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店写作计划28 | 书业:未来是我们要创造的地方

2019-11-30 12:43
广西

编者按:无论过去还是现在,书店都是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奇妙空间。在书店里,我们可以看到人类文明一步一步走来的足迹,也可以看到对于未来一点一滴的想象,书架之间,古往今来,无数的思想在这里聚集,让过去与未来的连接变得更加自然。透过一家家书店,能够唤起我们对于未来的想象力。从2016年开始,为了与更多对书店感兴趣朋友一起探索书店的秘密,我们开启了“加油!书店”这样一趟看似热闹却又充满了孤独的未知旅程,一年一季,风雨无阻,今年已是第四季。在今年的活动中,“加油!书店”活动主办方广西师大出版社将联手澎湃新闻·湃客,共同邀约对实体书店发展这一议题较感兴趣的作者、学者、读者等,亲身走进书店进行观察、体验与访谈,并用文字记录当下实体书店最真实的一面。

《我曾经侍弄过一家书店》,马国兴 著,江西高校出版社2012年6月版

文丨马国兴

马国兴按:

1996年3月至2001年2月,我曾在三联书店郑州分销店工作,整整五年。

十年前,由于多种原因,我着手整理在书店工作期间的日记,后来精选发表于《天涯》杂志。此后一年,我以之为基础,系统而深入地开掘那段经历,写作书店生活系列文章。2010年10月,《我曾经侍弄过一家书店》发表于《读库1005》。2012年6月,单行本由江西高校出版社出版。

此书出版后,出品方“麒麟传媒·尚书房”有意邀请业内专家举办一个研讨会,约我撰写文案。我依照其设想,设定的话题不限于此书与书店,而是涉及书业上下游诸多方面。当年张远先生对此文亦有贡献。其后研讨会因故未开,那些文字自然也被打入冷宫。

近日翻检文档,无意中发现七年前的此文,感觉许多内容并不过时。其中提出了几个问题,不同岗位的从业者或因各异的阅历,给出并不统一的答案,而这或许就是它在今天的意义与价值。因此略作删减,以应“书店写作计划”之约,并与业内同好分享。

1998年初,马国兴在郑州三联书店农业路门市。

中国的书业,或者说出版业,自新时期以来,有主渠道与二渠道之分:在出版层面,主渠道是国有出版社,二渠道是民营图书公司;在销售层面,主渠道是新华书店和外文书店,二渠道是大大小小的民营书店。

进入新世纪,网络时代到来,书业的业态更加多元。在解决了配送和支付手段的瓶颈之后,网络书店异军突起,同时数字化阅读也成为许多读者的选择。这些新成员,迅猛而深刻地影响了书业,纸质图书、地面书店深受冲击。

在这里,要向大家特别介绍最近面世的《我曾经侍弄过一家书店》。2012年是三联书店成立八十周年,而这本书记录的,便是作者在三联书店郑州分销店的生活与对书业的感悟。作为一本记述传统书店生活的书,《我曾经侍弄过一家书店》是在网络书店销售的,这无疑是一种时代的隐喻。

1998年初,马国兴(左)与同事牛桂玲在郑州三联书店农业路门市。第二年,两人步入婚姻殿堂,成就书店姻缘。

在读者购买习惯乃至阅读习惯改变的当下,作为从业者,不得不思考书业如何应对。这是我们举办“书业:过去、现在和未来”研讨会的缘起。

众所周知,中国古代有“四大发明”,其中就有两项和书业有关,自造纸术发明以来,特别是活字印刷术发明以来,纸质图书的出版已经发展了一千余年。其间,用纸方面,由宣纸发展到今天的胶版纸和各种特种纸;排版方面,由手工捡字拼版发展到今天的激光照排。但是书业的核心产品、内容的载体和销售的对象,一直是图书。

“过去”的外延很宽,今天我们将其限定于改革开放以来的几十年。可以说,在座各位是书业这一段历史的见证者和创造者,所以,先请各位嘉宾结合自己的从业经历和感受,从出版或销售的角度,谈谈书业的变迁,以及在现在乃至未来都行之有效、值得借鉴的经验,也说一下由于时代或其他原因留下的遗憾。

1998年初,马国兴(右一)与同事及同学在郑州三联书店农业路门市。

昨日为源,明日为流。时代在变,总有一些东西是不变的。书业的发展,要靠一些永恒的元素作支撑,传统书业自有不可替代的核心优势。

如今已是网络时代,文本数字化和网络书店得以迅猛发展,凸显了纸质图书和地面书店的一些劣势。在书业产业链的上游和下游,目前都有一些“门外的野蛮人”入侵,将传统书业的城池四面围困。上游有亚马逊、苹果、盛大,他们希望取代出版商,在作者与读者之间牵线搭桥。下游则有亚马逊、当当等电商,他们希望通过销售图书聚拢人气、带动其他商品的销售,一方面拼命向出版社压低折扣,另一方面用价格战将传统渠道逼上绝路。面对上下游的左右夹击,从业者难以置身事外,必须深入思考应对之策。

