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迪智库|打造先进制造业集群首先要培育全产业链

赛迪智库
2019-09-30 13:13
来源:澎湃新闻

一、推动产业集聚集约发展,做大集群规模经济

推动产业特色化发展。在集群发展培育过程中,要转变“捡进篮子都是菜”的传统思维,调整优化产业集聚区的功能布局,突出主导产业特色,增强综合承载能力,完善产业配套体系,通过本地孵化、企业分立、招商引资等不同方式和渠道,不断丰富集群成员构成,壮大主导产业规模,提升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

鼓励集群成员做大做强。鼓励开展全价值链业态模式创新,深化业务关联、链条延伸,通过“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等措施,推动企业主体规范提升。以带动性强、整合需求高、市场潜力足的重大项目为纽带,加快集群内大企业和大集团的培育,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成长,实现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

加速资源要素集聚集约。围绕资源集聚集约和要素高效配置利用,在扩大人才培养引进、优化金融资本支持、改善生产生活服务以及加强信息流通共享等方面聚焦施力,形成要素支撑合力,进一步吸引人才、资本等生产要素和科研机构、服务机构集聚,推动土地、能源等资源集约利用,提升要素对集群集聚集约发展的支撑能级,为集群发展增强后劲。

二、构建集群创新生态系统,增强集群内生动力

完善集群技术创新体系。引导集群内企业形成学习交流、信息共享等机制,促进创新要素的自由流动,加快集群内部知识扩散和技术外溢,推动产业发展从单一线性的个体创新向网络化的集群创新转变。紧抓行业技术变革趋势,围绕前沿技术、颠覆性技术和关键核心共性技术,开展研发攻关和工程化、产业化应用,持续完善集群技术创新体系。

推进集群产学研合作。服务技术创新需求,引进教育分部和研究院所,加强集群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对接合作,提高产学研合作水平。加快集群内创新中心、创新平台等载体建设,完善协同创新的公共服务平台,提升创新平台从技术开发、转移扩散到产业化、商业化应用的全流程服务能力。

营造集群创新创业氛围。加快集群内众创空间、孵化器、科技园等创新创业载体建设,鼓励集群内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开放创新资源,推动创新要素的自由流动、互动共享,完善集群支持创新创业的金融服务体系和创新人才支持体系,打造“知识动态溢出、技术高效扩散、成果持续转化”的创新创业生态,营造尊重创造、勇于创新、宽容失败和公平竞争的创新创业氛围。

三、深化集群双向开放合作,激发集群发展活力

推动集群跨区域协同发展。先进制造业集群不是一个封闭的产业组织,而是一个根植于地方特色,具有高度包容性的开放系统。要突破行政边界的限制,推动集群跨区域协作,鼓励地理位置、经济、文化等方面接近的产业集群加强产业、科技、创新、管理、运营等方面的经验交流和合作,实现临近集群间的产业互联、业务互通、资源互助、信息互用,以区域间大协同提升集群生产率、市场占有率和集群竞争力。

提升集群国际合作水平。将开放合作作为保持集群活力的源泉,重视集群的国际交流合作,推动集群与国外集群建立战略合作机制,在产业合作、制度学习、文化培训、人才交流等方面开展合作,提升集群对外的影响力。鼓励集群企业“走出去”和“引进来”,主动嵌入全球产业链、价值链和创新链,强化国内外联合研发创新,共同攻关新技术、拓展新业务、开辟新市场、分享新机遇。

四、提升集群融合发展水平,促进集群包容增长

推动集群与城市融合发展。注重产业布局与城市发展相匹配,在集群规划中应当依据城市长期发展战略、原有产业布局、当地先天条件和市场需求状况合理进行产业规划,根植于地方特色,注重产业对于城市经济的促进作用和城市条件对于产业的支撑作用,实现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协同发展,避免产业空间与城市分割甚至产生冲突。

鼓励集群跨领域融合发展。充分发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技术的链接作用,搭建产业间信息交互和技术协作平台,通过智能化生产、网络化协同等手段促进上中下游产业跨领域融合。推动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大力发展科技研发、工业设计、商务会展、信息咨询等生产性服务业,推动价值链向中高端延伸。

五、成立集群发展促进机构,推动集群组织变革

明确集群发展促进机构的定位与功能。集群发展促进机构是由集群行业领军人才、龙头企业和各类机构成员代表共同组建的市场化运作的非营利组织,是随着集群发展而出现的一种相对制度化的组织形式。要充分发挥集群发展促进机构的“粘合剂”作用,促进集群内企业交流合作,规范集群企业市场行为,增强集群企业协同创新能力,提高集群对外交流与宣传水平,推动集群整体效率提升。

表1 集群发展促进机构的主要功能

创新集群发展促进机构组建与运营模式。集群发展促进机构没有统一的组建方式要求。借鉴国际经验,结合我国国情,集群发展促进机构的组建与运营可参照“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社会服务机构”等模式。具体采取哪种模式,要根据行业性质和集群自身条件,创造性地开展探索和实践。
    责任编辑:柴宗盛
    校对:张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