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敬一:从奇葩到自洽,多变的另一面是遵于内心

杨思超
2019-11-04 21:32

“雄伟险峻的重山复岭,楼阁溪桥,四时朝暮的江山胜景……”当有一天我们不只是在平面上能欣赏到唐伯虎的山水画,还可以爬到他画的那座山上去感受,想来都觉得有意思。通过VR重塑唐伯虎的山水画,这是跨媒体艺术家朱敬一最近在新创作领域上的探索。

熟知朱敬一的朋友知道,他是一位非典型性艺术家,从南门书法创始人到立体的墨创始人,从神店掌柜到90后最爱的书法家,他身上被加的标签有很多,对于他的破圈,他的无拘跨界,我们总好奇他身上那股永不熄灭的想象力是来于哪里?

11月3日,在《探寻无限》澎湃新闻与创维电视联合主办的高端精品分享会上,他做了一场关于“书法艺术,无拘跨界”的主题讲座,即期望书法抵达一切,跨过艺术门类边界,打破常规,发挥无限创意,分享了艺术家眼中的世界,以及他的探寻给艺术带来的可能性。

本次分享会上,朱敬一还与创维电视携手突破传统书法艺术展现形式,与科技载体相结合,通过创维新品S81自发光智能电视,现场朋友还看到了书法艺术的多样性。

不是每个人都敢破圈

洒脱随性,朱敬一人如其字。在《探寻无限》的舞台上,他幽默地称自己不是一个搞艺术的,而是一个被艺术搞的老男人。在朱敬一年轻的时候,像很多从艺术院校走出的学生一样,特别渴望成为知名艺术家。他为这个愿望还付出了实际行动,为了把自己推出去,他做过代课老师、画廊经理、设计师……按他所说几乎和艺术领域沾边的行业都有尝试过。而却没有想过,最后自己靠书法被大家所认知,这完全不在朱敬一的设定里。

在书法界里,很多人认为他是一个奇葩。他的“南门字体”不楷不隶不篆不草,像画像玩像游戏,不能用章法来衡量。而正是这种具有强烈的个人风格,再加上朱敬一的主张“书法要达意”,书法要让人读懂,甚至于将生活感悟用时下流行的“段子”的形式表现出来。他的潮流毒鸡汤书法,获得了不少年轻人的迷恋。

从奇葩到如何能够自洽?朱敬一认为其中的关键在于要开展脑洞,探寻无限。有一天在上海的街角,朱敬一穿着破旧、头发篷乱的向人们乞讨,他乔装成“乞丐”,这个不是每个人都敢尝试的体验,从不同的角度去观看这个世界,给了他最大的触动就是,“敞开心扉地去尝试新的东西,会给你带来意外的惊喜。”

朱敬一原来是一个喜欢活在安全圈里的人,今年要参加多少个展览、画多少张画、要加入什么样的协会,他想尽可能朝着自己的规划去走。可从自己擅长的国画到装置艺术,做了诸多迎合市场的尝试之后,并没有得到预期反馈,这让他开始思考,所谓的奋斗?

之前以“奋斗”为名义创作的作品,包括绘画、雕塑、油画等都没有获得普遍认可,直到有一天他自己的“南门字体”自成一派,突然顿悟:自己不懂章法或许是因为自带系统。“因为写书法特别简单,一张纸一支笔,随意书写,很放松。那个时候,我获得的愉悦感特别强烈、特别简单”,他说。于是他给了自己一个奋斗的心理标准,那就是:最简单、最直接、最愉悦。

突破的背后是感知

“不听老人言开心好几年”、“一瘦解千愁”、“老婆说的都对”等等,这些直击人心的文字,让朱敬一开始变得越来越为人们熟悉,特别是和诸多品牌合作之后,他的知名度迅速提升。对朱敬一来说,“当代艺术跨界”是一种使命,一种创作的力量。

在一个领域做一点小小开创,后面的人会随你而来,朱敬一觉的这是很有意思的现象。如何做到无拘跨界,他在分享会上也道出了其中的秘密:感知自己的身体。“当你安静下来,身体放松的时候,你去寻找身体内的那个答案,身体一定会给你回答,而且你很清晰地知道那个答案,只不过我们的头脑被太多的信息给塞住了之后,我们无法感受到我们身体里面给出的信息和答案”。

为了验证自己的这一观点,他曾做过实验,并将这套理论称之为“盲画法”。具体是教人只看着被描绘的对象,不看自己的手,然后让手在纸上游动作画。出乎很多人意料的是,这个实验效果很好。

而另一点还在于要保持一颗好奇心。朱敬一说能够把他推着向前走的就是好奇心,他对很多新鲜东西都很好奇。就看近期,将唐伯虎的山水画从二维创新成三位的状态,这个尝试对于一直在玩跨界的他来说不容易,带上vr头盔一画就是两个小时,他又觉得痛苦,又觉得刺激。想把中国传统艺术用现代的方式传播出去,朱敬一想去探寻更多的可能性。

对于想要突破的朋友,在分享会的结尾朱敬一也给出了他的建议,“互联网时代没有怀才不遇的说法,把自己的作品做好,把自己做到完善、做开心了,便会有机会来找你。”以想象突破想象,当我们敢于突破边界,探寻无限时,那些未知的世界或许会比你想的更美。

    责任编辑:毛玮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