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会址”日记|他们从事纪念园工作,说这次参观开了眼界

澎湃新闻驻中共一大会址报道组记者 俞凯
2019-12-03 20:24
来源:澎湃新闻

【编者按】

2017年10月31日,党的十九大闭幕仅一周,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集体瞻仰上海中共一大会址和浙江嘉兴南湖红船,在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中引起热烈反响。

连日来,全国各地前往一大会址纪念馆参观的党员群众络绎不绝,在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他们回顾建党历史,重温入党誓词,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澎湃新闻推出“一大会址”日记,派出记者常驻中共一大会址,近距离观察、感受、记录会址每天的新闻,讲述一大的红色故事,传承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

2019年12月3日,星期二,晴。

早上9点开馆前,一大会址纪念馆门前依然排起长队。  本文图片均为澎湃新闻记者 俞凯 图(除署名外)

降温后,上海的气温只有4℃。不过早上8点不到,已经有几位参观者来到上海兴业路的一大会址纪念馆,等待进馆参观。

李先念故居纪念园管理处副主任陈春华(左三)、工作人员吴吉辉(左四)等一行五人在一大会址纪念馆合影。

“我们是昨天上午乘9点45分的高铁从(湖北)红安县上车的,下午3点15分到了上海虹桥站,住了一晚,今天一早过来,在外面等了一个多小时。”早上9时刚一开馆,陈春华和他的四位同伴就跨进大门,成为今天到馆的第一批观众。顾不上暖和已僵硬的双手,他们掏出手机,抓紧时间在大厅的浮雕前拍照。

1964年出生的陈春华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他们一行五人都是李先念故居纪念园的工作人员,这次是第一次专门抽时间来上海学习取经,一大会址纪念馆是第一站,后面还要去二大会址纪念馆、上海博物馆、嘉兴南湖革命纪念馆,最后一站则是上海青浦的陈云纪念馆。

“我们红安县是红色革命根据地,是董必武、李先念的家乡,先后走出了200多位将军。”陈春华对澎湃新闻记者说,李先念故居纪念园是2008年成立并对外开放的,每年接待参观者达到55万人次,几年前陈云的后代来李先念故居纪念园参观后,建议他们来上海走一走、看一看。这次来沪,他们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来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地方瞻仰;二是去陈云纪念馆交流学习,实现资源共享。

参观一圈下来,担任李先念故居纪念园管理处副主任的陈春华连声赞叹一大会址纪念馆内容丰富、布展精致,让他们这些从事纪念馆工作的人“开了眼界”。

陈春华向参观者讲解。受访者 供图

陈春华对记者表示,1981年,当时的红安县高桥公社筹建高桥公社革命传统教育展览馆,读过中学、又熟悉高桥革命历史的陈春华被选拔为讲解员。

如今,他在李先念故居纪念园管理处工作,他的妻子在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纪念园中的李先念纪念馆工作,夫妻俩不仅向一批又一批的来访者传播着红色历史,还在家中一代又一代地践行和传承着红色基因和红色家风。

吴吉辉在电子留言簿上留言。

同行者之一的空军转业人员、党龄27年的吴吉辉对澎湃新闻记者表示,参观一大会址纪念馆后感到很震撼。中国共产党在这么艰苦条件下,能够使得一大顺利召开。一定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我国的红色基因传承下去。

    责任编辑:高文
    校对:刘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