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经典文学的朗诵直播新尝试:在新时代赋予经典作品新价值

澎湃新闻记者 马作鹏
2019-11-16 22:18
来源:澎湃新闻
初心与手迹——中国当代文学红色经典融媒诵读会今天举行(04:04)
“在上甘岭山头阵地上,抓起一把土来,就能看到里面夹杂着人体的碎骨,切实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与惨烈。在当年黄继光烈士牺牲的地方,默默地伫立良久,想到这位青年英雄,在几次身负重伤以后,是如何一步步向前突进。最后,又是如何将自己年轻的胸膛,挡住了火力点。泪水模糊了双眼……”

当来自中国作家协会机关党委的李梅读出父亲林杉在《上甘岭》一书中写下战地萧瑟时,网络直播另一边的观众,也恍惚间回到了那个炮火连天的年代。

11月16日,为庆祝《文艺报》《人民文学》创刊70周年,由中国现代文学馆、沈阳广播电视台、《文艺报》、《人民文学》联合主办,人民网、腾讯新闻、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中国作家网、辽宁作协共同协办的“初心与手迹——中国当代文学红色经典融媒诵读会”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举行。

活动从上午10时开始,网络直播历时8个小时,《青春之歌》、《上甘岭》、《小英雄雨来》、《小兵张嘎》、《阿诗玛》、《上海的早晨》、《创业史》……等21部红色经典文学作品悉数亮相,奏出茫茫钟声,让观众沉浸在历史时空。

直播面向全国广大观众,展示红色经典手稿及这些经典创作背后的故事,以及经典作品所承载的永恒文学魅力,这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具体实践。

再看21部红色经典文学作品,包括《青春之歌》、《上甘岭》、《小英雄雨来》、《小兵张嘎》、《清江壮歌》、《三家巷》、《新英雄儿女传》、《平原游击队》、《野火春风斗古城》、《红岩》、《保卫延安》、《红旗谱》、《我的短诗选》、《阿诗玛》、《天山牧歌》、《玉门诗抄》、《李双双小传》、《我的第一个上级》、《上海的早晨》、《李自成》以及《创业史》。

这些作品塑造了新中国几代人的灵魂,其中许多经典的人物形象,如小兵张嘎、阿诗玛、林道静、梁生宝等陪伴着一代又一代人的青春与成长,镌刻了新中国建设者们的铮铮铁骨,铸就了中华儿女不忘初心、艰苦奋斗的不屈脊梁。

作家马识途的外孙女安海涛、林杉的女儿李梅、李季之子李江夏、知名作家李洱、知名雕塑家李象群、知名艺术家艾敬等作者亲属和业界专家的诵读、点评、访谈,在还原作品诞生时代语境的同时,在新时代赋予新的可解读价值。

《小英雄雨来》作者管桦之子鲍洪扬来到了直播现场,他告诉澎湃新闻,很高兴和同学们又学习了一遍父亲笔下的小英雄,雨来没有死,雨来所代表的勇敢和爱国主义没有死。

中国现代文学馆讲解员张秋萍则表示,诵读红色经典,无论是主持人还是学生,都重温了那段历史。使我们的心灵都受到了滋润和洗礼,今后应该大力号召人们多读经典。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张桃洲在直播现场观看了这场活动。在他看来,集中推出红色经典的手稿,并且有一系列的访谈、朗诵、传播活动,能让普通观众对革命先烈和先烈们所经历的艰辛都有深入了解,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普及活动。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李敬泽表示,“在直播现场,我能够感受到所有嘉宾、观众都是怀着对于红色经典作品的爱来参与这个活动,来回顾共和国文学史上这些光辉的经典。同时,也是在回忆那些曾经激励、感动着我们,并在未来还将持续激励我们的红色事迹、英雄人物。”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直播为展现红色经典诞生与新中国建设历程的紧密联系,部分作品诵读如《创业史》《保卫延安》《红岩》《天山牧歌》《我的第一个上级》等,在陕西、重庆、新疆等地设立分会场,旨在通过回归故事发生或创作之地,探寻作品创作年代的背景,挖掘经典作品诞生背后的故事。

此次直播内容丰富,创新采用5G+4K,提升全媒观看体验,创国内红色主题节目全媒体覆盖直播时长之最。大网络直播结束后,碎片化小节目传播效应持续发酵,有力凸显国内红色主题直播节目的影响力。

    责任编辑:王俊
    校对:栾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