观察书业的现状有多种角度:体制和管理层面、出版层面、销售层面、读者层面等。

先说体制和管理层面。体制和管理贯穿了书业的各个环节,经由出版和销售,最终传导给读者。

实际上,中国书业面临着比国外书业更严峻的挑战。因为在中国,书号资源稀缺,内容审查严格,书业一直都是戴着镣铐求生存、谋发展,就如同中国的纸质媒体一样。这样的出版不自由只会把更多的读者赶向网络。所以,身为从业者,在应对数字化潮流的同时,仍要面对如何争取出版自由的问题。

2015年冬,马国兴一家在郑州松社书店,与读友分享“读库偷走的时光”。

最近两年,由于种种原因,很多民营书店纷纷关门停业,在出版界和知识界引起不小的震动。有很多人提议政府应该出台相应的税收减免和扶持政策,以帮助民营书店渡过难关,保存城市文化的火种。上海等城市已经开始行动,但是每年几百万的补贴资金无异于杯水车薪,粥少而僧多。而且,单纯的“输血”并不能解决书店永续生存的问题。请问,政府应该在书业之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再说出版层面。由于我国特殊的体制原因,在很长一段时间,书业从上游到下游一直都由国有单位包办,二十世纪末以来,才有民营出版机构、民营书店、网络书店、民营物流公司参与到书业的各个环节,与国有出版机构形成合作(一般是上游)和竞争(一般是下游)关系。

民营出版公司势头迅猛,凭借着敏锐的市场嗅觉、灵活的运作机制、娴熟的营销手段取得了不俗的业绩。这股书业的生力军与传统出版社的运营思路有很大不同,他们引发了“鲶鱼效应”,促进了书业整体市场化水平的提高。但是,目前由于书号、渠道等稀缺资源仍然掌握在国有单位手中,民营机构的生存空间仍然受到不同程度的压制,与之相对应,大部分民营出版公司用“快时尚”的思路来做图书,把图书做成了像服装一样的快速消费品,只不过披着文化的外衣而已。

2016年夏,马国兴(左)在郑州松社书店主持读库主编张立宪(老六)郑州读友恳谈会。

请问大家对这方面的问题怎么看?

下面说一下销售层面。从某种意义上说,地面书店自开架销售以后,一直承担着部分图书馆的功能,如今,它更是成了网上书店的免费展厅,许多读者往往先在这里看书、挑书,再去网上书店买书。这些都成为地面书店不能承受之重。在销售量下降和成本攀升两头夹击之下,加上一些经营管理方面的问题,地面书店举步维艰,有的甚至被迫关张。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我曾经侍弄过一家书店》一经出版,便引发读者关注。有的读者将其视为“一曲唱给传统书店的挽歌”,有的读者通过此书得以由从业者的角度观察书店,认为阅读此书“既可解惑,亦可解痴,还能解馋”,而有的书店经营者把这本书作为店员培训读本。显而易见,回忆从来都不是那些时间上已然成为过去的故事,而是通过与现实的在场性的关联,成为人们获取现实感的手段。此书由出版家沈昌文先生作序推荐,自然并非仅仅缘于记述了三联书店郑州分销店的往事,还在于其对于当下从业者的启示意义。

网络时代,地面书店要生存与发展,在外界的扶持之外,关键还是做好自己的事情,练好内功。这就要求书店必须培养复合型人才,在经营管理上贴近读者,以应对变幻莫测的市场。在这方面,大家有什么好的建议或做法?

各位嘉宾身处书业不同的岗位,但拥有一个共同的身份,那就是读者。无论对于纸质图书,还是社会生活这本大书,大家都是阅历丰富的。现在,请各位分享一下自己的读书经历和习惯,并从读者的角度观察书业。

最后,让我们展望一下书业的未来。传统书业,立身之本就是纸质图书和地面书店。谈书业的未来不能不展望一下图书的未来。从甲骨、青铜、竹简到纸张再到屏幕,图书的形式一直在与时俱进地发生变化。传播学界的大师麦克卢汉曾经说过,“媒介即讯息”,意思是,传播形式会对传播内容产生影响,图书的形式也会对图书的内容产生影响。很多传统出版人都把“内容为王”奉为金科玉律,实际上从古至今,形式都和内容一样重要。请问大家对图书的未来有什么样的认识?

地面书店与网络书店最大的不同,在于其拥有物理空间,可以成为工作与家庭生活之外休闲与交际的场所。在这里,有流动的情感,有实体书的质感,有先看后买的便捷。地面书店如何发挥自己的优势,利用新兴的技术手段,密切联系读者,拓展销售渠道,避实就虚,与网络书店展开竞争,才能够生存下去?像《我曾经侍弄过一家书店》里所介绍的某些书店那样,如果一家书店的利润大部分来源于创意产品、咖啡饮品等业务,那么它还能算是一家书店吗?

关于书业,我们要说的话远不止这些,身为从业者,我们依然在路上,在路上实践和思考。我想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著的《学会生存》里的一句话,结束此次研讨会,并与大家共勉:

“未来不是我们要去的地方,而是我们要创造的地方。通向未来的路不是找到的,而是走出来的。走出未来之路的过程,既改变着自己,也改变着目的地。”

作者简介:马国兴,1974年7月出生,河南省博爱县人。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获第三届全国“书香之家”荣誉称号。出版有《我曾经侍弄过一家书店》《读库偷走的时光》等随笔集。曾在郑州三联书店工作五年,现任郑州小小说传媒董事、副总编辑。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