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节专访 | 张经义:白宫里的“中国话筒”
2019年11月8日是中国第二十个记者节,为向奋斗在一线的新闻工作者致敬,《南开青年报》专访记者张经义,祝所有新闻工作者节日快乐!
张经义东方卫视驻白宫记者
SMG北美新闻中心主编
白宫记者协会成员
白宫外国记者团副会长
薛定谔的作息
2017年1月20日特朗普正式成为美国第45任总统,对于张经义来说一大变化是原本就十分灵活的工作安排变得更加飘忽不定。
作为一名白宫记者,他在奥巴马执政期间尚有有序的作息,那时候白宫几乎每天都有发布会。他出门前照例问自己,要在发布会提什么问题,提什么样的问题能做成有价值的新闻。
他会准备一到三个问题,确保被发言人或总统点到都可以流畅地提问,然后提前到达办公室,与其他媒体以及白宫新闻官沟通交流,等待发布会正式开始。随后提问、记录、组稿、编辑制作、再发布新闻。
白宫新闻发布会紧凑不失规律的工作节奏已经一去不返,特朗普上台后不久,新闻发言人肖恩·斯派塞离职,特朗普成了自己的发言人,白宫例行新闻发布会变为随机事件。
时间不定,可能是大清早,可能是深夜;地点不定,可能在总统椭圆形办公室,可能是烈日当空或寒风凛冽的室外草坪。
张经义无法预料什么时候劳作,什么时候休息,因为特朗普可能随时与媒体通气。这样一种时刻待命的状态又被称为“薛定谔的作息”。
但他仍有一个习惯自从业时起雷打不动:
每天早上起来要读半个小时新闻,即睡觉期间错过的所有和美国政坛相关的新闻。
接下来从早到晚工作间隙也要不断浏览各种短讯,他数过一天下来可以读上五百条。除此之外还要读特朗普的推特,特朗普频繁地发推特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张经义的手机提示音常常从早到晚响个不停。
面对“不按常理出牌”、令白宫记者们十分头疼的特朗普,张经义慢慢摸索出一番套路。
曾是企业家的特朗普习惯掌控一切,如今的总统身份更助长了这种风格,在发布会上喜欢主导问题走向。
此时作为记者不能因为他的权势而显露出半点胆怯,应在气场上尽量与之齐平。
提问特朗普语言的力量感要很足,才能呈现出比较好的镜头语言。如果让他觉察到你畏畏缩缩,可能在回答问题时就会避重就轻,顾左右而言他,回答不到点。
近几年,他问特朗普关于俄罗斯、日韩、朝鲜等等问题,在实力和运气的护佑下,特朗普的回答总是“很给面子”。
有观众和网友调侃“他对你很礼貌啦”,但张经义自己知道,在问题说出口前他雕琢演练了无数遍,把答案预测了无数遍。
Just Go for It
“白宫记者中唯一的中国人”。
沉甸甸的名头背后是一段死磕到底的热血往事。
华盛顿聚集了全世界的媒体,“两眼一睁,开始竞争”用来形容华盛顿媒体圈并不为过。
不同于美国记者换了本国媒体证件就可以进入白宫,外国记者需要白宫行政官员出门来“认领”,在官员出来之前,就得等在露天的铁栅栏前。
张经义经历的最长的一次等待是在大雪中,没有遮蔽地站了三个小时。
而“白宫记者证”意味着可以自由出入白宫。
新闻官告诉他拿到白宫记者证很困难,一周要有四到五天都驻守在白宫进行采编,这期间各种拖延、无意义的等待、措手不及的突发状况是常有的事。
许多记者纷纷放弃,但他坚持每天守在白宫新闻办公室工作,一年半后如愿以偿。
白宫新闻办公室白宫记者证的英文名是"Hard Pass","hard"有困难和坚硬的意思,张经义解释道:
“寓意大概是,你得是一个意志坚如磐石的人,经历困难才能够拿到吧。”
他认为拿到证件还得益于中国崛起的大背景。
奥巴马执政时举办过十三次国宴,只有一个国家占了其中两次,就是中国。一次是为胡锦涛主席,一次是为习近平主席,足以看出白宫方面对中国的重视。
海伦·托马斯在著作《民主的看门狗》中写道:
“多年来,我总有机会质问这个国家最有权力的公仆——美国总统。我承认,对这个职位我抱有敬畏,可并不敬畏占据职位的那个人”,因为“我们的职责不是去敬仰一个领导人多么德高望重,而是不时地把他们搁到聚光灯下,看看他们是否有负民众的信赖。”
海伦·托马斯(1920-2013)刚成为白宫记者时,张经义就是有名的“拼命三郎”,天天往白宫跑,十多年过去了,热情有增无减,那是因为他要求自己向偶像——海伦·托马斯看齐。
