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镇戏剧节|70年来首度来华,柏林布莱希特剧院的前世今生

陈平
2019-11-06 08:50
来源:澎湃新闻

【编者按】今年乌镇戏剧节上,柏林布莱希特剧院带来的《高加索灰阑记》成为后半程最受关注的作品之一。这部作品改编自中国元代杂剧《灰阑记》,在布莱希特的所有作品中占有特殊的位置。作为德国最重要、历史最悠久的剧院之一,这也是剧院建院70年来首次来到中国。澎湃新闻特邀曾任中国驻德国大使馆文化参赞的陈平撰文,以带领观众和读者了解柏林剧团(也称布莱希特剧院)的历史和今天。

乌镇戏剧节《高加索灰阑记》剧照

位于施普雷河畔的柏林剧团是德国久负盛名的剧院,布莱希特是这个剧院的创建者,也曾担任艺术总监、导演和编剧,因此人们也习惯称它为布莱希特剧院。70年来,柏林剧团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作品,拥有大批追捧者,既经历了辉煌,也有过低谷,在德国当代戏剧史上留下了重重的痕迹。

二战结束后两年,即1947年11月,布莱希特结束了在美国的流亡生活,回到欧洲。由于他曾被纳粹剥夺了国籍,因此无法直接回到德国,只能暂住在苏黎世,那时只有瑞士愿意发给他居留许可。

一年以后,布莱希特应苏占区“德国民主复兴联盟”之邀,取道布拉格,回到柏林,即刻与政界、文化界、出版界的人士取得了联系。他一心想重操旧业,找到与戏剧相关的工作,并渴望拥有自己的剧团,以便将他的“叙事戏剧”的理论付诸实施。

布莱希特的演员妻子魏格尔为实现丈夫的梦想,不遗余力地寻找各种关系,与德国统一社会党和苏联占领军总部沟通,寻求他们的支持。这恰好与苏联人以及统一社会党希望在东柏林建立一所有威望剧院的想法不谋而合。

1949年4月,统一社会党政治局决定于1949年9月1日成立“柏林剧团”,由魏格尔担任院长,布莱希特担任艺术总监,并将导演和编剧集于一身。

柏林剧团成立之初的境况十分窘迫,没有自己的剧场,只能借用德意志剧院的舞台演出,魏格尔需要不断与德意志剧院的朗霍夫院长协调档期、演出、排练等事宜,耗费了大量精力。直到1954年的3月19日,柏林剧团才搬到现在的场地,即著名的“船坞剧院”,26年前,布莱希特的《三分钱歌剧》就是在这里首演,成为魏玛共和国时期最成功的的舞台作品。

作为院长,魏格尔包揽了剧院所有的行政事务,同时负责协调审查部门与艺术总监之间的不同观点,她以高超的沟通技巧,既维护了丈夫在艺术上的想法,又安抚了社会统一党的官员。布莱希特则专注于艺术创作。他与《三分钱歌剧》的导演恩格尔在德意志剧院共同执导了《大胆妈妈和她的孩子们》,魏格尔出演女主角,演出异常成功,受到观众的欢迎,既给创作者带来了荣誉,也使得“叙事戏剧”的概念为更多人所了解。 《大胆妈妈》如同焦菊隐先生的《茶馆》一样,久演不衰,至1961年4月共演出405场。

1950年,布莱希特独立执导了“狂飙突进”时期的作家伦茨的《管家》,成为他导演生涯中最成功的一部作品,从而也确立了他作为导演的地位。

柏林剧团搬迁新址后,他改编了莫里哀的《唐璜》作为开幕大戏,1954年又亲自搬演了《高加索灰阑记》。今年,德国著名导演塔尔海默将他执导的新版《高加索灰阑记》带到了乌镇戏剧节。

布莱希特在柏林剧团仅工作7年,但却给剧院打下了深深的烙印。这里是他倡导的“叙事戏剧”的试验场。在他的指导下,柏林剧团聚集了当时众多优秀的演员、导演、作曲家和舞台设计师,一跃成为东德的最有影响的剧团,并蜚声欧洲,经常受邀赴法国、英国、奥地利、瑞典和意大利客演。

1956年8月14日,布莱希特在筹备《等待戈多》的过程中因病去世。魏格尔继续领导柏林剧团,为了践行丈夫的戏剧理论,殚精竭虑,小心呵护柏林剧团几年来所取得的成果。她推荐恩格尔为艺术总监,因为恩格尔是布莱希特“叙事戏剧”的拥簇者。这段时期,布莱希特的作品不断被搬上舞台。恩格尔搬演了《伽利略传》,重新执导了《三分钱歌剧》;帕里施和布莱希特的学生魏克威尔克共同执导了《阿尔图罗·尤可抵抗的崛起》,魏克威尔克和坦彻特执导了布莱希特改编自莎士比亚的《寇流兰》,均获得观众的认可和欢迎。

1971年,魏格尔病逝,编舞出身的贝格豪斯接任院长,她试图为柏林剧团开辟一个新的方向,让戏剧更具现代感,有更多表达的可能。她将当时的年轻导演施里夫以及包括海纳·穆勒在内的三位东德戏剧构作充实剧院的创作力量。

