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发现和研究120周年特辑

2019-11-29 11:47
北京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致信祝贺甲骨文发现和研究120周年,向长期致力于传承弘扬甲骨文等优秀传统文化的专家学者们表示热烈的祝贺,并致以诚挚的问候。

习近平在贺信中指出,殷墟甲骨文的重大发现在中华文明乃至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甲骨文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是汉字的源头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值得倍加珍视、更好传承发展。

习近平强调,新中国成立70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以甲骨文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多部门多学科协同开展甲骨文研究和应用,培养了一批跨学科人才,经过几代人辛勤努力,甲骨文研究取得显著成就。新形势下,要确保甲骨文等古文字研究有人做、有传承。希望广大研究人员坚定文化自信,发扬老一辈学人的家国情怀和优良学风,深入研究甲骨文的历史思想和文化价值,促进文明交流互鉴,为推动中华文明发展和人类社会进步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新华社北京11月2日电)

甲骨文是3000多年前商朝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在龟甲兽骨上契刻的文字。与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古埃及的圣书字、古印度河流域的印章文字、中美洲的玛雅文字不同,甲骨文一直绵延流传,逐渐演变成今天通行的汉字。甲骨文虽然不是中国发现的最早的文字,但它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也被视作汉字的源头和中华传统文化的根脉。2017年,甲骨文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名录”,在赢得世界范围的认同与尊重的同时,也对推动甲骨学研究寄予了世界别样的“眼光”。

今年是甲骨文发现120周年,随着“纪念甲骨文发现120周年座谈会”等一系列纪念活动的展开,这一有着3000多年历史的古文字再次成为文化焦点。

殷墟甲骨碎片溯源

1899年,国子监祭酒王懿荣在古董商售卖的骨头上,发现了一种神秘符号,这就是殷商时期的甲骨文。今天的人们,对这段故事早已耳熟能详,却很难从寥寥几句叙述中体会到,一片甲骨如何震惊天下。

 

王懿荣

“今山川效灵,三千年而一泄其密,且适我之生,所以谋流传而悠远之,我之责也。”,一个多世纪前,中国近代考古学家、甲骨学奠基者罗振玉这样评价甲骨文的横空出世,反映了中国知识界的心声。时值国运衰微,西学东渐,一些学者甚至开始怀疑中华文明,“废除汉字”的呼声甚嚣尘上。甲骨文的发现,使彷徨的知识分子看到了一丝曙光。

从多次主持殷墟发掘的董作宾,到考证出商王世系的王国维,再到集甲骨文研究之大成的《甲骨文合集》(1982年)编撰者胡厚宣……一代代学者前赴后继,以解开古老的文明密码为毕生使命。

“殷墟出土了极为丰富的文物,但甲骨文是分量最重的一类。因为它是人思想的反映,是历史的直接记录,它让我们了解商代的很多事件和人物,也让我们直接面对商代的文明高度。”曾主持殷墟考古发掘20余年的唐际根说,甲骨文和殷墟使传说中的商朝彻底被证实,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往前推进了一千年。

1928年殷墟第一次发掘工作人员合影

1976年殷墟妇好墓发掘现场

在甲骨文出土之前,商朝是否存在属于悬而未决的千古之谜。中国从哪里来,中国历史的可信开端究竟在何处?这一事关文明起源和民族认同的课题,因甲骨文的丰富记载而曙光初现。战争的胜利、奴隶的逃跑、国王的梦境、流星雨的爆发……甲骨文还原了一个鲜活的商代世界。

“甲骨文具有极大的文物价值、史料价值和学术研究价值,是重建中国上古史,透视三千年前殷商社会生活的重要素材。”中国社会科学院甲骨学殷商史研究中心主任宋镇豪表示,甲骨文不仅是可以“证经补史”的物质文化遗存,也是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记忆。

20世纪的百年辉煌

1899年发现的殷墟甲骨,是中国近代史料的“四大发现”之一。王懿荣之后,甲骨文研究代代相承,与敦煌学、红学并称为20世纪中国文史“三大显学”。学者们始终守护和传承着甲骨文研究,一批标志性成果先后问世,使这门古老的“新”学问绝学不绝。