海伦·托马斯是白宫记者团资格最老的成员,从1961年开始担任美联社驻白宫记者起,一共向10任美国总统提过问,以问题犀利尖锐著称。
这位美国新闻界的大姐大保持着美国新闻史上很多项纪录。她是美国国家新闻协会的第一个女官员,白宫记者协会第一个女会员和第一任女会长,美国名流俱乐部第一个女会员,1972年作为惟一的女记者还随尼克松总统访问过中国。
“海伦的经历也说明了记者的伟大,一个总统最多执政八年,而白宫记者可以奉献半个多世纪,她的报道对世界的影响并不比一个总统小,一个记者的笔和镜头下信息的传播在文化领域举重若轻。”张经义回忆起白宫记者们的“教母”,点点滴滴都历历在目。
受奥巴马夫妇邀请参加白宫晚宴他跑白宫新闻的第一个月是海伦从业的最后一个月,两人职业生涯神奇重叠的那个月让他十分难忘。
那时白宫新闻发布会结束时间事实上不是取决于新闻发言人,而是取决于海伦·托马斯。
当她听到各个记者的问题已经问够了,发言人回答和之前已经有所重复了,就会对发言人说“Thank you”,这时发言人和记者都知道发布会到此结束。
这在当时初出茅庐的张经义看来是很不可思议的事,也深切感受到海伦的地位。
他满怀期待地问海伦怎么做好白宫新闻时,这位在舆论阵地斗争了大半辈子的斗士如慈祥的祖母一般鼓励道:"Just go for it(勇敢去闯)!"
张经义记住了这句话,也的确这么做了。
2017年6月14日清晨,他起床后听到“砰——”“砰——”“砰砰砰——”一系列有些发闷的声音,因为住所周围有施工场地,就没太在意,但是转念一想工地打桩声比较有规律,与这种声响截然不同。紧接着没多久,救护车和警车的警报声响起,他立刻意识到这是枪击事件。
职业反应让他来不及多想,随便套了件衬衫,跑到门外,开始用手机做现场直播。
张经义是最早到现场的记者之一,冲到了警戒线之内。
现场汽车玻璃碎了一地,路边咖啡店的墙满是弹孔。持枪者连开50多抢,打伤至少5人,包括众议院共和党党鞭Steve Scalise。
他做着连线却并不知道枪手是否已被警方控制,一边拍摄独家画面,一边面对镜头全程解说时不敢多想,等到结束直播才隐隐后怕。
“弗格森骚乱”现场相似的情形还发生在密苏里州“弗格森骚乱”的现场。
他穿着防弹衣,走在抗议游行的人潮当中直接连线切入镜头。背景是美国警方用坦克和机枪清场,人群躁动,火花和光线在夜色中交错。
波士顿“马拉松爆炸案”发生后,他一路跟进全城102小时大搜捕,在那被封锁的小镇上,没有食物、饮用水、电、厕所。他靠喝路边的自来水,勉强充饥。
用热血热情的态度去拥抱信息,用冷静客观的视角去鉴别评述新闻本身是他一贯的工作方式,但有一例外。在美国如今枪支泛滥的环境下,生与死的冲击是媒体工作者不愿而又不得不去承受的。
59人死亡527人受伤。奔赴有史以来最大枪击案发生地拉斯维加斯的路线要经过一片沙漠,在沙漠里,张经义闻到了浓浓的铁锈味,是血。
那一瞬间他的喉咙仿佛被扼住。太阳炙烤下挥散不去的血腥味沙尘味交织在一起,令他喘不过气来。
“第二大枪击案,奥兰多枪击案(注:49人死亡,44受伤)我也马上赶到了现场……”
在职业话题上非常健谈的他沉默了,说最后一个字时声音梗在喉咙里,但一声微不可闻的叹息把这段回忆快速翻了过去。
拉斯维加斯枪击案奥兰多枪击案“这些枪击案让我反思很多事,生命多么脆弱,要去珍惜有限的时间做有意义的事。”
张经义的感性留在镜头背后,很多时候做完直播,完成职责所在的那部分东西,他会一个人默默咀嚼消化排遣镜头前压抑的心绪波动。
遇到属于弱势群体的采访对象,受灾群众,枪击案目击者,伤亡者家属,在采访内容视角真实镇定的同时,他会提醒自己语气用词上表现出怜悯同情,对方才有可能和你交心。
当然在那个节骨眼,有些情绪可能是采访者感情的自然流露,毕竟记者也是人。
准备直播连线张经义见证过许多一个问题引发的蝴蝶效应,前不久他还经历了一次。
今年8月,日本和韩国爆发贸易冲突。美国作为二者的盟友立场微妙,特朗普并没有就此有过表态。作为白宫记者,张经义看到了这个新闻点,在椭圆形办公室发布会上问道:“总统先生,你刚去了日本和韩国,现在日韩关系持续紧张——”
话没说完,特朗普打断道:“是的,日韩关系紧张持续,事实上韩国总统问我说,是否能介入其中,我说‘我究竟还要介入多少事’,为了帮你,我已经介入朝鲜问题,我介入太多事了。但我喜欢两位领导人,我喜欢文在寅总统,你也知道我对安倍首相的感觉,他很特别,如果他们两位需要我,我会介入,但我希望他们能够自己解决。”
