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迪智库|中国先进产业集群现状

赛迪智库
2019-09-23 15:06
来源:澎湃新闻

深圳是全球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2018年产业规模达到2.1万亿元。  视觉中国 资料图

一、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典型集群

1、深圳电子信息产业集群

深圳是全球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2018年产业规模达到2.1万亿元,聚集了华为、中兴、中芯国际、华星光电、大疆等国际知名企业,共有22家企业入围中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名单。形成了以通讯、新型显示和集成电路为核心,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多产业联动发展的产业集群发展格局。5G研发和创新能力全国领先,华为、中兴作为中国IMT-2020的重点参与单位,在5G领域从技术、产品到标准都已经在全球范围内构建起领先优势。深圳市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发展的典型做法包括:

嵌入全球电子信息产业链并不断升级。80年代初期,深圳抓住全球电子信息产业转移的机遇,依托资源和区位优势,以“三来一补”的加工贸易方式主动承接日韩等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成功嵌入全球电子信息产业链。随后,通过发展出口企业、创建保税区、拓展远洋贸易和模仿创新等方式,深圳的通信设备、计算机制造产业链更加完善,在全球电子产业分工体系的地位越发稳固。经过数轮产业转型,深圳建立起与国际规则接轨的经济运行机制,集聚大批知名企业和跨国公司,成为全球电子信息产业研发生产基地,集群影响力显著提升。

面向需求形成以企业为主的创新生态。深圳很多电子信息企业都是以品牌代工起家,在发展过程中,逐步根据国内外用户的实际需求,不断进行产品技术和外观的创新,从而实现了从OEM到ODM再到OBM的创新嬗变。企业在集群中的创新主体地位不断凸显。截止2018年底,全市90%创新企业是本土企业,90%研发机构在企业,90%研发人员在企业,90%科研经费投入来源于企业。良好的创新生态,不断推动集群健康发展。如今,华为、大疆等一批行业领军企业瞄准未来需求,以创造新供给引领集群持续发展。

打造国际化平台推动集群合作交流。深圳在电子信息、5G通信、集成电路、云计算、物联网等领域建立了25个高水平产学研联盟,推动科学发现、技术发明和产业一体化发展。通过组织中国电子信息博览会、高交会、IT峰会、BT峰会以及深圳光博会等,为企业提供了高端的交流展示平台仅2018年,举办电子信息产业相关行业大会、论坛、研讨会等120多场,专家学术讲座320多次,开展政策服务12次,带领企业参展30多场展览或博览会,受惠企业达1300多家,参与人员超过20多万人次,集群企业间、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之间交流活跃。

2、武汉芯屏端网产业集群

2001年武汉东湖高新区被批准为国家光电子产业基地,即“中国光谷”。“中国光谷”始终服务国家战略,经过十余年快速发展,形成了以光纤通信为主体,激光、光电显示、消费电子、集成电路等领域竞相发展的“芯屏端网”产业体系,拥有长飞光纤、烽火科技集团、长江存储、华星、天马、富士康等一批龙头企业,产业规模超过5500亿元。武汉芯屏端网产业集群发展的典型做法包括:

政策聚焦,培育竞争优势产业。“中国光谷”在推动“芯屏端网”产业发展过程中,先后制定出台了《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发展十三五规划》《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关于加快光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光谷光电子信息产业园总体规划》《2035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纲要》《光谷制造2025行动纲要》等一系列指导性文件,并出台针对性政策措施。比如,“中国光谷”为发展集成电路产业,建设了专业园区,制定了专项研发扶持计划,搭建了集IP的研发、设计、服务和交易于一体的专业平台,设立了300亿的“光谷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基金”,有效推动集成电路产业的快速发展。

