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实务操作指南①:怎样的团队最适合做社区工作

边莉君/青谷营造社
2019-10-28 11:04
来源:澎湃新闻

【编者按】

青谷营造社是一家专注于建立社区新邻里关系的社会组织。在具体实践中,该机构总结出一套让社区重建新邻里关系的操作指南,即《营造社区“新邻里关系”操作指南》。本系列共5篇,将围绕社区的“新邻里关系”,探讨社区实践中的具体问题。比如:什么样的团队适合社区工作?如何建立社区的信息渠道?如何办好一场社区市集?什么是社区小助手?如何在社区里避坑?未来,青谷营造社将以“社区实务操作指南”的形式,分享更多社区实践经验。

我们是一家成立于2008年的专注于社会工作的社会组织。11年的团队工作经验不断在实践中提炼,才有了现在的工作模式。

2008年的汶川地震牵动了很多人的心。当时,我们发起了到灾区去提供教育支援的行动——青苗计划,一个远程支教组织,那时我们的团队成员是清一色的教师。同一种职业的人思维方式、行动路径较为相似,加上目标是短期性的,所以目标完成后团队就解散了。

2010年,我们成立了好家长公益联盟(以下简称“好家长”),是一个以家庭为参与者的松散机构,以培育社会中坚力量的社会责任感为目标。这时团队采用了不同的工作方式。从家长中选取不同职业背景的、有意愿提供志愿服务的小伙伴,成立了宣传部、策划部、人事部等部门进行运作。面向所有家长,采用积分制度,人事部的主要功能就是登记家长的积分。

好家长这个机构,为我们进入社区提供了强大的在地资源的支持。我们现在的工作模式,或多或少受到了之前机构的影响——如何有效、低成本地运作一个公益机构,使之投入产出比最优。

在做第一个社区项目时,我们没有任何经验。当时,成立了一个八人工作团队开展社区工作,建立社区新邻里关系,成员主要是来自好家长的团队。经过五六年培养,好家长的小伙伴具备了一定的社会责任感和工作能力,也愿意为更多人付出。

根据这些年公益机构的团队经验以及实践积累,我们提炼出社区工作的团队人员应具备的一些特质:

1.人品佳,品性正,做事踏实,个人信用背书佳;

2.具备社会经历,有工作经验。最好在社会中历练过,还能保持对未来美好的期待。保证自己生活得好,才有余力帮助他人,并且去创造出有社会价值的事;

3.成员包含各个年龄阶段。不同年龄的思维方式不同,相互碰撞、相互帮忙可以实现团队的整体成长;

4.成员具备不同的教育或职业背景;掌握的技能和知识不同,各取所长,各自的才能充分发挥,同样在思维方式上也可以实现互补。

5.较好的表达沟通能力;

6.富有创造力,做有趣的设计,做有趣的事。

我们认为,社区工作团队有一些最优解,具体如下。

最优解①:成立在地工作团队

在无锡项目中,我们成立了一支在地团队。因为“好家长”为我们培养了很多这样的人才。以下是团队一周的工作量:

1.举办一次开放式的社区沙龙(不限于本社区,开放报名,讲述和社区相关内容即可)、推进社区社团工作、推动社区议事、推动楼长制,以及社区刊物的校对工作;

2.举办社区市集。市集板块包括:玩具漂流、游戏城堡、钓螃蟹、搭建舞台、摊位招募等;

3.绘本剧表演(演员为社区居民)、社区羽毛球赛事等。

无锡团队的例会现场。本文图片均由作者提供

可以看出,社区活动内容工作量不小,内容也相当丰富和吸引人。要完成这些工作,除了依靠团队的八个工作人员,还涉及至少七位非工作人员,以及居委会、物业等。而团队人员主要的工作是,激发、协调其他各类社区相关方(含居民)来一起推动社区工作。

这样的团队,虽然人力资源出色,工作成效高,但成本也很高。由于我们缺乏经验,后来合作方单方违约中止合作,导致团队解散,也使我个人无心再经营公益机构。不过机缘巧合下,也促成了后期工作团队的低成本运作模式的诞生——在地居民+外部支持。

最优解②:在地居民+外部支持

我们在2016年的低潮期接了一个农村社区项目。在那里做社区项目,要解决两个问题:经费、人手。当时,正好中国扶贫基金会发布了一条信息,面向全国招募项目,单个项目可供申请的资金上限是50万。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我们发了项目书过去。没想到最后居然拿到了项目资金。不仅如此,爱德基金会也决定和我们合作,给予这个项目资金支持。

有了资金,人手问题怎么解决呢?

