果在安全品质上不能得到保证,那我们盐城农产品的品牌也就给砸掉了。”顾云岭特意强调。

为做好安全工作,盐城对供应上海的农产品从源头上进行把控。首先,要有一个绿色生产的基础,土地、水必须是可控的,合乎要求的。

其次,在生产过程中,化肥不但不允许增长,而且每年都必须要求有一定的下降。农药,更多的使用生物农药。

更为重要的,盐城是把农业的基地和上海的市场连在一起,实现一个全过程的可追溯“让上海市民吃得放心,我们生产的农产品销售者也能够安心。”

不变的是,找准优势,坚持绿色发展

其实,盐城对自己的优势一直非常明确,放眼长三角乃至华东,盐城最大的优势就在于生态资源。顾云岭自豪地说,在整个发达的华东地区,像盐城这样一方净土的地方不多了。盐城拥有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丹顶鹤、麋鹿。有一个宝贵的世界自然遗产,黄海湿地,今年被列为世界自然遗产,也是全球第二块湿地自然遗产,是中国第一块海洋型湿地的自然遗产。

此外,盐城还兼具森林,现在已经建成了国家森林城市,有将近100万亩的沿海防护林体系。毋庸置疑,盐城的生态本底非常的好,空气质量经常排位到全国前十。这是盐城发展的一个根基。

保证生产的安全,也是盐城践行“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科学论断的绿色发展举措。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一直是我们盐城市委政府孜孜以求追求的目标。我们不和人家去比总量,我们一定要跟人家比生态,比发展的方式。尤其对于农业而言,没有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你也就绝对生产不出良好的,品质好的农副产品。因此,我们在整个农业生产上,我们更是强调一个绿色生产。从农业的全过程上进行质量控制,在化肥的减量,农药的减量,农药废弃物的收集,减少畜禽污染,包括减少面源污染方面,我们每年都有一些新的措施。”顾云岭介绍。

盐城现在已经建成了三个国家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建设了五个江苏省级的农产品质量的安全县,希望通过生态保护、生态修复,以最好的生态,生产最好的生态农副产品,供应上海的大市场。

带着这样不变的初心,盐城的农业不断发展壮大。放眼江苏乃至全国,盐城成为长三角地区面积最大、生态最好、区位最优的平原农业区。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近1200亿元,农业增加值610多亿元,是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重要的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

变的是,快速向现代化农业转型升级

长三角一体化,除了要使得长三角区域成为最具影响力和带动力的强劲活跃增长极,还要发挥上海龙头带动作用,苏浙皖各扬所长,加强跨区域协调互动,提升都市圈一体化水平,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构建区域联动协作、城乡融合发展、优势充分发挥的协调发展新格局。

在发挥所长、接轨上海、构建区域联动协作等方面,盐城走出了自己的特色发展路子。

目前,上海在盐城拥有330多平方公里“飞地”。盐城每个县(市、区)与上海都有合作共建园区,盐城有三分之一的规模企业与上海方面建立了合作关系,上海市与江苏省在盐城合作共建省级层面的沪苏产业联动集聚区。

在农业发展上,为匹配长三角区域大发展,盐城的农业面临着从传统农业向高质量现代化农业发展的过程。据顾云岭介绍,尤其是国家提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后,盐城认识到,自己的农业必须要适应形势的需要,必须要适应市民对优质农产品的需求。

以产粮为例,以前盐城的粮食每年有700万吨产量,但是存在大量的低效粮食。也就是说在摸不清消费者真正需求的时候继续按照传统种粮食,结果丰收后不好卖。转变思路后先了解消费者的需求,比如稻米,江浙一代人现在更喜欢吃黏、糯口感的稻米,那盐城就生产这种优质食味稻米,满足消费者需求,经济效益显而易见。

再比如,上海市场对农产品品质要求越来越高,也倒逼盐城对农产品进行分档、分级,把品牌建设提上日程。

“一直以来,盐城的农产品的量大,品种多,好的品牌也很多,但是缺少一个统领性的品牌,如何把我们盐城的农产品能够有一个响亮的招牌,大家看到这个品牌就想到盐城生态的,优质的,绿色的农产品,这也是我们做农业农村工作同志必须要干的一件事。这一次我们在征求盐城的广大市民的意见的基础上,推出了 ‘盐之有味’盐城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就是让大家知道盐是百味之源,没有盐什么都没味,只有在盐的基础上,才能调出百味。让大家看到‘盐之有味’就想到我们盐城,就想到我们盐城优质的农产品,也是通过这样一个品牌,引领我们更多的盐城农产品能走向大上海,走向长三角。”

筑巢引来金凤凰,盐城大发展的魄力获得大家肯定,也引来了越来越多的合作伙伴。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花卉园艺公司之一的美国保尔园艺集团,基于长三角大市场的需求,将种植基地落地盐城东台。

据保尔晏华园艺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常孟尧介绍,考察过不少地方后决定选择盐城东台,因为这里优势很明显。其丰富的土地资源,适宜的气候和便利的交通都适合保尔发展多年生和花灌木类的种植需求。

而当地的营商环境也让保尔放心,当地政府给予很好的支持,沟通融洽。“做农业的企业,需要长期的一个不断的投资。因此对这些沟通和支持特别看重。” 常孟尧介绍,目前该集团在东台的项目计划占地1000亩地,可能在两三年时间内分三期建好。目前已经进入土地平整期,预计明年春天进场。该基地除了花卉种植以外,还会有一些种苗的生产,还会建立一个为家庭园艺自动化包装的发货中心和物流中心。

管中窥豹可见一斑,从农业大发展可知,借助长三角一体化的大背景大机遇的“东风”,盐城将厚积薄发,成为长三角区域绿色发展新标杆。

    责任编辑:蒋雯琦
    校对:栾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