大项目带动,推动集群跨越发展。2001年建设伊始,“中国光谷”以长飞7期扩建等25个重点项目、大学科技园等8大园区建设为抓手,推进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重点项目建设。之后又相继引进了富士康、中芯国际、长江存储等一批带动性强的重大项目,延伸了产业链条,丰富了产业体系,带动了新兴产业快速发展。通过大项目的落地实施,“中国光谷”在光通信、激光、光电显示、卫星导航等领域的竞争优势不断加强,集成电路、软件信息等方面取得重要突破,光电照明、消费光电子、汽车光电子等产业逐步发展,产业集群的影响力快速提升。

平台支撑,提升集群创新能力。“中国光谷”集聚了42家高校、56家科研院所、6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6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3个国家工程实验室和9家国家企业技术中心,拥有24名光电子信息技术相关领域两院院士,及从研发人员到产业技术工人的全产业技术队伍。2017年以来,先后获批国家先进存储产业创新中心、国家信息光电子创新中心以及国家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创新中心等国家级创新中心,已初步形成优势突出的芯屏端网产业创新体系。

3、合肥智能语音产业集群

合肥把握全球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契机,加速推进智能语音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工作,在智能语音、类脑智能、量子智能等领域核心技术不断取得突破,拥有NLP开放平台、智能写作平台、智能家居运营平台、类脑智能技术及应用平台等开放公共服务平台,集聚了科大讯飞、华米科技、科大国创、赛为智能等一批龙头企业,拥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创新资源,2018年实现产值650亿元。合肥智能语音产业集群发展的典型做法包括:

注重政府引领,合力推动声谷建设。2012年工信部与安徽省政府签署合作发展备忘录,“中国声谷”项目正式落地合肥高新区。此后,安徽省积极与工信部沟通协调,建立起部省联席部署、省政府专题调度、办公室常态督促的工作机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确省、市相关单位分工,合力推动“中国声谷”发展。成立以合肥市委书记牵头的领导小组,负责统筹推进产业集群培育工作;在高新区设立产业发展、规划建设、招商引资、资金保障、市场推广等工作组,负责集群的规划和行政管理。成立合肥高新区声谷人工智能产业促进中心,发挥链接企业、行业协会、科研院所的纽带和平台作用,制定产业集群发展路径和开展运营实施。

注重核心技术引领,不断壮大集群规模。“中国声谷”各企业聚焦智能语音领域持续深耕,注重基础性、原创性的科研创新投入,为产业创新发展提供源头支撑。如,声谷领军企业科大讯飞,研发投入连续多年占销售收入的20%以上,2018年累计获得国内外有效专利1000余件,营业收入从2012年的7.8亿元增长到2018年的79.2亿元。同时,智能语音技术也不断向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能安防、智能汽车等领域拓展。如,家电语音识别模块已经预装在TCL、康佳、长虹、海信、海尔等200个型号1000多万个产品中。

突出“平台+赛道”创新,构建集群开放生态。“中国声谷”先后建成了科大讯飞人工智能开放平台、中科类脑开源平台等科研基础平台,以及中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中科院合肥技术创新工程院、合工大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等大型产业协同创新平台。依托各平台的强力支撑,科大讯飞等龙头企业加速构建智能语音产业生态群落,陆续衍生出智能家居、机器人、智能鼠标、智能语音导航等一批企业和产品。如,科大讯飞人工智能开放平台采取了“平台+赛道”的方式,不断吸引创新创业团队,加速项目落地,壮大集群产业规模。截至目前,科大讯飞的智能语音开放平台累计终端数已经突破19亿,第三方创业团队105万家,孵化出声讯、矽智等一批专注智能语音应用的企业。

二、高端装备领域典型集群

1、西安航空产业集群

西安是我国大中型飞机研制生产的重要基地,经过60多年发展,形成集飞机设计研发、整机生产制造、试验试飞、产品支援、综合保障及教育培训为一体的航空产业体系和国内最为完整的航空产业链条,研制生产了30多种型号飞机,承担了我国一批战略性产品的核心机制造和整机总装总试任务,资产规模、人才总量和科技成果均占全国1/4强,被称为中国的“航空城”、中国的“西雅图”。西安航空产业集群发展的典型做法包括:

深度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促进科技成果就地转化。集群内优势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间形成了航空大科研机制,在技术研发、成果转化、资源共享、平台共建等方面开展长期、持续合作,在解决型号重点技术难题、共建科研平台、联合申报国家重点和重大科研项目等方面形成强耦合机制。开展航空技术研发与产业化试点,突破了一批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和系统集成技术。集群高度重视知识产权的成果转化,通过院所自转、军工自转、院企联转、校企联转、军民共转、民企参军等多种途径,以“技术攻关+工程化中心+企业生产”模式,加快推动科技成果就地产业化。

以重点型号和龙头企业为牵引,完善航空产业链条。集群按照“龙头带动、专业分工、集群构建”的思路,在新舟系列支线飞机和大型运输机等整机制造项目的带动下,不断延伸产业链条,逐步聚集了飞机制造、航空专用装备、航空维修、通航运营、航空培训以及航空旅游博览等一大批项目。在符合国家相关要求的前提下,推进航空产业部分技术的扩散,以股份改造、联合分包、技术转化等方式,加快培育供应商,建立了以飞机制造为龙头的航空产业链条。

大力推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培育一批产业发展生力军。围绕“小核心、大协作”航空科研生产体系建设,集群鼓励中小民营企业为大中型企事业单位提供支撑。先后引进服务支撑机构、创投公司等服务机构42家,帮助50余家企业办理资格认证业务。设立中小企业咨询服务办公室,定期组织交流座谈会、论坛、培训,搭建多层次沟通桥梁,协助中小企业通过“自主研发、配套生产、转包合作”三种方式与央企深度合作,与国有主机厂形成有效补充,为完成国家重点任务提供配套保障。

通过“培、引、用、留”四大机制,不断增强人才结构和产业结构匹配度。充分利用西安航空相关专业每年2万毕业生的优势,以航空企业实际需求为牵引,采取“项目+人才”模式,鼓励校企联合实习教学、联合人才培养。邀请行业专家、优秀企业家开展专题讲座和培训,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同时,不断完善军民融合人才政策,通过聘任、设站等方式,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形成了“科研+管理+实操”三级人才培养体系,为集群企业输送各类航空人才。

2、长沙工程机械产业集群

长沙工程机械产业发展源于上世纪50年代,其建设机械研究院,曾是国内唯一集建设机械科研开发和行业技术于一体的应用型研究院,被誉为我国工程机械行业的“母体”。60多年来,长沙工程机械产业集群不断壮大,聚集了三一集团、中联重科、铁建重工、山河智能等一批龙头企业。2018年长沙工程机械产业总产值为1639亿元,重点产品涵盖12大类、100多个小类、400多个型号规格,混凝土机械、起重机械、挖掘机产销全国第一。长沙工程机械产业集群发展的典型做法包括:

注重“补短板”与“领先性”同步提升。集群企业与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国防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等一流高校、科研院所,以及华为、东风等核心企业建立协同创新机制,成功突破了多路阀、油缸、泵等多项核心零部件技术。同时,集群企业高度重视智能化升级,不仅建成了三一根云、中科云谷平台、长沙工业云、中电云网等一批专业平台,提升智能化管理水平,还推出了中联重科4.0智能精品、三一重工遥控挖掘机、铁建重工智能型钻爆法隧道、山河智能旋挖钻机等一批智能产品,产业竞争力不断升级。

强调“资源平台”与“展示平台”并重。搭建了服务工程机械行业的专业化零配件供应链平台,提供行业零配件电子目录,覆盖包括起重机、泵送机械、挖掘机械超过2000种设备机型,为上下游企业提供查询、交易服务。组织各种形式的国际交流活动,如,国际工程机械展览会成功吸引了包括卡特彼勒、约翰迪尔、徐工等50强主机企业及易格斯等500强配套件企业参展,提升了长沙工程机械集群的国内外影响力。