要是组建团队进村,成本太高(需要交通成本、食宿成本、人员薪资等)。另外,和当地村民的沟通也陷入了瓶颈,如果村民看不到可见的、实际的内容,只是面对各种计划,时间一长,就会对外来者产生质疑,产生信任危机。

社区的发展取决于居住者的改变意愿,以及是否具备力量去改变自己居住的社区。居住者的改变,就是思想意识的改变。当地村民教育水平普遍较低,初中及初中以上学历只占全村人口的7%(2016年数据),因此改变村民的意识并不容易。但是,村民的意识不改变,任何作用于社区的力量都可能无效。

面对这两个困境,我们突发奇想,是不是可以让村民成立一个团队。因为村民内部的沟通是顺畅的,村民就住在村里,也可节约交通成本。村民做不了的事情,比如宣传设计、项目设计、提供资源、文案工作等,可以招募有同样生活经验(附近村子的大学生)以及有专业能力的城市里的小伙伴。如此一来,在地村民可以在地执行,而外部大脑负责村民做不了的事。

这个想法并没有得到支持,但我感觉可以操作。我发布了一个招募启事,居然如愿招募到9人,成立了一个工作团队。因为距离远,我们采用每周线上例会的工作模式,从而有效推进项目实施。

“在地居民+外部支持”的工作模式成功了。虽然每个社区基础不同,但都可以找到合适的人,并把合适的人培养出来。如果村民都能被培养出来,那么城市里的居民团队应该也不难建立。

最优解③:在地居民

在郑州某城市社区,我们没有任何社会资源。如何建立一个在地的社区团队呢?那就是,寻找可以支持的在地力量。

我们从公益圈入手,寻找郑州在地的公益小伙伴。有一位因筹款平台而结识的小伙伴A正好在郑州。通过他,我们又认识了几位关注社区领域的小伙伴、郑州大学社工系的老师们,以及关注社区的一些河南学者。

巧的是,A正好认识一位社区居民。而且这位居民曾在公益机构工作过,是一名律师。通过这位居民,我们开始逐步了解,社区现有哪些群体,有哪些超级大群,是哪些邻居发起的,等等。但这些群,要么是维权群,要么是广告群。从中很难物色到可做社区工作的居民。

迫于无奈,我们采用了最土的方式,在居民晚饭后散步时或周末中午时段,去和居民一个个聊。这么一聊,又知道了几个邻居微信群。虽然规模只有二三十人,但这些是正常的生活交流群。收获很大。

在社区里抓到邻居就开始聊天。

聊了几天后,我们需要坐在一起归纳总结。但找不到合适的地方,就跑到物业前台占了几张椅子,谈得眉飞色舞。有个来物业办事的邻居,旁听很久后,按捺不住,加入了我们。

就这么一点点地,我们物色到一些邻居,有律师、建筑师、大学老师、摄影师等,六七个人,职业没有重复的。他们组成了在地居民工作小组。

最优解④:培养社区利益相关方

我们在做第二个项目——无锡的LX社区时,曾想尝试培养居委会的工作人员。社区利益相关方之间的关系处理,是社区中最难啃的一块硬骨头。但是,居委会并不愿参与工作,认为已经花钱请了我们机构,让我们把活儿干了就行。

在郑州社区,我们尝试过培养物业人员。但开发商内部的关系很复杂,我们没有培育物业人员的权限,这项工作也没有得到实际推进。但在我们的实践中,社区居民成长起来后,也会带动社区利益相关方成长起来。这说明,培养社区利益相关方这条路,理论上是存在的,只是还没有被实践出来。

在无锡某项目执行大概半年后,一次社团组织的亲子活动上,物业经理很热情,主动提出他们有一些溜冰体验券,可以提供给至少50个孩子去溜冰。邻居们很开心,乐呵呵地带着孩子们去玩。

圣诞节时,准备做圣诞老人来敲门的活动,物业又一次热情地参与进来,从制作圣诞信箱(让孩子们投递心愿)放到门岗,到圣诞夜当天志愿者不够,装扮成圣诞老人,物业团队还都是女生,于是一夜之间,社区娃娃们刷新了对圣诞老人的认知:原来不止有圣诞老爷爷,还有圣诞阿姨、圣诞姐姐啊。

这个案例里的物业,是具备做社区实务的潜质的。因为他们意识到发生了转变,并付诸行动。凭借这种有意识并具有执行落地能力的社区利益相关方,是可以尝试探索出一条由社区利益相关方建立社区新邻里关系的新路。

每个社区情况不同,各个组织的情况也不一样。我们相信,在社区实践中,每个地方都能探索出属于自己的团队最优解。

某社区邻居们的合照。面对来自不同社区的开发商、物业、行政部门、公益机构的小伙伴,他们做了一次沙龙分享,告诉大家自己在社区做了什么。每一位自发在社区里行动起来的居住者,都可以成为社区工作团队中的可贵的一员。 
    责任编辑:冯婧
    校对:张亮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