集大成的甲骨著录《甲骨文合集》(1982年)、《甲骨文合集补编》(1999年)和《殷墟文字甲编》(1948年)、《殷墟文字乙编》(1948—1963年)等,为公私发掘所得甲骨文做了总结。而《殷墟书契考释》(1915年)的问世,解决了甲骨文“识文字,断句读”的困难。《甲骨文字集释》(1965年)、《甲骨文字字释综览》(1994年)、《甲骨文字诂林》(1996年)等集成性著作,汇集了海内外文字考释成果。《甲骨文字释林》(1979)、《甲骨文合集释文》(1999)等则代表和反映了当代学者考释文字的最新水平。总结甲骨文自身规律的探索与开创的著作也时有推出,在狭义甲骨学研究中,有“凿破鸿蒙”的五期分法,也有“两系说”的长期争论,而在广义的甲骨学研究中,出版有《甲骨学五十年》(1955年)、《卜辞综述》(1956年)、《甲骨文与甲骨学》(1988年)、《甲骨学通论》(1989年)、《甲骨学一百年》(1999年)等,全面展示和反映甲骨文和殷商文化研究不同阶段进展和成就的百科全书式著作。此外,也有学者对浩瀚的甲骨文资料和上万条研究目录,进行了“上穷碧落下黄泉”式的搜集、追索,并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爬梳整理,诸如《殷墟卜辞综类》(1967年)、《殷墟甲骨刻辞类纂》(1989)年和《甲骨学商史论著目录》(1991年)、《百年甲骨论著目》(1999年)等等,资料齐备,纲举目张。这些著作不仅为甲骨学者,而且还为其他学科学者利用甲骨文材料,深入发掘和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极大方便。  

 

《甲骨文合集》 郭沫若 主编 胡厚宣 总编辑

2000年以后,甲骨文研究进入新百年,学者们又取得了一批有所深入、有所突破的成果。学者集中力量对各单位所藏甲骨陆续进行精细化再整理,出版了一批照片、拓本、摹本“三位一体”、更臻完善的甲骨著录。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出版甲骨著书约280种,发表各类论文3万余篇。甲骨学者承前启后,孜孜以求,为甲骨文的收集整理、研究考释、保护传承作出了重要贡献。与此同时,也愈来愈发现,文字释读问题已经成为阻碍甲骨文研究取得进一步全面深入发展的拦路虎,这也为一系列研究课题的设立提供了契机。

“新”学问绝学不绝

作为中华民族最早使用的成熟文字,虽然深埋地下数千年,甲骨文一出土即可被部分识读。120年来,已出土甲骨文约16万片,甲骨文单字约4500余个,已识读出约三分之一,剩下的多是人名、地名,难以释读。学者们强烈地意识到,甲骨文释读成果,远不适应不断发现的新字增长。

甲骨缀合已有近百年历史,早在1917年,王国维就开创了甲骨缀合的先河,有些零散的看似无用的旧材料,一经缀合,就可能成为新材料,让一些问题迎刃而解。然而由于年代久远,出土的完整甲骨极少,绝大部分是破碎的,重新缀合难度极高。

首都师范大学甲骨文研究中心黄天树教授带领的团队,就是一支从事“拼图游戏”的队伍。1985年,黄教授在北京大学开启了博士生涯,师从裘锡圭老先生,开始了他的甲骨文研究之路,出版了《殷墟王卜辞的分类与断代》《甲骨金文论集》《黄天树古文字论集》《甲骨拼合集》(主编)等一系列学术专著。

 

黄天树教授

“一直以来,甲骨文研究都是属于基础研究,一直沿用到现在,实际上我们现在所用的汉字源头就在甲骨文,材料数量大,内容很丰富,是研究古代语言文字和历史的重要资料,甲骨文研究是一门绝学,但是绝学不能真绝。”黄教授介绍,缀合有点类似一个人面对考古出土的陶片,或者被打碎的元明清瓷器碎片,要想拼起来,得先确定每一片的年代,字体相同的甲骨文字,很可能出自同一个人,或者他的传承人之手。“今天我们能看到的甲骨,90%都是破碎的,只有正确拼缀到一起时,才能呈现出完整的意义。”

从已经发现的16万片甲骨中拼合残片,仿若大海捞针。“就像学习音乐要有乐感、学习绘画要对色彩敏感,拼缀也得对甲骨有感觉,这并不是简单的拼图游戏。”黄教授说,有时候从早到晚看一天,一片也拼不出来,大家吃饭时讨论几句,可能就会突然来了灵感。

 

黄天树教授

黄天树教授及其研究团队

目前做甲骨缀合的机构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台湾"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一个便是首师大由黄天树老师带头的甲骨文研究中心。从2010年至今,团队的拼缀成果——《甲骨拼合集》已经出版了五集,包括《甲骨拼合集》(2010,收录326则)、《甲骨拼合续集》(2011,收录269则)、《甲骨拼合三集》(2012,收录219则)、《甲骨拼合四集》(2014,收录201则)、《甲骨拼合五集》(2019,收录191则),至此,共拼缀甲骨达1206则。

 

“甲骨拼合集”系列(黄天树 主编) 学苑出版社 出版

该系列图书由“缀合图版”、“说明与考释”和“附录”三部分组成。“缀合图版”收录甲骨既有拓本又有摹本,力求维系文献原貌。“说明与考释”源于已刊布的缀合文章。“附录”部分编制了“《甲骨拼合集》系列索引表”“甲骨新缀号码表”等,供读者查阅使用。

从“沉睡地下”到“跃动云端”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重视发展具有重要文化价值和传承意义的‘绝学’、冷门学科”,“如甲骨文等古文字研究等,要重视这些学科,确保有人做、有传承”。