椭圆形办公室发布会此言一出,驻美的日韩记者都动员起来,纷纷抢发回应。韩国舆论一片哗然,对日本表面强硬的文在寅总统私下竟然低头请求特朗普介入,事情发展到最后青瓦台方面不得不出面召开发布会灭火,一周后白宫派出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博尔顿访问两国。
点、线、面
数字技术的发展给当代新闻业带来的变化体现在新闻生产、流通、接受等多个层面。
数字化浪潮不但使新闻从业者、新闻源和新闻受众等传统行业概念的边界变得模糊不清,令新闻生产过程逐渐由单向传导转变为“平等的对话”,而且还对从业者提出新的知识或技能要求,从而使得“我是谁”这个问题在新闻从业者群体中,拥有了前所未有的紧迫性和尖锐性。
张经义并不畏惧自媒体与传统媒体的竞争,将其当做机遇,亲身试水,策划了一档网络短视频节目《白宫义见》,用中国视角解读国际新闻。
西方传播界在20世纪中期提出了“有限效果论”:大众媒介的传播效果是有限的。
传播不是单方面的行为,受众也非被动、孤立的个体,每个人都与社会网络中的其他人发生联系,并相互影响。受众个体间存在着诸如种族、教育程度、宗教信仰、收入、性别等差异,他们会依据自己的需要、态度和价值观对媒介内容进行选择和解释。
张经义考虑到受众最大化的关键问题,在美国政治结构和法律体系较为复杂的情况下,选择用凝练的语言,和电视镜头前相异的轻松活泼风格厘清真相,抽丝剥茧,在极短时间让受众最大程度吸收消化新闻。
信息点俯拾皆是,自媒体和传统媒体都可以捡起来,但相比于前者,后者强大的信息整合、分析处理能力能够把一个个点串成一条完整清晰的逻辑线,下一步,则有必要结合自媒体与观众间传播距离和方式更短更有效的优势。
于是《白宫义见》应运而生,目前已经完成一百三十多期的制作,还在持续不定期更新当中。
张经义扪心自问“我是谁?”,答案是“一名中国记者”。
在NBC(美国国家广播公司)实习时,带他的师父ML Flynn是台里最资深的节目制作人之一,张经义问过她从事新闻工作应该选择的方向是最熟悉但永远有学习空间的中国,还是挑战难度更大的中东。
师父回答:
“孩子啊,我当制作人这么久,中东的局势三十年里没什么变,一直都比较混乱,而中国大有可为。如果我是你,我会选择在国际新闻中专攻中国新闻这块。中国人想了解美国,而美国人同样想了解中国。”
如今他回望这番教导,在白宫做新闻的初衷就是想深入浅出地让中国观众了解美国,让美国观众能够了解中华文化,中国国情。
“在我的节目里能展现中国元素,在中美重大新闻发生时,我能够向在白宫里来自世界各地的时政记者介绍中国,那时获得的成就感最大。”
他说这话时,东方卫视的张经义和NBC的张经义仿佛面容重合。说来奇怪,虽然工作强度很大,但整四十岁的人却依然是十多年前照片里的少年模样。
美国国务院新闻发布会美国国防部新闻发布会今年10月,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到美国开启新一轮商贸磋商,那段时间白宫记者们只要见面都会多看张经义几眼,因为每当中美两国有任何重要访问,都由他来为各家媒体写通稿,介绍中方领导人讲话的内容,中国具体的立场态度等等情况。
这次还有一个小插曲,“鹤”的拼音“he”在英语里是“他”的意思,当美国记者们一头雾水时,张经义就开始一个一个教“鹤”的读音和意义,并再三强调,力求各方面关于中方的信息精准到位。
他下一步的计划是要写一本类似回忆录的书,将这些年亲历的重大事件整理记录下来,把一条条逻辑线织成一个面,用他的话来说“在家里、白宫、飞机上,抓紧任何出差前后的空挡,一周七天地写着。写美国,写白宫,也写对我们国家文化的自信。”
Tell The World About The World
张经义高中时最大梦想是环游世界,环游世界需要具备一定语言能力,世界四大语言是汉语、英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
汉语是母语,英语从小就学,相对比较熟悉。他想挑战完全未知的语言,就选择了阿拉伯语作为本科专业之一(双修新闻与传播)。
