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回应的温度里,有做事的态度

2019-10-15 18:07
来源:澎湃新闻

备受关注的李心草案仍在持续发酵。

10月14日晚,昆明警方通报了李心草事件调查情况,并表明了将公正执法,查明真相的态度。然而,舆论场中的众声喧哗,并没有因此平息。

真相未明,李心草家属和网友们的疑虑尚未被消除。一些不必要的猜测,也随之而来。当然,警方有自己的苦衷。调查尚未一锤定音,自然无法透露更多查案的细节。

只是,这场舆论风波,真是不可避免的吗?把时钟拨回一个月前,如果在回应李心草家属对案件提出的质疑时,警方能够全力推动调查,一切疑点是否能被化解在起点?恐怕,这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

可见,有关部门的回应,不该是例行公事、万无一失的答复。它所体现的,恰恰是对待每一位普通人的态度。及时回应家属,用严谨调查安抚一位悲痛欲绝的母亲,这是一种“以人为本”。认真回应网友,用尽可能多的确凿证据打消公众疑虑,这也是一种“以人为本”。

如何回应,是一门学问。但这门学问的精髓,不在于怎么把话说圆,不在于怎么嗓门响亮,而在于怎样看待公众、百姓的诉求。

前车之鉴就在眼前。“无锡发布”把网友放到了对立面,用“假慈悲”“弹眼落睛”等刻薄言语奚落一番,就是遗忘了回应必须“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若能更体恤网友们对事故的关切心理,或许回应里体现出的温度,就会大不一样。

说到底,有关部门每一次回应的字里行间,透露出的是信息,也是处理好每一件具体事务的态度。

在14日的通报中,昆明警方表示“将适时公布案件进展情况”。面对汹涌舆情,能不能化解问题,得到信任,取决于有没有将心比心、以诚相待的态度。把握好这一原则,不仅有利于搭建起和公众的沟通之桥,也有助于为老百姓办好每一件实事,做好每一项工作。

    责任编辑:李勤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