1973年,贝格豪斯执导了穆勒的《水泥》,这是穆勒1961年被东德作家协会开除后首次搬演他的作品;1974年,她以实验的手法执导了布莱希特改编自高尔基的《母亲》,未能得到布氏继承人的认可;施里夫搬演斯特林堡的《朱莉小姐》更使得贝格豪斯的状况雪上加霜。在布莱希特继承人和统一社会党中央委员会的推动下,魏克威尔克于1977年接替了贝格豪斯的院长职务。

魏克威尔克邀请当时东德另一个剧作家布朗加入柏林剧团,希望能有一个好的开局。但除了搬演布朗的《大和平》获得好评之外和穆勒的剧作被搬上舞台外,魏克威尔克领导的13年乏善可陈,只有穆勒的剧作更多出现在观众面前,引起外界的兴趣。1992年,魏克威尔克在柏林文化部的要求下辞职。之后,柏林剧团进入了集体领导时代,导演小朗霍夫、穆勒、帕里施、马夸特、扎戴克等均在此列。他们每人都有个性和脾气,美学观点也不一致,根本无法在一起共事,动辄甩手走人,三年之后,只剩下穆勒一个光杆司令。

穆勒成功地找到一种新方法与布莱希特传统相结合,就是将布莱希特的文本和他自己的作品或文字融合起来,创造出另一个剧本,并为人所接受。他还重新执导了《阿尔图罗·尤可抵抗的崛起》,这个版本至今仍在演出。

1995年12月,穆勒去世,柏林剧团又经历了两任院长后,终于在1999年迎来了克劳斯·派曼时代。

派曼出生于1937年,曾在汉堡学习文学和戏剧,29岁执导汉德克的《骂观众》,37岁便担任斯图加特剧院院长,1979年接任波鸿剧院院长。在波鸿6年期间,派曼成为批评家和观众最喜爱的导演,被称为“戏剧教皇”。1986年派曼被任命为维也纳城堡剧院院长,在维也纳的13年是他戏剧生涯最辉煌的时期,除了搬演欧洲古典剧作,他还首演了大量彼得·汉德克、托马斯·伯恩哈德、彼得·图里尼的当代戏剧作品,充满社会批判,挑战了维也纳保守的政治家、文化人士以及观众的底线,因而也引起极大争议。但他邀请许多德国著名导演到城堡剧院工作和创作,为城堡剧院注入了新的活力,至今仍为人称道。

派曼领导柏林剧团17年,自己执导了大量剧作,包括莎士比亚、席勒、毕希纳、布莱希特、伯恩哈德、汉德克等。他的《理查二世》《丹东之死》《大胆妈妈》等都是这个时期的重要作品。

派曼虽然提升并保持了柏林剧团的艺术水准,但也逐渐失去锋芒,不再继续探索,也很少给年轻导演机会,因此柏林剧团常被剧评人称为“戏剧博物馆”。尽管如此,观众的数量还是有增无减。

派曼在柏林期间一直是充满争议的人物,从为以前的恐怖组织“红军派”成员提供实习岗位,到因延长合同与柏林市政府发生龃龉,再到批评柏林市长将历史悠久的人民剧院交给一个策展人来管理,派曼从来都是口无遮拦,因而深受媒体青睐。

2017年7月2日,派曼以80岁高龄离开柏林剧团,告别演出超过5个小时,演出了过去17年中多个优秀剧目的片段,观众长时间起立鼓掌,久久不愿离去。派曼最后单腿跪在舞台上,向所有的演员表示感谢,之后又双手捂住脸颊,情绪激动。剧院外的烟火格外耀眼,那是派曼自掏腰包给自己的礼物。

派曼的继任者雷瑟是个60后,曾长期在柏林高尔基剧院和德意志剧院工作,2009年成为法兰克福剧院的院长。经过三年多的努力,他把法兰克福剧院带入了德国戏剧“甲级队”的行列,标志性的事件就是塔尔海默执导的《美狄亚》受邀参加2013年柏林戏剧节。

当前德国炙手可热的导演拉舍几年前受雷瑟邀请,首次在法兰克福剧院搬演了《丹东之死》,运用了大型机械装置,拉舍从此一发不可收拾,连续三年受邀参加柏林戏剧节。

雷瑟表示他要在新世纪把柏林剧团打造成一个现代剧院和作家剧院,为此,他主张更多排演当代作品,对当今社会的问题要有所反应,不断寻找作家为剧院量身制作剧本。雷瑟除了任命塔尔海默为驻团导演外,还不断邀请其他导演。今年9月德国80后导演蒙塔克在柏林剧团执导了布莱希特的《巴尔》,下一个演出季,雷瑟还计划邀请柏林喜歌剧院的院长考斯基做一个新版《三分钱歌剧》。他本人也执导过30多部作品,尤其擅长当代戏剧以及将当代文学、人物传记等改编成戏剧作品。

(作者曾任中国驻德国大使馆文化参赞多年,现任中国驻奥地利共和国大使馆文化参赞。)

【上海文艺评论专项基金特约刊登】

    责任编辑:陈诗怀
    校对:栾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