加大“人才”与“资本”支持力度。长沙不断推进人才制度改革,出台“人才新政22条”等人才政策,人才集聚效应明显。目前规上工程机械企业从业人员达6.8万人,涌现出易小刚、喻乐康、罗凯、吴斌兴、付玲等一大批行业领军人物。金融机构根据集群发展需要,优化金融结构与产品体系,形成了通畅的投融资渠道。如,光大银行、湖南建行、北京银行长沙分行、广发银行等多家银行在工程机械按揭贷款、供应链融资方面提供多种创新产品。此外,长沙还设立一批工程机械产业基金。如,成立了2亿元的检验检测认证产业发展基金,用于工程机械检验检测等。

坚持“优化环境”与“深化改革”两手抓。营造便利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通过开展效能提速、实体经济降成本、企业家权益保护、政策落地等行动,形成了部门协同、市县联动、市场支撑、共同推进的营商环境和良好氛围。推动“多规合一”平台正式上线运行,全面启动“千人帮千企百日大行动”等工作,目前已基本实现“只上一张网、只看一张表、只进一个厅、最多跑一次”的工作流程。

3、株洲轨道交通产业集群

株洲被称为“火车拉来的城市”,其轨道交通产业的发展源起于20世纪30年代,历经80多年的发展,已成为我国最大的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产业基地,2018年总产值达到1250亿元。在电力机车、动车组、城轨车辆、轨道交通电传动系统等多个整机和核心部件市场占有率居第一位。集聚了中车株机、中车株所、中车电机、联诚集团、九方装备等龙头企业,及赛德科技、株洲双全、株洲齿轮等“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株洲轨道交通产业集群发展的典型做法包括:

注重顶层设计“明方向”。湖南出台了《省委、省政府领导同志联系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分工方案》,实行“一条产业链、一名省领导、一套工作机制”。株洲则以市领导任组长,发改、科技、工信、财政等相关部门及区县成立领导小组,统筹协调轨道交通产业集群建设全局性工作。省市层面先后出台了《关于印发加快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湖南省轨道交通装备产业振兴行动计划》、《株洲市轨道交通装备产业振兴行动计划》、《株洲市人民政府关于支持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文件,在用地保障、厂房建设、基础设施、项目审批、科技创新等方面全力支持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发展。

强调消化吸收“再创新”。株洲企业高度重视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的重要性。中车株机提出了1:3的投入理念,即每花1元钱引进技术,就要投入3元钱进行消化吸收,这种持续的研发投入模式为技术创新提供了强力支撑。同时,集群内部企业合作不断增强,中车株机、株机所、株洲电机等企业逐步摸索形成了良好的分工合作模式,相互协作完成引进技术的再创新,先后自主研制出和谐1型系列化电力机车和城轨车辆、高铁动车组、超级电容、磁悬浮等世界一流产品。

搭建创新平台“聚资源”。轨道交通产业技术复杂,创新投入大,利用平台进行资源整合尤为重要。株洲持续加大技术平台建设力度,已拥有3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3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中车株机牵头,联合中车株洲所、中车株洲电机、中车株洲投资控股四家中车在湘核心企业,株洲国投、株洲高科等株洲市国有平台公司、清华大学等科研院校、联诚控股、九方装备等民营企业,以及深圳麦格米特、南京高精齿轮传动、金蝶软件(中国)上市公司等12家股东单位和298家联盟单位,成立了“株洲国创轨道科技有限公司”,2019年初成为轨道交通装备领域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国家级创新中心。

激发人才潜能“增动力”。人才是株洲轨道交通产业集群发展的根本动力。株洲现拥有院士3名,6名国家“万人计划”专家,中车首席科学家8名,詹天佑奖获得者5人,46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科技专家。在职业人才方面,株洲是中南地区职业教育最发达的城市,有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湖南省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等各级各类职业技术院校18所,可实现对企业人才的“订单式”培养。