世界上有二十几个国家把阿拉伯语作为官方语言,学习阿拉伯语为他打开了看世界的不同视角,了解不同的人群种族、宗教信仰、生活环境、文明文化,他迫切地想要与人分享林林总总的观点。
大学毕业典礼大学期间他到沙特阿拉伯学习一年,到沙特的第十天,9·11事件发生了。
眼看着不同信仰的人之间存在的隔阂酿成了巨大的灾祸,张经义思考着做新闻是否能够充当人与人之间的桥梁,尽可能弥合误会与裂痕。
大学毕业后,张经义进入了台湾一家老牌月刊杂志社《远见》,发现新闻承担的社会功能非常重要。
他做了一个这样的比喻,几十万年前,远古人类生活在地球上时,一部分人白天到洞穴外打猎,一部分人留守洞内,晚上大家聚在一起,听打猎的人讲外面世界的见闻。
时至今日,虽然身处信息爆炸的时代,但信息交流并非毫无阻碍,面对远距离的事件,人们还是需要媒介告诉触目所及之外发生了什么,让大家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
他自认为有“讲好故事”的天赋和能力,于是到美国读研的时候希望更专心地投身于媒体工作。
联合国总部做联合国总部实习生的时候,张经义被分配到新闻部门。他的另一份实习是在美国历史最悠久的广播公司NBC。硕士毕业后,他在美国最大的华人报纸《世界日报》周刊专职头版头条报道,由于撰写的稿件被电视台负责人注意到,从而实现从纸媒到电视媒体的转变。
如今的张经义是东方卫视驻白宫记者,SMG北美新闻中心主编。
他觉得自己挺幸运,头衔名称在变,而身份内核这么多年来只有一个“记者”,更幸运的是,在三十一岁那年,“记者”前多了两个字:白宫。
2014年,时值中美建交三十五周年纪念日,他在北京专访卡特——最长寿的美国前总统。
卡特当时已经九十岁了,但思维非常清楚敏捷,表达清晰,对世界局势洞若观火。问钓鱼岛事件时,他说这个事件在风口浪尖上,是日本先挑起来的;再问第二次世界大战,他在美国海军舰艇上服役,到过中国青岛,如此久远的事情,在卡特的描述下恍若昨日;1979年邓小平访美和他见面时的各种细节,他娓娓道来。
卸任总统后的四十多年里,卡特每一年都会写一本新书,每天都是五点起床,每周还去教堂教书……
张经义由衷敬佩眼前的老人:“你知道吗,我当时突然很期待自己老了的时候也能活成那个样子。”
专访美国前总统卡特当国际新闻记者跟着政府首脑在世界各地飞来飞去,看起来张经义已经实现了高中时环游世界的梦想,那么往后呢?
"Because I want to tell the world about the world. "
张经义很笃定,看世界以后要告诉这个世界他所看到的世界,这个信念支撑着他义无反顾地选择了记者这条职业道路,并一直走下去。
板门店“金特会”、美国大选、俄罗斯大选、英国脱欧公投、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年会、杭州G20峰会、加拿大G7峰会、纽约联合国大会、瑞士达沃斯论坛、秘鲁APEC峰会持续高压的状态促使人寻找一个纾解方式。张经义用烹饪来纾解压力。
出差时,他会用心记下每个国家或地区菜式的特色与口味,休假时系上围裙在灶案前复刻出来,同时加入自己的创意。
苹果千层酥派、法式辣椒果酱鸡排、阿根廷奶香焦糖布丁、芬兰炖奶鲑鱼汤、新加坡辣螃蟹……媲美米其林的精细做法与摆盘总能在社交媒体上赢得一片称赞。
他喜欢烹饪是因为做菜和做记者一样,都需要刨根问底:
为什么好吃?用了什么原料?配比是怎样的?
而做菜的过程更为纯粹,放空大脑,抛开繁杂人事关系,残酷的新闻内容,奔波劳累的身心体验,只要执着于探寻美味就可以了。
<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
业余烹饪爱好他的一手好厨艺是得了母亲真传。身在海外,每一年甚至每两年才能回一次家,父母理所当然十分牵挂不舍,但张经义说他父母开明在清楚当孩子能够为社会做出贡献的时候,已经不止是父母亲的孩子,还是社会的孩子,不仅要孝顺回报父母,更要回报社会。
“他们希望我可以很好地回报社会。”张经义笑笑,“幸好当了记者,他们在电视上看到我就会知道我在忙什么,觉得很安心。”
记者:汪莹
排版:韩佳凌 林舒凡
原标题:《记者节专访 | 张经义:白宫里的“中国话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