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大数据、云平台支持下的甲骨文字考释研究”正式实施,教育部、国家语委牵头组织的甲骨文等古文字研究与应用专项工作启动,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坚持传统与现代研究方法相结合,进行多学科联合攻关,破解文字释读瓶颈,这标志着甲骨文研究进入了政府推动下的全面深入发展与弘扬的新阶段。

2018年,首批征集甲骨文释读优秀成果的获奖名单公布,一等奖、二等奖各一名,奖金分别为10万元、5万元,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反响。重奖甲骨文释读优秀成果,不仅使献身学术的才俊之士受到提携和鼓励,而且还雄辩地说明了,甲骨文字还有破译的可能和余地,也证明了甲骨学者们还有着破译文字的无限潜能和创造力。甲骨文字的释读研究是无止境的。

 

象牙塔外天地宽

甲骨文传承数千年,是我们文化自信的源泉之一。人们从一个个被释译的静态汉字中步入动态的历史文化圈,从数千年前造字者的逻辑里发现当下生活的相似面貌。看似不可思议,却正是汉字的独特之处。

“中国历史记忆的独特面貌、东亚地区汉字文化圈和儒家文化圈的形成,很大程度上与甲骨文及由此发展出的汉字系统紧密相关。”最近在安阳举行的纪念甲骨文发现12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高翔的一段致辞得到与会人员的热烈回应。

中国在人类文明史上曾长期处于领先地位,并深刻地影响了朝鲜、日本、越南等许多周边国家,形成了“汉字文化圈”。这些国家和地区,不仅曾用汉字书写历史,各自的文字、文化和习俗也多受中华文明影响。

 

图片摘自《甲骨拼合集》

近年来,甲骨文书法、甲骨文实物、学者的研究成果,以及“数字化甲骨文”、表情包、文字库、共享平台等鲜活的甲骨文文化产品,让“深藏闺中”的古老文字逐渐走近大众、走向世界。2011年春节,中国邮政官方发行《甲骨文吉祥成语》系列贺年明信片,分别为“太平有象、歌舞升平、鱼跃龙门、风调雨顺”,画面中的图形元素皆为甲骨文字构成。

 

甲骨文表情包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古文字艺术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陈楠及其团队设计

陈楠团队设计的甲骨文字绘作品

2012年4月,国家图书馆举办“殷契重光——国家图书馆藏甲骨精品展”,馆藏60版甲骨实物和30种甲骨名家书法,近距离地与广大观众见面,受到了各界的热烈欢迎。2015年10月,“甲骨文记忆展”又在国家典籍博物馆开幕。这次展览仍以馆藏甲骨精品实物为中心,并配以放大的甲骨拓片。在背景展板上,展示着记录甲骨文百余年发展史的文字与定格了历史瞬间的珍贵照片,使整个展览深入浅出,生动活泼。该展览入选了当年的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项目,并且持续展出三年多,直至2018年底才闭展。在国家典籍博物馆,如此长时间的展览是不多见的。

 

2015年10月,国家典籍博物馆年度大展——“甲骨文记忆”展览开幕

时至今日,汉字仍以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发现120年来,甲骨学已经发展成一个国际性学科,研究者遍布中国、美国、日本等数十个国家,成为认知中国早期历史和古代文明的重要工具。

2019年10月18日,“殷契文渊”甲骨文大数据平台正式发布,标志着甲骨学研究进入智能化时代。这个对全世界免费开放的甲骨文资源共享平台计划收录全部甲骨文著录和文献,目前已录入2万多篇论文,后期将收录246种以上的甲骨著录,任何对甲骨文感兴趣的人都可以查询使用。从甲骨文至今,一脉相承的汉字使中华文明传承没有中断,而中华文明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又使汉字更加具备生命力。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郑州大学汉字文明研究中心主任李运富表示:“汉字既是中华文明形成的标志,也是记录中华文明的载体,更是追溯中华文明源流的根脉和纽带。”

从甲骨文、金文到大篆、小篆,再到隶书、楷书,汉字的结构数千年来没有改变,人们得以突破时空的限制沟通思想,这种传承是真正的中华基因。它写下了商王的梦境、孔子的思考、司马迁的史书,它记录了唐诗宋词的风韵和中华文明的苦难辉煌,并将继续书写新时代的篇章。(本文内容综合自网络)

推荐阅读:“甲骨拼合集系列”

 

该系列图书收录黄天树教授团队从2010年至今的甲骨文拼缀成果,由“缀合图版”、“说明与考释”和“附录”三部分组成。“缀合图版”收录甲骨既有拓本又有摹本,力求维系文献原貌。“说明与考释”源于已刊布的缀合文章。“附录”部分编制了“《甲骨拼合集》系列索引表”“甲骨新缀号码表”等,供读者查阅使用。至此,团队共拼缀甲骨达1206 则。

阅读原文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