三、生物医药领域典型集群

1、上海张江生物医药产业集群

上海浦东张江药谷诞生于1994年,经过二十余载的发展和积淀,已经实现了从全球集聚到创新引领的发展,成为全球瞩目的生物技术和医药产业创新集群。张江药谷已经集聚了100余家化学制药企业,200余家生物制药企业,30余家中药企业以及200多家医疗器械企业。2018年张江获得新药证书4个,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20个,在研药物品种超过400个,其中处于临床试验阶段的项目超过120个,近30个一类新药处于II、III期临床阶段。上海张江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发展的典型做法包括:

建设各类技术服务平台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围绕新药研发全产业链的需求,不仅由政府主导建设了大量公共服务平台,而且鼓励企业建设各类技术服务平台,目前总量已经超过80个,覆盖了新药筛选、工艺路线设计、质量研究、药效学试验、药代动力学研究、安全性评价、临床试验和药品上市等药物研发的各个阶段,满足了张江大批新药创制企业,特别是中小微创新企业的需求,显著降低了新药研发成本,有效加快新药创制进程,并助推了一批中小微创新企业药物研发模式的创新。以新药筛选为例,拥有上海市新药筛选中心等近50个专业技术服务平台,可提供筛选服务、同位素检测、冷光检测、荧光偏振检测、高通量和高内涵技术服务等。

探索新型研发模式在新药研发领域取得显著成效。支持跨国制药巨头转变研发模式,加强对本地资源的利用,通过本土协作和合作伙伴关系推动早期新药研发。探索新药孵化的“VIC+Q”模式。V即VC,指知名风险投资,I即IP,指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方案与规划,C即CRO,指医药合同外包服务,Q即Quality,指质量监管和保障体系。VC、IP、CRO和Quality四者有机结合,针对新药研发的难点热点,推进高质量新药候选药物的发现,重点孵化质量高、市场潜力大、成功率高的项目。

制度改革先行为医药产业发展开辟康庄大道。张江在2004年初,就提出建设“公共实验室”解决生物医药小企业创业初期面临的困难,设立了第一个国家级生物医药孵化平台。根据当时政策,企业研发的新药上市,必须自己建厂生产。为了越过这个瓶颈,2017年5月,张江在全国率先争取到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MAH)试点,即研发企业无需再花巨资去建生产线,而是在委托生产后依然拥有药品所有权。这项试点标志着张江可为中国与全球客户提供符合标准的生物制药产品代工生产服务。最新数据显示,目前张江已有42个药物品种申报MAH试点,其中24个为一类创新药。2017年底,在深化MAH试点改革的基础上,张江又率先启动医疗器械注册人制度创新改革。截至2019年1月,已有5家企业的8个产品按照试点方案获准许可。

2、江苏泰州生物医药产业集群

泰州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核心区为泰州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又称为中国医药城,于2009年得到国务院批准正式挂牌成立,是我国首个的国家级医药高新区,聚焦化学药新型制剂、疫苗、抗体、诊断试剂及高端医疗器械、中药现代化和保化品六大方向,吸引落户医药类企业1200余家。泰州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既拥有扬子江药业、济川药业等全国医药百强企业,又集聚了阿斯利康、勃林格殷格翰、雀巢等全球前20强外资骨干企业,及安泰生物等掌握前沿医疗技术的创新型企业,以及耀海生物、赛孚士等提供研发和生产外包服务企业。2018年医药产业总产值达到1094.9亿元。泰州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发展的典型做法包括:

注重产业集聚,全力打造中国医药城。2010年,国家科技部、卫生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医药管理局四部委与江苏省共同建设泰州中国医药城,指导编制了一批发展规划,支持建设了一批重大创新平台,建立了药品审评前期介入制度。中国医药城规划建设以来,重点推进医药产业链上下游垂直整合,加速集聚高端人才、高端成果和高端企业,发展高端产业,形成了覆盖研发、转化、加速、产销及配套服务的生物医药产业生态圈。

围绕集群创新,搭建完善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泰州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围绕医药研发链和产业链的实际需求,建立了完整的研发、中试、产业转化和企业孵化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按照“研发全过程、服务全覆盖、标准国际化”的理念,搭建了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疫苗工程中心、大小分子药物研发平台、分子诊断技术平台、基因测序技术平台、安全评价中心等21个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为集群内医药研发和生产企业提供产品检测、技术咨询、工艺研究、临床试验用样品制备等全方位专业化服务。

注重产学研合作,加速创新药物研制。泰州生物医药集群经过多年发展,积极创新“离岸孵化”“大院大所”等合作模式,已经集聚了复旦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国际遗传工程和生物技术中心等70多家高校和科研院所,与美国密歇根大学癌症研究中心、清华大学、南京大学、中国药科大学等国内外100多家科研机构开展合作,并取得多项重大创新成果。集群内企业在研和申报的一类新药59个,6个品种9个文号通过一致性评价,三类医疗器械注册数80个,一批填补国际国内空白的创新成果加速涌现。

强化政策保障,建立协同工作机制。泰州将生物医药产业确定为主导产业之一,建立了产业发展工作机制和联席会议制度,形成了“九个一”工作格局,即“建立一个推进机制、撰写一个研究报告、形成一套统计指标、绘制一份产业链图谱、排出一批重点项目、打造一批联盟和平台、制定一部招商指南、整合一批招商团队、研究一系列扶持政策”,在技术研发、开放合作、人才引进、金融支持等各个环节出台多项政策,为生物医药集群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政策支持。

四、先进材料领域典型集群

1、宁波石化产业集群

宁波石化产业规模居全国七大石化产业基地前列,已建成以大炼油、大乙烯为龙头,有机化工原料、合成材料、化学品制造业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油头化尾”产业链已基本形成。拥有镇海炼化、大榭石化、宁波万华等一批竞争力突出的石化骨干企业,宁波石化经济技术开发区、大榭开发区在全国化工园区中名列前茅。2018年,宁波规上石化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3539.2亿元,拥有3100万吨炼油、400万吨烯烃、400万吨芳烃、700万吨PTA、120万吨MDI的年生产能力,多种石化产品规模居国内领先地位。宁波发展石化产业集群的典型做法如下:

做大“油头”拉长“化尾”实现产业升级。按照炼油以规模赢市场、化工以精细求发展的理念,深化产业结构调整。做大“油头”,启动中石化镇海炼化扩建项目,推进中海油大榭石化馏分油五期项目。2025年,全市原油一次加工能力将达到6000万吨/年,为产业链延伸和产品升级提供丰富的基础原料。拉长“化尾”,对接下游市场需求,大力发展高性能聚烯烃、特种工程塑料、特种橡胶、热塑性弹性体等先进材料,重点推进聚丁烯、聚异丁烯、水性树脂、合成橡胶等项目建设,发展电子化学品、高效水处理剂、高端胶粘剂、环保型涂料等。

推进产学研合作提高创新能力。积极推进万华宁波高性能材料研究院及产业化项目建设,推进聚氨酯新材料、特种异氰酸酯等系列新材料的研究开发和产业化,提升新材料产业创新能力。加强行业关键共性技术的攻关,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通过技术引进、吸收、集成再创新,涌现更多的产业核心技术。适时引进大院大所或依托大海内外人才企业组建企业研究院、创新中心、博士后工作站、院士工作室,吸引优秀海内外高层次人才。通过“国千”、“省千”、市“3315计划”,加快高端创新团队引进、加强企业与国内外高校开展“代培式”人才培养模式,深化高层次人才在企业、高校院所之间的双向流动机制。

发展循环经济提升绿色发展水平。加强新建项目土地利用率、工艺先进性、安全风险、资源利用和经济效益等综合评估和事中事后监管,淘汰落后产能和不符合产业政策项目。结合大型一体化项目建设,推进补链、拓链项目建设,促进上下游企业有序衔接,实现装置配套、管网相接、规模配匹、循环生产,实现经济效益、资源综合利用最大化。推进安全、环保管理提升和绿色工厂创建,加快补齐石化企业绿色生产短板。配合国家长江经济带化工整治工作,加快淘汰过剩产能,依法处置闲置土地,通过“腾笼换鸟”、“机器换人”扎实推进产业改造提升和协同发展。

加快建设公共服务设施促进互联互通。加强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宁波石化经济技术开发区、大榭开发区三大石化产业集聚融合发展,稳步推进镇海炼化一体化项目建设和下游产业链延伸,推进跨区管廊工程建设,以实现三大石化产业集聚区之间公用工程、物料互供互通。进一步提高园区内基础设施共建共享、集成优化水平,完善供水、供电、供热、工业气体、液体管廊等公用管网一体化设施,降低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成本,提高运行效率。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地理信息系统等信息技术,建立现代石化物流仓储中心、网上交易等公共服务平台。完善危化品运输、三废排放、重点生产装置等自动监控系统,提升安全环保管理水平。

2、苏州纳米新材料产业集群

苏州纳米新材料产业集群是全球最大的纳米技术应用产业集聚区,拥有国家纳米技术国际创新园、国家纳米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等国家级称号。集群现集聚南大光电、苏大维格等600多家纳米新材料企业,在锂离子电池、半导体器件、LED、光伏等领域处于上游核心环节。拥有一批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核心关键技术,形成了纳米氧化铝粉体、氮化镓、碳纳米管、富勒烯、导电银浆等一批纳米新材料产品。苏州纳米新材料产业集群发展的典型做法包括:

优化发展模式,打造纳米“产业生态圈”。围绕纳米功能材料及器件、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微纳制造和纳米健康四大重点领域,构建纳米新材料“产业生态圈”,形成了政府主导、国资推动、市场运作、产业互动的发展模式,将产业发展所需要的前沿技术、创新产品、高端人才、产业资本、支撑平台和创业载体集合起来,增强纳米新材料产业发展的系统性、部门工作的协同性、国家和地方政策措施的联动性以及纳米材料上下游产业链的整体性,推动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政策链相互贯通,融合发展。

完善创新体系,构建一体化创新产业链。苏州注重整合政产学研用资源,推动形成了“基础研究-技术创新-成果产业化”的一体化创新产业链。先后设立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兰化所苏州研究院、中国科学院电子所苏州研究院等科研院所,引进国内外院士、国家级重点人才计划、江苏省双创人才等宝贵资源,加强前沿性、基础性战略研究。以苏州大学为牵头单位组建纳米科技协同创新中心,深化人才、学科、科研和产业的融合。投资建设纳米科技真空互联综合实验装置平台、苏州纳米城微纳中试平台、苏州纳米所加工平台、测试分析平台等公共服务平台,探索区域创新资源资源共享共用合作协同机制。重点布局苏州纳米城产业化基地,规划建设“研发创新+创业孵化+规模产业化”全链式的产业载体。

巧用国际资源,深度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集群加强与世界500强企业对接,密切跟踪国际、国内产业龙头发展动向,提高项目引进成功率。组织国内多家企业参加日本、韩国、美国纳米大会,目前已成功对接日本富士胶片、日立化成、太阳诱电以及日产化学等国外创新资源。通过“国际产业集群-平台-苏州产业集群”的国际产业资源合作模式,先后成立中芬、中荷、中捷、中伊、中加等五大国际中心,积极引进国际创新资源。同时打造品牌产业大会——中国国际纳米技术产业博览会,汇集国际纳米领域权威人士和前沿成果。

    责任编辑:柴宗盛